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和曹操实力相差悬殊,但是曹操和荀彧都有战胜袁绍的信心。为此,郭嘉编造了“十胜十败”的谎言,荀彧编造了“四胜”的谎言。这些只是为了欺骗那些说别人说的话的人。官渡之战后,在袁绍大营里发现一盒曹操大营与袁绍往来的书信,曹操让他烧掉。据说那个时候连自己都难保,更何况是别人。可见官渡的胜利是多么的幸运。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郭嘉和荀彧自欺欺人的大言不惭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在官渡交锋最困难的时刻,曹操粮草匮乏,士气低落。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投向袁绍;曹操的很多将士也给袁绍写信,互相打情骂俏,十分暧昧。
曹操看不下去了,想着撤军。虽然曹操的大谋士班子荀彧、郭嘉、贾诩等人极力坚持,曹操也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坚持与袁绍进行最后的交锋,但是希望在哪里呢?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许攸半夜前来投降曹操。经过一番交流,许攸提出了曹操攻打乌巢的计策。曹操当机立断,亲自率领五千猛士骑虎豹。速出击,焚烧乌巢,斩杀镇守粮草的淳于琼及袁军众将。
袁绍和曹操小时候一起玩过,袁绍虽然地位高一些,但是经常被曹操玩弄。所以袁绍仅在个人层面不如曹操。
另外就是当时袁绍并没有去见皇帝,曹操却迫不及待的去见皇帝,可见曹操的眼光和谋略远超袁绍。曹操手握天子,不管攻打谁,都会率领天子去攻打大臣。说白了,他就是要打击叛军。这是何等的重要,袁绍却没有这样的意识!
但是官渡之战只要打得焦头烂额,袁绍是不可能一举拿下曹操的。僵持的结果必然是袁绍先失误。没有许攸,曹操就更难取胜。毕竟,一个精明到可以说是三国时代最全面最出色的主角,一个糊涂到自己的孩子有病不打架的主角,谁不言而喻。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