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袁绍手下的4员上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此提法源自宋代《苏州评话》《评话三国》等戏剧评书。在正史中,别说“四庭柱”,“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也未见有记载。故主要从演义角度来评判。
先看颜良,演义定位为“四庭柱”中武力最强者。不过在官渡之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之劣绩太过“家喻户晓”,给人以武功很差的印象。事实上,颜良是4人中唯一具有超一流水平之人。
在遭遇关羽之前,堪称踏破曹营无敌手,三合击败宋宪,一合秒斩魏续,二十多合击退徐晃。吓得曹营众将皆战栗不敢出战。从这样的表现来看,颜良堪堪具备了超一流将领的风范。要知道,徐晃曾与许褚大战50余合不分胜负。
如此比较,比起公认的超一流许褚,颜良甚至还要更强一些。那么关羽是怎么一刀斩颜良的呢?其实是刘备在一边打了辅助。《演义》原文:颜良辞袁绍时,刘备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高……、须长……“如此如此。
颜良老老实实默记于心,在白马渡口忽见关羽,心中暗自回忆,此人莫非就是玄德所说的二弟?故正欲开口询问。没想到,关羽不讲”武德“,无视颜良“正欲”的微表情变化,单刀直入将其斩于马下,”枭其首“,确实是千古奇冤。
在袁绍心目中,颜良文丑乃”帝国双壁“、不分彼此、难分伯仲。但同样在白马之战,文丑被关羽绕河”战不三合“斩于马下的表现,不由得让人对”河北双壁“的武力提出质疑,其实这一战败得太快也是有原因的。
《演义》是这么说的:只见关羽提刀而来,交战不到三合,文丑便暗自胆怯,就掉转马头绕开河道逃走。可关羽此时已得赤兔马,仗着马快追上,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从整体战局看,此时的文丑因中荀攸之计,正被曹营诸将群体掩杀,不敢恋战。
处于急于脱离的状态,怎料到关羽有赤兔马神装加持太过无解,故”三合被斩“情有可原。文丑的真实实力其实是很高的。在遭遇关羽之前,正面硬扛张辽和徐晃的围殴,先是两箭射伤张辽的坐骑。
“又”回马复来“主动和徐晃厮杀,徐晃招架了几合,感觉打不过,掉头跑了。在全军被曹军掩杀的情况下,文丑主动断后、沉着应对,击败了2员一流将领的围攻。从这方面来看,关羽的”三合“也有占车轮战便宜之嫌。
在界桥之战中,文丑一人先是击败公孙瓒和其手下4员健将。而后又立即和赵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帮助袁绍击败对手的白马义从,可谓实力之强。综合评价,文丑的实力具备一流偏上的水平,距离超一流的水准或许也不大。
第三位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唯一列传的一位,”四挺柱“中最有名气的:张郃。但若论武艺,《演义》中的张郃其实很惨,堪称场场被虐。除开刚出场和张辽打成平手,第二次禳山之战中正面对救主的赵云,被30余合击败。
第三次是潼关对马超,在于禁上前打了七八回合之后,打了20多回合就顶不住了,只好败下阵来。当然了,都是堂堂正正的面对超一流,而且都还逃得了性命。在《演义》中,张辽是各位超一流表演的垫脚石。先是在长坂当阳被张飞、赵云吓退。
然后是在汉中,和众将一起看赵云耍梨花枪,吓得不敢出战。好不容易等到张飞、赵云等一线去世,准备说自己其实是大器晚成。却在诸葛亮和司马懿的配合下,在木门道被射成了刺猬。诸葛亮再踏上一脚:”本想射匹马,误中一只獐。“
事实上,张郃更多是以”儒将“身份出场,堪称智勇双全。官渡投曹时,曹操评价:”子若归殷,韩信归汉。“后在曹营如鱼得水,展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最有名的就是协助曹真在街亭击溃马谡,坏了丞相的第一次北伐。
在曹魏的南征北战中也战功累累,靠的不是冲锋陷阵的本事,而是像弱化版”韩信“,凭的是排兵布阵、机变应对和善用地形。综合评价,武功堪堪属于一流中等水平。第四位是高览。《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袁绍兵出70余万讨伐曹操于官渡。
双方一顿对骂之后,各派出2员猛将出场。袁绍这边是张郃和高览,曹操这边是张辽和许褚。许褚的出场,本来是曹操见张郃能40多合打平张辽,起了爱才之心,派出来帮着捉人的。
哪知道许褚却被高览拦住。大家都知道许褚号称”虎痴“,后来能和马超大战两三百合而且打平,算得上是步入超一流门槛的猛人。《演义》原文讲的是,4人只好2对2,打得”不可开交“。这许褚和高览交手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回合了吧?
然而却没有拿下高览。曹操看到之后开始着急了。令夏侯惇、曹洪二人分兵两路攻打。也说明4人单挑局是不分胜负,如果许褚占了便宜估计曹操也不会着急。由此可见,高览这一场可谓不落下风。
但在禳山之战中,高览对赵云的表现却让人感觉有点失望了。讲的是高览和张郃投降曹操后,奉令追杀刘备。穷途末路的刘备顿感绝望,大呼:”事势至此,不如就死!“,正要拔剑自刎,旁边的部将刘辟却慌忙劝住,说他愿意决一死战,助刘备脱困。
结果却是“战不三合”被高览刺于马下。眼见到了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高览身后突然一阵混乱,只见一位少年将军冲突而来,一枪就刺高览于马下。转过头来,赵云又三十余合打跑张郃,在关键时刻又救了刘备一命。
那么,能和许褚良久战平的高览,为何又被赵云秒杀呢?主要分析原因,一是心态问题。此时刘备已入绝境。刚刚投奔曹操的高览有可能立功心切而得意忘形。毕竟斩杀或者捉住对方大将,实属大功一件,没想到赵云会突然冲杀过来。
二是从原文来看,高览是被赵云从背后突袭,明显准备不足。如果2人正儿八经的交战,至少也需要30合以上才能分出胜负。虽然赵云属于超一流段位,要解决高览也绝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综合评定,高览也算得上是一流将领。
由此可见,袁绍的“河北四庭柱”若论武功都属一流,其中颜良文丑的水平在超一流上下。难怪华雄在虎牢关傲视天下英雄时,袁绍会说:“颜良文丑若在一位,何惧华雄耳!”
可惜的是,袁绍虽然号称“四世三公”为天下士族拥戴,文有田丰、许攸等超级谋臣,武有颜良文丑等一流将领,却外宽内忌、多谋寡断,不能够人尽其才。最终在官渡被曹操以少胜多击败,消弭于历史长河中,被注上了失败者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