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射刘邦一箭,刘邦没有死,从此象棋多了条不成文的规定

项羽射刘邦一箭,刘邦没有死,从此象棋多了条不成文的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彦祖普法 访问量:440 更新时间:2024/1/23 11:23:00

相对来说,因为自己有实力,项羽还是讲规矩的,而刘邦就不一样,时常不按路数出牌,因此很得项羽鄙夷。 当然后来刘邦得了天下,于是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

这个故事并不是宣扬推崇刘邦的流氓做派,本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只不过就是由于项羽这一回破点例,一气之下给了刘邦一箭,这才在无意之间给我国的象棋博弈平添了一条规定,一直沿用至今没人敢越雷池一步。

一、成皋之战,楚汉争霸

应该清楚的是,其实项羽和刘邦原先也是铁哥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们都是响应推翻秦始皇统治的义军首领,政治诉求很是一致。秦灭亡之后,实际上项羽已经是掌控大局,名曰西楚霸王于是开始论功行赏,分封各路诸侯。而刘邦只是当时项羽给分配的汉王,与项羽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这就有点像弟兄俩,老子不在了,老大就有话语权,项羽就是当时的老大。毛主席一直以来很是崇尚刘邦,说他是少有的古代军事家。其实就是刘邦带兵打仗而言,还真的没有看。只不过成皋战役之后,楚汉两家势力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皋之战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刘邦用对了两个人,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张良。 实际上毛主席欣赏刘邦,也就是冲着这两个人。而刘邦的过人之处就是敢于用人,知人善任。

能够以弱抵强,关键的是瞅准对方的软肋,项羽的短板就在于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其实这个毛病但凡是强势者都会有的毛病,项羽自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项羽自己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当然这与他的教育环境有关联。

其实发生在今天的荥阳汜水一带的成皋之战,就是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博弈。在这两年多的战争中,刘邦善于调度谋臣武将,不仅是在正面战场上与项羽对峙,更重要的是能够注重非军事的层面的争夺。

在战术上采取分割迂回,以及叫项羽甚为头疼的敌后骚扰。这些效果累加起来,最终实现了以弱抵强后发制人的战略意图,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有着浓浓的印记。

二、敢于失败,善于示弱

刘邦与项羽相比较,前者不按规矩出牌,而后者往往拘泥于经典战术的践行。 这是他们两个人的根本不同之处,实际上也就预示着楚汉的高下成败。

话说这一天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自己心知肚明,要是与项羽硬碰硬,吃亏的必定是自己。于是便向项羽提出求和,这样的场景其实跟投降差不了多少。因为毕竟项羽是盟主,给自己的盟主表达搞不过的歉意,这点觉悟刘邦还是有的。

然而项羽却不这样想,因为之前就遇见此类事件,叫刘邦蒙混过关。 也就是当年在亥下的鸿门宴上,由于樊哙拼死相救,再加上自己没有听范增的话,这才叫刘邦躲过一命,这个教训项羽记忆犹新。

刘邦一看这一招不管用,连忙将手下装扮成自己,吸引项羽的注意,而自己却趁乱逃走,躲过一劫。从荥阳逃走后,刘邦深知不能与项羽正面对峙,战略构思有了很大的升级改进。

再加上韩信这位猛将的鼎力相助,也算是满血回归。刘邦及时主动调整战略战术,一个是坚守不出,准备与项羽打持久战。再一个,就是派出小股部队切断项羽的后勤供应。

话说项羽老巢成皋是兵马粮草的集中地,而这里的守军将领就是曹咎。这位的本事不大,尤其是有点鸡肠狗肚的襟怀。 为了激曹咎出来,刘邦派人天天到城门外叫骂。

曹咎果然受不了汉军的凌辱,于是便出城寻求战机,打算渡过汜水与汉军死磕。哪想到刘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曹咎的运兵船走到河中间的时候,汉军一阵猛攻,曹咎大败而归,无颜面对项羽,于是自杀赎罪。

刘邦得了成皋,获取粮草不计其数。随之屯兵广武,更有敖仓随时供应,乐此不疲。这边项羽听说成皋丢失,急忙回援,挥师广武。 哪曾想刘邦却闭城不出,爱答不理。这可惹恼了西楚霸王项羽。

为逼刘邦出来,项羽叫人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请来, 并五花大绑拉到了广武山上,在一旁架起了一口大锅。威胁刘邦说,若不早点投降,就把这老头给煮了。

哪知道刘邦并不为其所动,反而对项羽说,咱俩当年是结拜兄弟,也就是说我爹就是你爹。你想煮了你爹,尽管是不孝,可也不能拦着你,只不过记着给兄弟我留点肉汤喝。

项羽当然并不会真的把自己的伯父给如此这般,也只是吓唬刘邦。一听刘邦这话,心里不由得一震,见过不要脸的却没见过这一号,居然为了自己活命却不顾父亲的生死。一怒之下,项羽张弓搭箭便要射杀刘邦。

三、划河为界,讲究武德

项羽不愧是西楚霸王,这一箭还真差点要刘邦落地成盒。所幸的是没有击中要害,但还是吓了刘邦一大跳,这哥们看来是玩真的。为了鼓舞士气,刘邦强忍住伤痛,讥笑项羽的功夫有些退步。同时又指责项羽不讲武德,暗箭伤人不算大丈夫。

其实刘邦还真没有脸门面说项羽的不是,此时他已经打发韩信抄了项羽的后路,短时间就占据河北、山东一带。这样一来不仅兵源有了保证,更有大批粮饷也通过萧何的智取源源不断从汉中运来。

