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文帝曹丕作为皇帝最大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魏文帝曹丕作为皇帝最大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心胸狭窄,睚眦必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2/17 7:42:53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丕在文学上有天赋,提起笔便成写出文章,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才艺兼备;如果能有宏大宽阔的度量,公正平直的诚心,勤勉志向,体存道义,弘扬圣德,那么与古代的贤主相比,就不会相差多远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的“旷大之度”,意为宏大宽阔的度量。这也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成语之一。

曹丕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是曹操的次子。自幼便通晓古今经传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文学天赋极高,贡献巨大。他是历史上首位留下大量作品的皇帝。他的《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七言歌行。《令诗》及《黎阳作》又是当时罕见的六言诗。曹丕的杂言体诗《大墙上藁行》长达三百六十多字,对后来的长篇歌行体产生巨大影响。

除了在诗歌上的巨大造诣,曹丕的散文成就也对中国散文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词语典雅,意境悠长。他创作的《典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论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不过,尽管曹丕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受到后人的称道,但此人性格上的缺陷也令后人感到不齿,这其中最为被人诟病的则是他的气量狭窄。幼年之时,曹丕因为堂叔曹洪不愿意借钱给自己而怀恨在心,称帝之后居然借故将堂叔下狱,查封他的所有家产,甚至罗织罪名要将其处死。如果不是母亲和妻子出面劝阻,堂叔曹洪的老命能否保证都是个疑问。

除了睚眦必报的性格之外,作为一代帝王,曹丕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容人之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曹魏元老鲍信之子鲍勋就因为多次劝阻曹丕,结果被曹丕杀害。总体来看,曹丕是位杰出的文学家,但并非政治家。曹操选择了他而非曹植,也不知究竟究竟对不对。

标签: 三国,魏文帝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赵匡胤

    周世宗英年早逝,留下个小娃娃柴宗训当皇帝,还有个二十来岁的无知少妇符太后垂帘听政。就在这种主少国疑的非常时刻,忽然边关传来急报,北汉联合契丹再度来犯。符太后一听就慌了神,当初周世宗即位之初,北汉就这么来了一遭,莫非此刻故技重施?符太后找来宰相商量,宰相范质推荐由先帝最信任的禁军统帅赵匡胤挂帅出征,平

  • 沈万三为明朝的建立出钱出力,为什么朱元璋还要把他流放云南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元璋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但是在社会上,最有钱的人却不是皇室贵族,而是那些富甲一方的商人们,这其实就很容易出现一个矛盾。在古代社会,有权的皇室贵族们,却没有那么多的钱,然而有钱的商人们,社会地位很低下,也没有多少权力。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勾结,当如果矛盾十分尖锐的时候

  • 为什么南京城的城墙上还有字呢?原来是这个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朱元璋

    现在网络上,报道不少的豆腐渣工程,就是有奸商在从中谋取利益,其实古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甚至有些防御型的工事,都能被他们搞成了豆腐渣,所以很多皇帝在这方面,也想了不少的办法,但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想了一个好办法,人人都称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南京的老城墙,这些虽然也都是古代的砖块,但是这里的砖

  • 海瑞外号海青天,为什么一生都没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海瑞

    张居正和海瑞,同是明朝中期的朝官。论年龄,海瑞比张居正年长十岁。论做官年龄,海瑞恐怕比张居正早得多。但论及做官级别,海瑞老是升不上去,小县令原地踏步,顶多做到司厅级。而张居正虽起步低,既无背景又无人脉,但他圆滑,后劲十足,一直做到内阁首辅,成了皇帝的大管家。那么,身居高位的张居正为何不去重用海瑞呢?

  • 南明隆武帝的生平简介,隆武帝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隆武帝

    早年经历朱聿键为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后裔,是太祖九世孙。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丙申生于唐王府,母妃毛氏。朱聿键的爷爷老唐王朱硕熿惑于嬖妾,心里一直爱惜小妾生的儿子,憎嫌朱聿键之父(当时的唐王世子朱器墭)。于是,他暗中把朱聿键父子囚禁在承奉司内,想活活饿死他们,当时朱聿键才12岁。幸亏

  • 大明儒将王越的生平简介,王越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成化

    王越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孝宗弘治十一年,年七十六岁。景泰二年(1451)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出按陕西。父丧不归,被都御史弹劾,后被明景帝原谅。天顺初年,启用掌管道章奏,后拜为山东按察使。天顺七年,大同巡抚都御史韩雍召还,明英宗感叹继任人选,李贤于是举荐王越,后召见。晋升为右副都御史赴任。刚行

  •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生平简介,顾恺之的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晋

    个人介绍顾恺之顾恺之(约348-409)东晋画家,出身士族家庭,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曾为醒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刘裕北伐南燕,恺之为作《祭牙(旗)文》。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尝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多

  • 南北朝著名文人鲍照的生平简介,鲍照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北朝

    生平简介鲍照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 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 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 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 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 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

  • 汉朝正值壮年的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霍去病

    西汉时期,汉武帝命卫青和匈奴多番征战,卫青也是多次将匈奴击溃,随后霍去病也出现,霍去病也是卫青的外甥,仅仅17岁霍去病就随着名将卫青出征匈奴。可惜的是霍去病在17岁出征后,战绩斐然,而仅仅二十三岁的时候,这为英雄救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霍去病十七岁第一次出征就率领八百将士杀入匈奴军营,将匈奴杀的大

  •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是个思路极为缜密的人,每件事都有他的用意。临终之际要杀樊哙,不但不是老糊涂,而且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其中缘故,听小编慢慢道来。首先,刘邦不是因为个人仇恨杀樊哙。樊哙早年是个杀狗卖肉的,刘邦是他的老客户,所以俩人关系不错。后来刘邦做沛公,樊哙便成了他的副官。樊哙这个人,智略谈不上,似乎唯一可以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