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朱高炽早死,朱高煦和朱瞻基谁会登基帝位?

如果朱高炽早死,朱高煦和朱瞻基谁会登基帝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4/2/21 8:54:0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朱高炽早死,朱高煦朱瞻基谁会登基帝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棣通过四年靖难登上皇位后,对于立储之事,朱棣曾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左右摇摆,朱高炽虽然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奈何朱棣更喜欢次子朱高煦,而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储君的,则是内阁首辅解缙的一句“好圣孙(朱瞻基)”。那么,如果朱高炽早死,朱棣又该在朱高煦和朱瞻基之间如何抉择呢?

朱高煦和朱瞻基各有优势,朝中大臣壁垒分明

对于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个儿子,朱棣虽然更喜欢朱高煦一些,然而朱高炽虽然不得喜爱,朱棣对于皇孙朱瞻基却是极为满意。

相较于因肥胖而行动不便的朱高炽,朱高煦却是孔武有力,不仅在四年靖难中经常随朱棣出征,甚至在白沟河之战和东昌之战的危难关头救了朱棣性命,尤其是在建文四年(1402年)的浦子口,朱棣战败之后朱高煦率军赶到,朱棣抚其背道,“勉之!世子多疾”,这等于已经在暗示将来会立其为储君。

相较于不得宠的父亲,皇孙朱瞻基却是自小便极受朱棣喜爱,出生不久便被朱棣给了“此乃大明朝之福也”的高度评价。于此同时,朱棣对于朱瞻基的培养可谓倾心尽力,不仅亲自挑选著名文臣担任其老师,并且经常亲自教导。当朱棣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摇摆不定时,解缙只说了一句“好圣孙(朱瞻基)!”便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可见朱瞻基在其心中的地位。

除了朱瞻基和朱高煦两人各有优势之外,朝中大臣也堪称壁垒分明。朱高煦由于常年随朱棣征战的原因,以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为首的军方对其极为拥戴;而朱高炽由于嫡长子身份、靖难期间监国和性格等原因,却是深受文臣的广泛支持,如果朱高炽早逝,那么这些文臣则将会成为朱瞻基的助力。

朱瞻基继位乃是名正言顺,朱高煦想要夺位困难重重

即使是朱高炽早逝,朱瞻基同样也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朱高煦想要击败朱瞻基其实并不容易,他至少要迈过以下几道难关。

1、朱瞻基的顺位和地位。关于皇位的传承顺序,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做了明确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也就是说,兄终弟及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便是“朝廷无皇子”,因此朱瞻基的顺位要远高于朱高煦。此外,朱瞻基早在永乐九年(1411年)便被立为了皇太孙,乃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2、徐皇后等人的态度。虽说明朝严禁后宫干政,但在立储这种事情上却又不同,这种事情外臣中除了天子近臣外其他人很难左右皇帝想法,反倒是皇后等亲人更容易发挥作用。朱棣对待徐皇后的态度,其实与朱元璋对待马皇后差不了多少,她虽不太干政,但提出的意见往往能够得到朱棣的重视和采纳,乃是当之无愧的贤内助,而她对于朱高煦却很是不满,不仅极力阻止朱棣废长立幼,甚至曾经直接点明朱高煦“性不顺”。此外,朱高炽的妻子张氏更是极为擅长走后宫路线,朱棣不满意朱高炽这个儿子,却对张氏这个儿媳极为满意,有徐皇后和张氏在,朱棣也很难废掉朱瞻基,再去立朱高煦。

3、朱高煦的性格原因。《明史·朱高煦传》明确记载,“(朱高煦)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可见朱高煦的性格很不讨喜。而在靖难成功之后,由于朱棣对其极为喜爱,朱高煦又“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辄以唐太宗自比”。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将朱高煦改封青州,并催促其就藩,他不仅不肯动身,甚至“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得知他的这些不法之事后,一怒之下将其“囚系西华门内,将废为庶人”,即使朱高炽为其求情,朱棣还是“乃削两护卫,诛其左右狎诸人”,朱高煦最终因为自己的性格丧失了争储资格。

