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靖皇帝仅20多年的时间不上朝 嘉靖为什么还能掌权如此之久

嘉靖皇帝仅20多年的时间不上朝 嘉靖为什么还能掌权如此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09 更新时间:2024/1/18 22:51:1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嘉靖不上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嘉靖二十一年,大明皇宫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弑君案件,以杨金英为首的二十几位宫女合谋,给熟睡中的嘉靖帝朱厚熜脖子上套了一根绳,准备送他去拜见日思夜想的太上老君

由于杨金英等人不是专业的“天使”,结果嘉靖被勒得上不接天下不触地。金星乱冒的黑暗深处,嘉靖似乎看到了太上老君,可老人家就是不出手相救。最后还是方皇后闻讯赶到,才将他从牛头马面手中拦截下来。

缓过魂来的嘉靖连连合掌:阿弥陀佛,感谢送子观音。皇宫里风水不好,太危险,朕要搬家。从此他一头扎进西苑,将自己“软禁”在这里二十多年,只问鬼神不问苍生。

从嘉靖二十一年,到其驾崩的嘉靖四十五年,大明皇帝只在嘉靖二十二年正月、嘉靖二十五年正月、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三次朝见群臣,其余时间他像从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臣民们的视线中,连帝国最重要的祭祀活动,都由大臣们代替。

天下最金贵的座椅当属龙椅,估计想过把瘾的人足够从北京排到南京,所以皇帝们必须天天上朝,用体温宣示对它的合法拥有权。可嘉靖帝凭什么25年只冒了三次头,还能牢牢掌控皇权呢?

大礼仪之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嘉靖即位的时候只有14岁,还是个“外来和尚”,所以在紫禁城内他无根无基。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迎立外藩有一个代名词——权臣秉政,“外来和尚”们通常会被欺负成木偶。

朱厚熜这位只有14岁的少年郎,从踏上进京的路途开始,就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展开了震惊大明朝的“大礼仪之争”。

“大礼仪之争”表明上只为确认“谁是亲爹”这么个无聊的问题,可事实上,聪明绝顶的朱厚熜很清楚,争议的结果事关今后国家大权由谁掌控。如果朱厚熜“找回亲爹”,他就是帝国真正的皇帝,如果被迫给孝宗当儿子,杨廷和们就是国家的主人。

十几岁就能参透政治本质,还能充分利用文官集团的利益矛盾,坐上龙椅前就敢给杨廷和一个下马威,并在三年多的争斗中笑到最后,少年皇帝朱厚熜的天资着实让人惊叹。

事实证明,正是这场“大礼仪之争”,将孝宗、武宗两朝培养起来的文官集团来了个大清洗,摧毁了皇权与内阁双线并重的政治格局,回归到皇权独裁的模式。

嘉靖帝的精彩开局,让他一开始就牢牢掌握帝国的决策大权,也让文官集团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对手。终嘉靖一朝,再也没有出现文官集团挑战皇权的现象,内阁沦为皇权的附庸。用如今频次最高的一句话来形容,就叫“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外松内紧,大权在握

嘉靖虽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但不代表不问朝政,更不代表主动放弃皇权,在朝政与皇权两个问题上,嘉靖帝一手软一手硬,政治手腕玩得炉火纯青。

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朝政的处理流程,在绝大多数时期,皇帝并不能直接插手朝政,而是由宰相(丞相)为首的外朝官负责决策和执行,皇帝的主要职责是批准审核,以及对宰相的任命。

因此君权与相权之间存在相互掣肘,至于谁占上风,就要看各自的胳膊谁更粗。

这种结构有一个好处,万一皇帝能力先天缺陷,或者昏庸无道,外朝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同样外朝想一手遮天,必然遭遇皇权打压。

嘉靖很聪明,他在朝政上采取“宽松政策”,基本不过问,却将决策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决策权才是真家伙,谁掌握了它才是真主人。

别看嘉靖帝从来不上朝,可他不缺少信息来源,大臣们的奏折会一份不少地放在他的案几上。他虽然不大关心具体事务,但对人事、财政保持了高度敏感,抓住了这些重点环节可谓纲举目张,在掌握决策环节的同时,把杂乱的纷争甩给了外朝。

手段阴骘,震慑朝臣

嘉靖是一个天生的政客,他对人性的阴暗面把握极准,也极擅长玩弄权柄。比如前面讲的朝政,其实是事务,决策才是政务,事务是“目”,政务是“纲”,事务“做事”,政务“玩人”,看懂这一点,你才能看清嘉靖的政治手腕。

为了抓住决策权,嘉靖会设置一个永远相互制衡的内阁班子,让他们在制定决策建议时,始终存在矛盾,最后裁决权只好交给皇帝,乃至主动充当皇权的打手。

严嵩为何几十年不倒?以嘉靖的聪明不可能看不透严党的危害,可对嘉靖来说严嵩有一个特性很“难能可贵”——对皇权唯命是从,主动给皇权擦屁股。

嘉靖道貌岸然的背后,又时时显露阴鸷的杀招,让身边的人噤若寒蝉。据传,太医院院使徐伟有一次给嘉靖请脉,却不敢靠近。嘉靖问他什么原因,徐伟回答说:您的龙袍拖在地上,我不敢靠近。

后来徐伟得到一条足以令他心惊胆寒的消息,他走后嘉靖说:徐伟说“地上”,足见他很忠心,地上,是指人,低下,是指鬼。您的龙袍拖在“地上”和拖在“地下”,在汉语中没什么差别,说话人一出溜嘴的事,徐伟本没在意,却不料逃过了50%概率的死亡陷阱!

