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贡体系崩塌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世界各地都发生了什么事?(朝贡制度)

朝贡体系崩塌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世界各地都发生了什么事?(朝贡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3/12/25 0:53:50

1511年一直被认为是明朝朝贡体系解体的一年。不仅北方的蒙古高原地区,开始形成越来越强的敌对势力,连南洋地区的小邦也开始被西方殖民者所侵蚀。那么在同时代的世界各地,都在发生什么事情呢?他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1511年的世界,是从中世纪进入到近代的关键年份。虽然很多事情不是在这一年里发生的,但之前很多事件的结果与之后很多事情的起始点,都在这一年里有着集中出现。从这点来说,不应该按照地理上的大洲划分来进行孤立叙述。而应该按照几个重要的势力来分头说起。

先说不断引领世界进入近代化进程的欧洲地区。1511年的时候,西欧的主要国家都加入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长期鏖战--意大利战争。1511年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强大而富有扩张性的法国,引发了教皇、威尼斯、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和英格兰的联手抵制。反法的神圣同盟建立,几乎注定了之后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西欧VS法国。

此时的西欧地区,主要国家都开始受到大航海时代的影响。但中世纪封建继承制与贵族集团的较量,依然牵扯着他们的主要精力。

在当时的不列颠岛,英格兰和苏格兰还是两个独立而经常对立的国家。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开始,两个岛国都比过去都重视发展新式海军。英格兰的亨利八世与苏格兰的詹姆斯四世,不约而同的大造海军。1511年,两国在近代早期最具威力的战舰纷纷下水。

真正从海上开发获益的国家基本只有两个:西班牙和葡萄牙。

前者已经在10年前发现了美洲大陆,但著名的美洲银矿尚未被发现。此时的西班牙人也没有控制美洲大陆上大片土地,主要基地被限定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吧等岛屿,并积极开拓尤卡顿半岛。由于没有足够的贵重金属矿藏被发现,所以他们当时主要的营收手段就是农业与种植业。

相比之下,葡萄牙人在海上的获利要多很多。经过十多年的征战,他们已经建立一条里斯本--好望角--蒙巴萨--果阿的国际远洋航线。他们开始垄断西欧地区的香料贸易,并通过从西非获得的黄金、象牙、奴隶与经济作物,盛极一时。1511年,葡萄牙人还占领了他们在远东的最大基地马六甲。这不仅有利于控制亚洲海运,也在实际上破坏了明朝人拥有的南洋朝贡体系。

葡萄牙人是当时大航海时代主要受益者

在东欧,俄罗斯人或者说当时的莫斯科大公国,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开疆拓土。除了对传统罗斯的几个城市共和国进行侵占和同化,还西不断与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发生冲突。他们一方面扶持乌克兰地区的早期哥萨克,一面同立陶宛争夺今天的白俄罗斯地区。1511年就是这一阶段成功前的关键性一步。

欧洲地区最大的威胁是以巴尔干为基地的奥斯曼人。这个帝国在1511年陷入了一个微妙的内乱阶段。由于奥斯曼继承人制度规定,继承者必须杀死自己所有的男性直系亲属。所以每次奥斯曼的苏丹新旧交替,都会形成一场小规模的内战。

1511年,已经按耐不住的子塞利姆虽然造反失败,但靠着近卫军支持,躲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基地内伺机而动。老苏丹巴耶济德二世实际上无力阻止这个局面。帝国的对外扩张因此处于一个停滞期。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要在横跨欧亚两地的帝国内获得优势,就必须拥有以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近卫军支持。因为后者是最容易获得欧洲最新技术,并转化为自身存在优势的集团。

顺着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我们可以将目光转向中亚地区。在这一年里,起源于阿塞拜疆山区的萨法维王朝,已经控制了波斯地区和两河流域。由于奥斯曼人的大举东征还没来临,所以他们有能力将力量集中到更东面的河中与阿富汗地区。他们最大的对手,就是河中北部地区来袭的乌兹别克人。双方为了河中地区的主要城市撒马尔罕而大打出手。波斯的什叶派与中亚的逊尼派激烈交锋。由于前一年取得了谋夫之战的胜利,波斯人在1511年保持优势。

但波斯人还是觉得经常向河中用兵,太麻烦了。所以他们需要扶持一个势力较弱但又有巨大影响力的军阀,作为自己在撒马尔罕的代理人。蜗居在费尔干纳一带的帖木儿王朝贵族巴布尔,成为了他们的理想选择。后来的印度莫卧儿王传君建立者,在1511年,春风得意的再次拿下撒马尔罕的控制权。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图谋河中。之后,就因为当地逊尼派居民反对他与什叶派合作,将乌兹别克人又引了回来。莫卧儿的建立,可以说在这一年就已经注定。而此时的北印度,还处于垂垂老矣的德里苏丹国控制。

巴布尔最后一次控制河中

然后只能选择南下了巴布尔的表兄弟赛义德,则更为激进一些。在和巴布尔联合又败给了乌兹比克人之后,他带着自己的人马向东到了今天的新疆地区,投奔了蒙古帝国最后的直属残部分--东察合台汗国。这成为了后来叶尔羌汗国的开始。

