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都没有篡位汉献帝 曹丕为什么敢篡位

曹操都没有篡位汉献帝 曹丕为什么敢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1/15 21:56: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曹操不敢篡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却敢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起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世人对其的争议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曹操是奸臣,有人又说曹操是英雄,但不得不说曹操的实力是让人毋庸置疑。

他凭借自身的有勇有谋,成功地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在当时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在后期的时候,曹操更是成功地平定了西凉。如此一位有着庞大野心的人为何一直没有称帝,难道曹操是不想称帝?

曹操的权力堪比天子

要说是曹操不想称帝,那答案毋庸置疑的肯定不是,曹操有着许多凭借自己打下来的战果,他虽不是天子,但当时的他也已经是代天子行事了,当时的汉献帝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一直都是曹操在操控的傀儡, 曹操当时也是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举动,但最后造反称帝的这一步,曹操始终没有跨过去。

如果要说最初时期的曹操那他可能还是真的没有称帝这样的想法的,但伴随着他实力越来越强,自己的军队权力也是越来越庞大,甚至庞大到可以和皇帝的地位权力相比,就因为如此谋权篡位的野心一点一点,一天一天的谋生在曹操的心底里。

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时期中,曹操位于丞相,整个人也是春风得意,就在曹操如此春风得意之时,汉献帝的诏书也就此下来加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国在邺城,要说这加封进爵的想法也必然不可能是汉献帝的真实意愿。

因为没有哪一位皇帝会愿意把如此高的权力交接给一个随时可能造反的臣子身上,这也变相是把自己的命给送了出去,但汉献帝也是无可奈何,曹操就像是把刀架在汉献帝的脖子上面一样,被逼无奈的汉献帝也不得不下旨加封曹操,但旨意一出的时候荀彧是第一个出来公然反对曹操,自身的反对态度也是强烈坚决,没有一丝退步的余地。

荀彧他如此公然反对曹操的行为让曹操一直记恨在心里,就算荀彧在如此的强烈的反对也是无济于事,旨意也已经下了曹操也已经收了,此后的曹操应记恨荀彧反对他的行为之后一直在朝中刁难着荀彧,也变相一直在折磨着他,最后荀彧也是不忍如此受辱,也以自我了结结束自身生命,就这样荀彧也成功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

其实说曹操为什么一直没有称帝其实这样的一个原因也是有很大的占比,在曹操的麾下也是有许多的人对汉室有着许多不一样的情怀,他们所希望的也是振兴汉室,曹操当时所说的也是和他们一样说着匡扶汉室他也是位汉臣,为汉朝做事情,而且当时曹操的死对头刘备口中喊的也是“兴复汉室”的口号,更是打着"诛曹贼"的口号。

如若现在曹操造反称帝的话那必然也还是处处受阻,尽管曹操现如今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但他称帝的过程也不会很顺利,因为古人很注意自己的名声的,只要曹操称帝那他汉贼的称呼就会紧紧把牢在他的身上,当时的曹操本就已经掌握了整个东汉王朝了,地位也位同于皇帝,也一直牵制着汉献帝。

在加上当时大臣拥汉挺严重的情况下,曹操也没有必要在做出称帝,把自己推向风尖浪口这样的举动,背上在背着骂名,与此相对应的是,而且这江山也全部都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对于曹操来说,自然也不需要担心自己不称帝,就会出现镇不住手下的情况

当时的曹操实行了租调制,使中原许多的地方重新恢复了生机,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曹操实行的各种行为都成功解救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间,就这样曹操也是一直深得民心,深受爱戴,也为以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曹丕称帝

曹操这一世至死一直都是位同于皇帝的地位,没有称帝,但曹操的儿子曹丕就不一样他就选择了称帝这样的行为,其实曹丕称帝也不是因为他自身的胆子有多大,完全是因为曹操给曹丕称帝奠定下了基础。

不然以曹丕的能力还是不足以可以成功称帝,曹操在后期的时候也几乎已经把许多支持汉室的臣子给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处理掉了,一个一个用上他自己所信任之人,支持他的人,让他家中的各路亲戚来朝中当官。

还有一点曹操和曹丕所处时代的不同,曹操当时最初在东汉王朝是为汉臣,而曹丕就不一样了在他的那个时候曹操就已经是北方最大的诸侯了地位甚高,在加上当时的东汉王朝也越来越走向衰落。

而魏国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时间一长大家对魏国的认可也渐渐的超过了东汉王朝,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位了曹操的魏王和丞相之位,就这样曹丕顺水推舟就开始实行着自己的称帝计划。

