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是一个如此勤政的末代皇帝 明朝最后为什么还是灭国了

崇祯是一个如此勤政的末代皇帝 明朝最后为什么还是灭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11 更新时间:2024/2/21 10:38:50

很多人都不了解崇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实际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时间,他在台上十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足够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另外,他在拿下魏忠贤后,在朝廷中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权力。他可以安排任何他想安排的人选,配备任何他想配备的队伍。

同时,崇祯皇帝和所有的亡国皇帝都不一样。从秦朝到明末,所有的亡国皇帝之所以亡国,要么是这个皇帝贪玩好耍荒淫误国,要么是一个小皇帝,朝中群龙无首。但是崇祯皇帝不一样。他不是荒淫误国的人,他也不是小皇帝。他非常勤奋,每天都睡得非常少,以至于有时候坐着都睡过去了。像崇祯这样,如此勤政的末代皇帝,在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

(崇祯剧照)

崇祯作为末代皇帝,还有一点优势。别的末代皇帝因为都比较弱,因此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很弱,造成藩镇割据,诸侯拥兵自重,并由此引发战争。但是崇祯皇帝所统治下的明朝,朝廷对地方上的官员、藩镇等,还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没有任何一起诸侯拥兵自重而割据一方的情况。

那么,崇祯皇帝的时间足够,自身又很勤奋,而且对地方官员又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可为什么最终却在历史上无所作为,眼看着大明江山败亡,而自己抱着无限的遗恨,吊死煤山呢?

当人们找不到如此勤政的崇祯,为什么最终竟然毫无作为的时候,于是很多人就想到了当时出现的连年不断的天灾。

天灾在古代社会,确实是非常致命的。由于古代的农耕经济非常脆弱,稍微发生一些天灾,国家就应付不过来。老百姓无衣无食,自然会铤而走险当土匪。本来当土匪,最先只不过是想抢点粮食,活下去。后来发展壮大了,心思就野了,又看到天下大乱,就想到抢国家。也就是说,由于天灾,引发农民起义,因此天下大乱是必然的。再加上有后金在北方步步紧逼,所以崇祯最终才不得不失败。

也就是说,这些都与崇祯皇帝关系不大,主要是天灾人祸造成的。

不过,这话似乎也说不过去。清朝末年,同样是天灾,同样是太平天国、捻军、回民暴乱如火如荼,同样由列强步步紧逼,虎视眈眈,但是,清朝最终扑灭了农民起义,挺了过来。要知道,清朝当时是没有一个像崇祯这样的皇帝的。如果清朝有一个崇祯这样的皇帝(比如光绪皇帝的变法运动最终取得成功),清朝后来是不可能灭亡的。

因此,崇祯没有取得成功,其实还得在崇祯身上找问题。也就是说,除了农民军和后金的强大以外,崇祯自身也有很大的原因。

(魏忠贤剧照)

一、崇祯无信。

崇祯皇帝通过扳倒魏忠贤,扫除魏忠贤的党羽,确实极好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自己的威信。但是,崇祯为了继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集中,最终沦落到“无信”的地步。

比如他对袁崇焕的使用。袁崇焕可以说是明末难得的好将领,他所打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是明末在对后金上少有的胜仗。崇祯皇帝想要打败后金,他就应该非常相信袁崇焕。袁崇焕有些专权也好,袁崇焕杀毛文龙也好,这是一个大将在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做法。只有具有这样的威霸,才能促进战争的胜利。古代所有的名将,大都具有这样的品质。

但是,崇祯却最终怀疑上了袁崇焕,并且残忍地凌迟了他。

崇祯这样做了后,那些将领在打仗的时候,谁还敢排除万难,奋不顾身?因为谁要是这样,必然得罪人,也必然被崇祯怀疑。

所以后来的将领,无论对后金还是对农民军,都几乎很少打胜仗。而崇祯为此杀了一波又一波大将。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他的疑心反而让大将们更加畏首畏尾,害怕哪里又出问题了。

再看看皇太极是如何对待大将的。祖大寿不投降,就围而不攻。祖大寿投降后,要回去,就放他回去。再一次捉到祖大寿,也不打击报复。祖大寿要坚持气节,不愿意带清军打明军,就让他那样,把他养起来。

两相对比,在信誉问题上,区别有多大!

