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凉州军阀中的“清流”,忠于汉室恢复生产,聊一聊段煨这个人

凉州军阀中的“清流”,忠于汉室恢复生产,聊一聊段煨这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3/12/21 8:40:11

董卓与他带来的凉州武人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印象并不是太好,董卓手段残忍,废立皇帝杀人如麻,更多的是一个破坏者而非建设者;董卓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而后王允又被其余党李傕郭汜等人消灭。李傕、郭汜继承了董卓的遗风,在长安烧杀抢掠。后来两个人起了内讧,互相攻杀,李傕劫持天子,郭汜劫持公卿,完全视汉室尊严于无顾。董卓、李傕、郭汜等凉州军队对关中地区的破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闲,关中无复人迹。破坏非常大,手段非常残忍。但并非所有的凉州军阀都是如此,其中有这样一支“清流”,一直在华阴守土安民、在汉天子东归时迎接刘协段煨。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个人物。

在华阴恢复生产

在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的时候,袁绍、袁术、曹操、鲍信、乔瑁、张邈、张超、孙坚、刘备、刘岱、韩馥、孔伷、王匡、袁遗等人组成了联军,规模至少是十万人以上,来讨伐董卓。洛阳这个地方比较危险,没有什么险要的关隘,距离诸侯联军的基地还近,而且在洛阳东北方还有一支已经拉了仇恨的白波军,于是董卓将东汉都城迁到长安,自己镇守洛阳。在次年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南阳郡的联军取得了突破,孙坚一路进攻到洛阳,董卓自己也去长安,为了避免诸侯联军乘胜追击(事实上他想多了),董卓将一些中郎将、校尉安排在河东郡和弘农郡的一些地方,组成防区屏障长安。可以考证的有三个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段煨被留在弘农郡华阴县。

首先来说说段煨这个人。段煨是贾诩的老乡,都是凉州武威。“凉州三明”中的段颎也是凉州武威人,两个人都姓段,表字中都有一个明字,段煨字忠明,段颎字纪明,有一种说法,段煨和段颎是同族的关系。小编认为是存在这个可能,但是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也能够解释一些事情,段煨出身名门之后,理应具备一定的道德操守;董卓集团中可考的五个中郎将,段煨能占据一席之地,可能也是因为自身的名望。

董卓集团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劣迹斑斑,李傕、郭汜、张济、徐荣、李蒙都有过四处劫掠的经历,但是段煨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不仅如此,段煨在华阴还做了一些惠民的好事,开垦荒田恢复生产,修缮华岳庙恢复祭祀之礼。我们知道精神需求是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的,可见段煨在华阴确实保证了百姓的生活安定,丰衣足食,做到了守土安民,“郡县集宁,家给人足,户有乐生之欢,朝释西顾之虑。”这与李傕、郭汜等人控制的一片混乱、大量人口死亡或者流亡到益州的关中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忠于汉室迎接天子

李傕和郭汜闹矛盾,李傕胁迫了汉天子刘协,两个人打架,乱箭好悬没射到刘协的脸上去。李傕手里有刘协,郭汜手里有百官公卿,看上去好像是李傕占了便宜,然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这么玩的。李傕的手法完全是乱臣贼子,别的不说,他的部下就犯嘀咕。一旦李傕失败,自己这些人岂不是要跟着陪葬?所以李傕的部下纷纷反水,张苞、张龙、杨奉、贾诩等人都把矛头转向李傕,李傕的实力马上就被削弱了。在这种火烤的压力下,加上张济等人的调停,李傕终于放弃刘协,让刘协回到洛阳。

于是李傕屯兵曹阳,郭汜、董承、杨奉、杨定(董卓旧部)等人保护天子车架向西行进,路线中要路过华阴。杨定和段煨之间有仇恨,段煨邀请刘协入营的时候不敢下马,杨定趁机诬陷段煨有反意,引起刘协的猜疑,不敢进入段煨军营寻求庇护,在野外露宿。同时杨定率军进攻段煨。即便是这样,段煨仍然向刘协以及百官公卿提供饮食,没有产生异心。