嘉靖对朝臣的手段,还用在了父子之间,他以“二龙不相见”为由,将两个儿子朱载坖和朱载圳,及其背后的党羽玩弄于股掌之间。

人与人打交道,最害怕的就是遇上一个城府极深,让你永远摸不透的家伙,如果这家伙还时不时搞出几个突破想象力的阴招,无疑这种人会被敬而远之。

可是嘉靖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臣们没得选择,只能小心翼翼地与狼共舞。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急速堕落,大臣们宁可阿谀奉承,也不敢逆其龙鳞的嘉靖。

嘉靖也算生的幸运,假如他生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即便他再聪明,这种长期“擅离职守”的结果,一定是被豪门集团玩死。

标签: 明朝嘉靖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会拒绝攻打襄阳的建议 刘备为什么一定要攻打益州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益州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益州,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01年,在官渡之战还没有完全结束时,身在汝南对抗曹操的刘备,再一次被曹操打败,之后刘备干脆就直接率军投靠了刘表,刘表亲自出城到郊区迎接刘备,用诸侯上宾的礼节对待刘备,尽管此时的刘备带着一支残兵败将,但在表面上,刘表仍然是非常重视刘

  • 霍去病敢射杀李敢 霍去病对此需要付出代价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霍去病,李敢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和李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狩四年,李广父子分别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漠北,力求抓住汉匈最大的一次战役,获得战功,以此军功封侯。此战中儿子李敢,因为年少勇猛,跟随霍去病突袭左贤王部,夺得左贤王鼓旗,并且斩首也较多。因此战功,虽然没有被封列侯,被

  • 从郡守到魏王,曹操有着哪些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曹魏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而围绕在曹操身上的一个谜团就是,曹操到底是忠是奸?《后汉书》中评价其为“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而同样位极人臣的曹操一度也受到过猜忌,认为他是“兼能政治、军事和文学,又能用人,是魏国创

  • 崇祯皇帝自杀身亡之后 李自成是如何处理他的尸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死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末年,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搞得老百姓剥树皮,吃观音土,最后实在活不下去了,他们只得举旗造反,其中,造反可以打“五颗星”的人就是李闯王。李闯王是个人才,别看平民出身,他有勇有谋,跟明兵明将打仗确实是很有一套办法。可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天下

  • 赵奢为什么敢于领廉颇都不敢领取的作战任务?他比廉颇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奢,赵国

    说到廉颇和赵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在公元前270年,秦国围困赵国城池时,廉颇却不敢领兵出战,表现的让人大跌眼镜,与之相反的是赵括之父赵奢,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几乎一举歼灭十万秦军,打破了商鞅变法后秦军不

  • 甄宓和曹丕的感情如何 两人之间有没有真的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甄宓,曹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甄宓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真真假假的事情就成了上面传言的来历

  • 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夷陵惨败导致蜀汉丧失统一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作为魏蜀吴三国之中起步最晚、起步最低的一个,直到“赤壁之战”后才拥有了一片根基之地,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未必没有夺取天下的机会,然而事实上这种机会却是稍纵即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从曹

  • 六十岁起兵称帝复国:揭秘慕容垂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容垂,十六国

    西晋末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内迁,引发动乱,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乱世出英雄,在十六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厉害人物,其中有一位堪称是战神!因为此人一生打过许多场战争,但从来没有失败过,直到六十岁时,他才起兵称帝,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那么这位传奇人物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聪明绝顶的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平庸的嘉庆继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来到乾清门前,面对着皇子皇孙、文武重臣,他做出了一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定!乾隆帝公布了二十二年前的立储诏书,“皇十五子册立为皇太子”,与此同时他还觉得在明年正月初一退位,主动结束乾隆王朝。乾隆帝聪明绝顶,为何将皇位传给平庸至极的嘉庆帝呢?说起清朝的皇帝来,嘉庆帝存在感很低,人

  • 从极度宠爱变成极度讨厌 李渊为什么对李世民的态度改变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李渊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李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是李渊最爱的儿子,给他起名世民就是希望他能济世安民,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李渊在太原搞事,身边带的就是李世民,而不是老大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可见李渊对他的器重。正是李世民和刘文静促使李渊下了起义的决心。李渊起兵半路遇到大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