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宣帝刘询为何名气不大?原因是什么?

汉宣帝刘询为何名气不大?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43 更新时间:2024/2/27 10:26:53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宣帝刘询治下的西汉,可以称得上是西汉最辉煌的时期。刘询的文治武功,显然也是比汉武帝更高的。为什么说刘询的文治武功比汉武帝更高呢?

一是刘询时期的西汉,对匈奴依然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刘询也多次出兵攻击匈奴。不过,他显然更理性,更有分寸感。并没有穷兵黩武,也因此没有像汉武帝时期那样,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很大的伤害。

二是刘询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传统,加强了休养生息政策,让汉武帝时期,由于一味打仗而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复苏,老百姓明显地比汉武帝时期更富裕,更安定。

三是刘询更加注重吏治建设。汉武帝时期也打击了不少官员,但是那种打击,更多的是凭借汉武帝个人的喜好。尤其是“巫蛊事件”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让汉武帝时期的官员人人自危,整个官场气氛十分怪异。刘询要理性很多,也比较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就算他对自己的太子不满意,他依然没有改换太子,造成折腾。

四是刘询深刻理解并正确实施“汉家制度”。“汉家制度”其实就是“霸政治”。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汉武帝开始实施的。也就是皇帝既讲究王道,也讲究霸道,既要立德,也要立威。不过,汉武帝实施这一点的时候,实际上这种“王霸政治”还处在萌芽状态,同时对力道的控制也无法达到运用自如。而且汉武帝并没有提出这个概念,是刘询明确提出来的,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因为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实施的最好。

不过,实际上汉宣帝在历史上的名声,明显没有汉武帝高。汉武帝多次被后世称为最了不起的皇帝之一,而刘询的成就比汉武帝更了不起,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汉宣帝的政策大多是对汉武帝的修正。

汉宣帝做了不少事情,不过,他开创性的制度并不多。从上面的分析,其实我们已经看出来了,汉宣帝的政策,更多的是对汉武帝政策的一种修正。

也就是说,汉武帝提出了一些政策主张,但是他并没有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这些政策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

比如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儒术讲究的德政和王道,在分封制的周朝初年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大统一时期的汉朝,显然并不是非常恰当。所以,汉武帝一面“独尊儒术”,一面又打击儒术,搞得手下也都很疑惑,不明白汉武帝究竟想干什么。而刘询总结出王霸结合的“汉家制度”,大臣们自然就一目了然了。因此“独尊儒术”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并没有走极端。

再比如“匈奴政策”,刘询并没有否则汉武帝打击匈奴的政策。不过也不是一味地打击,而是打抚结合,效果反而更好。

总之,刘询所做的,都是对汉武帝政策的修正。这种“修正”,所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过,却也因为缺乏独创性,因此不被后世所注意。

二、汉宣帝时期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事情。

汉武帝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太大了。

包括前面所说的“独尊儒术”“远逐匈奴”,都触及到古代社会非常尖锐的问题,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有,汉武帝时期出现过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包括“巫蛊之祸”“子贵母死”等等。这些事情,并不是好事。但是,正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汉武帝也依靠这些,让他的名声变得很响亮。

汉宣帝时期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也没有出现过什么恶事,而且他能做到善始善终,不像汉武帝晚年那样性情大变。不过,这样一来,他却反而没有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汉武帝以只做一件事而让人记忆深刻。

汉武帝几乎一生都在和匈奴死磕。为了做好这件事,他几乎不怎么管其他事情。汉武帝实际上是幸运的,因为“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给他带来了很大红利,他可以慢慢地消耗这些红利,把打匈奴这件事做好,做彻底,做得在历史上名声大噪。

汉宣帝不行。汉宣帝上台后,所面临的的一个国家,是被汉武帝搞得千疮百孔的国家,他必须要各方面都得修复调整。他必须要各方面都兼顾,如果只干一件事,可能西汉在他手里就亡了。但他什么事都在做,因为无法给后世产生一个深刻的印象。

标签: 汉宣帝汉朝

更多文章

  • 曹操都没有篡位汉献帝 曹丕为什么敢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曹操不敢篡汉称帝,他的儿子曹丕却敢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世人对其的争议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曹操是奸臣,有人又说曹操是英雄,但不得不说曹操的实力是让人毋庸置疑。他凭借自身的有勇有谋,成功地统一了中

  • 乾隆死后不久和珅就被抓下狱,嘉庆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帝,清朝

    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高寿89岁的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在乾隆死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嘉庆皇帝就完成了对乾隆宠臣和珅的抓捕、判决及赐死的流程。嘉庆迅速地搞掉和

  • 代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代国,晋朝

    代国,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代国是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占据内蒙古高原,鼎盛时北至大漠、南抵黄河,东靠辽东,西接西域,实力空前强大。但在后赵灭亡后,代国未能兴兵南下,错过了争夺中原的大好时机,最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歇,战国

    黄歇,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春申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之一,能言善辩,阻止秦昭襄王伐楚。后来他帮助楚考烈王从秦国逃走。任楚国令尹,力图振兴楚国,同时积极参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使楚国得到一定振兴。那么春申君是如何振兴楚国

  • 吴班:蜀汉后期将领,他有哪些出色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班,蜀汉

    三国时期的蜀汉,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颇有才干。说到蜀汉的武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这五人必定榜上有名,除去五虎上将外,蜀汉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吴班就是其中之一。吴班是蜀汉后期的将领,数次立功,但正史上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吴班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父亲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下官员,蜀汉后

  • 孔道辅:北宋时期大臣,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道辅,北宋

    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勖(孔勗)之子,孔子四十五代孙,北宋大臣。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终年55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孔道辅(987~1040),初名延鲁,字原鲁,孔子的第45世孙,自幼聪明好学

  • 清朝时期皇帝的儿子叫做阿哥 阿哥又是怎么划分等级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阿哥

    对皇帝的儿子都称为阿哥,那么清代阿哥是怎么样划分等级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小我们就开始看清宫剧,其中皇帝的儿子都称为阿哥,所以从那时起我们就以为阿哥是个很牛的称谓,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带领大家走进大清,了解所谓的阿哥称谓。满语阿哥,

  • 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国库亏空的?有那些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清朝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被誉为古装剧经典的唐国强、焦晃版本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剧情是从雍正当皇子时,清查国库亏空这件大事来慢慢展开的。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清朝到康熙执政的后期,确实是亏空之风旺盛,从地方到朝廷,无处不亏

  • 吕洞宾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洞宾,唐朝

    吕洞宾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吕洞宾的生世,虽然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不多,但我们还是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现一些线索。《岳阳风土记》载:“先生(吕洞宾)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这说明,吕洞宾原名吕岩,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唐朝礼部尚书吕渭之孙。吕岩

  • 单雄信:隋末唐初猛将,曾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单雄信,隋末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