(李自成剧照)

二、崇祯缺彰。

崇祯皇帝的宣传工作是做得很不到位的。看看清朝的时候,曾国藩等人是如何黑化、妖魔化太平天国的,就明白曾国藩等人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多到位。

而崇祯并没有在宣传上下功夫,反而是对手李自成的宣传工作十分到位。一句“均田免赋”,尽管明显是假话空话,但是他就这么宣传了,而且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一年时间就啸聚了百万之众。

没有宣传,哪里还有民心。

三、崇祯不稳。

当年秦国能打胜仗,是因为有一套军功奖励制度。崇祯皇帝并没有这样的激励机制。他对官员的封赏没有什么标准,全凭自己的好恶。他发了很多尚方宝剑给大将们,但是这些大将却谁也不敢随便用。比如他发尚方宝剑给袁崇焕,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他却把这个作为袁崇焕的罪证之一。

由于崇祯皇帝自身具有太多的性格缺陷,因此,他虽然非常忙乎,其实都是瞎忙。就算上天给他17年,他也一事无成,反而把戏演砸了!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标签: 崇祯明末

更多文章

  • 清朝没落权臣纳兰明珠!明珠和高利贷是怎么没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纳兰明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没落权臣纳兰明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珠姓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崇祯八年(1635年),卒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他是康熙朝曾经的权臣,与索额图对峙。因为与康熙关系更近,索额图和明珠虽然都最终被放弃,但索额图后来再次崛起。明

  • 邓艾带数千兵马兵临成都,刘禅为何立马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禅,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蜀汉正式投降。魏蜀吴三国争霸半个多世纪,最终蜀国第一个倒下。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难以置信之处:邓艾偷袭阴平只有区区数千人,越过700

  • 乾隆生平最大的错误 那就是把嘉庆推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的最大错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期间,已经到达了荣耀的顶点,此后走的都是下坡路,站在顶峰之上的乾隆可谓志得意满,平生写了4万首诗,留下十大武功,其实都知道这是一个好大喜功,附庸风雅的二流皇帝,可命运确实眷顾于他,既没有赶上康熙

  • 看三国邓艾之身死,论“情商”的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邓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情商的重要性,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情商是现代概念,古人虽没有“情商”,却有人情世故,看历史故事,皆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好赖读读史书,最起码会有一番收获。5000年历史中的智慧,我们是学不完的。情商对我们有多重要?社会上奔波的人大多都深有体会,上司、同事、亲人

  • 读史以明智是真的吗?温峤的故事是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朝,温峤

    温峤的生平是怎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人的智慧学不尽,用不完,甚至一些平常的小事件,无不显露古人的“小心思”,或谋利,或谋名,或求存,无论最终目的是什么,背后的大智慧却值得我们学习。有人说正史无趣,太过平淡,我会说那是你打开方式错了,看似平淡的表面,背后是一番智谋交

  • 杨玉环真的不育不孕吗 杨玉环为什么没有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玉环,李隆基

    还不知道:杨玉环生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玉环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不过杨玉环从来都没有为李隆基生过孩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杨玉环没有生育能力,这倒是也有可能,毕竟古代也会有不孕不育症,而且以哪个时候的医术估计也很难治愈好。而且当时杨玉环体态偏

  • 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刘备还在时他几乎没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的事迹哪些是真实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官府与民间双重认可、人品与能力德才兼备、创业与守成成就大业于一身的“第一梯队人物”。特别是通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其身上具备了许多其他三国人物不具备的褒义关键词,如天才隐士、运筹帷幄、用兵如神、饱读诗

  • 寇准对北宋做出了什么贡献?为何寇准的结局这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寇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寇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寇准是一个对北宋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皇帝都喜欢杀功臣。当功臣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时候,皇帝忌惮功臣功高震主,往往会想办法把功臣杀掉。不过,宋真宗虽然两次贬谪寇准,但是并没有杀他。宋真宗没有杀寇准,但寇准的结局依然非常惨。这是怎么回事

  • 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信佛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梁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梁武帝为何推崇佛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诗人杜牧曾经写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以此来形容南朝佛教的兴盛。要说中国古代佛教最兴盛的时候,南朝梁武帝的时候说第二,应该没人敢称第一,当时的官吏郭祖深曾说:国都内的佛寺达到五百多所,极其的宏伟壮丽。僧尼

  • 徐达对朱元璋到底有多谨慎 朱元璋送他王府都不敢让儿子住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徐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说伴君如伴虎,那些常年陪伴在帝王身边的人,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的,因为皇帝的脾气是很难琢磨的。自古以来,帝王的疑心病都重,一旦你猜测错了皇帝的想法等待你的就是天子之怒。所以说皇帝身边那些大臣,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