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明知吕后阴狠,为何不给戚夫人留一条活路?留了,但她没听懂

刘邦明知吕后阴狠,为何不给戚夫人留一条活路?留了,但她没听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青寒墨客 访问量:1778 更新时间:2024/3/15 11:20:29

刘邦深知吕氏心狠手辣戚夫人不懂刘邦留下的后路刘邦为何无视吕雉的残暴结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的威名和狠毒至今都让人汗毛乍立,特别是她对戚夫人所采取的手段,更是令人发指。

戚夫人的结局我们都知道,被砍去手足做成人彘,最后凄惨的死去。而十分宠爱戚夫人的刘邦不可能想不到在自己死后,以吕氏的性格和手段,会对柔弱的戚夫人做出什么。那为何他不给戚夫人留下一条生路,或者为她指出保命之法?

其实刘邦是给戚夫人留了后路的,但无奈戚夫人自身不懂,使得刘邦留下的办法毫无作用,也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最终被吕雉活活折磨致死。

对于吕雉的心狠手辣,刘邦的内心一清二楚,在建立汉朝之后,吕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对一些开国功臣痛下杀手,第一个被选中的人,就是韩信

吕雉趁着刘邦在外之际,命萧何将韩信召入宫中将其抓获,最后在长乐宫中将韩信杀死,并诛其三族。相传吕雉在杀害韩信时,命令士兵将他装在口袋中,然后用削尖的竹竿刺向韩信,这个过程持续了数个时辰,口袋都被韩信的鲜血染红,也就是说韩信是被活活刺死的。

吕雉的做法如此狠毒,刘邦在得知后却并没有表示什么,因为他也对韩信充满忌惮,不过杀死韩信的做法,还是让刘邦深刻地感受到了吕雉的狠辣手段。

而吕雉诛杀彭越的过程,更是让人后怕不已。史料记载彭越在被贬为庶民后,被流放到蜀地一带居住,但是吕雉却在没有告知刘邦的情况下,私自将彭越抓回。

而彭越最后的结局也是极其悲惨,被吕雉命人杀死后剁成肉酱,以震慑其他的异姓王。杀死韩信和彭越的两种酷刑,即使是放在出了名的昏暗无道的南北朝刘宋后期,也足以排得上号。

所以对于老婆的狠辣,刘邦绝对是心知肚明的,再加上他曾打算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更使得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仇恨激增。

刘邦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和刘如意必将遭到吕雉的打击报复,所以为了能够保住二人的性命,刘邦给母子二人留下了后路。

首先刘邦将刘如意封为赵王,然后精心挑选了周昌为赵国的丞相。之所以选择周昌为丞相,是因为刘邦认为,此举可以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在封地安度余生。

当初刘邦想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时,正是周昌不断进谏,使得刘邦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吕雉因此对周昌非常感激。所以在刘邦的视角来看,用周昌为赵国丞相,可以让吕雉放心赵国,从而对戚夫人母子网开一面。

然而刘邦低估了吕雉的狠辣,也错看了戚夫人。或者说戚夫人根本不懂刘邦将刘如意封为赵王,并用周昌为相的真正意图。

在刘邦死后,朝中大权都被吕雉所掌握,在这种明知自己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戚夫人还屡次和吕雉发生口角,惹得吕雉颇为不快。

因此吕雉时常对戚夫人加以责罚,比如罚她每天干一些重体力活,日夜舂米劈柴,而戚夫人对吕雉的恨意也不断累积,以至于一首《舂米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说,戚夫人不懂得收敛锋芒和审时度势,在刘邦死后依旧对吕雉展现强硬的姿态,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

如果他能够像代王刘恒的母亲薄姬那样,说不定可以前往赵国,和儿子安稳度过后半生。为了彻底打垮戚夫人,吕雉将目光对准了刘如意。她先将周昌召回京城,后又将刘如意召入宫中。

虽然刘如意在宫中有着刘盈的庇护,但软弱的刘盈岂会是吕雉的对手?刘如意还是被吕雉命人害死,而刘如意一死,在母凭子贵的时代,戚夫人便没有了最大的倚仗,结局已经显而易见。

之后的事情就人尽皆知了,戚夫人被吕雉制成人彘,却又不杀死她,让戚夫人忍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纵观历史上所有的酷刑,吕雉发明的人彘也绝对称得上是最惨无人道的酷刑之一。

既然刘邦深知吕雉的狠辣,为何不将她杀死以绝后患?如此一来戚夫人母子自然也就得以保全,也就没有了后面外戚干政的祸端,汉朝乃至中国的历史都将会彻底改写。

事实上,吕雉对于刘邦而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杀死的,这背后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刘邦的发迹,是受到了吕氏的父亲相助的,而且在刘邦逐步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吕雉也是坐镇后方,使得刘邦没有了后顾之忧。

所以对于身为丈夫的刘邦而言,吕雉是一位贤德的妻子,而且吕氏的政治背景也十分雄厚。吕雉的妹妹嫁给了樊哙,樊哙可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更别说吕雉的兄弟和几个侄子们,也是汉朝的功臣。

所以说,吕雉代表的并不是单单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利益集团,刘邦虽然身为皇帝,但是也不可能轻易撼动吕氏集团,若贸然杀死吕雉,必将引起国家大乱,好不容易一统的天下将再次陷于战火。

其次,刘邦对吕雉是心怀愧意的,因为在他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吕雉曾两次因他而坐险。第一次是在刘邦起兵之前私自放走犯人后,因为没有抓到刘邦,吕雉被秦朝廷抓去顶罪,在牢中遭受了惨重的折磨。

