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有4大理由,足见刘邦充满大智慧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有4大理由,足见刘邦充满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说观 访问量:4093 更新时间:2024/2/11 10:12:01

刘邦临死之前,下令让陈平杀掉樊哙,结果陈平还未执行命令,刘邦就已去世,在吕后的保护下,陈平没有杀樊哙。刘邦想杀樊哙纯粹就是因为樊哙和吕雉有亲家关系,怕自己离开后外戚势力增大,而陈平左右为难,但他特别机智,从而保全了自己。刘邦是担心死后吕雉乱政,而樊哙作为吕雉的妹夫,是吕氏势力唯一有能力,有实力可以和周勃、陈平等一较高下的人物。

旧时帝王为了巩固政权,保住江山和皇位,会重任亲信,但在重任时,也会安插心腹为左右大将,以防不测,以防生变。樊哙是幸运的,因陈平多疑,怕刘邦反悔,更怕刘邦驾崩后,吕氏家族找其算帐,樊哙才幸免逃过一劫,伴君如伴虎,不管时代怎么发展,这都是一条不变的规律。

想不想造反是一回事,能不能造反是另一回事,能不能造反成功更是一回事,刘邦很清楚自己是怎样造反成功的,就是在另一群野心家的推动下才夺天下。当有可能会夺得天下时总会有野心家出来,到时人性不好说,不如趁着自己还有能力去消除这些危机,政治上的失败是赔上整个家族的生死。

刘邦趁着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杀了这些个位高权重的,从长期来说稳固江山社稷是最好的做法。此时不造反,不代表刘邦死后不造反。樊哙不造反,不代表樊哙的儿子不造反。

刘邦为何要杀樊哙,首先要分析刘邦的人生经历

吕公嫁女时,刘邦尚未起事,相面之说虽不可信,但可窥斑知豹,吕氏下嫁闺女是为了政治洗白。比如地主将女儿嫁给贫下中农如出一辙,而吕公嫁女都嫁给了地痞流氓值得深思。当此之时,天下虽乱,但未大乱,于刘邦而言,于吕太公而言想问鼎天下,无疑痴人说梦。

太子刘盈体弱多病,虽仁义,但无决断,出于江山社稷考虑,刘邦想要废掉长子刘盈,立次子刘如意为太子。但在博弈过程中,刘邦不得不考虑废长立幼后对朝廷分崩离析的影响,所以妥协。

至于周勃,陈平去抓樊哙,说到底是刘家的家事,为什么不直接派周勃去杀?还不是老刘很清楚,周勃是直肠子,真的杀了,刘氏江山分崩离析,实非刘邦本意,所以派陈平同行,陈平心思缜密。

吕氏诱杀韩信,并非是拉拢不成,怕韩信成为吕氏篡权的最大阻力,但当时刘邦尚是春秋鼎盛之时,而且韩信一直都心怀感恩,未有反心。所以,吕后诛杀韩信于长乐宫,是做了刘邦想做未做的事,或者说做了刘邦尚未决断的事。故尔刘邦,且喜且怜之。怜什么?除了怜韩信以外,难道没有自苦自怜吗?

樊哙和吕氏关系太深了,刘邦已经意识到吕氏力量已经撼动刘家的地位,军中只留下了周勃,如果樊哙还在,陈平和周勃并不一定能平定诸吕之乱。刘邦作为皇帝要死,考虑的是刘姓皇权稳固安全的问题。为了防止外戚独大就要平衡掉吕氏家族的一部分权力,樊哙仅仅是要被裁撤的吕姓家族一部分的军权而已。

刘邦的杀与不杀都充满了大智慧,杀丁公封雍齿,杀钟离昧封季布,想杀樊哙估计是怕自己死了之后出现后戚干政,历史也证明刘邦死后吕后和他的亲戚一手遮天权倾朝野。不要说皇帝杀功臣,这种矛盾是无形中产生的,皇帝比任何人都需要安全感,这是一种现象无法避免,刘邦,朱元璋都是共患难的兄弟打出来的,也只有这些共患难的可以威胁到皇权。

标签: 刘邦樊哙韩信三毛吕雉

更多文章

  • 东汉皇帝刘秀真是刘邦的后代吗?历史上哪些王朝是刘邦后人创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冷知识啊标签:刘邦,皇帝,刘渊,刘备,东汉,汉朝,汉光武帝,光武帝刘秀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自此皇帝,到公元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而这些皇帝中有分部最广泛的姓氏就是“刘”,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光武帝刘秀,再到汉昭烈帝刘备,甚至南北朝时期的刘裕都是老刘家的皇帝。但是作为东汉开国皇帝的刘秀,他真的如自己宣传中所言,是刘邦的

  • 樊哙是刘邦麾下最勇猛战将,还救过刘邦,为何刘邦临死前想带走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樊哙,刘邦,项羽,吕雉

