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28 更新时间:2023/12/25 3:47:08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

《连城诀》讲述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该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性格鲜明。

内容简介

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乡下,三间小屋之前的晒谷场上,隐居此处多年的剑术名家“铁索横江”戚长发,看着徒弟狄云与女儿戚芳比试剑法。这时师兄万震山的弟子出现,原来下月十六是万震山五十岁寿辰,而且万已经练成了“连城剑法”,所以现在来请他们前去庆祝,并顺便探讨武功。

在卖掉了家里的黄牛、置得三套新衣之后,戚长发带着狄云、戚芳来到了荆州万家。两位师兄弟互相寒暄之际,黑道人物吕通前来寻仇。狄云在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乞丐的帮助下打退了吕通,结果却被万家子弟认为抢了他们的风头,所以深夜前来寻衅,狄云不敌,被人痛扁一顿。白日暗助狄云的那个乞丐又出现了,为了帮助狄云打败万震山的那八个弟子,老丐教给他三招剑法。让狄云奇怪的是,这人所念的剑法口诀和师父的并无分别,只字音偶有差异。但剑招却大不相同。

次日,狄云用这三招剑法果然取胜,万震山甚为震惊,认为戚长发已经练就了“连城剑法”。戚长发极力否认,万震山不信,并拉他到书房中去商量一事:众人只听得里面万震山在斥责戚长发杀了他们的师父、偷走了“连城诀”,而戚长发最后无奈承认、要将剑诀交给万震山——狄云、戚芳正在屈恼之间,忽然万震山一声凄厉惨叫,众人冲进去时,发现万震山受伤在地,戚长发已经破窗而出了。

狄云、戚芳因此被困万府。狄云因为看见一个黑影闪过,东边屋中随后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呼。害怕师妹有什么危险。赶去搭救时,却被床上的女子拦腰抱住,被众人诬为采花贼,而且还在他房屋床下发现众多金器银器,酒壶酒杯。戚芳悲愤欲绝,恨不得横剑自刎。

狄云被送往官府,一阵酷刑之后,在牢房内醒来。发现两条铁链竟是从他肩胛的琵琶骨处穿过,半点功夫也使不出来了。他满腹悲恨,大喊大叫,但无济于事。到得第四日,身上的烧渐渐退去,茫然打量这间牢房时,竟然看见屋角之中,一双眼睛狠狠地瞪视着他:这人满脸虬髯,头发长长的直垂至颈,衣衫破烂不堪,简直如同荒山中的野人;他手上手铐,足上足镣,和自己一模一样,甚至琵琶骨中也穿着两条铁链。而看见狄云难过地大哭时,这虬髯犯人只是笑,骂狄云是个戏子,是在假装哭喊。每月十五,这个犯人都会被拉出去一阵拷打,而这人回来之后总是修理狄云,幸亏狄云年轻,一个月挨一次打,倒也经受得起。奇怪的是,监狱的窗槛之上,终年不断的供着一盆鲜花,而这疯汉,总是脸色温柔地凝望着那盆鲜花。

转眼之间到了第四年的春天。狄云最思念的还是师妹。在最初来探望过一次之后,师妹再也没有出现。而这天来了一个探监的万门子弟,讲他的师父杀了人已经远走高飞,他的师妹也已嫁给了万震山的儿子万圭。狄云忽然之间没有了悲哀,也不再感到愤恨。人世已无可恋之处,所以打算投绳自尽。但是那个疯汉在这时却救了他,并告诉他自己名叫丁典。在戚长发、万震山围攻他们自己的师父时,偶然得到了一部《连城剑诀》,为众多武林人物所追。在流落江湖时,认识了一个叫做凌退思的知府的女儿凌霜华,两人一见倾心。知府却以女儿为要挟,逼他交出连城诀,不久后又将他打入大牢,不过他在狱中苦练,最近终于练成了绝顶内功神照功。

狄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讲师父。将信将疑。丁典要传他神照功,他先是不愿,后来想到报仇便学了起来。之后两年,他和丁典打败了一波又一波想来抢取剑诀的江湖人物,日子渐渐平静下来。但是有次接连几日,窗槛上的那只花盆都无人更换。原来这多年来新鲜的花都是凌霜华为丁典所放,如今几日不换,定是霜华出事了。丁典遂带着狄云越狱而出,到得凌知府家,发现凌霜华已死,丁典大恸之下抚棺痛哭,不料凌知府竟在女儿的棺上涂了剧毒的金波旬花毒。丁典中毒极深,嘱咐狄云将来要将他和凌霜华合葬,还未来得及将他研究出来韵剑谱中的秘密全部告诉狄云,身即死去。