不过要说段煨是一个纯粹的忠臣也不尽然。后来郭汜反悔放弃天子,到曹阳与李傕合兵一处,返回来劫掠天子。董承、杨奉、杨定等人大败,这个时候并没有见到段煨的身影;董承、杨奉(杨定已经跑到荆州)寻求到的外援也是在河东的白波军,而非华阴的段煨。总的来说,段煨对汉室并非一腔热血,他或许与贾诩是同类人,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做一些忠于汉室的事情。段煨是一个并不纯粹的好人,即便如此,也比李傕、郭汜这样的纯粹的恶人要强得多。

归附曹操讨伐李傕

段煨在史料上再度出现,是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一说建安二年)四月。曹操已经从杨奉等人的手中夺走汉天子,安排在许县,汉室的尊严重新被拾起,东汉朝廷重新得到运转(虽然比较畸形)。这个时候曹操正在率军攻打南阳张绣,另一方面诏令包括段煨在内的关中诸将讨伐李傕(郭汜在建安二年已死于内讧)。段煨、梁兴、张横等小军阀响应号召,将李傕逼迫到池阳黄白城,梁兴、张横破城斩杀李傕。

后来曹操对关中军阀实行怀柔政策,号召他们入朝为官,以加强对他们的控制。这个东西是双向的,关中军阀进入朝中,固然失去人身自由和军权,但是也得到了地位和安全(除非有儿子坑爹)。段煨并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没有逐鹿中原的想法,根据段煨迎接天子不敢下马,以及《三国志·魏书·贾诩传》中记载的猜忌贾诩的事情上可以看出,他反而比较缺乏安全感,生存是第一位。进入朝中寻求曹操的庇佑,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段煨进入朝中官拜大鸿胪、光禄大夫,在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病逝,寿终正寝。可以说段煨这个结局在乱世中也是一种幸福,比李傕、郭汜、张济、杨奉、牛辅、董越、徐荣、吕布这些董卓旧部要好上太多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太平御览》、《西岳华山堂阙碑铭》

标签: 段煨汉室董卓曹操凉州贾诩

更多文章

  • 董卓的“另类”部将段煨,守护人杰地灵的华阴十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白话三国正史标签:董卓,段煨,华阴,献帝,曹操,贾诩,弘农,三国,汉朝

    段煨是董卓的西凉军中,罕见不掳掠百姓的将领,并且从始至终忠于朝廷。在生命的最后十八年里,作为一镇诸侯,他在华阴大力发展农业,让治下的百姓长期安居乐业,更是在西凉军中显得另类。(段煨)高贵的出身段煨出身于河西武威姑臧段氏,论出身,董卓手下无出其右者。董卓手下同样出身于武威士族的贾诩曾遇到贼人,诈称自己

  • 阎忠、阎柔、阎行,汉末三国3位阎姓豪杰之士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阎忠,阎柔,阎行,皇甫嵩,曹操,贾诩

    读史书有一个乐趣就是总能发现一些让你眼前一亮的人或事,而这些人或事是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比如今天我想聊的这三位阎姓豪杰之士,即使是许多三国迷恐怕有的也不是太熟悉。阎忠——曾劝皇甫嵩造反,慧眼识贾诩阎忠,武威郡姑臧人也,曾任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最让人惊讶的是他曾经劝皇甫嵩造反!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

  • 曹操视若亲子的武将 曹魏名将——阎柔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阎柔,曹魏,袁绍,东汉,三国,诗人,若亲子,公孙瓒,曹操手下

    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曹魏名将——阎柔,这位在历史上被曹操视若亲子的武将。阎柔在历史上记载的不算多,他没有字,燕国广阳人,就是如今的北京附近,史书中关于他的个人信息并没有记载太详细,但他生平的战绩却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其中最重要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年少时以俘虏之身获得乌丸、鲜卑各族的亲近信任,这是他

