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索东晋第一名相——谢安的一生,他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

探索东晋第一名相——谢安的一生,他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29 更新时间:2024/1/31 4:58:01

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名士,他的一生最卓越的功绩就是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提到谢安,不得不说到成语“草木皆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话说公元383年5月,前秦皇帝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东晋是西晋的延续,是西晋八王之乱后司马氏衣冠南渡建立的朝廷。这场淝水之战关乎着整个东晋王朝的存亡,面对强大的前秦,朝廷分为了两派,主战和主降。当时的丞相谢安是主战派,核心成员包括谢石、谢玄等自家兄弟和刘牢之等北府将领。

经过前期的交战,前秦和东晋的军队隔着肥水河形成了对峙,一方是东晋7万军队,一方是前秦的15万大军。当晚,苻融陪着苻坚登上寿阳城头,向淝水河对岸眺望。那边正是八公山,谢玄的大军在山前列阵,严阵以待。福建看着,心里面发虚,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瞧见北府兵。就是这支军队屡屡将他打败。苻坚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想当面一统北方是何等的威风。现在他意识到一些问题可能是自己想简单了,难免流露失落心情。结果一失落不要紧,再往八公山上看,当时就是一惊,怎么看着山上的树木都像人。这是他心里发慌的表现,愣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晋军。于是就产生并流传下“草木皆兵”的成语,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随着东晋降将朱序的一声大喊,前秦的军队首先从内部垮掉了,谢玄的北府军乘胜追击一举将前秦军队击溃。

而此刻我们的主角谢安在干什么呢?谢安正在家中和客人下围棋,是我们的谢丞相心大还是胸有成竹呢。当你了解到他的一生后,相信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谢安很会投胎,他出生在大名鼎鼎的陈郡谢氏家族。这里插一下,在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后,皇权就大不如从前,形成了琅琊王氏、谯郡桓氏 、颍川庾氏、陈留谢氏这四大家族。谢安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谢裒是丹阳尹,伯父谢鲲当朝大名士,堂兄谢尚将军,大哥谢奕县令。谢安小的时候就经常见到另外三大家族的人。桓温的父亲桓彝曾夸奖四岁的谢安“风神修彻,不减王东海。”有趣的是谢安还和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同时是好朋友。十几岁的时候,与宰相王导的会晤及新会蒲葵的故事让谢安的声望达到一个高峰。

但正当人们以为年轻的谢安要在政坛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隐居在东山。就是我们的大导演谢晋祭祖的东山,在今浙江绍兴附近。谢安在东山干什么呢?他可没闲着。每天和朋友们在山林中游玩,让歌妓陪伴一起吟唱,士大夫携妓竟成为一种流行。这不惹得李白都羡慕不已,作诗“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谢安在隐居期间,做的最牛的一件事就是间接促成了古今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这部流传千古的集序就是在兰亭会上由王羲之执笔而成。当时参加这场盛会的人有四十余位,都是当时名士。活动内容如下:名士们沿小溪而坐,把盛满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沿着溪水漂动,漂到谁的面前,谁就喝干这杯酒,然后赋诗一首,做不出来就罚酒。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就是这种场景下,诞生了千古一序《兰亭集序》。

在谢安快四十岁的时候,谢家相继出现事故。先是豫州刺史堂兄谢尚病故,紧接着大哥谢奕病故。弟弟谢万继任豫州刺史,在北伐途中兵败,回朝后被贬为庶民。谢家的天塌了,谢家的那么多的弟子怎么样,只有出山了。谢家此刻也只有谢安可以托起这片天。四十岁的谢安收拾起行囊,离开温柔乡,面对的流言蜚语出山了。

出山后的第一站就是在桓温手下当司马,说起来,谢奕、谢安、谢玄都曾经做过桓温的手下,有趣的是,都当的同一个官,司马。谢安也是不容易,虽然当时名气天下第一,但官还得从小做起。虽然谢家和桓家有很深的交情,但此时的桓温有很大的野心,而挡在他前面的最大障碍就是谢家。所以在这段时期,桓温也是时不时给谢安穿小鞋。无奈此时谢家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怎么办,只能忍,只能熬。好在难熬的时光很快结束,两年后,谢安以谢万奔丧为名返回建康,并被调任吴兴太守。此后的几年,谢安又任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但此刻的他仍没有实权,内有司徒司马昱掌权,外有桓温不断北伐,声望陡增。·但谢安并没有闲着,他在等待时机,联合琅琊王氏王彪之、太原王氏王坦之等心照不宣地形成了“抗桓统一战线”。

