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哥特王国:一段残酷的王国历史

西哥特王国:一段残酷的王国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99 更新时间:2023/12/9 13:39:27

最早的西哥特人是日耳曼人,他们轮流反对罗马帝国为罗马帝国服务。与其他一些日耳曼部落不同,西哥特人保留了民选领袖,从未将位完全世袭。罗马晚期和后罗马早期的早期西哥特人都是基督教徒——他们认为儿子基督是由父亲创造的,而不是同父异母,与天主教会的看法相反。这意味着西哥特国王无法完全确定其领地内天主教会的忠诚,尽管他们并没有试图摧毁教会或废除天主教。

罗马被洗劫伊比利亚半岛永久居留

公元前410年西哥特国王拉里克洗劫罗马后,西哥特人在法国南部定居,416年作为罗马皇帝尊敬的盟友首次从那里进入伊比利亚半岛。罗马政府试图重新控制当时在野蛮联盟手中的这个省。西哥特人于456年在国王西奥多里克二世的统治下永久返回西班牙。这一阶段西哥特历史上最重要的国王是欧洲国王,他统治时期为466年至484年,首都图卢兹的西哥特王国在地理上达到了最大程度,将大部分伊比利亚都包括在内。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共同体取消了西班牙罗马直接统治的最后地区。

与法兰克的战争

西哥特王国是在507年后建立在西班牙的,当时西哥特人被打败,克洛维斯手下的天主教法兰克人杀死了他们的国王阿拉里克二世。法兰克人与勃艮第人结盟,将西哥特人赶出他们在法国的几乎所有财产。法国西哥特王国的唯一剩部分是位于比利牛斯山脉和下罗纳河之间的塞普蒂马尼娅。六世纪西哥特式西班牙最重要的统治者是在位568

- 586年的利奥维吉尔和在位586 -

601年的儿子雷克萨斯。利奥维格勒重西哥特王朝,打败了西班牙西北部的苏维王国,将其并入西哥特王国,并把拜占庭人从南部除了几个小山麓以外的所有地方赶走。他还在托莱多建立了一个永久的首都——以前,西哥特统治者是穿越半岛,而不是拥有永久的基地。利奥维吉尔也是立法者,颁布了对早期欧洲国王法典的广泛修订。

王国宗教分裂的问题

587年,reccard通过皈依天主教三位一体基督教解决了王国的宗教分裂问题,这是他几乎所有非西哥特人的宗教,也是越来越多的西哥特人的宗教。589年,他在托莱多第三届议会上将这一转变扩展到他的王国。在这次会议上,他的家人和王国其他领导人在天主教主教面前正式宣布放弃宗教信仰。新政权对回教徒不宽容,并重整旗鼓,镇压由回教神职人员和信徒领导的一连串叛乱。西哥特人和罗马精英之间宗教分歧的消除导致了两个群体之间更大程度的同化。

教会与国家的合作

七世纪的西哥特式君主制的特点是教会和国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国王任命教会以及职和军事人员。西班牙的天主教会虽然与罗马有联系,但更多的是服从国王而不是教皇。西哥特王国也是后罗马时代西方比较和平和繁荣的地区之一,保持着与地中海经济和相对高度城市化的联系。表达天主教西哥特王权的强烈骶骨性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一系列反对犹太人的法令。天主教的西哥特国王是中世纪早期日耳曼野蛮国王对犹太人普遍宽容的例外。西西堡国王(

612–621

)下令犹太人接受强制洗礼或流放。西西堡是中世纪早期教育程度最高的国王之一,他用拉丁语写下了圣·德西迪罗斯的生平和一首关于日食的诗。立法是西哥特王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哥特统治者颁布的法令和法典

西哥特统治者颁布的法令和法典表明,西哥特人和罗马人的法律已经从不同的法律王国所有居民的单一法律发展。这一同化过程最终导致西哥特人的法律,654年由国王颁布。遵循他父亲钦达斯温国王所定的道路,废除了以前的西哥特和罗马法法典,赞成统一适用于西哥特领土的法律,并从日耳曼和罗马法渊源中汲取教训。西哥特人的法律在681年由国王欧文再次修订,是后罗马王国早期最详细和最复杂的法典。西哥特人的法律在西哥特王国灭亡很久之后,仍然影响着基督教西班牙的法律。

西哥特人的结束

七世纪晚期,西哥特国王虽然得到教会的支持,但仍遭受有争议的继承、反抗和贵族问题。711年阿拉伯入侵前的一场争端削弱了王国。阿拉伯人也得益于西哥特统治者对犹太人的疏远,他们欢迎穆斯林侵略者成为解放者。阿拉伯人杀死了最后一位西哥特统治者罗德里戈国王(或罗德里克国王),西哥特王国和种族认同从此结束。

