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盘点四大忠心耿耿却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绝代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67 更新时间:2024/2/19 14:46:16

反间计,作为三十六计之中针对战争之外的谋略,是一条极为毒辣的计谋,同时也是无视将领之间谋略的一条计策。颇有点儿低投入、高产出的意味。可是,对于身中反间计的将领来说,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失败并非自身的原因,而是上位者的失误。武人没有死于战阵之上的刀兵往来,却死于权谋阴影。对于施行反间计的人来说,颇有点胜之不武、下三滥的意味。

网络配图

漫长中华五千年,反间计施行可谓比比皆是。然而论起其中惨烈之尤,影响历史之巨,也不过其中寥寥几许。一一罗列如下,让我们来感受古人的忠义不用,悲悯千古。

廉颇,战国四大将之一,在长平之战中行防守反击之策,与秦军相持三年,使得秦军损失惨重,在看不到任何胜利前景的时候,秦人施行下三滥的反间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将,用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赵军四十六万被秦人集体坑杀,赵国国力大衰,从此失去了与秦相抗衡的实力。

长平之战,成为了战国时代的一个转折点。之前的战国,是一个此起彼伏,群雄毕起的时代,没有那个诸侯国具有一统天下的绝对实力;而长平之战后,战国这场棋局进入了垃圾时间,秦人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不可阻挡,剩下的是其他六国可以抗衡多久的问题了。一场反间计,直接改变了中华的历史,不可谓代价不大。

网络配图

李牧,战国四大将,也是赵国最后的屏障。靠着李牧,赵国在长平之战国力大衰的情况下,左支右绌,屡屡击败秦人凶悍的进攻,因而获得了和白起一样的封号武安君。赵国的期许,可见一斑。可是,还是这样的一位良将,最后被误中反间计的赵王临阵换将,最后悲惨被杀。结果三个月后赵王就被秦军俘虏。

纵观中华历史,中反间计上瘾的国家就只要赵国一个了。如此坚持不懈的中反间计,焉能不败?想赵国也是一个盛产良将的国家了,廉颇、赵奢、乐乘、李牧,占据了当时战国七国的一半,可是,所用非其所,终致于还是败亡了事。对于赵王来说,此真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斛律光,是北齐军中的第一名将,在与北周近二十年的争战中,未尝一败,就算是玉璧成名的韦孝宽,也在他手下屡屡碰壁。就是这样的一位绝世名将,可惜摊上了齐后主,在韦孝宽的反间计下败下阵来。不过这种决战于战阵之外的谋略,有时候并不是斛律光可以左右的,所以说,并不能说在智谋上,韦孝宽就压倒了斛律光。斛律光,是他所处那个时代的天下第一大名将。

网络配图

周齐之间的较力,虽说天平早已偏向了周,可是斛律光的存在,却使得周忌惮不已,下不了灭齐的决心。斛律光中反间计而身亡后,周人总算是下定了平定北方的决心。五年后,周武帝宇文邕灭齐入邺城。他下诏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感慨言道:“此人若在,朕岂能入邺?”如此赢得敌人尊重的名将,斛律光于地下也可欣慰了。

袁崇焕,明末三督(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之中,袁崇焕是其中成就最高、战功最显赫的一位。宁远大捷,破努尔哈赤;宁锦大捷,败皇太极;广渠门之战,九千广宁铁骑破数万八旗军。他的存在,使得皇太极深为忌惮,下三滥的反间计再次出手,生性刚愎猜疑刻薄的崇祯果然上当。袁崇焕被处以磔刑,遗体还被北京城那班土著愚民花钱吃掉。自己守护的人竟然如斯对己?

标签: 廉颇李牧斛律光袁崇焕

更多文章

  • 和珅的过人之处:他陪乾隆流泪 他陪乾隆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珅

    和珅的祖上辽宁人,清初从龙入关,被安置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虽未得显达,但也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的父亲叫常保,曾担任过福建的副都统,也算是一位高级将领了。显然,和珅家世虽不显赫,却也是一个武官世家,他本人则是典型的八旗子弟。网络配图清史稿本传中称和珅“少贫无籍,为文生员”。他童年

  • 揭秘倒霉皇帝朱祁钰的一生为何如此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明景帝朱祁钰,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后奉命监国。面临瓦刺对京城威胁的情况下,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遥尊

  • 揭秘宋江最害怕的江湖好汉为何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江

    宋江是梁山上的老大,是一个精通厚黑的人物,这个人和吴用相互勾结,把持梁山。最后把梁山兄弟全火儿带上朝廷,开始北征大辽,南打方腊,尽管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可是结局却很惨,梁山弟兄死的死,伤的伤,让人不堪回首。不过一个人早就看破红尘,因为他比宋江和吴用更加精通法术,所以宋江对他非常敬畏。此人是谁,他就是

  • 历史上的孙权何以老年时脾气越来越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 项羽为什么杀子婴:子婴只是大秦帝国的替罪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子婴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

  • 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项梁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梁

    在公元前209年的时候,秦始皇去世之后,秦国依旧骄奢淫逸,对百姓不断的剥削,并且秦法极为严苛,导致陈胜等人因过了服徭役的诗句,觉得都得死,那还不如起义,于是在大泽乡进行农民起义。这一年的9月,在会稽这个地方,有着项氏一族在此居住,并且其领头的项梁跟当地的太守殷通关系还不差,曾替他出谋划策。眼看陈胜起

  • 郭子仪凭什么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子仪

    唐朝却有位高人,他出将入相三十余年,受到四朝皇帝的尊宠,被呼为“尚父”,八子七婿都身居显贵,麾下数十名部将封王晋侯,获赐的良田房产自己都搞不清有多少,最后以85岁高龄谢世,称得上“富贵寿考,哀荣终始。”后人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这位“人生大赢家”,就是平

  • 唐朝为什么要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老子

    唐朝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唐皇室的扶植和崇奉。主要特征是尊崇老子,神化老子。老子不仅被尊为唐皇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太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事实上,老子成为唐朝的护国神,道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配图唐代崇奉道教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它利用道教来制造皇权神

  • 揭秘:和珅仅仅是因为贪财才遭到同朝大臣的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

    和珅大家肯定都知道,史上有名的贪得无厌,朝中大臣多次弹劾他,但都被他用计谋给掩饰过去了。那么,这样的人物,为何嘉庆帝不喜欢,也就是嘉庆与和珅有什么过节呢?嘉庆帝讨厌他仅仅因为他贪财么?花花有自己的见解,那今天就给大家叨叨一下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

  • 子婴是秦始皇什么人:秦始皇的儿子还是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子婴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