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演员的自我修养——魏晋名士“影帝”王祥传奇的一生

论演员的自我修养——魏晋名士“影帝”王祥传奇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味生活聊史 访问量:598 更新时间:2024/1/8 22:57:33

魏晋影帝——王祥的故事。

王祥同学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过《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就是王祥的先进事迹之一。

卧冰求鲤图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

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其笃孝纯至如此。”

简单来说就是:

王祥趴在冰上,凭借体温把冰融化,抓了两条鲤鱼,给他后妈吃。

(当然,这不知道是谁编篡的,实际并不上这样。)

看,这是多么的脑残,对不对?

别急,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我们亲爱的表演艺术家王祥绝不是如此肤浅之人。

看看他的履历表:

“王祥,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

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

泰始四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谥号元。“

屌不屌?

如此之屌的人,会是脑残吗?

因为当时的天下大势,不论魏晋都是以孝治国

魏篡汉,所以能忠君爱国的治国思想就不适宜了,所以要提倡孝治

接着晋篡魏,那更不能提忠了 于是更加重孝。

接受了以孝治天下的设定,咱们继续往下聊。

祥母亲去世之后,他爸给他娶回一个后妈。

这个后妈就是后世电视剧里标准的恶妇形象,反正就是对王祥各种虐。

来,看看王祥的入世表演。

“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

让我干啥就干啥,绝对心甘情愿——宝宝心里也不苦。

后妈病了咋办?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王祥就杵在床头伺候,煎出来的药都先品尝一下,试试温度(咱们这里先不讨论吐口水的问题)。

睡觉都不脱衣服,一眼不眨直到后妈痊愈。(咱们也不讨论不眨眼,眼睛会不会干的问题)。

归根结底一句话:

后妈虐我千百遍,我待后妈如初恋

注意!

前方高能!!!

王祥前期演技的巅峰来了!!!

他后妈爱吃鱼,于是王祥在酷九寒冬里找了条冰封的大河。

脱光了膀子,准备把冰凿开。(脱光膀子是重点)

谁也别拦我!

谁拦我跟谁急!

重点:王祥绝对不是在一个无人的黑夜干的这件事。

由历史记载可知,当时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对其进行了围观。

大家都被王祥用生命去演戏的敬业精神感动哭了!

啥也不说了,眼泪哗哗地!

结果冰都被他感动了,自己裂开,跳出两条鲤鱼。

(咱们同样不讨论这两条鲤鱼是从哪个市场买的)。

当然,王祥只是个青涩的演员,对于一些生活常识还是有所欠缺的。

“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

可能是王祥他爸出差了,他后妈想鸟了。

王祥立刻捉了很多麻雀放在屋子里供其玩耍。

“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这下全乡的人都知道后妈喜欢鸟了,后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也是影帝王祥演绎事业唯一玩脱了的一次。

于是,王祥为了自己青涩的演技买了一次单。

遭到了后妈惨无人道的报复。

“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

老娘喜欢吃红果,给我日夜看着——掉一颗要尔狗命!

完了,看到此处大家估计会觉得王祥绝对要累死了,不是累死也许也会被后妈打死,果子可是非常容易掉下来的。

好了,让你们见识一下影帝的实力——五灵威力,变身!

“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一到下雨天,王祥就赶着有观众围观的情况下,抱着果树一边哭一边喊:

“苍天啊,不要让雨滴打坏了我后妈爱吃的果子,要打,你打死我好了!”

于是乎乡民结论:“其笃孝纯至如此。”

少年,你真是一个纯粹的好人。

经过此事,连外乡人都知道了王祥的事迹,影帝用的他的生命在演戏。

虽然他最后高烧不下,但是他的至孝名声已经远播,成为了他的保护伞,再也不用担心后妈来虐我了。

最终后妈也放弃虐他了,越虐名声越响,后妈只想说:儿子啊,简单点,妈不是个演员,你别设计那些情节。没意见,以后看你自己演戏怎么圆。总之一句:老娘再也不配合你演出了。。。。

于是王祥成功的靠演技上位,彻底脱离了后妈的掌控,度过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光。

接下来该讲影帝王祥的青年时期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王祥扶持着朱氏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朱氏去世时,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要扶住拐杖才能起身。”

我就问你们服不服?

还有谁?

影帝的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注意上面的一句话:

“不受州郡的征召。”

有人找他做官,王祥死活不去,非得把后妈送走了再说。

好了,咱们点题。

魏晋,以孝治天下。

当时那个年代里,王祥的故事是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先进事迹。

完美!

perfect!

毫不夸张的说,王祥的存在让统治阶级“孝道”的大旗更加招展。

他的事迹让“孝道”的大旗更加鲜艳。

作为孝道一届的学霸,王祥可以自豪得说:

“你们这群渣渣,你们在孝道的卷子上得99分,是因为你们的能力最多只能得99分。”

“我孝道一途得100分,是因为卷子上只有100分!”