有了以上这三点原因,即使没有了大哥朱高炽,我认为朱高煦仍然很难击败朱瞻基夺取储君之位,朱棣仍然极可能以朱瞻基继承皇位。

标签: 朱瞻基明朝

更多文章

  • 高欢抓住宇文泰后又为何放走他?是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欢,南北朝

    还不知道高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南北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变成了北齐,西魏变成了北周。东魏和西魏的皇帝都是傀儡,东魏的实际掌权者是高欢,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是宇文泰。有意思的是,北齐的建立者高欢曾主动放走了自己的最大对手、北周的

  • 揭秘:张郃之死真的是司马懿设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郃,三国

    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魏国因为大司马曹真病重,魏明帝派遣司马懿为统帅,率军抵抗诸葛亮。诸葛亮虽然成功地收割了上邽的麦子,并获得斩敌三千的局部性胜利,但终因粮食缺乏而撤军。魏军统帅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进军到木门,被蜀军在高地设下的埋伏射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

  • 安乐公主李裹儿在唐隆之变中,为何会被堂兄李隆基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乐公主,李隆基

    安乐公主,本名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的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她虽贵为一国公主,却随着父亲李显的被贬,一起度过了十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宗再次登上皇位之后,对与韦皇后一起生的这个女儿可以说是非常宠爱了。但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的最终结局却是在唐隆之变中,被堂兄弟

  • 瓦岗寨号称有64英雄好汉 瓦岗寨最后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朝,瓦岗寨

    很多人都不了解隋末瓦岗寨,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都给统治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著名的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水泊梁山松江起义,李自成起义等等。但是这些起义似乎总是以失败居多,而且里面很多故事都有后世演绎和夸大的成分,比如说最著名的水泊梁山的故事,真实的历史中,其实就是

  • 曹丕为什么要对丁氏兄弟下如此狠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有一个“四友”,他们不但在诗文方面和曹丕有亲密的交往,在争夺魏王太子之位的过程中更是为曹丕出力甚多。和曹丕争夺太子之位的主要是曹植,在曹植身边,也围绕着一帮铁杆拥趸,名气最大的当属杨修。杨修被曹操找了个罪名杀了,一般认为这是曹操已定曹丕,目的是为日后曹丕上位扫清障碍。其实曹植还有两个铁杆,这就是

  • 海兰珠有何魅力能让皇太极对她宠爱非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海兰珠,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海兰珠的文章。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相必大家对他都不陌生。他是一位真正有雄韬武略的帝王之才,无论是政治上的驭下之术,还是战场上的用兵之道,他都十分精通。不仅如此,他还识得汉文,经常会翻阅汉家典籍来扩充自己的见闻。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智谋过人的皇帝,最后却因

  • 曹魏守卫北部边境的将军,其中谁的功劳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田豫,三国

    三国的魏国和北方的少数部族相邻,在东部主要是乌丸和鲜卑这两支最为强盛。由于乌丸和鲜卑时归附时叛离,而叛离时就要进入内地抢掠,因而曹魏政权自始至终都不得不对他们进行防范。曹魏政权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两种,危害极大时进行大规模征剿,平常则设立护乌丸校尉一职进行专门的管控。曹魏担任护乌丸校尉一职的先后有阎柔、

  • 康熙也算是一位英明贤君了,他有怎样令人惊叹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功绩

    康熙应该算是一个英明贤君,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贵妃。玄烨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专宠贵妃董鄂氏,对这个三阿哥并不非常关心。两年之间父母双亡,只有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一直辅佐着他。直到晚年,玄烨回忆起这些还不无悲伤地说,他在父母的膝下没有得到一天的欢娱,“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下面

  • 史浩对南宋初期的政权格局有哪些影响?他其实是务实的主战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浩,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史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史浩是南宋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任宋孝宗的老师,宋孝宗继位后史浩受到重用,先后两次出任宰相,尽管时间不长,但是他对南宋初期的政治格局影响颇深。由于史浩对德顺之败负有重大责任,又反对宋孝宗和张浚发起的隆兴北伐,因此长期

  • 仆固怀恩的家族满门忠烈,为什么他晚年时期会起兵反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仆固怀恩,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仆固怀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在“安史之乱”中,他和郭子仪、李光弼是唐军的中流砥柱,他打败了史朝义,结束了八年的“安史之乱”。仆固怀恩满门忠义,全家有46人为国殉难。这样的人,本来应该成为比肩郭子仪、李光弼的忠臣才对,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