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绩为何被叫做“斗酒学士”?他是如何讽刺玄武门之变的?

王绩为何被叫做“斗酒学士”?他是如何讽刺玄武门之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4/1/8 21:33:09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时期诗人,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初唐诗人王绩的名气不大,但他在唐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绩是公认的五言律诗的鼻祖,他的诗扭转了文辞艳丽的六朝余风,以古朴自然,意境浑厚的田园诗为代表,为唐诗的繁盛开了先河。

隋大业年间,年少的王绩来到京城长安,拜谒了当朝权贵越公杨素。对这个少年的才华,杨素非常惊异,称赞他为“神仙童子”。当时的科举制度还不很完善,需要权贵推荐,有杨素这样的大人物品评,王绩顺理成章的举孝廉高第,被授予秘书正字的官位,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但是,王绩是天生的诗人,身上那种直率的性格与浩然的正义感使他眼睛里揉不进一点沙子。在隋末那动荡黑暗的年代里,面对种种官场的丑恶,王绩无法容忍,以饮酒这种消极的方式混日子。最后,他以生病为由回到家乡绛州龙门,过起了悠闲的田园生活。

隋亡唐兴,万象更新。王绩的家族也时来运转,王绩的大哥王度是史学大家;二哥王通号称“文中子”,门生遍天下,魏征、李靖、房玄龄、陈叔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则是王通的孙子;三哥王凝也是史学家;小弟王静是高祖李渊的亲信侍卫。

一家人在新朝廷都很牛,王绩顺理成章进入朝堂,成为门下省待诏,一个中央核心部门很体面的职位。新朝廷,新开始,那么王绩的日子怎么样呢?一次,弟弟王静问他:“新差事是否顺心?”王绩回答:“薪水微薄,孤独寂寞,只有每天按时供应的三升好酒勉强使人留恋!”

哥哥王通的弟子,宰相陈叔达听说王绩的抱怨后,特批给他每日好酒一斗,当时人送雅号:“斗酒学士”。每天都喝那么多,如何办差呢!看来王绩的性格并不是不适合做隋朝的官,而是根本不适合做官。

他最敬佩的是陶渊明,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写了《五柳先生传》;他自称“五斗先生”,写了《五斗先生传》。陶渊明爱喝酒,他也爱喝酒。不但形式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倔强性格也像。

不久,便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面对李世民这种逼父、杀兄、屠侄,以政变谋取天下的卑劣行径,王绩嗤之以鼻。他并不能预测以后会发生贞观之治,单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的行为来看,完全是道德沦丧的行为,是取乱之道。如此帝王怎能做天下人的表率呢!

李世民是天子,王绩无法口诛笔伐,只能以辞职作为无声的抗议,以写诗进行无力的讽刺。他辞官返乡,写下了代表作《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是一首格式工整的五言律诗,算得上唐诗中第一首标准的五律。

夜幕将临时,诗人在东皋山上徘徊着,看着牧人驱赶牲口回家,猎人带着飞禽归来,竟没有一个相识之人,孤独地唱着《采薇》之歌,怀念古代的高士。

王绩用采薇的典故表明了自己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鄙夷与讽刺。当年,孤竹国王子伯夷与叔齐面对国君的位置互相谦让,最后二人竟然逃走,过起了归隐田园的生活。而你皇上干了什么?为了抢位竟然大打出手,杀死亲兄弟。

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觉得武王不忠不孝,拦马劝阻:“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在伯夷叔齐的眼里,周武王的行为尚且不仁不孝,那么皇上的行为又算得上什么呢。

于是王绩归隐田园,怀念采薇,以伯夷叔齐为榜样,以陶渊明为榜样,过起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眼不见心不烦。这就是诗人的倔强,宁愿挨饿,也不委屈自己的臭脾气!

亲人故旧大都为官,看着王绩这样也不是办法。纷纷邀请他再度出仕,朝廷也下了征召他入朝为官的命令,他极不情愿的再度出仕。怀着对采薇的怀念,圣上的偏见,怎能有当官的心思呢!于是,他与吏部官员讨价还价,说要当“太乐丞”。

吏部官员很纳闷,王大人放着大官不做,为什么非要当个芝麻大的“太乐丞”呢?原来王绩早就打听清楚了,太乐署有个叫焦革的人,善于酿酒。当了焦革的上级,还愁没有好酒喝吗!

