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宪宗朱见深有哪些独创?为了讨好万贵妃他做了什么?

明宪宗朱见深有哪些独创?为了讨好万贵妃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4/2/20 0:36:22

明宪宗朱见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童年多舛坎坷,他独宠比他大17岁的万贵妃,他一手造就西厂…这些历史都让这位皇帝蒙上特殊的色彩。在文化方面,他因为要讨爱人的欢心,还造就了明代瓷器精品。

两度成太子

幼年卷入残酷的皇位斗争

1449年,未满两岁的朱见濬被立为皇太子。这一年,瓦剌南犯,明英宗不顾群臣反对,执意亲征,不料土木堡之变之后,朱见濬的父皇被瓦剌俘虏,大臣纷纷与皇太后商议,决定拥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朱祁钰登基,改元景泰,也就是明代宗景泰帝,不想明代宗的皇位没坐多久就出了问题。1450年,瓦剌遣使与明朝议和,表示愿送回英宗。景帝一想到皇位不保,不愿接回英宗,在大臣于谦的劝说下,最后还是答应讲和,接回了太上皇。八月,被俘一年左右的明英宗被放了回来。明代宗很不开心,在此后七年时间,英宗都被软禁在南宫。不仅如此,明代宗还废掉侄子朱见濬,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天有不测,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后来,明代宗病重,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撞开南宫大门,迎明英宗复位。

明英宗复位,朱见濬的名字改为朱见深,又当上了皇太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虽然失而复得,但他幼年便卷于残酷皇位之争,精神压力极大,因而落下个口吃的毛病。明英宗驾崩,皇太子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成化。

明宪宗的那些“独创”

西厂、皇庄、传奉官那些事儿

成化十三年,明宪宗建立西厂,由汪直统领,西厂的特务人数比东厂还要多出一倍,连东厂的太监尚铭,也不得不俯首听命于汪直。西厂气焰嚣张,拥有不经皇帝同意就擅自抄捕的权利,一时西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在明宪宗的统治内,厮役之流可以肆意凌辱大臣,也算是“创举”。

《明史·食货志一》记载:“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明代中期皇庄设立,明代后期则派太监充矿监、税监,为皇室搜集更多的钱财来满足奢侈的生活。1464年,朱见深没收了宦官曹吉祥的田地,设为“皇庄”。所谓“皇庄”并不单是皇帝一个人的庄田,而是包括皇帝本身、后妃、皇太子及在京诸王的庄田。皇庄的设立,开了明代土地兼并的先河。很快,朱见深的皇庄就遍布各地。皇帝带头兼并土地,藩王、勋戚、宦官也纷纷请求皇帝赐土地……

1464年,登上皇帝宝座还不到一月的朱见深下了一道诏令,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人为文思院副使,这就是“传奉官”之始。“传奉官”是当时人们称呼那些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过程,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这违反了正常的手续,却只是为了满足皇帝或者后宫中某个妃嫔或宦官的愿望。这败坏了吏治,也造成了政府运作中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掌握宫中大权的嫔妃及太监就可以借皇帝之名,卖官鬻爵,大行私利。

独宠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万贵妃

万氏力压皇后,成后宫真正的主人。

万贵妃,小名贞儿,年仅4岁就进宫。正统十四年,她奉命照顾年仅两岁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朱见深。朱见深登基后,想立这个宫女为皇后,但被生母周太后驳斥,只好立为妃。皇帝终日临幸万氏,对新立的吴皇后看也不看一眼。万氏仗着皇帝的宠爱,对吴皇后不怎么恭敬。最后,吴皇后终于爆发,她下令扑打万氏,甚至自己动手。皇帝怒不可遏,废了皇后,打入了冷宫,因妃废后,足见皇帝对万氏的感情之深。后来上任的王皇后,充分吸取了教训,对万氏处处忍让。

成化二年,三十八岁的万氏生下皇长子,得封贵妃,可惜没过一年,皇子夭折,万贵妃从此不再有孕,万贵妃也由此开始了打击嫔妃的路数。凡有怀孕迹象的,无不使手段让她们堕胎,险些使成化帝一脉绝嗣,但即使是如此,朱见深依旧对她宠信有加。

万贵妃如此受宠,也成为佞臣笼络的对象。成化一朝专权的宦官,基本上都是依靠万贵妃而起家的。汪直、梁芳、钱能、覃勤、韦兴等人,都是万贵妃的私臣。他们总是借万贵妃修建寺庙的名义,在外面大敛民财,一面贡献给万贵妃,一面自己揣进腰包。外戚横行,奸臣当道,和这位肆意妄为的贵妃有莫大的关系。

