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史料用两句话揭开真相:张飞马超联手,为何打不过曹洪曹休?

三国史料用两句话揭开真相:张飞马超联手,为何打不过曹洪曹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1832 更新时间:2024/1/3 6:57:15

马超投靠刘备,可以说是寸功未立却受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刘备在册封马超的圣旨中解释了给马超高官厚禄的原因:“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

马超讲不讲信义,熟读三国史料而不仅限于演义小说的读者诸君自有公论,说马超到刘备手下后一仗没打,自然也不公允——他在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到建安二十三年三月之间,与张飞联手,跟曹洪曹休在下辨打了一仗,这一仗打输了:曹洪曹休斩杀了任夔,张飞马超败退回汉中,撤军途中,吴兰被氐人首领强端围歼。

张飞马超在下辨打得不漂亮,所以尊刘贬曹的《三国演义》一笔带过,说张飞根本就没参加,马超虽然丢了任夔,却守住了下辨:“曹洪见马超连日不出,恐有诈谋,引军退回南郑。”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不但颠倒了马超反叛和马腾被杀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还把建安二十年张飞巴西破张郃的时间,挪到了建安二十三年结束的下辨之战后面:马超固守下表,曹洪无可奈何,张郃主动请缨去巴西打张飞,结果被张飞打得弃马缘山而逃,恼羞成怒的曹洪还要把张郃推出去斩首。

三国史料和演义小说对照,就会发现这纯属猴吃麻花——满拧:张飞是万人敌不假,但是跟马超联手的下辨之战确实打输了,一加一小于二;要是按照演义说法,张飞和马超单独带兵,拿下曹洪曹休也不过就是探囊取物、反掌观纹。

不管是史料还是小说,张飞马超的军事能力都远超曹洪曹休,就连在各自阵营的官爵,也是张飞马超大、曹洪曹休小,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张飞马超是蜀汉军方二三号人物,都护将军曹洪和骑都尉曹休在建安二十二三年的时候,在曹魏排不进前十,甚至还不如受封四方将军的乐进和于禁。

蜀汉二三号将领联袂出击,却被当时曹魏的二流将领击败,这不合常理,但是我们用《孟子》的话来考量,就会发现他们张飞马超之败并非而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在下辨之战中,张飞马超是防守一方,在天时地利方面都占有优势,《孙子兵法》有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洪曹休的兵力肯定不会十倍于张飞马超,连五倍也不可能,实际就是曹魏偏师对蜀汉第三强军,张飞马超“屯下辩”而非“攻下辨”,后来张飞“屯固山,欲断(曹)军后”,怎么看都像防守一方。

张飞马超这一仗打得憋屈,输得冤枉,究其原因,肯定不在天时地利,那么我们就只能从“人和”入手了——张马之败,败于“人不和”。

在演义小说中,张飞马超大战于葭萌关下,不分胜负后惺惺相惜,但是演义很丰满,真相很骨感:“马超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刘备)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马超主动投靠刘备的时候人单势孤,是刘备偷偷给了他一些兵马装门面,这才吓得刘璋不战而降——马超是压垮刘璋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非起决定作用,刘备进入成都只是个时间问题,除了马超本专,没有任何史料说他在刘备图川时发挥过重要作用。

刘备千金买马骨,关羽很不乐意,张飞是啥态度,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我们从三国史料的两句话中,似乎能找到张飞马超败给曹洪曹休的主要原因。

咱们要看的第一句,就是“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在古代,君子和小人主要是区分社会的两个阶层,其次才关乎道德层面,有时候这两种解释并存且不冲突:古人总是认为社会地位高的人道德品质也高,社会地位低的人道德品质也比较低。

马超在张飞眼里是君子还是小人,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马超几乎已经成了光杆司令,好像也没什么文化,做事有没有底线不好说,但是在汉中的风评确实不佳。