上班之后,焦革果然每天供应他美酒,王绩的班上的也很有心劲。但没过多久,焦革竟然病逝了,好在他的妻子也会酿酒,就这样王绩一直照顾焦家,焦革的妻子也一直供应他美酒,但天公不作美,焦革的妻子一年后也病逝了。王绩长叹一声,第三次辞职了。此生,他再也没有当官。

再次返回家乡后,他一心一意研究焦革酿酒法,专心致志地喝酒。写下了《酒经》、《酒谱》两本论酒的专业书籍。诗的造诣不好说,但酒的造诣,王绩绝对高过后世李白贺知章等“饮中八仙”。

面对虚伪的世界,虚假的道德,王绩这种一尘不染的高尚很难适应,恐怕也只有在田园之中,在酒之中,他才能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宿。

标签: 王绩唐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刘晟是历史上最无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晟,五代十国

    为什么说刘晟是历史上最无情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可以说,他杀光了自己所有的兄弟,最残忍的是,一天之内杀了8个。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刘晟。刘晟一共有18个兄弟,他自己排行老四。从943年到955年,整整13年的时间,杀了15个流着相同血液的手

  • 大唐猛将尉迟恭,退休后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尉迟恭,唐朝

    大唐猛将尉迟恭,退休后过得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尉迟恭立下过不小的汗马功劳,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唐太宗间接性的告诉尉迟恭:你退休吧,那么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他在玄武门政变当中,也是非常效忠于唐太宗的。他亲自率兵斩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两人,而且还带着武器去威胁李世民他

  • 丁宾:明代清官,一生积善行德活到91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宾,明朝

    丁宾:明代清官,一生积善行德活到91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他在万历年间位高权重可谓是无比风光。可他的权力过大,盖过了皇上。自然也就会有正直的大臣,他们敢于站出来和张居正抗争,但这些人大多没有好下场,不是被贬就是被罢官还乡。丁宾,字礼原,嘉善(今嘉兴)

  • 慕容垂与苻坚的关系如何?两位英雄惺惺相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苻坚,慕容垂

    苻坚,字永固,小字文玉,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慕容垂,字道明,原名霸,小字阿六敦鲜卑族,十六国后燕开国皇帝。两人都是十六国时期称霸一方的君主,互相英雄相惜,互相仁至义尽。苻坚自小崇尚汉文化,七岁便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年仅十三岁任龙骧将军,十五岁进封东海王。357年,19岁的苻坚诛杀暴君苻生

  •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是真的吗?刮骨疗毒有多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关羽,华佗

    很多朋友都非常质疑神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因为刮骨的疼痛实在非常人所能忍受,那么刮骨疗毒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指挥襄樊战役期间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营拔出箭,发现右臂已青肿,原来箭头有毒

  • 历史上允礼是怎么死的?真的被雍正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允礼,清朝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经典宫斗剧《甄嬛传》,可以说是宫斗戏的经典代表作。电视剧里果郡王因与熹贵妃私情被发现后,雍正命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郡王允礼,但历史上并非如此,不但允礼比雍正还晚死,甚至还受到

  • 宋少帝刘义符:刘宋第二位皇帝,他的身上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义符,南朝宋

    刘义符,即宋少帝,小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生母是张夫人,南朝时期刘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义符颇有膂力,善于骑射,通晓音律。东晋时期,先后为豫章公世子、宋国世子,迎娶海盐公主。宋武帝即位后,他被册立为皇太子,永初三年(422年)即位,年

  • 宋文帝刘义隆:刘宋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义隆,南朝宋

    刘义隆,即宋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的弟弟,生母是文章太后胡道安,南朝时期刘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30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424年,刘义隆即位,年号“元嘉”,元嘉三十年(453年),为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文皇帝”,庙号“太

  • 曹操一共有十六个老婆 那么孙权的夫人有多少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孙权作为三分天下的皇帝,孙权一共有多少位夫人?孙权老婆很多吗?“曹魏好人妻,东吴好萝莉,蜀汉全是基!”这是网络上非常著名的段子,其中曹操“好人妻”更是出了名。据史书记载,曹操一共有16位夫人,其实东吴孙权的老婆也不少,最少有十三

  • 郑国:一个不成功的间谍,却是个卓越的水利专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国,战国

    战国时期纷争不断,七国之间为了搜集情报和扰乱敌对国家,互派间谍已是屡见不鲜。但并非所有间谍都能收到奇效,也有可能会弄巧成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就拿韩桓惠王来说,他派水利专家郑国去秦国修渠,不但没有达成“疲秦弱秦”的初衷,反而让八百里秦川成为一片沃野,为秦军横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