狄云在慌乱之中逃到戚芳家,遇见了戚芳和她的女儿,发现戚芳的女儿竟然叫“空心菜”,这是以前他们两人独处时师妹喊他的外号,狄云伤痛欲绝,神智昏迷,在与尾随而至的万圭的拼斗中昏迷过去。醒来已在长江边的一只小船上。便漂流而下。不久在江边一座破庙里碰上西藏血刀门下的一个恶僧宝象,宝象饿急了要吃他,却被狄云无意中用毒死。

因为衣衫脏破,狄云便穿上宝象的僧袍,不料在长江边上被人误认为是血刀门的小淫僧,所以在他帮了“铃剑双侠”啸风、水笙的忙后,反为二人所攻击。在他就要命丧汪啸风的长剑之下时,血刀门的掌门血刀老祖却出现了,他以为狄云是自己的徒孙。所以不但救了他,还把水笙顺便给掳走了。

这下惹了麻烦。原来水笙是中原武林中南四奇“落花流水”中的水岱的女儿。所以水岱连同四奇中的其他三人陆天抒、花铁干、刘乘风,加上沿途赶来的其他好汉,一路追来。到了川藏边界的一座大雪山中。在就要追上之际,一场雪崩,血刀老祖、狄云、“落花流水”等人都被困在雪山之中。经过一场拼斗,血刀老祖杀了陆、刘、水三人,四奇中位居第二的花铁干却被吓破了胆子,临危屈降了血刀老租。而当血刀老祖终于发现狄云并非自己的徒孙,而且还在暗助敌人时,杀机顿起。不料狄云因喉咙被扼,气塞之下神照功反而水到渠成,杀了血刀老祖。之后花铁干凶相毕露,既想杀了狄云和水笙灭口,又要吃几位义兄义弟的尸体。狄云拼死保护水笙及她父亲的尸体,并为水笙打鹰充饥,慢慢使水笙对他消除了误会。

第二年春天雪化后,被堵在山外的许多高手又入山来。花铁干怕水笙揭露真相,反诬水笙与狄云有私。狄云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为水笙的清白辩护,反使别人更信其事。在水笙的哀求下,狄云只得隐身逃去。

出了雪谷,狄云第一件事就是要回老家瞧瞧师父怎样了。自己从小由师父抚养长大,师父是他世上唯一的亲人。让他不敢相信的是,原来小溪旁、柳树边的三间小屋,竟已变成了一座白墙黑瓦的大房子。打听之下,才知有个外地人在这里发现了宝藏,所以在这里先盖了大屋掩人耳目,以便晚上掘宝。后来他发现这间大屋主人,竟是当初在荆州万震山家中教了他三招剑法的老乞丐。

因为思念,狄云来到了以前和戚芳来玩耍的一个山洞,在遗留下来的针线篮中看见那本《唐诗选辑》的旧书:那是戚芳用来夹鞋样、绣花样的。在发现有人前来时,狄云将书收入怀中。原来来的这些人竟然是万震山及其弟子。而更让狄云震惊的是那个老乞丐竟然是二师伯言达平。言达平和万震山为连城剑谱而火并,万圭中毒,言达平受伤。狄云救出言达平,方知自己的师父确是个坏人,而二师伯当年教他剑法,原来也是一个阴谋。

狄云随后赶去万家,原想报仇,但经不住戚芳的哀求,将解药给了戚芳,自己离去。在看见狄云遗留下来的那本《唐诗选辑》后,戚芳方知刚才之人竟是狄云;而万圭这时也发现,众人苦苦追寻的《连城剑诀》,竟然隐藏在这本滴落了戚芳泪水的诗集当中。万圭父子发现戚芳可疑,想要将她杀掉,为狄云所救,在和狄云一起将要离开时,戚芳心有不忍,找借口又回去救了万氏父子,却为万氏父子所杀。

