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胡服骑射是什么样的?赵武灵王隐瞒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胡服骑射是什么样的?赵武灵王隐瞒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26 22:06:03

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中国的政治成熟很早,以至于我们可以在春秋战国时代,找到后来所有历史事件的最初原型,其中关于国君如何统治国家,韩非子是个集大成者。

他的学说和理论,比马基雅维利早了几千年,早早地就说过,君主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点欧洲的国王如果知道中国历史,那投来的都是炙热的崇拜,因为在古代的欧洲,国王连离婚的自由都没有,你说这日子过得憋屈不。

中国的国君成为寡人,那意思就是天下我谁也不信,只有我自己才是所有一切的最终承担者,这一点韩非论述得很精彩,而很多时候,君王为了达成某件事,对臣下撒谎或者隐瞒那都是家常变法。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最近又重温了那段历史,忽然发现,这里面其实赵武灵文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你不细看,也很难发现。

我们先来看看,一般情况下,是如何描述这段历史的,赵武灵王作为赵国的第六代君王,继位的时候,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他爹的葬礼上,秦、楚、燕、齐、魏各派精兵一万来参加,这明白这就是给这个年轻的君主一个下马威。

赵国当时的情况也是很糟糕,自从三家分晋之后,日子过得就不顺心,尤其是魏国发展起来之后,居然隔着赵国,去攻打更北边的中山国,还把中山给灭了国。

中山灭不灭,赵国人不关系,但魏国居然越过赵国来打中山,足以说明,魏国是有没有把赵国放在眼里,完全无视他的存在。

当时的魏武卒横行天下,鲜有敌手,属于我国最早的特种部队,而赵国的地理位置还特别不好,不但跟强国魏国接壤,跟多的地方是和蛮夷接壤。

跟胡人接壤自然不是什么好处,但是有雄心的赵武灵王却从中发现了机会,那就是学习胡人的战法,组建一支骑兵部队。

为此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要求改穿胡人那种紧身的衣服,减小阻力,因为原来中原地区的衣服都是以宽大为主,非常不利于骑马。

但这其实并不是主要原因,古代中原有车战,其实作战的时候,也是有紧身衣服穿的,但驾车跟骑马是不一样的,最核心的地方在于这个裤子有没有裆。

古人的裤子都是无裆的,采取跪坐的姿势,因为这样不容易走光,古人所谓的箕踞而坐,就是说叉开双腿坐着,这样的举动非常的不雅。

历史上最有名的箕踞而坐,就是刘邦了,大大咧咧地用这个动作召见儒生,表达自己对儒生的不懈。

但就算是跪坐能不走光,当时没有裤裆的裤子,在骑马的时候,可是非常的要命,当时没有马镫,骑马的时候,会随着马匹的起伏而颠簸,这样身体最脆弱的部分可是受不了。

看到游牧民族有长裤穿,解决了骑马问题,赵武灵王决定改变自己原有的服装,学习胡人的穿着,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骑兵。

胡服骑射的效果如何呢,第二年立马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九年(乙卯,前306)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

简直是立竿见影呀,第二年赵国军事实力爆棚,到处欺负人,先抢了中山国一块地方,接着攻击胡人,把领土扩展到了榆中地区,胡人领袖还进献了大量的马匹,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八面威风。

赵国从此成了军事实力非常强的国家,这是通常我们看到了胡服骑射的描述,这样的描述没有错,但问题是,一只新的军队,新的战法,新的作战技巧,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全部训练好呢,这也太神速了吧。

要是仅仅下令改个衣服就能成为强国,恐怕别的国家早就效法了,这里面赵武灵王不仅招募了赵国的士兵,重点是他还招募了大量的胡人士兵,用胡人已经成熟的战斗技巧,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战斗力突然爆发的效果。

但问题是,赵国人跟各种胡人长期作战,昨天还是敌人,今天就成了战友,这样的话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

尤其是当时大的舆论环境,还是非常重视夷夏之防的,当年齐桓公称霸,打出的就是至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招募胡人,是会引发轩然大波的。

这个时候,胡服骑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出来了,赵武灵王是想通过服饰,来消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人类作为群体天生就是排外的,

