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献公去世之后,两位接班人先后被杀,原因何在?

晋献公去世之后,两位接班人先后被杀,原因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顾道惊城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1/31 13:46:33

晋献公去世之后,应该由谁来继承君位呢?

这本来不该是个疑问,因为在临死前,晋献公明确表示:骊姬生的奚齐就是我的接班人。

可问题是:国君能否继位,合法性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却不是最关键的要素。

如果国君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那么他坐在那个位置上,最好的结果也是给别人当傀儡,最坏的结果就是被人一刀宰了。

很不幸,奚齐摊上了最坏的结果,他上位之后没多久,甚至晋献公都没来得及下葬,奚齐就被人一刀宰了。

按说,杀死晋献公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奚齐,这是妥妥的乱臣贼子啊。

可这帮乱臣贼子也有说道:“奚齐之所以能当国君,是因为他母亲骊姬狐媚惑主,晋献公老糊涂了,所以才会废长立幼,而且为了立奚齐,他居然把太子申生给杀了,更逼得重耳夷吾这两位年长有德行的公子流亡在外,我们如果不站出来伸正义,晋国就完啦!”

说得多么动听啊,可实际上不过是看人家奚齐年幼好欺负吗?

在这件事上,荀氏是最难做的。

在临终前,晋献公不但将奚齐指定为接班人,更是将他托付给了荀息,并任命荀息为相国,希望他能守护自己确立的接班人。

结果晋献公尸骨未寒,奚齐就被杀了。

面对奚齐的尸体,荀息哭天抢地,表示自己对不起晋献公的临终托孤,不如一死了之,去九泉之下先君谢罪。

这时,有人劝他说:“晋国目前乱作一团,如果您真的忠于先君,就应该再立一位新君,让晋国重新安稳下来。”

荀息听过之后,立刻决定照做,于是又立了晋献公的另一个小儿子——卓子为君。

这番对话听起来有些奇怪:接班人被杀了,不想办法为他报仇,反而立刻接受事实另立新君,这怎么看也不像忠臣所为啊。

实际上,荀息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面临的问题有些过于严峻了。

我们在前中说过,骊姬被晋献公当成了刀,太子申生因此被杀,重耳、夷吾也因此流亡。

这三位公子,在晋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骊姬得罪了这三个人,想要在晋献公去世之后得逃活命,委实有些困难。

虽然根据《史记》的记载,杀奚齐只是里克的个人行为,但从后续的发展来看,这个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杀奚齐收拾骊姬,显然是三大公子背后的利益集团在集体行动,里克只是在台前操刀而已。

而荀息所在的荀氏,就是当时在晋国前排就坐的超强实力派。

首先,荀息本人是先君晋献公最信任的臣子;

其次,荀氏并没有派人跟随重耳流亡,可重耳回国之后,依然要大力拉拢荀氏;

最后,荀氏在日后分裂为数派,其中任一派,都足以与赵魏韩三家相提并论,比如智氏就是荀氏的分支。

这无不说明一点:荀氏在晋国拥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荀息这次站在风口浪尖,很有可能会让荀氏面临灭顶之灾。

荀氏越强,就意味着他们所拥有的资源越多,也越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

而荀息迎立奚齐这件事,往小了说,只是在尽人臣的本分;

可是往大了说,荀息分明就是骊姬在朝中拉拢的重臣;

再往大了说,就是整个荀氏都早已秘密倒向了骊姬。

如果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要把荀氏和逼死太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这些破烂事儿强行关联起来,然后大家群起分食,荀氏必然挡不住。

所以荀息就想一死了之,表示千错万错都是我荀息的错,和荀氏没任何关系。

旁人建议他另立国君,就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他与骊姬脱钩,或许能保住性命。

然而事实证明,当时晋国的内讧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卓子也是刚当几天国君,又被里克给宰了。

这就说明,大家对于荀氏的敌意越来越明显。于是荀息再也不抱希望,牙一咬心一横,自杀了。

荀息一死,其他人自然也没理由继续朝荀氏发难,所以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反对奚齐上位,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是三位公子背后的利益集团在实施报复;

杀死卓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各大利益集团准备拿荀氏开刀。

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吗?其实也有。

晋国当时的权力格局,与其他国家大不一样。

经过大宗小宗五十年的分裂斗争之后,晋国的公族早已衰落,我在前文中说过,晋献公并不打算处死重耳和夷吾,主要依据也在于此。

晋国的大宗小宗之争,是在晋献公手里完结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晋国公族目前所面临的局面有多危险。

杀太子申生,只是为了防止齐国可能到来的渗透,而对于重耳和夷吾,晋献公没有任何下杀手的可能,骊姬也不可能在这方面对他施加干预。

可由于重耳和夷吾神经过敏直接逃出国,这使得晋国的公族空前虚弱。面对此情此景,如果再立一个幼子,就意味着这个幼子将被拥立者直接控制。

这样一来,其他各大家族还怎么混呢?