刘备说马超“信著北土”,估计汉中士人不太会赞成,他们对马超是另一番评价:“超复败于陇上,后奔汉中,张鲁以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鲁乃止。”

马超这样的人,在张飞心目中是个怎样的形象,读者诸君心中有数:张飞宁肯吃刘巴的闭门羹,也不会对马超的西凉烤肉感兴趣。

刘备派张飞马超取下辨,并没有说明谁是主将谁是副将:刘备拿下西川之后、进位汉中王之前,马超官衔是平西将军,任务督临沮,爵位是都亭侯;张飞是征虏将军领巴西太守,爵位是新亭侯——四平低于四方,跟四征、四镇相仿或略低,但高于杂号征虏、荡寇、翊军,新亭侯是名号亭侯,又高于都亭侯。张马二人官爵参差,难分高下。

不管再怎么说,曾经看诸葛亮不顺眼的张飞,都不会对马超青眼有加,马超既不可能指挥张飞,也不敢对张飞的军事部署提意见,这就是我们要说的三国史料中的第二句话:“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

马超在刘备阵营活得很尴尬,一方面是远在荆州的二号人物关羽对他有成见,面对三号人物张飞(在刘备称帝前,该集团的核心是刘关张,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诸葛亮开会的时候,还得坐在糜竺下首),也是硬气不起来。

张飞有勇有谋,刘备更是把他比作辅佐周宣王的召公虎,可见老张的政治水平比较高,他对马超也不能不防着一手:这小子为了兵权和地盘,连老爹都不顾,如果他成了气候,会不会割据自立?

这不是张飞多疑,就是换了读者诸君坐在张飞的帅帐里,不也得用一只眼睛盯着马超?

马超常怀危惧,张飞难免怀疑,这两个主将是不可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而曹洪曹休则是系出同门的叔侄,而且出征前已经得到曹操指示:名义上曹洪是主将,但是由曹休负责指挥,叔侄二人不存在猜忌和掣肘。

一方面是心怀疑惧,一方面是同心同德,我们从三国史料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洪曹休还没到下辨,张飞马超就已经输了。

张飞马超在下辨被曹洪曹休打败并不奇怪,但却不能不令人遗憾:如果刘备只让张飞马超一人统兵前往,会不会输得那么憋屈?

这个问题还能引发另三个问题:刘备派张飞马超屯下辨,谁是主将谁是副将?派马超独自前往,刘备会放心吗?马超在下辨获胜,还会屈居刘备之下吗?

更多文章

  • 曹洪曾经两次救了曹操,为什么曹操儿子曹丕还要杀了曹洪?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曹洪,曹操,曹丕

    正史上记载,曹洪是曹操的“从弟”,在汉代时,从弟指的就是堂弟,所以曹洪是正儿八经的曹家血脉,跟曹真这种被曹操收养,赐姓为曹的“曹家人”完全不一样,所以曹丕于情于理,都要对曹洪恭敬一点,曹洪怎么说都是曹丕的堂叔。但曹丕却对这种叔侄关系视若无睹,当了皇帝后还要把堂叔抄家下狱,此事在朝堂掀起惊天波澜,各大

  • 曹丕要处死曹洪,汴太后通知郭皇后:保不住曹洪就废了你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曹丕,曹洪,郭皇后,曹操

    226年,曹丕要处死骠骑将军曹洪,为此事,汴太后告诉曹丕的皇后郭照:“如果曹洪今天死了,明天我就让皇帝废了你!”郭皇后听后哭个不停:曹洪被陛下处死,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曹洪是曹操的从弟,曹操早年起兵时,他便开始追随着南征北战,并立下赫赫战功。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丞相、魏王位,紧接着,曹丕就迫不及

  • 曹丕找曹洪借钱,曹洪不借,曹丕要杀曹洪,曹真对曹丕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曹洪,曹丕,曹真