OK,前期铺垫完成,他的后妈已去,王祥终于出仕,接下来要找寻新的演戏对手了

他遇到的第一个对手,熟悉三国的人应该了解,就是著名的魏国将领吕虔

”延康元年,泰山太守吕虔出任徐州刺史。不久后便召王祥任州别驾,他坚决辞让不到任,经王览劝说,并为他准备了牛车,王祥这才应召。王祥到任后,吕虔就把州政都委托给他。当时盗寇四处横行,王祥率领并鼓励士兵,讨伐盗寇,将其一一击破,州内因而清静无事,政令教化也推行无阻。当时百姓编歌唱道:“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看明白了吗?

你们得看看这清高的姿态。

瞻仰完毕,再看看末尾这句话:

“百姓编歌唱道:“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盗匪被剿灭,没太守吕虔啥事,全是王祥的功劳!

如果换一个人,绝对是坟头草高两米五的节奏。

换了王祥就不一样了,在孝道方面王祥可以说是一个完人。

他独揽的功劳却不会被打压,因为吕虔实在顶不住处理他的压力。

王祥的身后绑着“终极孝道”的大旗。

你动我一根手指试试!

然后王祥厚积薄发,正式进入打怪升级模式——开挂!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后迁任太常,封爵万岁亭侯。曹睿到太学巡查,任命王祥为三老。王祥以师长的身份面向南坐,凭着几案,扶着手杖。曹睿面向北坐,向王祥询问治国之道,王祥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施政化民的要领,来训导曹睿,在座旁听的人也都受到激励。”

我就问你们,牛逼不牛逼?居然和大魏皇帝飙戏!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上肯定不行,我就BB几句。

再看看影帝王祥的封帝神作!

“甘露五年,曹髦不满司马氏掌握大权而率僮仆数百人讨伐司马昭,遭成济杀害,朝臣为之哀悼,王祥大声号哭说:“这是老臣的罪过啊!”涕泗横流,众人都感到惭愧。不久,迁任司空。”

高贵乡公曹髦

原文更有味道:及高贵乡公之弑也,朝臣举哀,祥号哭曰“老臣无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顷之,拜司空,转太尉,加侍中。五等建,封睢陵侯,邑一千六百户。

你们这些渣渣,知道什么是演技吗?

自此,影帝的桂冠牢牢戴在王祥的头上!

抓住千载难逢的时机飙没人敢演的戏

有“孝道光环”傍身,谁敢拦我!

是的,已经掌握实权的司马昭也只能高官厚禄供着影帝祥

看看,这就是扯大旗的好处!

我就是正义的化身,谁敢动我!太守吕虔不敢,皇帝曹睿不敢,篡权的司马昭也不敢!

晋代魏的过程中,我们在看看影帝祥的后续演出。

荀顗对王祥说:“相王(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何曾)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今日我们前去应当下拜。”

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的宰相。我们是魏的三公,公与王相差不过一个等级,上朝时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这样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品德,君子爱护一个人应按礼行事,我不会去拜他。”

等见到司马昭时,荀顗立即下拜。

而王祥只是长揖。

司马昭只有尴尬的说:“今日才知道您是多么看重我啊!”

(帝曰:“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矣!”)

司马昭当时心里肯定在骂娘。不过司马昭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在王祥演技全开的情况下可全身而退之人,甩个高帽子全身而退。

三国志游戏中王祥立绘图

青年时期的王祥独揽抢夺州郡的功劳无人能挡的进入中央,壮年的时候就已经担任太常训导皇帝。中年的时候凭借神级的演出,不但在晋代魏的过程中自保反而仕途更近一步达到位极人臣的三公之一。

光辉的履历啊,孝道光芒闪烁,我们再来看看王祥的晚年。

晋武帝司马炎建国,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太宰等八官都是公。因同时封此八人,乃称太宰等八官为八公。其中太宰、太傅、太保为上公,若无适当人选,则缺而不置。

王祥受封太保为上公,位极人臣,按说已经该停下演戏的步伐,但是你们错了,影帝就是影帝。

影帝祥:这个上公我不要!

来,让我们看看影帝祥的最后一次和晋武帝司马炎的巅峰对决!!!!

人生即将落幕的大戏开演!

前期故事驳杂略过,御史台等等插曲之后,王祥还是坚持请求退休。

不过有了御史闹腾过,司马炎也可以有台阶下了,不是我要让影帝下来,实在是他自己和有关部门都不愿意了,朕是顶不住有关部门压力啊。

于是晋武帝同意了影帝祥的退休。

武帝下诏说:“古代官员致仕,不适用于王侯,现在太保虽然以国公爵位留居京城,不宜再有朝见的劳苦。现在赐给太保几案与手杖,可以不朝见,有大事派人到太保府第征求意见。赐给安车驷马,宅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和床帐席褥。将宫中舍人六名送给睢陵公作舍人,设置官骑二十人。以睢陵公之子骑都尉王肇为给事中,可以经常进府第省问。朕又因为太保高洁清廉,没有宅第,暂且留住官府,等所赐宅第建成后再搬出。”

看看人家的手段!