369年,桓温北伐失利,两年后桓温入京,废司马奕后立司马昱为简文帝。从废帝的事情可以看出桓温此时的势力和心态,他绝对是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简文帝在担惊受怕中仅1年后也死去了,这时桓温又威逼简文帝下诏让其摄政。

这时是三方博弈,一方是桓温想当摄政王。一方是皇室,想维持皇权。一方是王谢想击垮桓温,维护门阀士族地位。这时候出现了一位的女性站了出来,就是褚蒜子。一位历经六朝、三次垂帘的女人。如果你感觉她是个老人就错了,褚蒜子比谢安还小四岁,并且和谢安还是亲戚。褚蒜子的母亲是谢安的堂姐谢真石,谢安是褚蒜子的堂舅。在这危急关头,褚蒜子从后宫发出一道崇德太后令,诏令的意思是让桓温当摄政王,避免皇族被桓温诛杀。但诏令没有发下去,被王彪之截胡了。东晋的皇权简直了,外面被皇帝气,朝廷上还得被士族气。桓温一看,什么,不让我当摄政王,那我就直接打进建康当皇帝,诛王谢,移九鼎。

就这样,三个主角变成了两个。桓温在新亭摆下鸿门宴,等着王家和谢家的人来。他来了,他来了,谢安和王坦之来了。王坦之的表现可以直接PASS掉,直接说谢安,面对严阵以待的士兵,谢安先声夺人,一句话就把桓温逼到了绝境,大意是要么杀我,然后篡权;要么乖乖接受朝廷的诏书,当辅政大臣。这里说一下,摄政王和辅政大臣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摄政王的权力基本上等同于皇权,缺少的只是一个名号而已。桓温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忽然笑了。这件事就这么在谈笑间完了。这里面有深层次的原因:一是方镇。桓温虽然表面上掌控着东晋大部分兵力,但谢家的豫州、琅琊王氏的江州,朝廷的扬州,北府兵等都让桓温有所忌惮。二是下属。东晋的很多官员都是名门望族,桓大将军虽然极力拉拢人心,但在门阀士族的制度下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三是声望。桓温看得很远,即便自己依靠武力当了皇帝,也不能长久。干大事必须得到这些门阀士族的支持,相反就是与国家为敌。而谢安、王坦之正是士族的代表,杀掉他们自己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就这样,桓温在忧虑中死去了。为表示对王谢的感谢,褚蒜子封王彪之为尚书令,王坦之为徐兖州刺史,谢安为尚书仆射。随着解除桓冲的徐州刺史的职务,朝廷基本上摆脱了桓家势力的威胁。

在谢安56岁的时候,升任中书监和录尚书事,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同时,苻坚也统一了北方。之后,谢安授权侄儿谢玄积极组建北府兵,包括很多从北方坞堡过来的人,这些人在此后的淝水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刘牢之等。经过几年小规模的战争后,最终爆发了我们之前看到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不仅延续了东晋国祚,也直接分化了前秦,从此中国的北方又陷入了割据的时代。慕容垂建立了燕,姚苌建立了秦。吕光建立了凉等。先后出现了两个秦,四个凉,四个燕政权,还有夏、仇池等很多小国家。

大战过后,谢安将谢氏家族推到了顶峰。但历史总是相似的,当一个家族的势力太大时,就会触动到皇权和其它士族大家的利益。朝廷永远追求的是平衡和制约,谢安迟迟没有得到封赏,而谢玄直到死后才被追封为车骑将军。后来,谢安干脆离开朝廷这个是非之地,又或者说谢安内心深入还要更大的抱负,那就是北伐。和诸葛亮一样,谢安处于一个偏安的国家,外事不断北伐,内有谗臣弄权。结果是一样的,北伐虽有小规模的胜利,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在谢安六十六岁的时候,病倒在邵伯埭修建的工程中。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谢安,为他修建了一座“甘棠庙”。回到健康后,谢安就病逝了。