    曹洪是曹氏宗族大将,深受曹操喜爱,并且多次救过曹操,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很吝啬,曹丕年轻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居然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曹洪也是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再怎么吝啬,也得看人啊,曹丕是什么人?未来的魏王继承人,你不借钱给他,不是找死吗?曹操死后,曹丕篡汉,当了皇帝,于是,大

  •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宣成

    历史解密编辑:当代名家标签:周宣成,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书画,客座教授

    周宣成,湖南永州人,中共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功勋艺术家,参加过`中央文旅部管理干部学院培训学习,国家高级研修班学习,发表过中国山水画论文,出版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外交国礼珍藏版“金书”,四川美术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院士。中国宣传部功勋人物艺术家,全

  • 如果时光倒流,周宣帝还会大肆屠杀宗室吗?

    历史解密编辑:迷人小千金标签:杨坚,高祖,皇帝,宗室,周宣帝,宇文护,大司马,周武帝,南北朝

    杨坚的权力逐步增大,势必会威胁到皇权,难道周武帝看不到吗?他看到了,但威胁皇权的势力,显然不止杨坚这一股。相比于强大的宗室来看,杨坚的威胁似乎并没有多大。因此,周武帝设计了一个权力制衡的局面:以杨坚为代表的外戚,制衡以齐王宇文宪为代表的宗室。无论杨坚还是宇文宪,谁要是敢犯上作乱,皇帝就可以联合另一股

  • 鲁武公朝见周宣王,辈分高出周宣王四辈,鲁国传宗接代速度太蜗牛

    历史解密编辑:春秋战国简标签:鲁武公,周宣王,鲁国,周公旦,姬发,周王室

    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同年代的鲁国国君鲁武公,比宗周天子周宣王的辈分要高出四辈。西周的王位传承,严格遵照“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宗法制,西周王位从周武王传递到周宣王的时候,总共有十代十一王,其中周孝王中间客串了六年时间;而与周王室同宗的鲁国,在整个西周时期,国君传承的方式走的却是“兄终弟及”的方式,

  • 周宣为曹丕解梦,曹丕大怒要杀掉周宣,随后发生的事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阿刘标签:曹丕,周宣,曹植,解梦

    三国时期,周宣为曹丕解梦:“后宫会有人暴毙”,曹丕大怒,命左右推下去斩首,不料后宫里接着就来了人禀报,让曹丕震惊不已,周宣转危为安。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周宣的奇人,他擅长解梦,在郡里做官时因给太守解梦而闻名。这天,太守刘沛梦到一个人给他说:“八月一日曹公会到你府上做客,给你一把华丽的仪仗,给你喝治病的

  • 三国五奇之解梦师——周宣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周宣,曹丕,曹植,陈寿,太守,解梦师,魏文帝,史说三国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是三国有名的预言家、解梦师,他的名字叫做周宣。周宣是历史上的身份属于方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魏国大人物圈子里十分著名,大小官员都想让周宣帮其解梦。他的解梦术准确率很高,被陈寿评价为“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而他在历

  • 三国相师朱建平能预言曹丕之死,可能他知道曹丕的这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曹丕,朱建平,曹操,司马懿,汉献帝

    作者:齐云轲(曹丕与汉献帝)三国时魏国黄初七年(226)五月,迫使汉献帝禅位、建立曹氏魏国的魏文帝曹丕崩殂,年仅四十岁。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如此匆匆地英年早逝了呢?一、预判成真?汉魏时期,所谓的专门给人看相的相术家多如

  • 相师——朱建平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丕,曹操,楚王,相师,朱建平,夏侯威,魏明帝

    前边我们介绍过三国有一奇人名为周宣擅长解梦,与其他四位掌握的特殊能力在史书中被评为“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就是这另四位之一,与拥有解梦之术的周宣并驾齐驱的相师——朱建平。朱建平是古代汉末三国时期的安徽人,经常穿街走巷的给人看相,据说都十分灵验。,在民间的名望很大,广为流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