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晋国的兴衰史!晋文公是如何缔造晋国霸业的?

春秋晋国的兴衰史!晋文公是如何缔造晋国霸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95 更新时间:2024/1/17 17:28:32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晋文公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孤独的胜利者:从同室操戈到举目无亲

前546年7月,代表晋国参加弭兵之会的赵武、羊舌肸回到绛城,向晋平公汇报了与楚国谈判的过程和结果:宋国左师向戌奔走诸侯列国,告知弭兵之意,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后,诸侯列国的代表陆续到达宋国。楚国令尹屈建起初毫无诚意,命令楚军全副武装,严防晋国。将要结盟时,楚国又与晋国争先,赵武力争不让,经过羊舌肸的劝说后,赵武对屈建做出了让步。经过激烈的谈判后,晋、楚两大强国同意停止争霸战争,天下诸侯以后共尊两大强国为盟主,对两大强国行使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晋平公听完后,心有疑虑,问赵武、羊舌肸:“楚国之心诚否?”赵武、羊舌肸应道:“国君不必多虑。这次会盟为天下诸侯所共见,且诸侯皆已厌倦战争,若楚国背弃盟约,定会失诸侯之心。只要我们信守盟约,便能得诸侯之心,即使战争复起,我们也会占据优势。”晋平公欣然笑道:“使晋国霸业不坠,皆诸卿之力也!寡人虽不才,亦不负文公及先公之业矣!”

赵武和羊舌肸走后,晋平公召来太子及后宫,设宴庆贺。晋平公在饮酒作乐之余,又不免生出一种无法释然的孤独感:此刻能享受快乐者只有自己和太子,叔伯、兄弟、子侄皆身在异国他乡。

其实,不是只有晋平公有这种难以释怀的孤独感,就连晋文公以后的历代国君也有这种孤独感。造成晋国国君感到孤独的原因还要从二百年前的“曲沃代翼”说起,曲沃是小宗,翼是大宗,小宗和大宗经过六十七年的内战后,小宗最后取得完胜。晋献公即位后,为了防止“曲沃代翼”再次发生,先是族灭桓庄之族,然后驱逐众多儿子,亲手削弱了宗室的力量。晋文公即位后,又制定了“不蓄公子”的政策——国君只把太子留在身边,其他儿子全部外放。晋国公室的力量在诸侯列国中由此成了最弱的一个。

不过,令晋平公感到欣慰的是,父亲晋悼公进行改革后,提拔与晋国国君血缘关系更近的祁氏和羊舌氏,使晋国公室的力量有所恢复。但是,赵、韩、魏、智、范、中行六家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晋平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制衡他们的力量,防范他们威胁晋国国君脆弱的地位。

三军六卿制度:充满竞争与合作的舞台

晋平公暂且不表,让我们先回到晋文公时代。前636年,晋文公在秦穆公的护送下回国,陪伴他左右的是这么几个人: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先轸等;接应他回国的人是这几个人:栾枝、郤縠、狐突等。三年后,晋文公建立了三军六卿制度,狐偃、赵衰、魏犨、胥臣、栾枝、先轸等都成了拥有封地的卿大夫。同年,晋文公又建立了三行制度,使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至此,以狐偃为代表的狐氏、赵衰为代表的赵氏、魏犨为代表的魏氏、胥臣为代表的胥氏、先轸为代表的先氏、荀林父为代表的中行氏同时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随着三军六卿制度逐渐成熟,以郤缺为代表的郤氏、士会为代表的范氏、韩厥为代表的韩氏、荀首为代表的智氏也先后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晋悼公即位后,对三军六卿制度进行改革,以祁奚为代表的祁氏、羊舌职为代表的羊舌氏又同时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晋国这么多家族齐聚一堂,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与合作竞争,对晋国的历史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权力修罗场:世卿家族残酷斗争物语

在晋文公、襄公父子在位时期,众家族和睦相处,共辅国君,遂创霸业,败楚于城濮(前632年),败秦于崤山(前627年),使晋国的地位稳如泰山。晋襄公末年,赵衰的儿子赵盾成为执政,赵盾性格强硬,为政专横,第一次打破了众家族间和和睦相处的气氛。

晋襄公死后(前621年),由于太子年幼,公卿大夫对改立新君展开了讨论。以赵盾为代表的一派支持迎立身在秦国的公子雍,以狐射姑(狐偃的儿子)为代表的一派支持迎立迎立身在陈国的公子乐。双方经过激烈的斗争后,狐射姑失败逃亡,狐氏从此消失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

