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贽为何壮志未酬就客死他乡?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陆贽为何壮志未酬就客死他乡?他在朝中的地位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06 更新时间:2024/1/2 3:17:42

陆贽是中唐时期著名宰相,他的品德和才学令世人称赞,这样一位贤相,最后却客死他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有才华有本领的贤臣义士。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国家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盛世。在唐朝存在的289年当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名垂千古的臣子。

例如后世之人熟悉的房玄龄等人,虽然说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如若没有这些贤德臣子的扶持,恐怕也无法真正的统治出让人羡慕不已的繁华盛世。

然而这些侠肝义胆一心为国的臣子们,却很少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大部分人都因为壮志未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其中便有唐朝臣子陆贽。

陆贽是中国历史上唐代有名的政治家,而曾经他也是一朝丞相辅佐在君王左右,为君王出谋划策,共同统治天下。

然而怎奈陆贽生不逢时,唐朝中期知识已经到了濒临破碎的地步,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让录制,真正的实展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为百姓们带来另外一个繁华盛世。

一、陆贽的出身

其实陆贽的家中是东汉以来的名门望族,但怎奈在陆贽出生之前,他的家境便已经败落了下来。但好在陆贽在年幼之时受到了母亲的悉心教诲,懂得读书的作用。

所以在长大之后更是饱读诗书,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一番独特见解,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陆贽只要步入官场,就一定可以施展拳脚。陆贽在18岁那年步入官场,而当时在位的皇帝便是唐代宗

在刚刚开始之时,录制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倒是在唐德宗李适继位之后,陆贽才崭露头角。唐德宗特别喜欢陆贽性情正直,侠肝义胆。而陆贽在得到重用之后也十分感激唐德宗,想要竭尽所能报效朝廷。

如果唐德宗在政事上有所缺失之时,无论大小,陆贽都会将其一一陈述。而唐德宗也在陆贽的扶持之下,使本就破败不堪的唐朝得以稳定。

二、陆贽在朝廷当中的地位

长此以往,二人形成了关系极为亲密的君臣之情,而且唐德宗很是依赖陆贽。曾经两人在走散的情况之下,唐德宗忧心不已,甚至下令赏赐一千金,要去寻找陆贽。而当陆贽出现在唐德宗眼前之时,唐德宗也高兴的像个孩子一般。

但渐渐的,两人因为后宫之事而产生了隔阂。虽然陆贽仍旧会向唐德宗提出一系列的建议,而唐德宗也会同意,但其实心中还是暗暗揣着不喜。

陆贽在官多年,在他执政期间励精图治,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但怎奈当时的社会矛盾过深,唐朝面临的局势也很是不好。陆贽便向唐德宗建议希望他能够,了解当下情况,广开言路,减轻赋税,储备粮食。

以此才能防备在战争之下手足无措。作为一朝的统治者,唐德宗自然明白陆贽所说的事情全部都是真的,所以他将所有的希望全投入到陆贽的身上。而陆贽也没有辜负他的期许。

但怎奈陆贽为官期间树敌太多。虽然他一直小心翼翼,但仍旧被奸人所害,于是陆贽被唐德宗罢免了官职。此时的唐德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当他面对朝廷之上,无人可用之时,他才想起了陆贽的好。

而恰巧在这个关键时刻,曾经割据于一方的节度使退位。朝中一众大臣希望唐德宗能够让陆贽来担任这样一个重要的官职。但怎奈唐德中一直记恨着陆贽当初的狠心离开,所以不愿意重用陆贽。

三、陆贽的晚年生活

陆贽心中一直怀揣着雄才大略,但怎奈到了晚年之时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而这也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在遭到污蔑被贬还乡之后,陆贽一直将此事记在心中,所以不愿意出门见客。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来拜访陆贽,他都一概不见。就算是往日的朋友找到陆贽去谈论当今政事之时,陆贽也不敢掺言。在后来,陆贽考虑到自己所在的地区气候恶劣,许多人患上了一些疑难杂症。

于是陆贽将自己所有的心思全部投入到研究医学的过程当中。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闯出了一番名堂。后来唐顺宗继位之后,打算重用录制。

