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太祖祭神传闻:朱元璋为何迷信神灵

明太祖祭神传闻:朱元璋为何迷信神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44 更新时间:2024/2/29 20:46:52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佛祖的门徒,但对风神、水神这类自然神灵也颇崇拜,信神信鬼。

《明史·方伎传》(卷299)记载,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较量中,便请术士张中祭过风神。张中,“少应进士举不第,遂放情山水。遇异人,授数学,谈祸福,多奇中。”

朱元璋兵下南昌时,军中总管邓愈推荐了此人,之后朱元璋常将张中带在身边。陈友谅围攻南昌时,朱元璋前去讨伐,问惑于张中。张中告诉朱元璋,50天内,必能抓获敌方将领。朱元璋遂将其带着一起参战,兵船到了孤山,没有风无法前行,张中“乃以洞玄法祭之,风大作,遂达鄱阳。”在这场战役中,朱元璋降服了5万敌人,陈友谅在被流箭射中而死,朱元璋消灭了一个重要争夺江山对手,奠定立国的胜局。

朱元璋甚至迷信到为一根桅杆建祠的地步。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在其所撰《野记》中,记录了当年的传说:朱元璋当年渡江时,眼看船就要翻了,一根桅杆救了他的命。为此,朱元璋命令将这根桅杆供奉起来,并订立祭祀制度。此祠在南京城西的清凉门外,140年后还有人住在祠旁看守,据说这是当年给朱元璋撑船士兵的后人。

网络配图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相信神灵?据说与他起兵时抽到的一则签语有关。明人郎瑛所撰《七修类稿》称,朱元璋渡江时,桅杆折了,见江东一神庙里有一根木头可以代替,便要砍伐。庙里的师傅见状,请朱元璋抽一签,看签上怎么说。遂得一签语:“世间万物皆有主,非义一毫君莫取。总然豪杰自天生,也须步步循规矩。”朱元璋见签便不敢再砍伐了。

朱元璋迷信到兴工动土时也要祭祀。今南京城南的中华门,这名字是后起的,不过几十年时间,原名叫“聚宝门”。为什将都城的正南门取此名?明人谢肇淛在其所撰《五杂俎·地部一》(卷3)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相传洪武初沈万三所筑也。沈之富甲于江南,太祖令筑东南诸城,西北者未就而沈工已竣矣。太祖屡欲杀之。人言其家有聚宝盆,故能致富,沈遂声言以盆埋城门下以镇王气,故以名门云。”

把人家的聚宝盆填埋到自己的城门下,可能不少人会觉得有趣,而下面一则关于朱元璋祭神的传说就不那么浪漫了。

明朝在南京的皇宫是颇通堪舆术的“诚意伯”刘基卜选的,处于钟山的西南脚边。早在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称吴不久,便下令拓建应天城(南京),刘基是重要的卜选人。经卜,决定在旧应天城东面白下门外2里多的地方增筑新城,并建“吴王新宫”。吴王新宫即后来的明皇宫。新宫次年九月即告完工,速度非常快。

网络配图

但营建的过程非常不顺。这地方原来是一处低洼的水塘——燕雀湖,为填此湖费了老劲,朱元璋曾调集了几十万民工前来填湖。民间传说,填湖前,朱元璋进行了“祭湖”活动,希望不要得罪了湖神。

由于燕雀湖面积很大,一时难以填好,朱元璋以为湖神生气了。朱元璋便想祭祀“湖神”。听说城南的江宁县(今江宁区)有一位叫田德满的老人,朱元璋便封其为“湖神”,将他捆绑起来投进湖底。说来也怪,此后工程加快,很快燕雀湖就填满了,至今南京还有“湖神田德满”一说。如果这是真实的话,朱元璋在商周时间“奠基牲”的基础上,又发明了“垫湖牲”,这是十分恐怖的。

朱元璋生前迷信鬼神,当然也疑神疑鬼。这里还有一个说法,湖填好后,工匠为新宫地基放线,朱元璋一看前方地势不够开阔,便将基桩向后挪了一下,问刘基这样是否可行。刘基告诉他当然行,“但这样一挪,将来不免迁都”。

网络配图

朱元璋本来就打算迁都,也未在意。城墙建好后,异常高大坚固(至今尚存),朱元璋又问刘基,这样的城墙谁人能越过,刘基说,“只有燕子可以越过”。朱元璋高兴之余心里也在寻思,难道第四子、被分封在北京的燕王将来会起事?果然,朱元璋死后朱棣兴兵,攻下了应天城当了皇帝,“燕子”越过了城墙。实际上,由于南京的皇宫是填湖造出来的,前高后低,下沉严重,几年后新宫便出现裂缝,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为此犯下心病,致死未解。

朱元璋的崇神情结影响了子孙帝王,明史上有多处记载后来的皇帝派员祭祀风神、海神、江神等神灵的文字。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会演戏的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在《三国》里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而且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他在军事上的战绩。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边说得很清楚的。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亩,

  • 惊诧莫名:大贪官和珅神秘发家史之秘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1750)年,4岁丧母,10岁丧父,17岁与大学士英廉孙女冯氏成婚,9岁与和琳考入咸安宫官学,开始了读书生涯。以文生员身份承袭三等轻车都尉,25岁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从此官运亨通:26岁授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30岁升户部尚书,御前大

  • 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广孝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网络配图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启、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

  • 皇太极:阴险狡诈玩弄权术吞并幼弟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极

    清朝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的,初建时设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合称八旗。其中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均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清朝旗人不全是女真人八旗制度是在

  • 弘光帝不死守南京导致葬送大明一代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弘光帝

    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希望在皇室的血脉中找到一位适合做皇帝的人,在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福王朱由崧于是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希望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向军队求援,成功成为了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

  • 清朝最奇葩皇帝:为了省点钱没事就降老婆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

    清朝皇帝很有意思,特色鲜明,雍正的城府,乾隆的二世祖味,康熙的霸气,光绪的小媳妇气,还有一位皇帝,非常的小气,为了省点钱,没事就拿老婆开刀,给老婆降职,这样就可以省点钱出来。网络配图这位皇帝就是道光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道光皇帝特别的抠,比普通的老百姓家还抠,比如自己穿衣服,一个月才换一套,平时

  • 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 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是唐睿宗第三子,他在李氏诸王中曾被封为临淄王、平王。因联合太平公主诛灭韦氏,拥父亲睿宗复辟立大功,被立为太子。李隆基初登帝位,就在二月庚子夜,开门燃灯“千百”,“大合伎乐”,与其父“御门楼临观”,有时通宵达旦,持续一个多月。显露出其爱好音乐及铺张的苗头。他前期励精图治、纳谏听贤、治国身

  • 诸葛亮爱玩火:揭秘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将“火攻篇”放到靠后甚至再靠后的位置

  • 备受猜疑的三国牛人: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巴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应过。之后在许多人跟

  • 李鸿章挨子弹省一亿,皇帝一封电报又把钱送回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加强,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而日本军事化扩张的第一步,就把矛头指向了千年来一衣带水的中国。在1894年,趁着清廷忙着给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无暇他顾的机会,日本挥兵朝鲜,同时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网络配图对于这次战争,日本方面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而清廷方面内部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