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宦官的权利有多大:宦官命令皇帝越级提拔官员

宦官的权利有多大:宦官命令皇帝越级提拔官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30 更新时间:2024/2/14 21:37:02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主观印象,那就是强大的唐王朝不存在宦官专权。其实不然,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也非常严重,丝毫不落后于其他朝代。这篇小文的主角鱼朝恩便是唐朝的一个大宦官。鱼朝恩在唐玄宗在位时入宫当了太监。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一路侍奉太子李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取得太子的信任,为日后掌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网络配图

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宁夏省境内)即位,就是唐肃宗。整个肃宗朝(7年),朝廷大权都被鱼朝恩等一批宦官把持。鱼朝恩不懂军事,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不但毫无建树,而且打压大将郭子仪,致使朝廷军队多次惨败。鱼朝恩专权嚣张,令后世太监们无法望其项背。朝廷决定事情,都得经过他的同意。如果有谁胆敢擅自做主,那他在朝廷绝对混不下去。鱼朝恩的口头禅就是“没有我,你们能办成事情吗?”

唐人苏鹗撰写的《杜阳杂编》记载了鱼朝恩命令肃宗皇帝越级提拔义子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到底有多嚣张。事情是这样的,鱼朝恩的小儿子令徽才十四岁年纪就担任了给事中(门下省的属官,级别是正五品上,主管“诏令承旨”。)在一次上朝过程中,一个级别比令徽高的官员因为来晚了,便小跑着找位置,不小心碰了令徽手臂。令徽下了班之后就找到义父,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自己在朝廷上级别太低,被别人欺负。第二天上朝,鱼朝恩便站到皇帝面前,说道:“我小儿子令徽官职在同僚之下,希望你给提拔一下,好让他超越其他人。”

网络配图

听听,哪里见过这种跑官要官的——其实说“跑官要官”还不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跑,而是直接以命令的口气向皇帝提出升官要求。这还不算,坐在殿上的皇帝都还没有表态,他就叫手下人捧来一件紫衣,让令徽穿上,完了还说:“儿子,赶紧谢谢皇上的对你的宠爱。”皇帝咋说呢?

皇帝说:“哎呀,以前没有发现,原来你穿这件紫色官服这么合身呀!”所谓“不由绯,便求紫”,指的是越级“提拔”,违规任用干部。唐代,四品、五品官员官服是绯色(深红色),三品以后官员官服是紫色。他不但命令皇帝给他义子升官,而且还是越级提拔(至少越了五个级别:从四品下、从四品上、正四品下、正四品上、从三品。)这嚣张劲,真不把一干大臣放在眼里,不把皇帝放在眼睛里,不把整个官僚体制放在眼里。

网络配图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总结得不错——至少历史反映出来是如此。肃宗死后,代宗即位,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代宗的支持、宰相元载的一手操纵下,鱼朝恩被捕杀,罪名是“图谋不轨、企图谋反”。鱼朝恩算是肃宗朝的大老虎。这只老虎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是皇帝一手培养长大的。没有老虎会吃素,统治者培养了老虎,不但国家遭殃,统治者自己也没好日子过。

更多文章

  • 智比诸葛郭嘉 他才是三国真正最聪明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贾诩

    玩过三国杀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被称为毒士的卡牌,卡牌的主人名字叫做贾诩。每次玩三国杀,笔者都感到好奇,在三国演义之中贾诩好像并不是特别出名,可是为啥称他为毒士。带着这个疑问,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贾诩。网络配图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士)。和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是老乡,都是西凉人,所以大家都

  • 真实的三国历史 关羽单挑吕布可能如切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

    魏蜀吴三国历史能够受到举世瞩目,首功归于罗贯中的一部《三国演义》,使得三国历史变得如此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但是,这同时也埋没了三国时期真正的历史,造成了无数的曲解。相比小说,史书《三国志》反倒成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网络配图比方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武将排行榜,关羽的武力被大大低估,赵云和马超被过分抬高。事

  • 刘备讲和:刘备兵败后为什么要和东吴讲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讲和

    刘备征伐东吴,结果在夷陵被东吴的陆逊打败。这场夷陵之战被称作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此后三国再也没有这样的大战。刘备失败后,逃归回到蜀汉国境内,在永安城安顿下来,从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宫。可以说,刘备之病,是因为打了败仗羞愧恼怒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备起兵,是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起兵之初张飞

  • 唐代官吏韦澳:皇帝都无奈评价他“不可冒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官吏韦澳

    大中十年(856),唐宣宗任命翰林学士韦澳担任京兆尹。京兆尹是首都长安的市长,这个官历来不好当,因为天子脚下皇亲国戚、豪强士族有背景的人太多,这些人为非作歹、有恃无恐,管理的难度极大。韦澳为人正直,听说他上任后,豪强们都有所收敛,不过也有不信邪的,这个人就是郑光庄园的一个庄吏,租税拖欠了几年,拒绝缴

  • 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准确预言了朱棣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

    烧饼歌对于预言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其中成功的预测到靖难之役,明成祖夺得天下的是以下这几句。面对朱元璋对于明朝气运的提问,刘基回答道“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朱元璋又问道:“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刘基回答道:“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

  • 揭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会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但是有人为他伸冤,就历史发展角度论,由杨广的所作所为看,他不应是个该挨骂的人物。为什么这个皇帝会背上千古骂名?此人起码在三个领域里都有不寻常的建树。头一件事,是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那些双手沾满黎民特别是文人鲜血的,却有人为之大唱赞歌。骂杨广,委实有欠公平;其二,首创

  • 在明朝皇帝不敢杀孔子和张天师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皇帝

    在明朝一般犯了非常严重的大罪,处以死刑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犯人的身世背景是千古名人的后代,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网络配图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三月癸卯,居住在山东曲阜的衍圣公孔弘绪,因为奸淫妇女四十余人,无辜杀死四个平民,被官府捉拿归案,按《大明律例》应当斩首。鉴于孔弘绪的特殊身份,当地官员不敢擅

  • 听别人的建议不能听一半: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被杀的自身因素

    韩信被杀,很多人都认为是刘邦卸磨杀驴。即使韩信自己也认为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韩信被杀还有别的原因,这与手下谋士献计不无关系。常言道;庸医害死人呀,韩信就死在蒯通这个庸医手里。网络配图大凡良医用药,往往对症。蒯通此人,不看病人,就下虎狼药。那韩信是何等样人,以前不过是当地被人戏弄的对象,在

  • 历史揭秘:太平天国为何定都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天国

    导读: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除了少数的失败之外,一路摧枯拉朽,短短两年便打下南京。之后便定都天京,建国太平。按理说,在一片形势大好的局面之下,他应该继续北进,一鼓作气打下更多领土,是什么让他放弃了这一举动?网络配图其实太平军攻陷南京之时,就北占中原还是是定都南京这个问题,首领之

  • 唐朝名将王玄策灭了全印度究竟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玄策

    王玄策灭了全印度吗?王玄策是唐朝太宗年间著名的官员,也是一名著名的外交官,他有着“一人灭一国”的彪悍战绩,但是史书中对于王玄策这个人的前半生记述并不多,而因为其淡泊名利,属于立下天大功劳之后挥挥手便离开的人,在和平年代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他的事迹除了出使印度之外便没有其他记载了。王玄策曾经在印度打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