第二次是被项羽作为人质,以此威胁刘邦投降,一同被项羽俘获的还有他的父亲,吕雉和她的公公在项羽处度过了将近两年多的人质生涯,每天都胆战心惊,直到后来获救。

所以刘邦对于吕雉十分愧疚,因此之后也就对她的一些行为视若无睹,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种纵容却使得汉朝在他死后,险些重演秦朝二世而亡的悲剧。

如果戚夫人能够审时度势,服软于吕雉,说不定能够和薄姬一样保全性命,但话说回来以吕雉的性格,再加上刘如意曾经是太子的人选,即使戚夫人母子能够安稳抵达赵国,也极有可能会被吕雉想方设法除去,所以他们母子二人的结局,或许从一开始便早已注定。

标签: 刘邦吕雉韩信项羽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更多文章

  • 萧何:最强辅助,负责稳定后方,为刘邦管理后勤,君臣和谐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丞相,曹参

    “重读史记”第一季 第三十一期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讲,我给你讲了司马迁笔下刘邦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邦身边的这群开国功臣。第一个要讲的,就是萧何。#萧何#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后世人称为“兴汉三杰

  • 韩信被诛时,萧何看着他的尸体冷冷说了4个字,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来趟西藏之旅标签:韩信,萧何,刘邦,齐王,刘备,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历史上功高盖主最终被皇帝所杀的将军不在少数,未登上帝位的时候,是随行在旁,一起打天下的过命之交;而登上皇帝这个九五至尊的高位后,身居高位让人不得不一心慎重,考虑的事情也逐渐增多,或许迫不得已,或许身不由己,最终还要因为自己的疑心深重而错杀。说起西汉时期的故事,总要有西楚霸王项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身

  • 萧何功高盖主,刘邦却没有杀他,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韩信,张良,英布,丞相,皇帝,汉朝,萧何功,汉高祖刘邦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最可怕的一件事莫过于功高盖主了。纵观中国历史,发生过无数回在主子打下江山后大肆屠杀功臣的事情。而像这样的事情,当属西汉最为严重,最为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在楚汉之争中建功最大的几人都被刘邦想法子给依次除掉了,而唯一留下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世外高人张良,在打下江山之后直接就神神

  • 刘邦杀害了那么多功臣,为什么没有对萧何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邦,萧何,韩信,吕雉,张良,高祖,汉朝

    萧何、张良、韩信,史称“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隐退,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也有过一些波折,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

  • 秦汉新城萧何路学校 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历史解密编辑:网易陕西标签:秦汉,萧何路,学校,教育,西咸新区

    11月25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秦汉新城萧何路学校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萧何路学校项目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汉高大道以东、汉书二路以西、萧何路以北、李广街以南区域,占地面积约77亩,总建筑面积74997.79平方米,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设置51个标准班,其中小学30个班、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他能功盖汉初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萧何,刘邦,韩信,曹参,丞相,吕雉,汉初,霸王项羽

    秦朝末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沛县县衙里灯火通明,县令的朋友吕公从单父搬来,众人都赶去祝贺。县主吏掾萧何正忙前忙后地操办此事,来人太多,萧何只好宣布:“送礼不足一千的,请坐在堂下。”不一会,来了一个彪形大汉,说:“我送贺钱一万。”萧何一看,是泗水亭长刘邦,知道他是说大话,也不阻拦他,只是开玩笑地说:“刘弟

  • 西汉开国之后,萧何功高盖主为何却能善终?刘邦:萧何会做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吕雉,汉朝,西汉开国,汉高祖刘邦

    作为西汉的第一开国功臣,萧何最后之所以能够善终,原因其实有点复杂。实际上,西汉开国之后,刘邦曾经数次对萧何起过杀心。只不过,因为机缘巧合,最后刘邦已经举起来的屠刀,还是放下了。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萧何会做人。因为他会做人,所以刘邦一直比较信任他。再加上萧何自己也没多大野心,汉朝开国之后

  • 汉高祖刘邦的老家丰县,真是人才辈出,今天才知道萧何也是丰县人

    历史解密编辑:家乡记标签:刘邦,萧何,韩信,丰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八字成语,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它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由同一个人所造成的。然而这句成语的主人公萧何是何许人也,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熟知。带着这个疑问,咱们今天一起来参观一下萧何宅。萧何宅,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阳壹号文化街区。萧何宅是萧何故宅的遗址,根据明版《丰县志》记载,

  • 萧何:大汉帝国的巴菲特,一个眼光毒辣的创投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萧何,韩信,项羽,张良,汉高祖刘邦,沃伦·巴菲特,美国政治人物,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读过《史记》的,应该对上面这句话不陌生。这是刘邦夺取天下后,在表彰群臣排座次前夕,说出的一句震惊四座的话语。论功行赏、切分蛋糕,刘邦想把最大的一块送给萧何。这在一线功臣中,引起不小的争议:萧何从未上过战场,我们才是最美逆行者,多者百余战,少

  • 萧何晚年贪污保命,光着脚给刘邦请罪,681年后子孙夺走刘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萧何,刘邦,韩信,项羽,萧道成,夏侯婴

    自古伴君如伴虎,皇帝天威难测,大臣们受宠若惊。君臣相处需要顶级的智慧。如果处理得当,大臣们平步青云,能够获得极大的恩宠。如果处理不当,揭了皇帝的“逆鳞”,则会引起皇帝的震怒,那后果就非常难以估计,轻则遭到贬斥,重则抄家灭族。在汉朝初期,诚如“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也曾经遭受了汉高祖刘邦的猜忌,最后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