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表弟。
公元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三族,成功掌控了魏国的大权。当时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节制雍州、凉州各路兵马,权力很大。司马懿不放心,想把夏侯玄调回洛阳,加以控制,让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一职。
夏侯玄收到了调他回朝的诏书,夏侯霸劝说夏侯玄不要回洛阳,他认为司马懿阴险狡诈,夏侯玄如果回去,必死无疑,还不如一同去投奔蜀汉。
夏侯玄不愿意去投蜀,他说道:“我怎么可以为了活命而去投奔敌国呢?”
夏侯玄拒绝了夏侯霸的劝告,执意要回洛阳。
夏侯霸与郭淮素来不和,而郭淮又是司马懿的心腹爱将,夏侯霸担心郭淮会害自己,于是带着几个亲信南下,准备去投奔蜀汉。
夏侯霸是夏侯渊之子,定军山之战时夏侯渊被蜀汉猛将黄忠率军斩杀。夏侯霸经常想为父报仇,每次和蜀军作战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勇猛。当初曹真伐蜀时,夏侯霸担任先锋,结果被蜀军围困在了兴势围,夏侯霸奋力死战,一直等到援兵到来,才撤退了。
姜维北伐时,夏侯霸曾率军抵御姜维,立过一些功劳。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夏侯霸为了避难,不顾杀父之仇要去投奔对手。夏侯霸没有向导带路,在阴平一带迷路了,一直在山里打转,没多久随身携带的粮食也吃完了。蜀汉方面得知夏侯霸前来投奔,急忙派人去接应他,这才将夏侯霸带回了蜀汉。
夏侯霸的堂妹是蜀汉名将张飞的妻子,为张飞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后来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后主刘禅,如此一来,刘禅和夏侯霸还是亲戚。
夏侯霸到蜀汉之后,被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多次跟随蜀汉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后来,夏侯霸在蜀汉患病身亡。
夏侯霸投奔敌国,按律法来说他留在魏国的儿子应该被处死,但是司马懿念及夏侯渊以往的功劳,并没有诛杀夏侯霸的儿子们,而是将他们流放到了偏远的乐浪郡(今朝鲜平壤)。
夏侯霸算是得以善终,可是夏侯玄的结局就比较惨了。夏侯玄回到朝廷后,先是被任命为大鸿胪,之后又改为太常,但是都没有什么实权。司马懿把持朝政,夏侯玄郁郁不得志。朝中的大臣们都明白,司马家根本容不下夏侯玄,谁让他是曹魏的宗亲呢。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侍中许允对夏侯玄说道:“司马懿死了,你不用再忧虑什么了。”
夏侯玄回道:“许允,你看不清楚形势啊,我与司马懿还算有些交情,他看在这种情面上没有除掉我。现在他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肯定容不下我。”
公元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痛恨大将军司马师专权,准备除掉司马师,让夏侯玄出任大将军。
司马师得知了李丰等人的计划,派兵抓了夏侯玄、李丰等人,把他们押入了廷尉府,严加看管。
同年三月,夏侯玄被押往东市斩首,临刑前,他面无惧色,淡定自若,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六岁。
夏侯玄死得有点儿憋屈,他担任征西将军时,手握重兵,即便不去投奔蜀国,也不应该乖乖地回洛阳,完全可以拥兵自重,先稳固自己的势力,然后联合其他州郡的兵马,一同讨伐司马懿,这样的话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退一步讲,即便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总比这样束手就擒要好很多了。
或许夏侯玄格局高,有自己的想法,担心魏国有了内乱姜维会趁势来攻打雍州和凉州,到那时候情况就更加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