此时的项羽已经是兵困马乏,再加上补给困难。后来项羽不惜低下身段,自此楚汉讲和,双方以鸿沟为界,平分秋色 。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大概这就是象棋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因为刘邦与项羽两强相遇,差点命归黄泉,于是在象棋上便多了一条潜规则,帅和将不能直接见面,也就是老将不能对脸。不过想想也是,刚一开战,自己的主帅就被直接灭了,这棋也就玩不下去了。

总结

毋庸置疑,楚汉之争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不仅奠定了大汉王朝的兴起,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走向,更给华夏文化平添绚丽的色彩。楚汉博弈看起来是刘邦与项羽一争天下,实际上是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诸多元素的反复较量,而在这些较量之中,彰显着栩栩有生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

其实就华夏文化而言,琴棋书画是文化的载体,抑或说是文化的派生,是历史的积淀。 就好比在今天人们在象棋对弈的过程中,一定会回想起西楚霸王的这一箭,一定会遵循武德武风,恪守规矩。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项羽刘邦韩信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何要杀樊哙?真实原因让人惊讶,老谋深算的他在算计谁?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樊哙,周勃,吕雉,韩信,汉朝,汉惠帝,汉高祖刘邦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刘邦曾下令杀掉开国功臣兼连襟,舞阳侯、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公元前195年,西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刘邦病重,自知不起,其时“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刘邦因此大怒,派出陈平和周勃去剥夺樊哙的兵权,并命令他们杀掉樊哙,不过,陈平和周勃

  •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没死,但象棋从此多了1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项羽,刘邦,赵高,秦二世,嬴政

    历史上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是一位武功盖世、技艺超群的英雄人物,而刘邦出身卑微,父辈不过一介农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长达十余年的楚汉之争中灭掉项羽,建立汉朝,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项羽和刘邦为了谁能称王纠缠了一辈子,无数次的交锋与对决都是两个英雄之间的生死较量。“争关中“、”鸿门宴“、”楚汉之争“,

  • 刘邦称帝建国后,当年的救命恩人前来求官,刘邦: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项羽,建国,大将,汉王,汉朝,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

    俗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看到优秀的人懂得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不轻视,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活出自己的人生。能够做到这些的基础上就是看别人的历史,活自己的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

  • 传奇皇帝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老刘一说标签:刘邦,皇帝,吕雉,萧何,刘彻,汉朝,司马迁

    历史上的皇帝很多,大多都是平庸之辈。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刘邦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有五个传奇的地方。一、出生传奇有一天刘邦的母亲,史称刘媪走到一个大泽也就是水塘旁边,累了坐在一个大石头上就睡了,这个时候电闪雷鸣。刘太公也就是刘邦的父亲出来找他母亲,就看见一条蛟龙盘在刘媪的身

  • 在刘邦或朱元璋手下当开国功臣,就一定会死吗?注意啥才能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吕雉,韩信,皇帝,樊哙,明朝,元朝,朱元璋,小说家,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

    历史上公认的两大杀功臣最厉害的皇帝是刘邦和朱元璋,很多人都认为,在这两位皇帝麾下建功立业,特别是在朱元璋麾下,功成名就后要很小心,交出兵权或其它权力是一种保命方式,但并非绝对,实际上,有权力在手也未必就一定会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先简单的分析一下。刘邦爱杀功臣是个伪命题刘邦建立汉朝后,在他执政时期,

  • “立嫡以长不以贤”:侧面解读刘邦易太子失败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刘邦,吕雉,刘盈,赵王,高祖,汉朝

    “立嫡以长不以贤”:侧面解读刘邦易太子失败的根本原因太子刘盈西汉建国之初,吸收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刘邦将嫡长子刘盈立为皇太子,刘盈因此成为中国封建皇朝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太子。然而这位皇太子并不受刘邦宠爱,其性格也与刘邦想要的继承人相差甚远,为此,刘邦曾三次提出想要废太子,然而却被以刘盈母亲吕后的一众

  • 刘邦身边有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英布,刘邦,项羽,韩信

    全文共2658字 | 阅读需4分钟谁都知道,刘邦得天下是靠人才制胜,但我们只记住了汉初三杰。文 / 子玉谁都知道,刘邦得天下是靠人才制胜,但我们只记住了汉初三杰。实际上,刘邦身边这样的人才很多,有些只是我们很少关注而已。项羽被灭之后,刘邦举办大party庆祝,在酒精的催化下,他看着眼前的儒生随何,满

  • 都是“汉中王”,为何刘邦定都汉中,刘备却选择定都在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安子璇宠物标签:刘邦,刘备,汉中,项羽,关中,曹魏,三国,蜀汉,成都市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位比较著名的“汉中王”,他们一个是后来从汉中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并最终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蜀汉政权的建立者,昭烈帝刘备。尽管都当过汉中王,也都占领了蜀地,但刘邦在称王后选择了定都于汉中,而刘备则在称王后仍然选择了以此前的大本营成都为都城。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本无错

    历史解密编辑:天下有警官方标签:刘邦,吕雉,三毛,周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一个全新的王朝建立并稳固后,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发展,而是“清理”。也许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曾经有无数功臣,都为君王提供过莫大的帮助,也曾在危难之际得到过君王的承诺。但一个全新的国家真正建立后,以上都由皇帝决定是否作数。封建专制主义的偏袒下,君王的决定无从抗逆

  • 刘邦死后15年,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证明刘邦杀功臣并没错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刘邦,吕雉,汉惠帝,刘恭,张嫣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秦朝末年之时,刘邦曾领导一支反抗秦二世暴政的起义队伍。在不断的厮杀中,刘邦的势力逐渐扩大。之后刘邦更是打败了最具威胁力的项羽,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汉朝。在刘邦打下天下的过程中,身边总少不了为其出谋划策,或者浴血奋战的得力干将。而这些得力干将在汉朝建立后也成为了开国功臣。说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