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抱着戚夫人见大臣,大臣骂道:桀纣!刘邦却将戚夫人托付给他

刘邦抱着戚夫人见大臣,大臣骂道:桀纣!刘邦却将戚夫人托付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805 更新时间:2024/3/15 11:20:45

刘邦抱着戚夫人见大臣,大臣骂道:纣!刘邦却将戚夫人托付给他

戚夫人,刘邦的宠姬。在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发妻吕雉被项羽俘虏,一别就是三年。而戚夫人迅速填补了吕雉的空缺,成为汉国实际的女主人。不仅如此,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也深受刘邦宠爱,刘邦甚至打算废掉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皇嗣。

但当楚汉战争结束,吕雉被项羽释放后,正妻与小三的矛盾急剧恶化。为了保护自己和儿子的权位,吕后在吕氏宗族的帮助下发动了咄咄逼人的攻势,甚至连留侯张良也为他出谋划策。在吕后精妙的手腕之下,朝臣们纷纷站在吕后一边,反对刘邦废长立幼之举。

刘邦见群臣不从,而且吕后实力羽翼逐渐丰满,于是不得不承认,刘如意当不了皇帝,戚夫人也无法取代吕后。而刘邦也深知,在自己百年之后,凶狠狡诈的吕后绝不会放过自己戚夫人和刘如意。为了保住戚夫人的性命,刘邦绞尽了脑汁,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好方法。最终,刘邦决定让汾阴侯周昌担当戚夫人的保护人。

周昌和刘邦是同乡,在秦末战争中立下了很多战功。在荥阳之战中,刘邦曾被项羽团团围困。为了突出重围,陈平设计让周昌的兄长——周苛假扮刘邦,最终吸引了项羽的主力,掩护刘邦逃出生天。但最终,周苛被楚军俘虏,惨遭烹杀。

为了感谢周苛,周昌因此得到了刘邦的重用。作为将军,周昌作战勇猛、一往无前;作为臣子,周昌为人耿直、直言不讳,甚至连萧何曹参等人都要让他三分。在刘盈和刘如意的立嗣之争中,周昌坚定地站在刘盈一边。

有一次,刘邦再次将立嗣问题放在台前,而朝臣们也再次表达了对于废长立幼的反感。而素来口吃的周昌,更是气愤地语无伦次:

“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听了周昌的话,刘邦既感到好笑,又感到无奈,最终只好中止了议题,而刘盈的储君之位也保住了。当时,吕后在帷帐后战战兢兢地偷听了朝臣们的发言。会议结束后,吕后单独找到周昌,握着他的手感谢道:“多亏了你,否则我儿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

由此可见,从政治倾向来看,周昌是站在吕后一边的。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刘邦最终却将戚夫人母子的安危托付给了周昌。

一次,周昌入宫奏事。他推开了宫门,发现刘邦正抱着戚夫人等着自己。见此香艳的情景,周昌转头走就。谁知刘邦流氓附体,冲上前去揪住周昌,并骑在他的脖子上,得意洋洋地问道:

“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

谁知周昌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这样子,就是桀纣之君的典范!”

将皇帝形容为桀纣,谅谁都会生气。若碰上石虎、高洋这样的暴君,周昌的脑袋早搬家了。但是刘邦听了周昌的话,却只是哈哈大笑,并不以此为意。从此以后,刘邦对周昌变得更为敬重,同时也下了一个决心。

刘邦自知身体越来越差,于是他便找来了周昌,并诚恳地对他说:

“我有件事一定得麻烦您,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刘如意,您去担任他的相国。”

周昌一听,便哭了起来:

“我随陛下征战一生,如今为何却半道将我扔给诸侯王?”

对此,刘邦回答:

“对于你来说,这确实是降职。但是我实在是担心刘如意。如果我死了,只有你能保护他了。就请你帮我走一趟吧!”

听了皇帝的请求,周昌只好答应,立即收拾行装,前往赵国。刘邦相信,只要周昌保住了刘如意,戚夫人必安然无恙,毕竟赵国是个大国,造反起来不好收拾。

刘邦死后,吕后果然派使节招刘如意回长安。周昌深知,刘如意一旦到了长安,必死无疑。于是他推说刘如意身体不好,不能前往长安。使节来往三次,都无法让刘如意入朝。

吕后见周昌如此不识抬举,于是下达懿旨,将周昌调回了中央。不仅如此,吕后还指着周昌大骂:

“你难道不知道我憎恨戚夫人吗?你不让赵王进京,意欲何为?”

没有周昌这位宿将保护,刘如意最终还是被召回了长安。仅仅一个月后,吕后不顾汉惠帝刘盈的激烈反对,悍然毒死了尚是孩童的刘如意。刘如意死后,吕后立即对幽禁于宫中的戚夫人下手。而戚夫人被残忍地砍去四肢,熏瞎双眼,拔掉舌头,成为了“人彘”。

刘如意和戚夫人的惨死,让周昌大受打击。三年后,周昌在极度的惭愧中病逝,谥号为悼。

戚夫人之所以受到如此惨烈的对待,是因为她不识好歹、恃宠而骄,一定要和势力强大、背景深厚的吕后一争高低,实在贪求太过。而刘邦呢?他被女色迷惑,失去了理智,竟然摒弃嫡长子,一定要废长立幼,完全将秦朝废长立幼的惨祸抛之脑后。

可以说,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死,不能完全责怪吕后的凶狠,戚夫人自己和刘邦必须要负很大责任。仅靠区区一个周昌,岂能平息吕后的滔天之怒?周昌能保戚夫人、刘如意一时,岂能保一世?刘邦此举,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多读历史,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在《资治通鉴》中,重点介绍了吕后和戚夫人的你争我夺。相比于皇帝的宠爱和支持,背后的势力更重要。吕后虽然没有刘邦的宠爱,却有能力,又有朝臣在背后支持,最终将戚夫人打得满地找牙。

因此女人若不想成为被丈夫抛弃的怨妇,必须自己先强大起来,只要超越丈夫,变得不可替代,试问谁能抛弃你呢?

