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后一个独立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勃艮第公国)

最后一个独立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勃艮第公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56 更新时间:2023/12/6 15:50:47

大胆的查理是最后一个独立的勃艮第公爵(1467~1477)。以他的才华本来可以在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国中间创造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因为不走运而失去了一切。

勃艮第公爵是好人菲利普三世与葡萄牙的伊莎贝拉之子,生于第戎。大胆的查理是计划统一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一最危险的敌人。他们小时候作为玩伴一起生活了五年。好人菲利普晚年卧病不起,由他当政。那时他对法国表现很友好。但正式即位后即变得野心勃勃,他努力扩已经十分强大的勃艮第公国的力量,企图使勃艮第成为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

在1474年以前,查理的企图几乎完全成功,他摆脱了法国的控制,扩张勃艮地的领土,建立一个中央集权政府。他对路易十一占据索姆河的勃艮第领地大为恼怒,毕生投入了反路易的斗争,成为反对路易的主要法国贵族联盟-公益联盟的领袖,1465年10月,大胆的查理迫使路易签订《孔夫郎条约》归还索姆河的领土,并让路易答应把女儿嫁给他,以香槟地区作为聘礼。但路易却在1466年暗中鼓励迪南和列日等城市叛离勃艮第。1468年他劫掠了迪南,粗暴地镇压列日人,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为得到英格兰的支持,大胆的查理娶英王爱德华四世的妹妹约克的玛格丽特做第三任妻子。此时他的声威大大超过路易十一国王。1468年10月路易试图与查理在佩罗纳进行谈判,在磋商过程中,查理得知列日人进行新的反叛,又是由路易进行的资助。他把路易看成是背信弃义的人,但仍然和他谈判,迫使他取消巴黎最高法院对弗兰德、根特和布鲁日的管辖权,并让路易协助他镇压列日叛乱。结果列日被摧毁,居民遭到大屠杀。

然而,休战并未能长久。路易再次动用国王特权命令查理在巴黎最高法院出庭,并在1470年开始夺取索姆河上的一些城镇。为了报复,1471年查理入侵诺曼底和法兰西岛,纵兵洗劫远至鲁昂,但是在进攻博韦时遭到失败,于是在1472年11月达成另一次休战。查理决定在重新采取行动之前先行等待,以确保得到爱德华四世的继续援助和解决他各邦的东部问题。查理透过协商、战争和购买,致力于把领土扩展到莱茵河,建立一个包括勃艮第、卢森堡和尼德兰的统一王国。早在1469年他就不失时机的从奥地利的西吉斯蒙德大公手里买进尔萨斯领地费特雷和一些其他城镇。1473年他取得海尔德兰老公爵阿诺德的继承权。只要再征服科隆和瑞士诸州,并从勒内二世(沃尔代蒙的勒内)手中取得洛林,就可以达到他的目的。

同时,查理在国内改组军队和行政组织,1473年在蒂永维尔宣布的法令规定,由他自己出资建立有四个联队的骑兵部队,并编制操典。他还下令铸造许多出色的大炮,他雇佣士兵,并聘请大批意大利人当军官,他力图集中政府权力,用法令建立一个单一的审计院去管理荷兰公爵领地的财政;一个税务院去管赋税征收事宜。他总议会征收高额赋税,总议会在他的领土内成为一个设机构,他在马林建立一个称为大法院的法院以管理司法,其管辖范围是代替巴黎最高法院。还建立另一个法院轮流在博纳和多勒开庭。

失败过程

查理尚待取得的就是一个王室称号,他曾一度觊觎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但不久就放弃这个企图。另一方面,他相信在特里尔和腓特烈三世的会谈中,已说服这位皇帝同意加冕他为勃艮第国王。王室徽章已经准备,仪式也做了安排,但腓特烈突然于夜间出走(1473年9月),或许是因为对野心勃勃的查理感到怀疑。不到三年时间,查理的美梦破灭,王冠从他手中溜走。他企图从科隆公民手中夺取小镇诺伊斯,一连围攻了11个月,但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而且1475年8月29日,爱德华四世与路易十一缔结《皮基尼条约》,使英国盟友的背叛成为定局。由于路易十一的外交手腕,大胆的查理逐渐陷于孤立。洛林的勒内、奥地利的西吉斯蒙德、瑞士诸州对他群起而攻。但他困兽犹斗。1475年11月占领了南锡,1476年3月和6月,他在格拉松战役和穆尔滕之战被瑞士人打败。10月他失去了南锡。1477年1月5日大胆的查理与得到路易十一支持的瑞士长矛兵作战时,由于雇佣军的出卖在南锡战役阵亡