标签: 西哥特王国欧洲

更多文章

  • 汉羌战争的背景是什么?最后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羌战争

    汉羌战争,是指东汉与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断断续续进行的百余年的战争。由于西羌的内迁,和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人时常发生冲突。加之,西北的地方官多数都残酷苛暴,导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杀汉朝人,汉朝军队也屠杀西羌人,西羌人在东汉取代了匈奴成为汉朝第一外患。背景汉宣帝时代赵充国就对屡次侵犯边郡

  • 推行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什么不去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诸葛亮,曹操,唯才是举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这两人都是一时人杰,然而遗憾的是诸葛亮最后追随了刘备而不是曹操,那么一向以唯才是举而闻名三国的大枭雄曹操为什么会错过诸葛亮呢?而且当时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凤雏卧龙,得一人则安天下”,曹操为什么忽视了诸葛亮的存在呢?其实我们

  • 曹操为什么要唯才是举,看完才知道什么是聪明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唯才是举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下《求贤令》,提出“明扬仄陋唯才是举”,以此作为他的用人准则。其实曹操在这以前早就反对以门第和德行作为选官标准。公元203年(建安八年),他发布了《论吏士行能令》,批判了选官重“德行”不问“功能”的议论,而提出“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的用人标准。继210年提出“

  • 高平陵之变——曹爽权倾朝野,却被司马懿一招拿下(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魏国,司马懿,晋朝,高平陵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

  • 司马懿为什么发动高平陵之变夺权?会被曹爽干掉吗?(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高平陵事变

    魏明帝曹叡托孤之时,司马懿和曹爽两人并受遗命,两人都获得统帅全国军事的权力。在两人合作的早期,处理政务时,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还互相谦让,司马懿每次都让曹爽先决定,曹爽则作出谦让低调的姿态,可以说,在早期,两人都获得了很好的名声。当然,我们也可以看成这是曹爽的低调行事,因为对于曹爽来说,司马懿就是长辈。

  • 高平陵之变后,曹操留下的老部下为何都按兵不动(高平陵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司马懿,高平陵事变

    很多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曹操做司空的时侯,征辟司马懿,他是这样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是为汉室尽忠?不是的,司马懿深知,创业多难啊,摘桃子才是正道。虽然口头上说着不愿意出仕曹魏,但老成谋国的司马懿还是投奔

  • 拜占庭帝国和古代中国有什么关联?有什么来往吗(巴列奥略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拂苏国是中国中古史籍中对拜占庭帝国的称谓。古代亦称大秦或海西国。随历史时期之不同,此名有时也指苫国(今叙利亚)等地中海东岸地区。宋、元时代又用以称呼塞尔柱突厥人统治的小亚细亚。此名在《魏书?高宗纪》、《显祖纪》作“普岚”。《北史?西域传》作“伏卢尼(Fūrūmi)”。玄奘着《大唐西域记》卷十一波剌斯

  • 大内义弘的简介:曾发起应永之乱反对室町幕府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内义弘,日本,应永之乱

    大内义弘,室町前期的武将。在明德之乱打败山名氏清,让幕府军赢得胜利。后与足利义满对立,联合镰仓领主足利义兼兴起应永之乱,但败北。关于大内氏及其和足利义满间的过节,山名氏在"明德之乱"后走向败落,大内氏一跃成为了日本西部最强大的守护大名,大内氏和许多土生土长在日本的武士团不同,他们自认为是"渡来人"身

  • 阿拔斯王朝社会阶级分为那几级?阿拔斯王朝和唐朝打过仗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

    751年,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击败唐朝将领高仙芝率领的唐朝和中亚各族联军,成功夺取了中亚西部河间地区的控制权,与唐帝国隔葱岭相对。阿拉伯帝国正是在这场战役中获得了造纸术。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吐蕃趁唐将西域兵力调回、防务空虚之际,联合进攻唐朝。安史之乱后,阿拉伯人

  • 宋孝宗唯一一个敢于北伐抗金的皇帝,为什么会失败?(隆兴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孝宗,宋朝,隆兴北伐

    宋孝宗被称为南宋最杰出,最有作为的皇帝。登基一个月后,他就为岳飞平反昭雪,并谥封“武穆”。岳飞虽然已经去世20多年,对他本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岳飞是一个风向标,是一种精神象征。给岳飞平反,就是表达着孝宗志在收复中原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他也把自己的第一个年号改为“隆兴”。很快,他在经过一系列人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