因此通过《资治通鉴》,我们可以前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只要学好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工作,都能游刃有余。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标签: 刘邦吕雉刘盈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更多文章

  • 刘邦明知吕后阴狠,为何不给戚夫人留一条活路?留了,但她没听懂

    历史解密编辑:青寒墨客标签:刘邦,吕雉,韩信,项羽,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刘邦深知吕氏心狠手辣戚夫人不懂刘邦留下的后路刘邦为何无视吕雉的残暴结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的威名和狠毒至今都让人汗毛乍立,特别是她对戚夫人所采取的手段,更是令人发指。戚夫人的结局我们都知道,被砍去手足做成人彘,最后凄惨的死去。而十分宠爱戚夫人的刘邦不可能想不到在自己死后,以吕氏的性格和手

  • 萧何:最强辅助,负责稳定后方,为刘邦管理后勤,君臣和谐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丞相,曹参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三十一期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我给你讲了司马迁笔下刘邦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邦身边的这群开国功臣。第一个要讲的,就是萧何。#萧何#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后世人称为“兴汉三杰

  • 韩信被诛时,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说了4个字,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来趟西藏之旅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齐王,刘备,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历史上功高盖主最终被皇帝所杀的将军不在少数,未登上帝位的时候,是随行在旁,一起打天下的过命之交;而登上皇帝这个九五至尊的高位后,身居高位让人不得不一心慎重,考虑的事情也逐渐增多,或许迫不得已,或许身不由己,最终还要因为自己的疑心深重而错杀。说起西汉时期的故事,总要有西楚霸王项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身

  • 萧何功高盖主,刘邦却没有杀他,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韩信,张良,英布,丞相,皇帝,汉朝,萧何功,汉高祖刘邦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最可怕的一件事莫过于功高盖主了。纵观中国历史,发生过无数回在主子打下江山后大肆屠杀功臣的事情。而像这样的事情,当属西汉最为严重,最为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在楚汉之争中建功最大的几人都被刘邦想法子给依次除掉了,而唯一留下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世外高人张良,在打下江山之后直接就神神

  • 刘邦杀害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没有对萧何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邦,萧何,韩信,吕雉,张良,高祖,汉朝

    萧何、张良、韩信,史称“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隐退,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也有过一些波折,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

  • 秦汉新城萧何路学校 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历史解密编辑:网易陕西标签:秦汉,萧何路,学校,教育,西咸新区

    11月2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秦汉新城萧何路学校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萧何路学校项目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汉高大道以东、汉书二路以西、萧何路以北、李广街以南区域,占地面积约77亩,总建筑面积74997.79平方米,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设置51个标准班,其中小学30个班、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他能功盖汉初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萧何,刘邦,韩信,曹参,丞相,吕雉,汉初,霸王项羽

    秦朝末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沛县县衙里灯火通明,县令的朋友吕公从单父搬来,众人都赶去祝贺。县主吏掾萧何正忙前忙后地操办此事,来人太多,萧何只好宣布:“送礼不足一千的,请坐在堂下。”不一会,来了一个彪形大汉,说:“我送贺钱一万。”萧何一看,是泗水亭长刘邦,知道他是说大话,也不阻拦他,只是开玩笑地说:“刘弟

  • 西汉开国之后,萧何功高盖主为何却能善终?刘邦:萧何会做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吕雉,汉朝,西汉开国,汉高祖刘邦

    作为西汉的第一开国功臣,萧何最后之所以能够善终,原因其实有点复杂。实际上,西汉开国之后,刘邦曾经数次对萧何起过杀心。只不过,因为机缘巧合,最后刘邦已经举起来的屠刀,还是放下了。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萧何会做人。因为他会做人,所以刘邦一直比较信任他。再加上萧何自己也没多大野心,汉朝开国之后

  • 汉高祖刘邦的老家丰县,真是人才辈出,今天才知道萧何也是丰县人

    历史解密编辑:家乡记标签:刘邦,萧何,韩信,丰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八字成语,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它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由同一个人所造成的。然而这句成语的主人公萧何是何许人也,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熟知。带着这个疑问,咱们今天一起来参观一下萧何宅。萧何宅,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阳壹号文化街区。萧何宅是萧何故宅的遗址,根据明版《丰县志》记载,

  • 萧何:大汉帝国的巴菲特,一个眼光毒辣的创投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张良,汉高祖刘邦,沃伦·巴菲特,美国政治人物,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读过《史记》的,应该对上面这句话不陌生。这是刘邦夺取天下后,在表彰群臣排座次前夕,说出的一句震惊四座的话语。论功行赏、切分蛋糕,刘邦想把最大的一块送给萧何。这在一线功臣中,引起不小的争议:萧何从未上过战场,我们才是最美逆行者,多者百余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