取得胜利的赵盾并没有如愿迎立公子雍,在太子母亲的逼迫下,赵盾还是拥立太子即位,是为晋灵公。晋灵公长大后性格残暴,欲除赵盾,反被赵盾、赵穿杀害。赵盾随后迎立晋成公即位,前601年,一代权臣赵盾去世,一年后,晋成公去世,其子晋景公即位。

晋景公在位时期,众家族间的斗争再度陷入白热化状态。前597年,晋军在邲之战中惨败,晋景公没有惩罚主帅荀林父,对刚愎自用擅自行动的副帅先彀(先轸的孙子)进行了责问,先彀出于恐惧和报复,在次年勾结狄人进攻晋国,晋景公于是对先彀及其家族进行了清洗,先氏从此消失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

前583年,赵氏家族发生内讧,赵庄姬(赵盾之子赵朔的妻子)诬告赵同、赵括(皆为赵盾的弟弟)谋反,栾氏和郤氏皆出面作证,晋景公于是又对赵同、赵括及其家族进行了清洗。在韩厥的劝说下,晋景公恢复了赵武(赵朔的儿子)的地位,赵氏死里逃生,从鼎盛期转入恢复期。

晋景公死后,晋厉公即位。晋厉公有心清除异姓公卿,加强国君权威,便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展开了行动。前574年,胥童为了替父亲胥甲报仇(胥甲是胥臣的儿子,在晋成公时被郤缺废黜),带兵血洗了郤氏家族,胥童又欲血洗栾氏和中行氏,却被晋厉公阻止了。栾书(栾枝的孙子)和中行偃(荀林父的孙子)劫后逃生,反戈一击,血洗胥氏家族,杀死晋厉公,迎立晋悼公。胥氏与郤氏就此同年消失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

晋悼公即位后改革政治,抑制异姓公卿,培植公室势力,晋国的君权由此恢复到文、襄时期。晋平公即位后,范匄(士会的孙子)执政,范匄为了报复栾黡(栾书的儿子)在晋悼公讨伐秦国时逼走其儿子范鞅的行为,在前552年驱逐了栾黡的儿子栾盈,栾盈两年后借助齐国的力量潜返曲沃,勾结魏舒(魏犨的重孙),集结对自己忠心的势力,袭击绛城。范匄派范鞅劫持魏舒,以曲沃许诺之,魏舒于是背叛栾盈,栾盈寡不敌众,落败而走,逃归曲沃。范匄随后发兵围攻曲沃,擒杀栾盈,血洗了栾氏家族。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残酷斗争,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如今只剩下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祁氏、羊舌氏八家势力。譬如一块蛋糕,谁都想多吃点儿,以上八家势力又会如何瓜分蛋糕呢?

轮流执政:异姓公卿的黄金时代

晋平公继承并维持了父亲的霸业,却没有父亲过人的能力,异姓公卿的势力于是又强大了起来,晋国政治的发展方向逐渐背离了晋悼公改革的初衷。

前548年,范匄去世,赵武接任执政,正是在赵武任内,晋、楚实现了弭兵。前541年,赵武去世,韩起(韩厥的儿子)接任执政,从此以后,晋国公室彻底衰落,异姓公卿把持了晋国大权。

前532年,晋平公去世,其子晋昭公即位。晋昭公在位仅六年就去世了,其子晋顷公即位。晋顷公在位时期,祁氏和羊舌氏走向没落,两个家族在前514年同时覆灭。不久,韩起去世,魏舒接任执政,魏舒联合其他五家瓜分了祁氏和羊舌氏的封地,异姓六卿的势力由此愈发强大。

前512年,晋顷公去世,其子晋定公即位。三年后,魏舒去世,范鞅(范匄的儿子)、智跞(荀首的重孙)、赵鞅(赵武的孙子)相继成为执政。在荀跞任内,中行寅(中行偃的孙子)与范吉射(范鞅的儿子)联合进攻赵鞅,魏、韩、智三家因与范、中行二家有仇,于是出兵帮助赵鞅进攻中行寅与范吉射。这场大规模的内战历时七年,以中行寅、范吉射逃亡齐国告终(前490年),从此,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只剩下韩、赵、魏、智四家。

前476年,赵鞅去世,智瑶接任执政。智瑶是一个十分专横霸道、刚愎自用的人,他在前458年与赵氏、韩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封地。智瑶此举惹怒了晋出公,晋出公便想借齐、鲁之兵讨伐四卿,四卿闻讯后主动出击,驱逐晋出公,改立晋哀公。

前453年,智瑶向韩康子(韩起的曾孙)、魏桓子(魏舒的重孙)成功索要封地后,又向赵襄子(赵鞅的儿子)索要封地,赵襄子没有答应。智瑶勃然大怒,遂与韩康子、魏桓子联合讨伐赵襄子,赵襄子暗中策反韩康子、魏桓子,灭了智瑶,瓜分智氏封地。至此,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晋国国君形同虚设。