纵观谢安的一生,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亮的一颗星。少年聪慧,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青中年时期逍遥快活,把情感寄托在山水和歌姬之中。出山后一战成名,淝水之战将整个家族推向顶峰。老年阶段,为了稳定朝廷,不断进行北伐。谢安有才情,有魄力。能够成为东晋名士之魁首,能够赶赴桓温的鸿门宴;能够在气定神闲中击溃前秦百万大军,能够功成后以进为退。

东山的林苑中残霞晚照,乌衣巷斑草斜零。努力地为谢安勾勒着人生的圆周,他始终背负着国家的使命,肩负着家族的荣耀,承担着士族的辉煌。他的命运和东晋王朝相契合,和门阀士族相伴随。后辈山水大诗人谢灵运有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谢安就是那个时代昏旦气候中的最后一抹清晖。

标签: 谢安.东晋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做了42天皇帝 李自成在此期间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明朝

    还不了解:李自成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李自成在42天里都干了什么?李自成是怎么走上绝路的?李自成算皇帝吗?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通常来说,作为皇帝应该有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还要有一个相对稳固的疆域,更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

  • 陆贽为何壮志未酬就客死他乡?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贽,唐朝

    陆贽是中唐时期著名宰相,他的品德和才学令世人称赞,这样一位贤相,最后却客死他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贤臣义士。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国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盛世。在唐朝存在的289年当中,涌现

  • 襄樊之战时孙权如果去攻打合肥,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三国

    建安24年五月,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六月,他派孟达和刘封向东拿下了上庸三郡,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一时间声势无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

  • 三国演义中,赵云大战长坂坡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说到三国时代最完美的武将,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立马想到赵云,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不仅出现了雄才大略的英主枭雄,也出现了不少智谋过人的谋士,当然,最让人乐于称道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猛将了。提到三国猛将,自然饶不来人们普遍喜爱的蜀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

  •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的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隋文帝杨坚的相比谁的功绩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坚和杨广历史上都记载了不少黑点。但是自古帝王,谁没点黑历史- -。咱们只谈论功绩,不谈论黑点。只论功绩和对天下的贡献。杨坚和杨广纠结那位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先简单说说他二人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分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严,三国

    刘备有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却把军队交给李严,让他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在任何权力体系中,权力的互相制衡都是首要的,这和信不信任没有关系。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一个是荆州系的代表,一个是益州系的代表,

  •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隋朝

    还不了解:隋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和孤独皇后一共有多少个儿子?除了杨广外还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隋文帝杨坚一生有5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其中除了隋炀帝杨广外,还有废太子杨勇、秦孝王杨俊、蜀王杨秀以及汉王杨谅。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感情颇深,那么他们

  • 努尔哈赤的长女,东果格格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果格格,清朝

    东果格格是努尔哈赤子女中最长者,她竟然十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有妇之夫,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中后期,建州女真逐渐崛起,五大部落之一的董鄂部出现了一位青年才俊,他叫何和礼。何和礼武艺超群、性情宽和,英明神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很早就闻名于建州女真部落之中。而在建州女真

  •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成就如何?他留下哪些诗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爱好文学与书法,留下不少传世诗作与墨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全唐诗》第一卷就是李世民的诗,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他是大唐第一帝王,是君,古人讲究“君臣、父子、夫妻”等等人伦之理,比现在要严厉许多。现代有好多人伦事,如果发生

  • 靖康之乱第一忠臣,李若水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若水,北宋

    靖康之乱第一忠臣,李若水最后结局如何?靖康二年(1127)金军南下来势汹汹,北宋首都东京被攻取,并且宋徽、钦二帝均被掳去,这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史称"靖康之乱"。当时,曾有一位大臣执意要护送宋钦宗到敌营去谈判议和。金人对宋钦宗一番侮辱,致使李若水不顾性命之忧,对金人破口大骂。直到被金人施以极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