狄云将《连城剑谱》的秘密刻写在江陵城墙上,想引出万氏父子报仇,却因此目睹了万震山、言达平及死里逃生的戚长发三人间的火并。他在危急之时救了师父,师父反要杀他。等到凌知府、花铁干、汪啸风等一拥而入抢夺宝藏,并因此一个个毒发疯狂时。狄云终于看穿世事人心,在将丁典和凌霜华合葬之后,他带着师妹的女儿“空心菜”,匹马走上了征途。他不愿再在江湖上厮混,他要找一个人迹不到的荒僻之地,将“空心菜”养大成人。他回到了藏边的雪谷。昔日和水笙避难的山洞前。出乎他的意料,水笙正等在那儿,并说知道他一定会来。

创作背景

《连城诀》写于1963—1964年,那时《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一本随报附送的《东南亚周刊》,这部小说就是为那个周刊而写的,书名当时叫做《素心剑》。

《连城诀》是从金庸埋藏心底的一个儿时故事发展出来的。他家有个叫和生的长工,是个残疾的驼子,小时他发现爸爸妈妈对和生很客气,从来不差和生做什么事,只是让他在家扫地、抹尘,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堂。遇到下雪、下雨的日子,和生总是抱着他上学,是他记忆中一个很亲切的老人。和生是江苏丹阳人,家里开一家小豆腐店,父母替他跟邻居一个美貌的姑娘对了亲。家里积蓄了几年,就要给他完婚了,结果他被一家财主诬陷为贼,下到狱中,关了两年多才放出来。父亲、母亲都气死了,未婚妻给财主少爷娶了去做继室。有一天和生在街上撞到财主少爷,取出一直藏在身边的尖刀,将那财主少爷刺了个重伤。和生也不逃。正好金庸的爷爷查清做丹阳知县,重审狱中每一个囚犯,得知和生的冤屈,十分同情,不过他刺人行凶确是事实,也不便擅放。查文清辞官时,索性悄悄将和生带回家来。和生当然不是真名。

标签: 金庸连城诀

更多文章

  • 连城诀人物介绍及作品鉴赏 该作品的武功设定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连城诀,金庸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人物介绍狄云“铁锁横江”戚长发的弟子,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长大,憨厚,朴实,无心却执拗,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他从戚长发那里学得几招“躺尸剑法”,在万府做客时

  • 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它还有另外一个书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庸,连城诀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金庸著名的一本武侠小说《连城诀》,论刻画人性,这本书应该是金庸武侠之最,很多读者都对它十分熟悉。不过有些读者不知道,《连城诀》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它有另外一个书名,相比“连城诀”,这个书名更具深意。《连城诀》之名来自小说中的一本《连城剑谱》,说是剑谱,它实质上是一组密码,记录了梁元帝

  • 国子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职务上的设置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国子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主要功能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

  • 斩蛇起义和刘邦起义有什么关系 两件事是同一样的一件事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刘邦,刘邦起义

    古今中外的起义,都是以攻击朝廷的行政机构或军队为标志的。比如:带人攻占个县衙或府衙,杀了个县令或太守的,可以表明起义了;带人袭击了朝廷军队,杀了个将军或都尉的,也可以表明起义。但是,这斩蛇与起义却显然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便这蛇跟今天的大熊猫一样,是大秦朝的最珍稀的保护动物。你杀了蛇,也不能就此表明与大

  • 古代大富豪的攀比:当今首富竟都要退避三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富豪,退避三舍

    西晋统一后的一二十年间,天下太平,人民恢复了生产,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的西晋朝政中出现了一股奢侈攀比的风潮。网络配图这里面最出名的“斗富”,便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开国元老司徒石苞的小儿子,他聪明、机敏,屡立战功,除了会做官以外,他还很会搜刮钱财,就这样,石崇就成了“大富豪”。王恺是晋武帝的

  • 晋文公为何退避三舍?是遵守对楚王的承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

  • 走进壮族的情人节陇端节 揭秘陇端节的来历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壮族,情人节,习俗,端节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在陇端节这天,无数的青年男女都怀着期待的心,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陇端节吧。关于陇端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

  • 水族最重大的节日“端节”是怎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端节的简介水族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

  • 揭秘:水族“端节”为何会是水族的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节日繁多且各具特色,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最为隆重的民间节庆当数端节。水族端节又称“借端”或“借瓜”,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一般而言,端节要从农历的八月

  • 以勇猛著称的哥舒翰,为何输给了安禄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在西北多次打败吐蕃的军队,并且还夺取了吐蕃的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为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失利的情况下,唐玄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哥舒翰,并且任命哥舒翰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