你可以退休,但你还是我们大晋集团的高级顾问,给车给房。

有啥大事我们都会征求您老的意见,你儿子的工作我们也给安排好了。

注意这句话:

“赐给太保几案与手杖”

手杖是重点,

还记得之前文中提到的另一句话吗?

“后妈去世,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要扶住拐杖才能起身。”

青年司马炎

聪明的司马炎,用手杖再点影帝祥,您老的演出从卧冰求鲤的那一集我就开始看了

所以我对您很了解

就这份礼物打消了王祥继续飙戏的想法,绝了!王祥他老人家权衡利弊之下,接受了这些条件,同意退休养老。

于是西晋开国的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对飙演技(上公退休,皇帝不许,有关部门参合,拉拉扯扯小半年过去了)就此结束。那年夕阳下,王祥和武帝手拉着手走向了人生巅峰。

不过,影帝王祥一直恶心自己影帝桂冠上“贰臣”的高级顾问名号。

谁特么是你们的高级顾问,羞与臭反贼为伍!

于是,王祥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做出了反击,演技的狙杀。

泰始四年,王祥病重,写下了感天动地的遗嘱,就不一一细表了,反正就是一切从简。

最重要的是透露了一个信息:

“我自从担任大晋集团的高级顾问以来,没出过什么力,惭愧惭愧。”

(吾生值季末,登庸历试,无毗佐之勋,没无以报。)

就一个意思,洒家身在曹营......呃,身在贼营心在曹,愧对现任领导的信任。

归根结底就一句话:

我这辈子没给司马炎小儿出一谋一计,我王祥,在道德方面是完美无瑕的!

司马炎看到这句话肺都气炸了!花老子的,用老子的,到头来还摆老子一道!王祥,你不仁义!就此,影帝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故事必将光耀华夏!王祥,是一个真正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魏晋时期,最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他一生的局,

从遇到后妈的虐待就开始布置——以孝道平天下。

忍常人所不能忍,容常人所不能容。

且,在自我宣传一途领先时代版本。

这个精妙绝伦大先手,在他出世之时一子落下而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这简直是这个理论的教科书模版。

从他升官的速度我们也不难看出,除孝道一途,他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也是超一流的。

看到这里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尤其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

我的评价:王祥,真英雄也。

故事的末尾来个彩蛋!

王祥死后,文明皇太后王元姬也崩逝了。

处理了一个多月的相关事务的司马炎,忽然福至心灵。

他从皇太后的名字里发现了可以反击王祥的唯一途径!

为睢陵公(王祥)办丧的事已经过去。朕尽管每每为他的死哀伤,但还没有痛抒哀情,现在便为他哭一场。”

原文:

“时文明皇太后崩始逾月,其后诏曰:“为睢陵公发哀,事乃至今。虽每为之感伤,要未得特叙哀情。今便哭之。”

司马炎说完大声哀嚎:我王公啊啊啊啊,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啊啊啊啊,可让我怎么活啊啊啊啊......

重点来啦!

重点来啦!!!

中年司马炎

司马炎趁着给皇太后举办丧事时候,顺道也给影帝王祥的还没有办的后事一起办了

王祥虽去月余,但是谥号还没有定

哭完之后,下诏追(王祥)谥:元公。从他奶奶王元姬名字获取的灵感

这个谥号的意思就是——盖棺定论——开国元老——王祥同志是我们大晋集团的开国元老。

乃是王元公也!

王祥活着的话一定会说: 我去你大爷的!

就此,司马炎顺利接过王公演绎事业的接力棒,王元公安心的去吧,哈哈

可叹王祥活着的时候跟人飙戏没有输过一回,唯有死后输给了司马炎。

更多文章

  • 王祥连:从“带兵骨干”到“平民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周到上海标签:王祥连,新兵,战友,新兵连,平民英雄

    长宁区2022年十大最美退役军人已于近期公布,现任中锐控股集团董办负责人的王祥连是其中之一。作为公司的一员骨干,他工作表现优异,而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也是多次获奖。今天,一起来认识这位优秀的退役老兵吧!“我从小就对军人特别崇拜,对军队非常向往,所以当我刚满入伍年龄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去报名参军了。当我

  • 河北四庭柱的最后一位大将文丑,被乱军砍杀,结局相当讽刺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文丑,袁绍,关羽,曹操,刘备,官渡之战