。几天以后其被野狼啃掉一半脑袋的尸体才被从冰的湖水中打捞出来。他的独女玛丽为了保卫领地,提前嫁给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保住了大部分领地,但以后的历史就是哈布斯堡和瓦卢瓦家族的争霸史了。

更多文章

  • 西哥特王国:一段残酷的王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哥特王国,欧洲

    最早的西哥特人是日耳曼人,他们轮流反对罗马帝国和为罗马帝国服务。与其他一些日耳曼部落不同,西哥特人保留了民选领袖,从未将王位完全世袭。罗马晚期和后罗马早期的早期西哥特人都是基督教徒——他们认为儿子基督是由父亲创造的,而不是同父异母,与天主教会的看法相反。这意味着西哥特国王无法完全确定其领地内天主教会

  • 汉羌战争的背景是什么?最后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羌战争

    汉羌战争,是指东汉与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的战争。由于西羌的内迁,和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人时常发生冲突。加之,西北的地方官多数都残酷苛暴,导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杀汉朝人,汉朝军队也屠杀西羌人,西羌人在东汉取代了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背景汉宣帝时代赵充国就对屡次侵犯边郡

  • 推行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曹操,唯才是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两人都是一时人杰,然而遗憾的是诸葛亮最后追随了刘备而不是曹操,那么一向以唯才是举而闻名三国的大枭雄曹操为什么会错过诸葛亮呢?而且当时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凤雏卧龙,得一人则安天下”,曹操为什么忽视了诸葛亮的存在呢?其实我们

  • 曹操为什么要唯才是举,看完才知道什么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唯才是举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下《求贤令》,提出“明扬仄陋唯才是举”,以此作为他的用人准则。其实曹操在这以前早就反对以门第和德行作为选官标准。公元203年(建安八年),他发布了《论吏士行能令》,批判了选官重“德行”不问“功能”的议论,而提出“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的用人标准。继210年提出“

  • 高平陵之变——曹爽权倾朝野,却被司马懿一招拿下(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魏国,司马懿,晋朝,高平陵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

  • 司马懿为什么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会被曹爽干掉吗?(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高平陵事变

    魏明帝曹叡托孤之时,司马懿和曹爽两人并受遗命,两人都获得统帅全国军事的权力。在两人合作的早期,处理政务时,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还互相谦让,司马懿每次都让曹爽先决定,曹爽则作出谦让低调的姿态,可以说,在早期,两人都获得了很好的名声。当然,我们也可以看成这是曹爽的低调行事,因为对于曹爽来说,司马懿就是长辈。

  •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司马懿,高平陵事变

    很多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曹操做司空的时侯,征辟司马懿,他是这样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是为汉室尽忠?不是的,司马懿深知,创业多难啊,摘桃子才是正道。虽然口头上说着不愿意出仕曹魏,但老成谋国的司马懿还是投奔

  • 拜占庭帝国和古代中国有什么关联?有什么来往吗(巴列奥略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拂苏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此名在《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着《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

  • 大内义弘的简介:曾发起应永之乱反对室町幕府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内义弘,日本,应永之乱

    大内义弘,室町前期的武将。在明德之乱打败山名氏清,让幕府军赢得胜利。后与足利义满对立,联合镰仓领主足利义兼兴起应永之乱,但败北。关于大内氏及其和足利义满间的过节,山名氏在"明德之乱"后走向败落,大内氏一跃成为了日本西部最强大的守护大名,大内氏和许多土生土长在日本的武士团不同,他们自认为是"渡来人"身

  • 阿拔斯王朝社会阶级分为那几级?阿拔斯王朝和唐朝打过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

    751年,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和中亚各族联军,成功夺取了中亚西部河间地区的控制权,与唐帝国隔葱岭相对。阿拉伯帝国正是在这场战役中获得了造纸术。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吐蕃趁唐将西域兵力调回、防务空虚之际,联合进攻唐朝。安史之乱后,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