因讨爱人欢心造就瓷器精品

成化瓷是明代成化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明宪宗成化皇帝为了讨取万贵妃的欢心,命景德镇烧造了许多杯、盘、碗、碟、瓶、盖罐等日常生活用品,它们体型小巧,花样简洁,素有“成化无大器”之说。

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这时的官窑产品质量极其讲究,民窑产品也很精细。

青花瓷在成化时风格大变,其呈色由浓艳变淡雅,笔画精丽,花纹工细,恬静雅致,成化青花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之冠。斗彩是成化时期创新的杰作,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传世品大多在一尺大小以内,代表作如鸡缸杯、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

据了解,现存于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只有19只,其中四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余均被博物馆收藏。1994年在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港元,创下当时中国古代瓷器在拍卖市场上的成交最高纪录。

标签: 朱见深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八贤王究竟是谁?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贤王,赵匡胤

    受文学作品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八贤王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刚正不阿,手持金锏,匡扶北宋的朝政。其实在历史上,八贤王确有其人,皇帝对他礼敬有加,而且威名远播,连契丹人都怕他,甚至用他的名字来吓唬小孩,止其哭声。那么历史上的八贤王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典韦如果和赵云单挑的话 谁获胜的机会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典韦,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典韦和赵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虎将辈出。而当时的民间也有打油诗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文鸯与姜维。虽然在民间的传说中,赵云的排名要高于典韦,但实际上

  • 孙传庭有着崇祯皇帝的支持,为何还是没能打败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传庭,崇祯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李自成农民军包围开封,焦头烂额的崇祯帝,只能将牢房里的孙传庭放出,命他再度出任三边总督,扛起“剿灭李自成”这口大锅。大概直到这时,崇祯帝依然没弄明白:这位之前三年里,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连耳朵都失聪的孙传庭,才是最有可能拯救明王朝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

  • 曹操求才写下的一首诗,最后成了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

    演义是一种小说体裁之一,不管是哪一本演义闻名于世,影响再大,也不能将其看作是正史。因为它本就不是正史,《辞海》有云: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一种通俗长篇小说,也就是说,它也有可能是作者根据史实假设出来的事件。世人通过演义对曹操的印象便都是奸诈、多疑、狠毒

  • 揭秘:项羽真的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秦朝

    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从这个上面讲,项羽就算看出韩信的才能也不会特别重用于他,他们俩从骨子里就不是一类的人。如果韩信一直追随项羽,他很难等来出头之日,最多就担任一个将军,决不会进入项羽的核心决策层,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完全不是一样的类型,性格南辕北辙,并不欣赏对方的为人,互补都做不到。

  • 唐朝八大功臣,他们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唐朝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就很难善终。无论是多英明的君主,只要臣子有功高震主之嫌,他就会怀疑这位大臣谋反,从而想方设法除掉这位大臣。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明君,但在历史上,他手上也沾染了唐朝功臣的血。当初唐朝八位开国功臣,有3人被他父亲李渊所杀,4人被他所杀。那剩下的那一人又是何结局呢?下面中国历史

  • 李成梁为什么被称为大明不世之功臣?有哪些因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成梁,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成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成梁出身于将门世家,明代武官为世袭制,李成梁的父亲是指挥佥事,父亲去世后,按规定李成梁本来可以接替父亲的职位,由于朝廷规定世袭的武官必须到京城报到,李成梁却穷得连去京师的盘缠都没有,因此直到四十岁他还只是诸生(武秀才

  • 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她如何成为西汉传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娡,西汉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本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妻子,并且已经生养过孩子,却依旧能改嫁太子,又生下未来的皇帝成为太后。如此传奇的经历,如果要说王娡没有心计,想必其宏图大志多半会夭折在王宫中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娡的母亲臧儿是霸王项羽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分封的燕王臧

  •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泌,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泌是唐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他为朝廷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可惜他未遇明主,他的许多谋划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用一生的智慧,稳定了中唐的政局、延缓大唐的衰亡。1.年少聪慧得到唐玄宗赏识

  • 一次败仗毁掉一世英名的大将,他就是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三国

    夏侯渊这个人在曹操集团中位高功大,是曹操独当一面的三大将之一。曹操早期征战,夏侯渊在战场上可说是亮点不多,倒是在后勤保障方面星光明亮,成绩斐然,全军的粮食供给多出自他之手。这就像现在军队的后勤部部长,无论是大阵小仗,他们或许总是不显山不露水,可重要性却不容置疑。夏侯渊一生征战多有胜利,只因为在汉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