    鸿门宴估计家喻户晓,但是在当时刘邦确实有性命之忧,如果不是樊哙仗义执言,说不定刘邦就被弄死了,此外樊哙还是刘邦的好兄弟,从沛县起兵时就跟随刘邦南征北战,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是刘邦麾下最勇的战将,可是奇怪的是,在刘邦患重病快要挂的时候,竟然让陈平设计斩杀樊哙,刘邦是晚年痴呆了吗?其实并不是,说起来,

  • 刘邦临死前,为何执意让陈平去灭樊哙?答:这是刘邦唯一能做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三毛,樊哙,周勃,汉高祖刘邦,陈平(汉朝)

    不是刘邦让陈平杀樊哙,是只有陈平能杀掉樊哙!这涉及到了古代皇族的经典政治哲学,背后还有着惊天大算盘!刘邦是什么时候想要杀樊哙的呢?事实上刘邦从来没有想过要杀樊哙,因为刘邦和樊哙是好兄弟,好到头的兄弟,但是刘邦也有自己的顾虑呀。自己的大汉天下终究是姓刘的,对不对?而樊哙这一脉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了,樊哙的

  • 刘邦的救命恩人前来投奔,本想加官进爵,刘邦却下令:斩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刘邦,项羽,皇帝,丁公,汉朝,救命恩人

    刘邦称帝以后,他曾经的救命恩人来拜见他,刘邦却残忍的下令:拖出去砍头!话说,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中,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丁公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奉命追赶刘邦,眼看着要追上了,刘邦急中生智,对丁公说了一句话:两贤岂相厄哉!意思是说:你也是个英雄,我也是个英雄,何必要相互迫害呢?刘邦为了保命

  • 樊哙数次救刘邦性命,刘邦死前却下令:立斩樊哙!陈平为何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琪琪谈故事标签:樊哙,刘邦,三毛

    公元前195年,刘邦已经病入膏肓,忽然心血来潮下给陈平一份密诏:立斩樊哙头颅,送回来给我检验!陈平接诏后却陷入了沉思,樊哙是刘邦的妹夫,同时也是他的救命恩人,杀还是不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不杀,就是抗旨不遵,是欺君之罪,难免要身首异处!如果杀,万一事后刘邦后悔,或者吕雉姐妹俩报复自己,也逃

  • 刘邦到底杀掉过多少功臣?以至于名声受损,他生前最想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刘邦,韩信,吕雉,樊哙,彭越,萧何,周勃,汉朝,霸王项羽

    因为“兵仙”韩信被杀的缘故,让汉高祖刘邦成为和明太祖朱元璋并列的,以诛杀功臣闻名的皇帝,这实际上有些冤枉刘邦了,刘邦没有朱元璋那么好杀。刘邦称帝后,直到他病逝,杀掉的开国功臣仅仅只有韩信、英布、彭越、臧荼以及陈豨等五人而已。其中,英布、臧荼和陈豨这三人还是因公开谋反,兵败后被杀。而韩信和彭越,刘邦本

  • 刘邦和刘备的地盘差不多,为何刘邦成功了,刘备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刘邦,刘备,曹操,蜀汉,三国,汉朝

    公元211年,在刘璋的邀请之下,刘备来到益州。一年后,刘备和刘璋决裂,从而爆发了益州之战。此战,刘备经过两年的较量,得以在公元214年包围成都,迫使刘璋放弃了抵抗。公元217年,刘备率军北上,和曹操爆发了汉中之战。公元219年,又是两年的激烈较量后,刘备击退了曹操,得以占据汉中之地。到了公元221年

  • 刘邦去世后,吕后为何对刘邦的几个儿子斩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刘邦,吕雉,刘盈,刘肥,吕后,汉朝,刘如意

    刘邦死后,吕后对刘邦的几个儿子,出手还算是挺狠的。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其中有五个儿子,或直接或间接地死在了吕雉的手上。如果刘邦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吕雉之所以会下手这么狠,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底层亭长,而且年龄比吕雉大了很多。在娶吕雉之前,刘邦和同乡的女子曹氏,有

  • 项羽射刘邦一箭,刘邦没有死,从此象棋多了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项羽,刘邦,韩信

    相对来说,因为自己有实力,项羽还是讲规矩的,而刘邦就不一样,时常不按路数出牌,因此很得项羽鄙夷。 当然后来刘邦得了天下,于是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 这个故事并不是宣扬推崇刘邦的流氓做派,本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 只不过就是由于项羽这一回破点例,一气之下给了刘邦一箭,这才在无意之间给我

  • 刘邦为何要杀樊哙?真实原因让人惊讶,老谋深算的他在算计谁?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樊哙,周勃,吕雉,韩信,汉朝,汉惠帝,汉高祖刘邦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刘邦曾下令杀掉开国功臣兼连襟,舞阳侯、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公元前195年,西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刘邦病重,自知不起,其时“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刘邦因此大怒,派出陈平和周勃去剥夺樊哙的兵权,并命令他们杀掉樊哙,不过,陈平和周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