然而没等诏书到达陆贽家中之时,他早已去世。唐顺宗得知此事,心中痛苦不已,最后对陆贽进行追封。

诚然,陆贽作为一国宰相,他的学识才养以及品德风范是值得后世之人予以称赞的。而且他的诸多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朝的许多历史典籍当中,更是将他的诸多思想记录了下来。

在宋朝之时朝中宰相司马光也非常崇拜陆贽。而司马光也将录制的诸多思想都运用到了朝廷之上。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也对陆贽赞叹不已,称其为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

诚然,陆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教育是并不理想的,他的许多政治才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这其中既有历史性原因,也有政治性原因。毕竟当时的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已经处于一个极为混乱的状态当中。唐德宗在位之时,国家的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危机也不断加深,早已经到了一个人想改变而又无法改变的地步。

标签: 陆贽唐朝

更多文章

  • 襄樊之战时孙权如果去攻打合肥,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三国

    建安24年五月,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六月,他派孟达和刘封向东拿下了上庸三郡,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一时间声势无两,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

  • 三国演义中,赵云大战长坂坡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说到三国时代最完美的武将,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立马想到赵云,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不仅出现了雄才大略的英主枭雄,也出现了不少智谋过人的谋士,当然,最让人乐于称道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猛将了。提到三国猛将,自然饶不来人们普遍喜爱的蜀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

  •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的比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功绩跟父亲隋文帝杨坚的相比谁的功绩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坚和杨广历史上都记载了不少黑点。但是自古帝王,谁没点黑历史- -。咱们只谈论功绩,不谈论黑点。只论功绩和对天下的贡献。杨坚和杨广纠结那位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先简单说说他二人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分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把兵权交给李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严,三国

    刘备有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李严。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把政务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刘禅;却把军队交给李严,让他担任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在任何权力体系中,权力的互相制衡都是首要的,这和信不信任没有关系。诸葛亮和李严两人。一个是荆州系的代表,一个是益州系的代表,

  •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共有多少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隋朝

    还不了解:隋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和孤独皇后一共有多少个儿子?除了杨广外还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隋文帝杨坚一生有5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其中除了隋炀帝杨广外,还有废太子杨勇、秦孝王杨俊、蜀王杨秀以及汉王杨谅。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感情颇深,那么他们

  • 努尔哈赤的长女,东果格格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果格格,清朝

    东果格格是努尔哈赤子女中最长者,她竟然十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有妇之夫,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朝中后期,建州女真逐渐崛起,五大部落之一的董鄂部出现了一位青年才俊,他叫何和礼。何和礼武艺超群、性情宽和,英明神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很早就闻名于建州女真部落之中。而在建州女真

  •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成就如何?他留下哪些诗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爱好文学与书法,留下不少传世诗作与墨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全唐诗》第一卷就是李世民的诗,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有多么好,而是因为他是大唐第一帝王,是君,古人讲究“君臣、父子、夫妻”等等人伦之理,比现在要严厉许多。现代有好多人伦事,如果发生

  • 靖康之乱第一忠臣,李若水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若水,北宋

    靖康之乱第一忠臣,李若水最后结局如何?靖康二年(1127)金军南下来势汹汹,北宋首都东京被攻取,并且宋徽、钦二帝均被掳去,这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史称"靖康之乱"。当时,曾有一位大臣执意要护送宋钦宗到敌营去谈判议和。金人对宋钦宗一番侮辱,致使李若水不顾性命之忧,对金人破口大骂。直到被金人施以极刑,他

  • 被迫参与靖难之役的宁王朱权,他的晚年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权,明朝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明朝第一代宁王,被朱棣要挟参与了靖难之役,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惨的“合伙人”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棣靖难起兵,朱权被迫无奈加入“靖难大业”,朱棣给年轻的弟弟朱权许诺得很好听,说到事成了给朱权一半“股份”:平分天下,但后来的结果却是,

  • 历史上都有哪些伟大母亲的故事?四大贤母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孟母,战国

    自从有人类以来,对母亲的讴歌就从未停止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纵观人的一生,受到母亲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都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最早出现在我们背后的,无疑就是母亲。纵观中国历史,在母亲当中最为著名和为人所称道的显然便是“四大贤母”,即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