尤其是当服装这种一眼就能识别的不同出现的时候,人们的排外心理更是严重。

赵武灵王吸收了大量的胡人军队,对外则是宣称这样衣服很利于骑射,还有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赵武灵王没有说,那就是消弭胡汉矛盾,大家都穿的一样了,自然矛盾就会少很多。

而这些胡人,在赵国又没有什么根基,自然可以得到君王的信任,这跟其他国家喜欢重用客情是同一个道理。

因为国君最要防备的,其实就是那些有家族势力的国内贵族,这一点直到清朝都没有改变,国君最忌惮的,从来都不是一无所有的赤贫者。

但赵武灵王重用胡人,这事肯定也不能明说,这不等于说是,夷夏不分了,对于很多抱有传统的观念的人肯定受不了,战国是个要生存要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突破很多原有旧观念,去最大限度的适应高强度的竞争和战争环境。

标签: 赵武灵王战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张居正改革为何能成功?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居正,明朝

    张居正又称张江陵,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伟大的政治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我们中国的脊梁。而其中拼命硬干的人,在历史上不乏少数,其中明代的张居正,绝对能算得上是平明硬干的人,

  • 董卓当初出身那么普通 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倾朝野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董卓

    还不知道:东汉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势力崛起于西北的凉州,而西北是东汉与羌族斗争的前沿阵地。董卓在与羌族的长期战争中不断地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听命于他的凉州兵团,成为西北地区不容忽视的一股实力强劲的军事力量。而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是其趁乱入

  • 土木堡之战后,明朝还有哪些重要人物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英宗,明朝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这一年,明英宗率部亲征北伐,结果被掳走北上,大明的军事力量遭遇沉重打击,国运危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说到这次明朝和瓦剌大型战役,都不免痛恨于明英宗过于听信王振的话,结果导致数十万明军被拖累之死。本来在土木堡之战前,明军虽然和瓦剌的前期对决失利

  • 关羽和张飞早年一个杀猪,一个卖枣 两人的武功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张飞

    关羽和张飞都出生在民间,又属于寒门,两人却有一身“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功,他们的绝世武功从哪里学的呢?首先来说这第一点,古代下层劳动者是非常的辛苦的,关羽和张飞都出身于民间,又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张飞杀猪,关羽卖枣,在长期的的劳动生活中,锻炼了自己,强身健体,这般的日积月累,有了一把力气,也练就了一身武

  • 汉文帝有多信任贾谊?汉文帝与贾谊君臣情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谊,汉文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文帝和贾谊,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汉文帝和贾谊君臣之谊的详细介绍,和大家一起分享。据《汉书·贾谊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执政初期,就因听闻贾谊从小就有“洛阳神童”的名号,故而特意召其

  • 定陶王刘康为何会与皇位失之交臂?他去世后的西汉皇室经历了哪些巨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康,西汉

    刘康,即定陶恭王,汉元帝刘奭之子,他在公元前23年8月22日去世。作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诸侯王,刘康的去世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西汉政坛或者皇室的巨大波动,一切似乎如普通诸侯王去世那般,过眼云烟的飘散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回到定陶王刘康本身,他则是带着遗憾离世的

  • 吕雉的死因是什么?她去世后,史书如何记载她的身份与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西汉

    吕雉,即吕后,汉高帝刘邦的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皇太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吕后的生平,我们了解最多的莫过于其屠戮功臣、残害刘邦姬妾和子嗣以及与审食其的绯闻等,唯独关于她是怎么死的,许多人不甚了了,那么吕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其实史书早已点出,只

  • 第五琦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为唐朝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第五琦,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五琦(71

  • 姜维和陆逊都被称为“社稷之臣” 两人谁的才能更高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维,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和陆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陆逊和姜维都是三国名将,两人的才能相比,谁更加厉害一些?姜维是蜀汉名将,陆逊不仅是东吴的名将,更是东吴的名臣,被称为“社稷之臣”,所以二者比较才能,肯定是陆逊更高一筹。如果真的把这两个人拿出来进行对比,恐怕我们只能比较两人

  • 张柬之是如何登上宰相之位的?又为何腰推动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柬之,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689年参加朝廷考试时,张柬之在这一千多人中,位列第一,然而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五岁了。而名列第一,也让张柬之立刻就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也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和重视:他到处走访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