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年,魏文帝曹丕将75岁的老太尉钟繇唤进宫中质问:“你刚刚喜得贵子,怎么可以休掉孙氏呢!快把你的休书收回来!”
钟繇不仅在书法艺术和军国大政上成就非凡,是三国时期的大书法家和魏国三公之一的太尉,并且在身体保养这一块也是出类拔萃。
钟繇活到了80岁的高寿,还曾在75岁的年纪里铁树开花,喜得贵子。而这个为钟繇生下儿子的女人,便是钟繇的小妾张昌蒲。
张昌蒲自幼父母双亡,早早地便被钟繇收为妾室。钟繇人老心不老,除了张昌蒲外,还有一位妾室孙氏。孙氏出身世家豪族,地位比张昌蒲高得多,钟繇的正妻死后,由孙氏主持家务。
张昌蒲为人严谨守礼,恪守本分,从不僭越,府内上下都称颂她的贤明。再加上张昌蒲知书达理,年轻貌美,颇得钟繇宠爱,因而善妒的孙氏经常在众人面前诋毁她。
只是张昌蒲无心争宠,对于孙氏的多次挑衅均不予理会,搞得孙氏每次蓄力猛攻都像是打在棉花上。
后来孙氏便想着从自己擅长的清谈辩论来击败张昌蒲,却不料张昌蒲义理清晰、逻辑缜密,即使孙氏能言善辩,也从未驳倒她。而且张昌蒲几乎每次辩论都是完胜,往往能辩得孙氏哑口无言,羞愧而逃。
孙氏样样不能取胜,而张昌蒲品性淡泊,孙氏渐渐地也消停一段时间。
这种平静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钟繇竟然让张昌蒲怀上身孕了。这消息对孙氏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了。
孙氏陪伴钟繇多年,肚子却从不见动静,本以为是70多岁的钟繇已经年老体衰,也就断了这份念想,哪知道钟繇仍然老当益壮,竟能让26岁的张昌蒲怀上骨肉。
孙氏怒不可遏,重新嫉恨起张昌蒲,便索性在张昌蒲的食物里下毒,想打掉孩子。
张昌蒲不曾提防,吃下后便呕吐不止,一连昏厥了好几天,所幸药性不强,孩子还是保住了。她的侍女为张昌蒲感到不值,询问她为什么不上报钟繇。
张昌蒲却是胸有成竹,施施然道:“自古以来,嫡庶相害、兄弟相残之事都会弄得国破家亡,应当引以为诫。先去告状的人反而引会引起夫君怀疑,那样事实就说不清了。
但孙氏认为夫君宠爱于我,肯定会相信我的话,所以她必定会恶人先告状。事情既然由她而起,我又何必自找麻烦呢!就让孙氏先去告状吧!”
为了给孙氏留足做戏的时间,张昌蒲索性称病在床,不与她相见。孙氏以为她毒性发作,担心她先一步去告状,就急匆匆来找钟繇反咬一口:“妾身希望家中再添男丁,因而私下去求来了‘得男药’给昌蒲,但她却一直诬赖妾身给她下毒啊!大人要为妾身作主呀!”
钟繇素知张昌蒲贤明而孙氏善妒,质问孙氏:“你去求药是好事,但为什么要偷偷地给张昌蒲呢,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钟繇找来府中一应侍女家丁,仔细盘问,家中下人将孙氏的恶行如实相告。钟繇大怒,立刻就将她休了并逐出钟府。
钟繇又问张昌蒲为什么不来告状,张昌蒲据实以告,钟繇不仅钦佩起她的聪慧。
老太尉钟繇休掉妾身孙氏传到皇宫之内,卞太后颇为震惊,还以为这是坊间传言,便让曹丕下诏让钟繇进宫解释。
钟繇将实情道出,卞太后认为钟家、孙家均是高门望族,而钟繇又是三公,犯不着为了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妾,将事情闹得太僵。卞太后有意居中调解,希望钟繇收回休书,不要过于宠溺张昌蒲。
钟繇又气又怒,便在宫内四处寻找鸩酒,想要一死了之,以死明志,免得家丑外传、丢人现眼。钟繇找了半天没找到鸩酒,便抓起一把辣椒吞下肚子。
疯狂的行为吓懵了卞太后,还是曹丕先反应过来,下令让人制止他。钟繇德高望重、又是三公之一,要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皇宫里,曹丕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曹丕又赶忙传来太医为钟繇救治,还好辣椒没有要了他的性命,只有喉咙被辣伤,暂时无法开口说话。这下卞太后和曹丕不敢、也不好意思再插手钟繇的家事了。
张昌蒲十月怀胎,终于生下了小儿子钟会。钟繇先是欣喜若狂,后又想到自己已经75岁,恐怕也无法长久陪伴他们母子俩,自己百年之后,免不了又要辛苦张昌蒲对儿子悉心照料。
钟繇不禁心疼起张昌蒲,因而更加宠爱张昌蒲,也不管外面的流言蜚语。只是张昌蒲出身贫寒,身为颍川大族的钟繇无法将她扶正,只能又娶了贾氏为正妻。
5年后,钟繇在临死前唤来了小儿子钟会,以自己少年时勤奋学习的故事激励他,传授给他一本书法秘籍。
钟繇又痴痴地看着刚过30岁而愈加端庄美丽的张昌蒲,满脸愧疚地说:“会儿就托付于你了!”言迄,溘然而逝,享年80岁。
此后张昌蒲便严厉教育钟会,令钟会年少成名,诗书军略,无不一精。钟会成年后,也经常拿军政大事与母亲商量,张昌蒲眼光毒辣、每料必中,钟会和朝中文武都敬佩不已。
张昌蒲虽然只是小妾,却持家有道,教子有方。她在58岁时病逝,死后不仅大将军司马昭亲自为她操办丧事,连小皇帝曹髦都因其贤名而亲手为她撰写诏书,并予以封号,真可谓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奇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