所以对于此时的晋国而言,谁也别指望“挟国君以令诸家”,只能找一位成熟稳重的公子继位,而且这个人必须尊重各大家族的利益。

这才是晋国两位小国君先后被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夷吾和重耳能够回国继位的根本原因。

标签: 晋献公骊姬重耳夷吾荀息

更多文章

  • 晋献公:春秋五霸中有一个是我儿子,有两个是我亲戚,我骄傲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云依聊情感标签:秦国,骊姬,公族,重耳,先秦,周朝,晋献公,诸侯国,春秋五霸,春秋(书),中国古文献,烽火戏诸侯

    晋献公:春秋五霸中有一个是我儿子,有两个是我亲戚,我骄傲了吗引言史学家童书业曾说,一部晋国史就是半部春秋史,由此可知晋国在春秋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晋国史中声名最显赫、带领晋国走向辉煌和巅峰的,自然是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姬重耳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国,自此跻身于"春秋五霸"

  • 晋献公:春秋五霸中有三个是我亲戚,我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晋献公,春秋五霸,秦国,骊姬,重耳,秦穆公

    引言史学家童书业曾说,一部晋国史就是半部春秋史,由此可知晋国在春秋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晋国史中声名最显赫、带领晋国走向辉煌和巅峰的,自然是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姬重耳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国,自此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同时也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晋国的称霸固然离不开英明神

  • 晋献公去世后,晋国经历了什么样的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晋献公,晋国,秦国,重耳,夷吾,骊姬

    晋献公去世之后,荀息就准备依照晋献公的遗嘱,拥立奚齐为新的国君。但是,当时的晋国,荀息并不能做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里克、邳郑他们可不同意让奚齐当国君。于是,里克、邳郑这群人便联合了重耳、夷吾他们留在晋国的手下,以待时机。然后,里克再跑来找荀息,探听他的口风,说:“国人都怨恨骊姬,不愿意让奚齐当国君,现

  • 春秋妖女,用一块胙肉离间晋献公父子,最终结局惨不忍睹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骊姬,重耳,夷吾,申生,国君,周朝,先秦,晋献公,春秋妖女,春秋(书),中国古文献,烽火戏诸侯

    01.晋献公五子春秋时期,晋献公攻打骊戎,骊戎求和,献上两位美女姐妹花,大的人称骊姬,小的称少姬。几年后,骊姬与少姬各自给晋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分别是奚齐和卓子。此时,晋献公非常宠爱骊姬,将其封为夫人,所以骊姬便有心让自己的儿子做晋国太子。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历史上有记载的有五个。除了奚齐和卓子

  • 成也晋献公,败也晋献公,晋献公大灭公族的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晋献公,公族,宣昭皇帝,项羽,晋国,周朝,先秦

    上一期讲到,经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曲沃代翼(曲沃代晋),实现了小宗代大宗。曲沃武公升级为晋武公,并迁都翼城。不久后,晋武公去世,其子晋献公即位。晋献公的性格特殊,像齐襄公,也像汉景帝。晋献公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刹人。他开刀的对象,是晋国的公族。董事长与合伙人的

  • 晋献公是个狠人:15年灭掉20余诸侯小国,国土面积扩大10多倍

    历史解密编辑:琳之说史标签:晋献公,齐国,秦国,公族,虞国,晋国

    晋献公本名诡诸,公元前676年,他在父亲晋武公的国丧哀乐中宣誓即位。年轻的晋献公是曲沃伐冀、曲沃代冀的亲历者。即位后的他心里十分明白,他这一族是以旁支的身份经过无数次的鏖战杀戮后才窃得了晋室的统治权、列入诸侯之林的。所以,对于“兄弟阋墙”、宫廷内讧、旁支夺权,他有一种本能的警觉。他自己心里明白,他已

  • 崇祯朝状元如柳下惠, 丫鬟照顾其三年生活仍是处女身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崇祯,柳下惠,刘理顺,进士

    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君子就要像柳下惠那样坐怀不乱,意思是能扼守欲望,不做不符合规矩的事。程朱理学里讲“慎独”,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有外人监督下的真实表现。在明代有一位理学大师,他叫刘理顺,他就和柳下惠一样,每天刻苦修身,最后成就一代大儒,为后世所敬仰。柳下惠坐怀不乱刘理顺出身底层,字复礼,祖籍山西。据历史

  • 打工十来年,不是柳下惠的我是如何经得住诱惑的

    历史解密编辑:你是我的信徒标签:婚姻,爱情,心爱的,背叛,柳下惠

    一次跟同事聊天,他问我玩不玩,想玩的话他来安排。我摇摇头,连连摆手,说我不好这口。一路风风雨雨,才发觉爱你已深入骨髓说这句话时,我真的是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不好这口是假的,是个托词,我是真的不玩儿。也不是不感兴趣,没那个想法,而是因为我是一个结了婚的人,我有老婆,我不能做对不起她的事。而且我们感情很

  • 柳下惠真的坐怀不乱吗?

    历史解密编辑:雪夜惊鸿2021标签:柳下惠,古槐,古庙

    柳下惠与坐怀不乱能够联系到一起,始于两个传说。其一: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这个故事编的很逼真,好像有人在一旁看着似的。不用说在古代,就是

  • 邹城这人相传为柳下惠弟弟,领导奴隶大起义,泰山上有他的插旗石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孟子,盗跖,邹城,史记,泰山,柳下惠

    在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有两个村子,分别为东柳下邑村、西柳下邑村,历史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柳下邑。柳下邑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柳下跖的封地。柳下跖又名展雄,柳展雄,相传是当时贤臣柳下惠的弟弟,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因以展为姓。系战国、春秋之际奴隶起义领袖。“跖”一作“蹠”。在先秦古籍中被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