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走进孟母大讲堂,一起学做好家长。
11月27日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主办,济宁市正德青少年服务中心、梁山县家庭教育学会、鱼台县家庭教育学会联合协办,孟子研究院家长学校承办的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第十五讲开讲。本期讲座由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济宁市政协委员、经典阅读推广人杨富荣担任主讲人,孟母教子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工作人员李红担任主持人。活动采取线上形式举办。
在本期家长课堂中,特邀杨富荣老师做了题为《父母的成长——从心理学到国学》的精彩分享。
在本次讲座中,杨老师主要围绕养育孩子是“整苗”还是“整土”、如何整好夫妻关系这盆“土”、为什么要与圣贤与经典链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养育孩子其实很简单,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要想庄稼收成好,需要把养分撒在土壤里;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老天让孩子这个小苗长在家庭中,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家里的气场,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当我们不断的“整”孩子的时候,矛盾就出现了,所以家庭教育,你是在“整苗”还是在“整土”?引起了在线朋友的思考。
夫妻关系,是家庭这盆土的核心。杨老师讲到,夫妻关系的“死穴”是:我们与一个人的优点谈恋爱,但是我们要与一个人的缺点结婚。每对夫妻,要不断的调整心态,学会夫妻关系的解码,即示弱是能力,认错是素养。每天在一起的小生活,需要大智慧,需要不断的学习成长。
我们与另一半的相处模式,是从父辈那里习得的,这就需要对源头的感恩。父母,是生命的源头,《孝经》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中国人讲求的孝道,是生命的大智慧,孝,是我们实现此生使命的方式路径与源头的力量。
经典,是慧命的源头。《孟子》讲,“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经典告诉了我们最真实最有力量的人间智慧,圣人活成了凡人的榜样,圣人既在前方为人们带路,又在后方为人们兜底。
孔子站在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转折点上,“明先”“觉未”,承前启后。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在实现了物质的富足之后,要对孩子有精神上的引领,才可能教育好新时代的孩子。而只有父母把自己活精彩了,孩子才可能看到方向。孩子,是来开启父母心中爱力的天使。父母和孩子,各自成为他自己,是我们这一代父母的时代使命。
杨老师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当下的教育课题与经典、圣贤的智慧相打通、融合的方式,引起了线上学友的强烈共鸣,本次讲座在感动、喜悦、信心满满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线上学友
文字 | 杨富荣 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