在这计划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曹丕也是焦急不安,他希望自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成功称帝,可原因又是什么呢,原因也其实是特别的简单,他的父亲曹操有勇有才把魏国统治的井井有条,但曹丕不一样的是他不如自己的父亲曹操在臣子当中的威严和威慑力和民众爱戴之心,称帝便是更好提声望和威慑力的方法,这也是当时眼下最好的最完美的一个方法。

曹家之人在知道曹丕有这样的想法之后,立马招其文武百官集体上书汉献帝,希望汉献帝可以退位禅让给曹丕,曹家人也是明白,只要曹丕当了皇帝那好处肯定是少不了他们的。

本来他们也是于曹丕一家,许多朝中的文武百官也都看清楚了现如今的局面跑到了曹丕的阵营当中,尽管还有少数的臣子在反对,但也是无济于事以他们那样的实力也是斗不过曹丕的。

朝中的文武百官和曹丕一直都在对汉献帝一步步紧紧相逼,汉献帝没有办法为了保住自身性命,也不得不把皇位让给曹丕,汉献帝也知道就算他在不舍着自己皇位也没有办法。

按照现如今朝堂的趋势如果他现在退位给曹丕那他现在所拥有的荣华富贵还是依旧会在,他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曹丕也会妥善安置他,毕竟他还是要做样子给别人看的。

就这样汉献帝下旨退位由曹丕接位,曹丕也是借此故意推辞了几次,因为他知道要是在第一次他就受了着皇位,那他必然也会被推向风尖浪口,所以他就学着刘备三顾茅庐的样子,推辞了三次之后,表现着汉献帝十分勉强曹丕的样子,顺势就接受了。

就这样曹丕成功继位称帝,也正式立国号为大魏,也尊封自己的父亲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之后果然不出汉献帝所料曹丕好好安置着他,没有取他性命也封他为山阳公,以前所有荣华富贵依旧造旧,东汉王朝最终也还是走向了灭国,曹操虽然一直都没有当时皇帝,但是如今的皇位也依旧是她他们曹家的。

标签: 曹操汉献帝

更多文章

  • 乾隆死后不久和珅就被抓下狱,嘉庆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帝,清朝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高寿89岁的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在乾隆死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嘉庆皇帝就完成了对乾隆宠臣和珅的抓捕、判决及赐死的流程。嘉庆迅速地搞掉和

  • 代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代国,晋朝

    代国,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代国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占据内蒙古高原,鼎盛时北至大漠、南抵黄河,东靠辽东,西接西域,实力空前强大。但在后赵灭亡后,代国未能兴兵南下,错过了争夺中原的大好时机,最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歇,战国

    黄歇,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春申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之一,能言善辩,阻止秦昭襄王伐楚。后来他帮助楚考烈王从秦国逃走。任楚国令尹,力图振兴楚国,同时积极参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使楚国得到一定振兴。那么春申君是如何振兴楚国

  • 吴班:蜀汉后期将领,他有哪些出色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班,蜀汉

    三国时期的蜀汉,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颇有才干。说到蜀汉的武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这五人必定榜上有名,除去五虎上将外,蜀汉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吴班就是其中之一。吴班是蜀汉后期的将领,数次立功,但正史上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吴班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父亲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下官员,蜀汉后

  • 孔道辅:北宋时期大臣,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道辅,北宋

    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勖(孔勗)之子,孔子四十五代孙,北宋大臣。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终年55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孔道辅(987~1040),初名延鲁,字原鲁,孔子的第45世孙,自幼聪明好学

  • 清朝时期皇帝的儿子叫做阿哥 阿哥又是怎么划分等级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阿哥

    对皇帝的儿子都称为阿哥,那么清代阿哥是怎么样划分等级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小我们就开始看清宫剧,其中皇帝的儿子都称为阿哥,所以从那时起我们就以为阿哥是个很牛的称谓,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带领大家走进大清,了解所谓的阿哥称谓。满语阿哥,

  • 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国库亏空的?有那些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被誉为古装剧经典的唐国强、焦晃版本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剧情是从雍正当皇子时,清查国库亏空这件大事来慢慢展开的。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清朝到康熙执政的后期,确实是亏空之风旺盛,从地方到朝廷,无处不亏

  • 吕洞宾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洞宾,唐朝

    吕洞宾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吕洞宾的生世,虽然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不多,但我们还是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现一些线索。《岳阳风土记》载:“先生(吕洞宾)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这说明,吕洞宾原名吕岩,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唐朝礼部尚书吕渭之孙。吕岩

  • 单雄信:隋末唐初猛将,曾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单雄信,隋末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

  •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平,汉朝

    对陈平生前为什么感叹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9年,陈平的人生在这一年永远的定格。陈平生前,却说了一番引人遐思的话,他称自己犯下了道家禁忌,阴谋使用过多,担心会祸及子孙。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以吾多阴祸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