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句话让家族800年兴盛不衰,揭秘范仲淹的为人之道

一句话让家族800年兴盛不衰,揭秘范仲淹的为人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4/1/21 19:34:53

在历史长河中,范仲淹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说起范仲淹,我们并不陌生,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实,范仲淹出身很低,他幼年丧父,少有志操,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他既是了不起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出将入相,外平边患,内倡革新,为北宋的国计民生殚精竭虑。而且范仲淹一生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到一处必先兴学育人。

正因为有如此的情操,所以,他被同时代的人称为“本朝人物第一”,朱熹更是尊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当然,这不是范仲淹最牛的,范仲淹最牛的是仅用8个字就让范氏家族800年兴盛不衰。这八个字就是自立、读书、清俭、行善。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但范仲淹8个字却让家族800年兴盛不衰。

首先是自立。范仲淹绝对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他虽然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但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后,为了生存,母亲带着他改嫁。家庭的变故,不仅使他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俭善良的品格。而且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懂得要出人头地,更早的自立自强。自己是如此,所以,他对自己的子孙也是如此。

公元1051年,范仲淹去世的时候,并且没有给后世子孙留下半点财产,甚至死后连一所像样的居所也没有。事实上,范仲淹去世的时候已经是位极人臣,而且宋代当官普遍高薪,按道理,他们家庭是不缺钱的,但范仲淹就是这么严格要求后代子孙。

可见,自立是多么重要,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只有自立,只有自己独立了,才能人格自由。

再说读书。这个不用多说,范仲淹读书认真是出了名。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范仲淹从小就刻苦读书,夜以继日、勤学不辍,终于考中进士榜首,一举成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谁都不能依靠,而当时能出人头地的出路,就只有读书,考上科举,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范仲淹不仅自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后来成功后,他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读书。他曾提出了两点建议:要督促孩子们发奋学习,每天必令其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要让他们了解,只有学有所成,才能入仕做官,有所成就。

其实,不仅是教育自己的家人,范仲淹还叫同事也读书。比如狄青,众所周知,狄青是一个武将,军事才华横溢,在西北对战西夏的时候跟范仲淹结成忘年交,范仲淹就要狄青读书,狄青听了范仲淹的建议后,果然进步明显。跟三国时期的吕蒙一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所以说,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更是一个家族走向兴盛的不竭动力。

再看清俭。这个不用多说,范仲淹是吃过苦的孩子,从小就清俭,幸运的是,这种从小养成的良好品质伴随了他的一生。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说:“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氏家族中除了范仲淹,名气最大的应该要数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了。《宋史》对范纯仁的评价很高:“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

于是,在民间范纯仁便得了一个“布衣宰相”的雅号,宰相是他的官职,而布衣之说则是因为他清廉节俭的作风。而这一切都源自范仲淹的严格教导。

最后说说行善。关于范仲淹行善的故事很多。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范仲淹发迹后,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这个购买“义田”接济困难家庭的事业,范家人一直坚持,到清雍正年间,范氏一族的后人,还在不断注入资产,形成了一条横跨了数百年的伟大的慈善事业。

这就是范仲淹让家族延续八百年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八个字,自立、读书、清俭、行善。那么,我们疑问的是,范仲淹的家族真的延续了800年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范仲淹以后,有不少人勤奋学习,考中进士。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

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标签: 范仲淹北宋

更多文章

  • 董承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三国时期隐藏最深的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承,三国

    董承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说到三国时期伪善的小人,很多人会想起曹操,因为他是一个在嬉笑怒骂中背叛君王要挟天子的人,但实际上曹操并不算小人,反而更多人用枭雄来称呼他。一个国家必然要走向灭亡的结局,为何不能有人出来力挽狂澜,更何况曹操从来没有夺

  •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正史和演义说的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28-234年,诸葛亮对曹魏进行五次北伐。北伐期间,诸葛亮呕心沥血,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干得比驴还多,一门心思苦研兵法,发明诸多利器(绊马索、诸葛弩、木牛流马),悲剧的是,北伐最终以失败而终。在演义中,将这一失败

  • 杨志的一生有多悲哀?杨家将出身,却没人愿意亲近,还病死异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志,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梁山是各路英豪的聚集地,这里什么人都有,善打仗的、爱算命的、巧舌如簧的,还有文人书生、会弹奏乐器的。梁山上的人一半是被逼来的,一半是被骗来的。早期上梁山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山下误杀了人,为逃避官府追查,不得不上山落草。今

  • 功高震主其他人都被杀了 秦昭襄王为什么不杀魏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冉,秦昭襄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冉,战国时期楚国人,本姓芈,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弟第,也就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在秦惠文王执政时期,是随陪嫁的姐姐芈月一起来到秦国的,之后芈八子通过一切关系将魏冉安排进了秦国的军队之中,从此走上了仕途。在秦武王时

  • 弘时是什么身份?雍正为什么要打压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弘时,清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弘时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非常著名的皇帝。其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位就数雍正帝了,雍正帝即位之后,非常勤劳的治理着国家的大事小事,勤勤恳恳非常严谨,在惩治贪官方面也是比较严格的,所以这一时期非

  • 为什么说张清是梁山中最幸运的?不仅有老婆,还有一个当将军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清,宋朝

    为什么说张清是梁山中最幸运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说起梁山好汉,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义薄云天,而且梁山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梁山上,大部分都是男人,但是也有女性的存在,因此梁山上有三对夫妻。但是这个说法在日后被人推翻,有人指出,在后期,梁山也曾招募过一

  • 张居正乘坐32人抬大轿的传言是真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乘坐32人抬大轿的传言是真的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改革家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很圆满。变法第一人的商鞅被五马分尸,明朝万历新政最大的功臣张居正差点就被万历皇帝开棺鞭尸。最后张居正虽然没被抽骨扬灰,但是个人名誉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

  • 台州抗倭之战,戚继光是怎么做到九战九捷的?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戚继光,明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台州抗倭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元末明初,我国沿海地区屡遭日本武士、浪人、商人组成的倭寇团体侵扰,广大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倭斗争,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明朝嘉靖四十年,即1

  • 想要匡扶汉室的荀彧,为什么投靠了曹操而不是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荀彧,曹魏

    大家好,说起荀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三国之中的谋士,可谓是人才济济,有大名鼎鼎的“卧龙凤雏”,有太过聪明被杀的“鸡肋”杨修,有火烧赤壁的周瑜……总之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军阀混争的年代,提及三国,不得不说的肯定是曹操了。曹操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德才

  • 徐海是什么人?胡宗宪是怎么除掉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徐海,明朝

    大家好,说起徐海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领军有方再加上他出奇的谋略,平息了困扰嘉靖帝多年的倭寇之乱,在这些所谓的倭寇中大汉奸徐海集团的势力仅次于王直的实力,胡宗宪武力与计谋共用,首先就消灭了徐海,但是最后他根本没有自己动手,这是怎么回事呢?吴宗宪与徐海都是当时南直隶徽州人,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