  • 台民为何不怕大陆动武? 蔡英文称愿助大陆抗疫,马英九发声

    历史解密编辑:张殿成标签:蔡英文,民进党,台独,台军,解放军“环岛”军演

    日前,蔡英文出席记者会,并宣布将兵役期限由4个月延长到1年,并将于2024年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台军将对兵力结构进行改制,并应用美国的模块式训练方式,进行刺枪术等肉搏战训练培训。蔡英文还在发言中谈及俄乌冲突,并喊话效仿乌克兰,“誓死巷战”。针对舆论质疑,民进党当局在美方施压下,延长兵役期,蔡英文极力

  • 陆逊被孙权气死,他的儿子陆抗依旧死保东吴,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陆逊,孙权,东吴,孙策,陆抗,曹操,汉朝,三国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晚年时,跟麾下大臣、丞相陆逊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从《三国志·陆逊传》中的记载来看,陆逊后来是被孙权逼死或气死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从大都督到上大将军,再到丞相高位,执掌东吴兵权二十余年,期间为东吴抵御蜀汉、曹魏等强敌来犯,立下汗马功劳。即使不认可他的功

  • 古代名人智慧:陆抗料敌机先惩叛将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陆抗,孙吴,东吴,陆逊,西陵,重兵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西晋初年,司马氏灭曹,平定内部后,又攻下蜀川,刘禅投降,只剩下一个江南孙吴了。孙吴守卫西陵(今湖北浠水)的将领步阐献城降晋,形势十分危急。东吴大将陆逊之子陆抗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西陵,完成了对西陵的战略包围,但还没等发起攻击,晋便派大将杨肇来救西陵。陆抗一见,先派都督俞赞率

  • 孙吴名将陆逊,人所共知;其子陆抗,孙陆机、陆云,你熟悉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陆逊,陆云,孙吴,陆机,陆抗,孙权

    提起三国孙吴名将陆逊来,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很多读者声称了解陆逊的生平事迹,但他们了解的内容,或许主要来自《三国演义》。此书关于陆逊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彝陵之战,今湖北宜都北)、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之战的有关叙述,虽不乏文学虚构成分,但属实的部分也比较多。不过,《三国演义》对陆逊事迹的描

  • 西陵之战,陆抗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陆抗,西陵,陆逊,东吴,司马炎,南郡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67西晋泰始八年(272年)九月,洛阳城迎来两位特殊的来客,他们是东吴西陵督步阐的两个侄子步玑与步璿。原来就在一个月之前,孙皓将步阐征召到建业去做绕帐督,这引起了他的恐慌,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趁自己有些本钱干脆举城降晋了。步玑与步璿就是他为表诚意送到洛阳的人质

  • 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陆抗,东吴,陆逊,孙权,孙皓,蜀汉,羊祜

    这期我们来讲讲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陆抗是我们上一期讲的陆逊之子,在历史上他和父亲陆逊被一起并称为‘逊抗’,是东吴两代人中毫无疑问的中流砥柱,而以历史来说陆抗为将的时期东吴的国力与比之前差上很多,正处于吴末帝孙皓当政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孙皓可以说的上是整个三国时期最残暴的君主,在他当政时期大兴土木

  • 陆抗有力护吴国,姜维无力卫蜀汉,所以陆抗能力姜维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姜维,陆抗,蜀汉,吴国,邓艾,钟会

    说起陆抗和姜维,前者是吴国名将陆逊之子,后者则是曹魏降将,是丞相诸葛亮最重要的继承人。然而,许多人总以成败论英雄,姜维作为战败国的将领,加上许多人因为他多年北伐,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至于陆抗,他和晋军将领羊祜一时瑜亮,并且陆抗却作为吴国将领护住了吴国一时,加上陆抗后期却上了武庙。所以,许多人认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