    河北四庭柱的最后一位大将文丑。众所周知北地军阀袁绍最喜欢的两位大将就是颜良文丑,他们的武力值很强,虽然在演义中是关羽口中的插标卖首之徒,但在正史中对他们的评价是”一夫之勇,勇冠三军”,在东汉末年那种武将如云的时代能有这种评价就足以证明他们的本领,而能在袁绍集团中走到武将巅峰,让袁绍赞不绝口那绝对是盛

  • 30回合打平关羽的纪灵,究竟有多厉害?他能打赢河北四庭柱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关羽,纪灵,刘备,张飞,颜良,张郃,张辽,汉朝,三国,河北省,河北四庭柱

    事实上,纪灵虽号称是袁术手下第一猛将,且曾30回合打平关羽,但他其实被严重高估了!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虽然最终的结局比较惨,但他们其实被严重低估了!而当被高估的猛将和被低估的猛将碰撞在一起,结局就非常戏剧性了!袁术手下第一猛将纪灵号称是袁术手下第一猛将,且曾30回合打平了关羽,所以不

  • 如何评价袁绍的“河北四庭柱”?3人曾与赵云交手,1人战平过许褚

    历史解密编辑:认真的罗刹标签:袁绍,赵子龙,许褚,张郃,关羽

    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袁绍手下的4员上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此提法源自宋代《苏州评话》《评话三国》等戏剧评书。在正史中,别说“四庭柱”,“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也未见有记载。故主要从演义角度来评判。先看颜良,演义定位为“四庭柱”中武力最强者。不过在官渡之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之劣绩太过“家

  • 三国中,华雄如果与河北四庭柱分别单挑,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华雄,张郃,关羽,张辽,颜良,徐晃,文丑,赵子龙,三国,河北省,曹操麾下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麾下的西凉猛将华雄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是个谜。袁绍麾下有“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高览、张郃。这四位出场次数比较多,战斗中遇到过的对手有好几个档次,比较容易判断出来武力值的定位。十八路诸侯孟津会盟,共伐董卓。在汜水关遇到了董卓麾下西凉猛将华雄,几场厮杀,华雄屡战屡胜,打得盟军灰

  • 最懵三国(二十)高览也许是河北四庭柱中最强者,却被赵云秒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高览,许褚,张郃,颜良,张辽,三国,赵云,赵子龙,河北省,曹操手下

    我们在谈到袁绍阵营的名将时往往会提到河北四庭柱,这四位将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他们代表了袁绍阵营将领的最高水平。在绝大多数三国评书和影视剧创作中,上述顺序一般认为是由强至弱的。然而从《三国演义》上四人的表现来看,似乎顺序应该反过来。从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看,似乎颜良才是最差的,而高览却有些深

  • 河北四庭柱死了三个,活下来的武力有多强,连关羽赵云都杀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校草不咋帅标签:关羽,赵子龙,张郃,刘备,曹操,徐晃

    三国演义中,袁绍手下有四大名将,被人称为河北四庭柱。然而这四人,却有两个被关羽斩杀,一个被赵云刺死,只有一个活下来了,还成了一代名将!那么这个人何德何能,能安全存活下来?他的武功有多高,关羽、赵云都杀不了他?河北四庭柱河北四庭柱指的是袁绍手下的四员大将,他们分别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他们个个实力

  • 河北四庭柱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将才,关羽:颜良文丑只是来搞笑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关羽,颜良,文丑,张郃,袁绍,赵子龙,曹操,河北省,三国,汉朝

    在三国形成之前,有一个诸侯极具实力,手上能征善战之将无数、谋士亦是天下比较最精良的,而且此人占据青、幽、并、冀四州,可以说实力爆棚。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最终此人还是无缘称霸天下,反而窝囊郁闷而死,这个人就是袁绍。袁绍当时靠手下最能征战的四大名将横扫四方,他们就是被后人称之为“河北四庭柱”的四大名将。而谋

  • 关羽秒杀颜良文丑,赵云秒杀高览,是否说明河北四庭柱徒有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关羽,颜良,赵子龙,文丑,高览

    既然说的是关羽秒杀颜良文丑一事,那题主所问的是演义中的事情。而所谓河北四庭柱,主要讲的是颜良、文丑、高览,以及张郃等四人。那么,关羽秒杀了颜良文丑,赵云一枪刺死了高览,那是否说明河北四庭柱是徒有虚名?颜良和文丑,是袁绍常挂在口中的上将。而要知道,袁绍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一位诸侯,如果颜良和文丑是徒有虚名

  • 袁绍强盛时期,除了“河北四庭柱”,看看还有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袁绍,曹操,张郃,公孙瓒,董卓,官渡之战

    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朝廷三公。袁绍早年曾在朝廷任职,并指挥诛杀宦官。到了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入洛阳,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所以袁绍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