当时的中亚地区,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一个大规模洗牌运动的后期。原先代表突厥-波斯化的蒙古系势力,正在急速衰退。100年前还能建立中亚大帝国的帖木儿,在100年后已经无法护佑自己的徒子徒孙。两股在中亚历史上不断重复出现的势力,正从他们的策源地向着整个中亚挺进。其一便是与西方交流更为密切的西部明势力,以萨法维王朝为代表。其二便是来自东北方半开化地域的蛮族,以乌兹别克人为例。

至于中亚地区的斗败者,也顺着历史的轨迹,向着两个方向撤退。巴布尔选择了南下印度,赛义德决心向东重回文化故土。他们后来也都获得了成功。

最后,顺着赛义德东奔的方向,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当时的明朝。1511年的明朝,实际上也处于自己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既包括了自己的内部属性,又与外部世界的国际地位有直接关联。

1511年的明朝,除了在当年失去了马六甲与南洋地区的宗主地位,还在前些年遭遇到了西北地区的安化王叛乱。表面上看,这些事情似乎对明朝本身没有太大影响。实际上,这些事首先意味着明朝对外控制力的衰落,其次就是内部本身的根基也出现了问题。这两种控制力的减退,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发展出更为严重而著名的事件。

特立独行的正德皇帝,是儒家士大夫笔下不务正业的昏君代表。但他的行事作风,恰恰是明朝前期皇帝身上的蒙古式作风残余。只不过在这种残余最终消退前,由年轻的皇帝来了一次巨大的回光返照。在他短暂的统治期结束后,明朝皇室将从嘉靖帝起,彻底从蒙古式作风,转为保守而传统的中原式风格。之后的明朝皇帝,将彻底变为东方吏制国家的宫廷君主。这对后来的历史,也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说,1511年是世界近代史起步阶段的关键性年份。旧时代的影响,在这一年继续推动着历史发展。但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势力,也已经纷纷登上舞台,或正在创造历史的路上。

标签: 朝贡体系明朝朝贡制度

更多文章

  • 历史趣闻:古代皇帝御驾亲征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御驾亲征,汉朝

    御驾亲征这个词,大家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其初衷大多是皇帝不放心,亲临一线以提高胜算。但也有如小说家言神雕大侠拍死蒙哥汗那样,皇帝一人被狙杀,全军立马不战而乱的反面例子。那么现实中皇帝御驾亲征,到底胜率如何、影响如何呢?御驾亲征,大概分这么四个类型。其一是创业型亲征。例如汉高帝灭西楚,光武帝翦灭群雄,三

  • 西游记孙悟空做的最厉害的一件事不是大闹天宫,做了却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游记,大闹天宫

    都知道孙悟空最得意的就是大闹天宫,他从五行山下出来后,在西行的一路上,但凡遇见个妖怪总要拿此事吹嘘一番。不过得来的结果往往与他所想的不一样,知道他底细的人总是嘲笑他是弼马温,真的把美猴王气个不轻!其实孙悟空还做了一件事比大闹天宫更厉害,但他却从来没说过,这是为什么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首先就要知道孙悟

  •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

  • 西游记中桥段那么多,为何最经典的桥段是三打白骨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当中,师徒四人一路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一难是三打白骨精,而这一段被文化大革命所摘取了一段,唐三藏看谁都像好人,不分好坏,只要看着是个人就好,而猴子虽说在石头里漰达出来的,想当年大闹天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需要看一眼便知道谁是好坏,这就是文革的要求,也可以理解毕竟潜伏在暗

  • 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庸,连城诀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连城诀》讲述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该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性格鲜明。内容简介在湘西沅

  • 连城诀人物介绍及作品鉴赏 该作品的武功设定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连城诀,金庸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人物介绍狄云“铁锁横江”戚长发的弟子,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长大,憨厚,朴实,无心却执拗,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他从戚长发那里学得几招“躺尸剑法”,在万府做客时

  • 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它还有另外一个书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庸,连城诀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金庸著名的一本武侠小说《连城诀》,论刻画人性,这本书应该是金庸武侠之最,很多读者都对它十分熟悉。不过有些读者不知道,《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它有另外一个书名,相比“连城诀”,这个书名更具深意。《连城诀》之名来自小说中的一本《连城剑谱》,说是剑谱,它实质上是一组密码,记录了梁元帝

  • 国子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职务上的设置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国子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主要功能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

  • 斩蛇起义和刘邦起义有什么关系 两件事是同一样的一件事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刘邦,刘邦起义

    古今中外的起义,都是以攻击朝廷的行政机构或军队为标志的。比如:带人攻占个县衙或府衙,杀了个县令或太守的,可以表明起义了;带人袭击了朝廷军队,杀了个将军或都尉的,也可以表明起义。但是,这斩蛇与起义却显然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便这蛇跟今天的大熊猫一样,是大秦朝的最珍稀的保护动物。你杀了蛇,也不能就此表明与大

  • 古代大富豪的攀比:当今首富竟都要退避三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富豪,退避三舍

    西晋统一后的一二十年间,天下太平,人民恢复了生产,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的西晋朝政中出现了一股奢侈攀比的风潮。网络配图这里面最出名的“斗富”,便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开国元老司徒石苞的小儿子,他聪明、机敏,屡立战功,除了会做官以外,他还很会搜刮钱财,就这样,石崇就成了“大富豪”。王恺是晋武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