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庭坚:优秀又多面的文人,他有哪些事迹?

黄庭坚:优秀又多面的文人,他有哪些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4/1/23 16:59:09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他提出的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都产生极大的影响。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黄庭坚吧。

北宋长久以来都被视作是我国封建时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巅峰。在这个时代,晏殊、欧阳修和苏轼等接连以文坛领袖的身份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骚。但在这些璀璨夺目的文学巨星身后,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像黄庭坚一样优秀又多面的文人。

一、 正儿八经的科举清官

北宋庆历五年(1045),江西名门修水黄氏迎来又一个新成员。这个发端于西汉循吏丞相黄霸的书香世家已经迎来了许多文学名家和名臣,但他们此时或许也未想到,这位新生的黄氏子弟将来竟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自书香名门,甚至周岁抓周时都一拿起毛笔就不放,黄庭坚的早年几乎是注定的与诗词、科举分不了家。年仅五岁时,展现出过人天赋的他就差点被父亲“撺掇”去参加“神童举”(专门面向神童的一类科举)。嘉祐三年(1058),尚在总角之年他又跟随北宋知名藏书家、龙图阁学士的舅父李常四处游学。至真正参加科举,黄庭坚早已成为江南一带远近闻名的才子,并靠才华迎娶了北宋名臣孙觉(苏轼、王安石之友、秦观之师)的女儿。

可能是老天觉得黄庭坚早年过得太顺风顺水。治平元年(1064),以解元身份第一次参加中央省试的黄庭坚就落榜。得知落榜消息时,他甚至还正在参加朋友们提前为自己准备的庆贺宴席。不过毕竟实力在那,治平四年(1067)第二次参加省试的黄庭坚顺利通过,成为三甲榜首(即进士第31名)。

虽然黄庭坚的名次不算靠前,但他毕竟是个有真才实干的名门之后。中举同年,他即开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后于中央和地方辗转任职多年。曾受黄庭坚主政的泰和县百姓还亲切地称呼这位父母官为“黄青天”。

二、 亦师亦友的苏黄关系

于我们多数人而言,“黄庭坚”这个名字更多的还是和“苏轼”一起出现。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并称。北宋书法四大家里,黄庭坚与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但黄庭坚与苏轼的关系其实远不止如此。

前文提到,苏轼与黄庭坚的岳父孙觉是好友。熙宁五年(1072),也正是在孙觉那,苏轼第一次看到黄庭坚的诗文,由此对素未谋面的黄庭坚心生好感。熙宁十年(1077),苏轼又在黄庭坚的舅父李常那再见黄庭坚诗文,并又对这个后辈进行了一番褒奖。次年,也就是元丰元年(1078),两位互闻声名多年的文苑巨子终于互通书信。

是的,苏轼与黄庭坚一开始只是笔友!但尽管“车马慢,书信远”,两人还是多次唱和,先后创作《次韵子瞻春菜》《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等作品。

元祐元年(1086)初春,以石竹闻名的大画家苏轼作《松石图》,黄庭坚终于与其“同框”并题书。这或许不是二人的第一次会面,但两人初见确实是发生在这年春天。也正是在这个初春,黄庭坚正式拜于苏轼门下,成为一名苏门学士。

不过回顾二人的交往,从苏轼在孙觉那第一次看到黄庭坚的作品,到二人成为师徒,早已过去十五年。所以概括而言,与其说黄庭坚是苏轼的知名学生,到不如说二人是亦师亦友。事实上,在文章方面,黄庭坚还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三、 北宋知名茶迷

除了在政坛、文坛、书法界颇有成就,黄庭坚与茶其实也还有许多故事。唐人陆羽是茶圣,宋人黄庭坚即便算不上北宋的“茶圣”,也绝对算是一个茶迷。

北宋是一个弥漫茶香的时代。茶桌边也自然不会少了文人。有文人,就势必不会少关于茶的文学作品。而如果说苏轼是北宋茶词的开山鼻祖,辛弃疾、李清照等是茶词的对峙群峰,那么黄庭坚就是茶词界无人超越的昆仑之巅。