前403年,周天子册封赵、韩、魏为诸侯,晋国一分为四,中国的历史从此进入到战国时代。前376年,赵、韩、魏又瓜分了晋国公室剩下的所有土地,废黜晋国国君为庶人,至此,立国六百五十多年的晋国宣告灭亡。

附录:晋定公以后两种版本的国君世系(版本一依照《史记》,版本二依照《竹书纪年》,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版本一:晋定公(在位37年)、晋出公(在位17年,被驱逐后奔齐)、晋哀公(在位18年)、晋幽公(在位18年)、晋烈公(在位27年)、晋孝公(在位17年)、晋静公(在位2年)。按此说,晋国灭亡是在前376年。

版本二:晋定公(在位37年)、晋出公(在位23年,被驱逐奔齐后,晋国国君空位6年)、晋敬公(在位22年)、晋幽公(在位10年)、晋烈公(在位27年)、晋桓公(在位23年)。按此说,晋国灭亡是在前369年。

标签: 春秋晋文公

更多文章

  • 孔子被称为“孔老二”,他还有哥哥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孔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孔老二,是个比较诙谐幽默的叫法,非常接地气,这么一叫,圣人与凡人的距离就拉近了,仿佛孔子就是隔壁炸油条的老孔似的。“孔老二,来两根油条!”“好嘞!”孔老二这个叫法,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他的确排行老二。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

  • 和珅死后,他的家族为什么没有受到株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和珅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整个清朝无人不知和珅的贪腐,但仗着乾隆的宠爱,和珅却一直稳坐泰山。风平浪静的海面往往隐藏着惊涛骇浪的危险。事实上,很多人对和珅都心怀不满,包括后来的嘉庆皇帝。公元1795年,在位六十年的乾隆退位,次年嘉庆皇帝继位,和珅的命运已经开始悄然

  • 蔡伦:位列侯爵的大宦官,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蔡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蔡伦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宦官,他发明的造纸术影响深远,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我们说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也有人持更谨慎的观点,说他是造纸术的改进者,因为据考古发现,早在西汉初年人们已经掌握了造纸的技艺。只是,那时的造纸技艺简陋,纸张粗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是什么?“冯唐易老”的典故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冯唐,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的生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结果却始终不能封侯,那冯唐又是个什么情况呢?冯唐是汉文帝时期大臣,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但始终得不到重用。冯唐出仕较晚,在文帝时期因直言不讳,还惹得皇帝不高兴

  • 萧何月下追韩信 为什么刘邦会差点精神失常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萧何,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家喻户晓。韩信不被刘邦重用,一怒之下,离职而去,萧何唯恐失去这位帅才,来不及向刘邦请示,就跨马而上追回韩信。萧何追韩信时,刘邦不知隐情,还以为萧何离他而去,气得一蹦而起,差点儿精神失常。韩信的军

  • 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更优秀?朱棣为什么选择朱高炽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高炽,朱棣

    朱棣为什么选择朱高炽做太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高炽, 朱棣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是一个憨厚的胖哥。永乐大帝朱棣的接班人,朱棣一统天下以后,被册封为皇太子。朱高煦,朱棣儿子当中,最会打仗的一个。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表现英勇,多次力挽狂澜,是朱棣夺取

  • 刘备渡江为何要带上十万百姓?百姓们为什么又愿意与刘备一起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刘备渡江为何要带上十万百姓?我们首先列举一下曹操屠城和曹军屠城的记录。第一,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取虑、雎陵、夏丘这三个城池的百姓,全都被曹操所屠杀,几十万百姓一个不留,泗水为之断流。第二,曹操攻打自己曾经的好朋友张邈,张邈可是曹操昔日想要托付家人的好兄弟,最后

  • “掘坟鞭尸”的第一人是谁?伍子胥为什么要对自己国家的国君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伍子胥

    在历史长河中,伍子胥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伍子胥“掘坟鞭尸”这个故事吗?《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有着这样的记载:“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伍子胥剧照)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当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郢都后,伍子胥得知楚

  • 西夏为何盛行女子掌权?这个13岁的小皇帝是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西夏

    西夏为何盛行女子掌权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皇帝立皇后,很多时候并不走寻常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本只是歌女;北周宣帝宇文赟,一次性立了5个皇后;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曾经是他父皇的嫔妃。所以说,古代王朝的婚姻史相当混乱,历史也因此变得很偶然,只要两人在某个时间点对上,历史

  • 秦始皇一生经历了四次刺杀,嬴政: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秦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秦始皇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同唐宗、宋祖马上打江山不同,秦皇、汉武虽然开拓了大片疆域,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上过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场景,他们自然也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