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争霸最后归晋 司马懿成功的关键

三国争霸最后归晋 司马懿成功的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59 更新时间:2024/2/19 20:51:16

古人说齐家治国,想想很有道理,很难相信一个连家庭都摆不平的人,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齐家当中,首要一事就是教子。任你万户侯,老子牛逼冲天,但是不幸遇到坑爹儿子,最后也是家破人亡。三国争霸,最后天下归晋,原因很多,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天下争夺,其实也是教子的竞争。教子有方者,得天下;教子无方者,失天下。

网络配图

刘备以织席贩履之身,坐定一分天下,称帝西蜀。但是,其子刘阿斗不争气啊,是历史上著名的扶不起。最后,在曹魏大军攻来的时候,他举国以降,还落下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话。

孙权十九岁掌权,就能把控得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一般绝世英才,与老辣的刘备和曹操分庭抗礼,东吴也成为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本来,他有七个儿子,也有几个聪明的,是可造之才,可是他晚年老朽,昏头昏脑,在立太子问题上犯了糊涂,让儿子们同根相煎,牵扯满朝文武分别站队,互相攻讦,导致江东内耗不已,失去了在曹操、曹丕相继去世之后一统天下的良机。

孙权死后,不满十岁的小儿子孙亮即位。

主弱臣强,权臣有了窃夺国柄的条件,最后东吴在皇位更迭和权臣倾轧中走向了衰败。

曹操这方面做得好一些,所谓三国之中曹魏最强大。曹丕和曹植都是刚满十岁就被派往战场锻炼,而且曹操在立嗣问题上果断坚决,杜绝了权臣纷争和宫廷内斗。遗憾的是,曹丕只活到四十岁,继承皇位的曹也只活到36岁,然后即位的曹芳,只有八岁。于是,隐忍已久的司马懿,等来了机会,通过三代人的努力,成功取代曹魏,建立晋朝。

网络配图

司马懿的成功,也是教子的成功。他死后,长子司马师继续执掌军政大权。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更有力地掌控了朝野内外。

于是,司马氏三代核心人物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水到渠成地把驱逐曹魏天下,自己登上了皇帝宝座。

诸葛亮在这方面就不如司马懿。首先他只有一个儿子诸葛瞻,这和三个儿子的司马懿相比,就输一着。想想吧,要是司马师死了之后,没有司马昭力挽狂澜,司马氏集团早就覆灭了。

诸葛亮教子,过分重视道德教育,留下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教子名言,但是并未把最经国纬世的军政手段教给他。诸葛瞻在蜀汉最后生死存亡之战中,虽然拒绝招降,最后和儿子诸葛尚中双双阵亡,但是并未进行有效军事阻击,导致只有几千人的魏军突破防线,逼近成都。

网络配图

而且,对于朝政,他也没有施加积极的影响,因此最后舍身冲向敌阵时他感叹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趁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要想成就大事,还得重视教子,养成门风,如此竹苞松茂,才能根深叶茂。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盘点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李牧,斛律光,袁崇焕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

  • 和珅的过人之处:他陪乾隆流泪 他陪乾隆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珅

    和珅的祖上辽宁人,清初从龙入关,被安置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虽未得显达,但也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的父亲叫常保,曾担任过福建的副都统,也算是一位高级将领了。显然,和珅家世虽不显赫,却也是一个武官世家,他本人则是典型的八旗子弟。网络配图清史稿本传中称和珅“少贫无籍,为文生员”。他童年

  • 揭秘倒霉皇帝朱祁钰的一生为何如此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明景帝朱祁钰,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后奉命监国。面临瓦刺对京城威胁的情况下,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遥尊

  • 揭秘宋江最害怕的江湖好汉为何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

    宋江是梁山上的老大,是一个精通厚黑的人物,这个人和吴用相互勾结,把持梁山。最后把梁山兄弟全火儿带上朝廷,开始北征大辽,南打方腊,尽管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可是结局却很惨,梁山弟兄死的死,伤的伤,让人不堪回首。不过一个人早就看破红尘,因为他比宋江和吴用更加精通法术,所以宋江对他非常敬畏。此人是谁,他就是

  • 历史上的孙权何以老年时脾气越来越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 项羽为什么杀子婴:子婴只是大秦帝国的替罪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子婴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

  • 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项梁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梁

    在公元前209年的时候,秦始皇去世之后,秦国依旧骄奢淫逸,对百姓不断的剥削,并且秦法极为严苛,导致陈胜等人因过了服徭役的诗句,觉得都得死,那还不如起义,于是在大泽乡进行农民起义。这一年的9月,在会稽这个地方,有着项氏一族在此居住,并且其领头的项梁跟当地的太守殷通关系还不差,曾替他出谋划策。眼看陈胜起

  • 郭子仪凭什么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子仪

    唐朝却有位高人,他出将入相三十余年,受到四朝皇帝的尊宠,被呼为“尚父”,八子七婿都身居显贵,麾下数十名部将封王晋侯,获赐的良田房产自己都搞不清有多少,最后以85岁高龄谢世,称得上“富贵寿考,哀荣终始。”后人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这位“人生大赢家”,就是平

  • 唐朝为什么要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老子

    唐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唐皇室的扶植和崇奉。主要特征是尊崇老子,神化老子。老子不仅被尊为唐皇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太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事实上,老子成为唐朝的护国神,道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配图唐代崇奉道教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它利用道教来制造皇权神

  • 揭秘:和珅仅仅是因为贪财才遭到同朝大臣的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

    和珅大家肯定都知道,史上有名的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他,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那么,这样的人物,为何嘉庆帝不喜欢,也就是嘉庆与和珅有什么过节呢?嘉庆帝讨厌他仅仅因为他贪财么?花花有自己的见解,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一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