黄庭坚的家乡江西本就是北宋产茶大省。产自他老家修县的双井贡茶更是北宋名品。他后来任职的地方也多有好茶出产。所以一直“泡”在茶汤之中的黄庭坚写作了大量题材多样、意象精妙、结构浑融、意蕴深远的茶词。

从黄庭坚的茶词里,我们不仅能窥见时人的饮茶生活,欣赏到各地好茶的美妙,甚至还能体会到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的精妙……黄庭坚为茶的痴狂,就是今天为奶茶而“不务正业”的歌手周杰伦都要甘拜下风。

所以说,作为苏轼的门生,黄庭坚确实有着许多与苏轼有关的名号,这也算是他“沾”了老师的光。但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他又是他自己,是不拘一格又自成一格的黄庭坚,是既勤勤恳恳做官,也优哉游哉生活的黄庭坚。

标签: 黄庭坚北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胡服骑射是什么样的?赵武灵王隐瞒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武灵王,战国

    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中国的政治成熟很早,以至于我们可以在春秋战国时代,找到后来所有历史事件的最初原型,其中关于国君如何统治国家,韩非子是个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和理论,比马基雅维利早了几千年,早早地就说过,君主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

  • 历史上张居正改革为何能成功?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又称张江陵,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大的政治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我们中国的脊梁。而其中拼命硬干的人,在历史上不乏少数,其中明代的张居正,绝对能算得上是平明硬干的人,

  • 董卓当初出身那么普通 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倾朝野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董卓

    还不知道:东汉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势力崛起于西北的凉州,而西北是东汉与羌族斗争的前沿阵地。董卓在与羌族的长期战争中不断地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听命于他的凉州兵团,成为西北地区不容忽视的一股实力强劲的军事力量。而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是其趁乱入

  • 土木堡之战后,明朝还有哪些重要人物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英宗,明朝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年,明英宗率部亲征北伐,结果被掳走北上,大明的军事力量遭遇沉重打击,国运危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说到这次明朝和瓦剌大型战役,都不免痛恨于明英宗过于听信王振的话,结果导致数十万明军被拖累之死。本来在土木堡之战前,明军虽然和瓦剌的前期对决失利

  • 关羽和张飞早年一个杀猪,一个卖枣 两人的武功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张飞

    关羽和张飞都出生在民间,又属于寒门,两人却有一身“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功,他们的绝世武功从哪里学的呢?首先来说这第一点,古代下层劳动者是非常的辛苦的,关羽和张飞都出身于民间,又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张飞杀猪,关羽卖枣,在长期的的劳动生活中,锻炼了自己,强身健体,这般的日积月累,有了一把力气,也练就了一身武

  • 汉文帝有多信任贾谊?汉文帝与贾谊君臣情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谊,汉文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文帝和贾谊,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汉文帝和贾谊君臣之谊的详细介绍,和大家一起分享。据《汉书·贾谊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执政初期,就因听闻贾谊从小就有“洛阳神童”的名号,故而特意召其

  • 定陶王刘康为何会与皇位失之交臂?他去世后的西汉皇室经历了哪些巨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康,西汉

    刘康,即定陶恭王,汉元帝刘奭之子,他在公元前23年8月22日去世。作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诸侯王,刘康的去世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西汉政坛或者皇室的巨大波动,一切似乎如普通诸侯王去世那般,过眼云烟的飘散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回到定陶王刘康本身,他则是带着遗憾离世的

  • 吕雉的死因是什么?她去世后,史书如何记载她的身份与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西汉

    吕雉,即吕后,汉高帝刘邦的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皇太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吕后的生平,我们了解最多的莫过于其屠戮功臣、残害刘邦姬妾和子嗣以及与审食其的绯闻等,唯独关于她是怎么死的,许多人不甚了了,那么吕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其实史书早已点出,只

  • 第五琦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为唐朝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五琦,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五琦(71

  • 姜维和陆逊都被称为“社稷之臣” 两人谁的才能更高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维,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和陆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陆逊和姜维都是三国名将,两人的才能相比,谁更加厉害一些?姜维是蜀汉名将,陆逊不仅是东吴的名将,更是东吴的名臣,被称为“社稷之臣”,所以二者比较才能,肯定是陆逊更高一筹。如果真的把这两个人拿出来进行对比,恐怕我们只能比较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