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从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刘讲的好啊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19 7:26:36

周幽王之死到西周灭亡入手,浅析周平王的东迁之举

引言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姬宫湦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即使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周王朝之覆灭也有些奇怪。怎么说灭就灭了呢?当年周武王灭商,尚且要“孟津大会八百国”,“甲子昧爽会牧野”,“血流漂杆脂如泉”,可谓艰辛。而周王朝之灭亡事先好像没有一点征兆,弹指一挥间,说灭了就灭了。综合史籍所载,周幽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第一,任用小人,以贪财善于迎逢的石虢父主持朝政,造成小人在朝而君子在野;第二,宠爱褒姒,废王后及太子。其实宠爱褒姒也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恐怕还在于后者。废除王后与太子,直接招致另一种势力的反对。与此同时同时,周幽王的死也直接导致两个结果。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宠爱的美人褒姒也被犬戎掳走这个美人褒姒最终的结局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也并没有后人关注,谁让她是红颜祸水呢(作者不敢苟同)。

周幽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周幽王之死,也许是周王室内部的刀光剑影所致。可惜的是,幽王至死尚不知为何而死,也许他在临死之前也和后人一样,会感叹“非吾之罪,乃天意也”。周幽王哪里知道,他身边早就有人在算计着他的王位。

浅析周平王东迁周幽王虽然昏庸无道,但从史籍记载来看,幽王怎么都比不过他那残暴的祖父周厉王,厉王的残暴到了国人道路以目的地步,尚且不过遭到流放的下场,为什么幽王却获得了比乃祖严重十倍以至于身死国亡的下场呢?周幽王死后,他原来的太子宜臼在申侯的拥戴下继天子位,是为周平王。另一派势力以虢公翰为代表,拥立王子余臣在携地继天子位,史称携王。应该说,幽王死后,周朝并未灭亡,犬戎畏于诸侯的实力,很快就撤兵了。可是历史上,周平王即位之后为什么要东迁洛邑呢?

周平王东迁示意图

平王东迁是诸侯国列国分裂的标志史书所载平王东迁大都略而不详,只说“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至于为什么要迁都,也是语焉不详。《史记》说是“辟戎寇”。这当然是事实,但堂堂一个大周王朝,为什么对付不了犬戎呢?

戎是周人对分布在周人西边民族的称呼,称北方的民族则称狄。有时又混称西北方民族为戎或狄。这些民族在殷商之时,就成为劲敌,史载“武丁征北方的鬼方,历三百多次征战,三年才得以平定,”到了周,其北方还有鬼方和严狁,一说严狁就是犬戎,经常骚扰边境。所以《诗经》中就有“靡室靡家,严狁之故。不遑居,严狁之故”,都表明严狁对周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但周建立之前,周文王就是靠征伐西戎起家的,因而,周穆王之时,“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但到了周穆王后期,犬戎就不再来朝,于是有了西征犬戎之战,这一次战争以“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结束,犬戎被迁到太原;周宣王时又多次出击严狁,并多次大败他们。但宣王后期,兵伐太原,竟然“不克”,此后多次以王师败绩结束。但王师失败,并不表明犬戎不可战胜,史载晋侯就曾大败犬戎于汾水。这说明,只要周王朝团结起来,犬戎不过构成一种威胁,尚不至于那么可怕。

《史记》不知其间曲折,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事实上,幽王被杀是申侯与犬戎合谋之作,周平王是申侯的外甥,所以申侯实为外甥弑君夺位。许国与申国同姓,也参与立平王,也应是同谋。对申侯和周平王而言,犬戎是友非敌,平王东迁根本不是什么“避犬戎”,而是申侯、犬戎、周平王之间分赃的结果。所以说,如果一定要说等到王室为避犬戎而“被迫”东迁之时,也就意味着周天子及其所辖诸侯国开始分裂,不能共同抗击外敌侵略了。

周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带兵护送下东迁洛邑。稍后,携王在虢公的支持下也称王,形成对立的割据势力。周平王极有可能还有这几个诸侯国的要求所以东迁。如果平王东迁,对诸如郑武公在内的几个热心诸侯无疑能够带来了不少好处。郑国早就迁到了中原,让天子随之东迁,有利于控制天子;秦穆公本就是幽王之世内乱的最大受益者,东迁后,王室丢下的土地,后来都成了秦国的属地,故穆公何乐不为?晋卫等国同样出于这种心态,而积极派兵保护。

自王室东迁之后,即公元前770年至前707年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周王室就主要依靠晋、郑两国的支持和保护。《左传》所说“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其实质应该反过来说,是“王室是依”。公元前771年说到底是一场内乱,战争随着幽王之死和犬戎的西归而告结束,虽然给周王室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与损失,但犬戎的目的并不是要灭你周王朝,而是为了掠财。再说毕竟那是王室经营了数百年之久的基地,比起雒邑那块新的处女地,谁更适合做都城,一目了然。

周平王雕像

平王东迁与当时的东迁热潮有关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崩,其子周幽王即位。就在周幽王即位的第二年,史载“西周三川皆震”。《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一诗就记载了当时的异常天气:“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当时的天命观念下,这便是“天不吊周”。因而,包括周的贵族在内,人们想想方设法逃避这场自然灾难。这个时候,以郑国的东迁最为典型。本来,郑国是在陕西华县一带,这里是属于周王畿之内。

郑国的开国之君、时任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这是一个深得民心的重臣,连他都因为“王室多故”,而心生逃避之念。郑桓公向太史伯阳父请教“其何所可以逃死”,伯阳父指点他设法逃往中原的济、洛、河、颖一带,这一带就是虢国和郐国辖地。于是郑桓公便听从伯阳父的指点,“乃东寄孥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国语·郑语》和《史记》都记载有这件事。

东迁之后形势图

可见,在当时的情势下,周王室贵族的大量东迁,势必带动平民百姓的东迁,东迁成了当时的一个大趋势。周王室贵族与百姓的东迁,一方面加剧了周王室的崩溃,另一方面也催动了中原的开发。平王东迁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进行的。说到底,平王东迁还是申侯等贵族为了能够进一步控制天子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他们并没有去思考复国,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平王东迁之后,王室会衰落得那么快呢其中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另一部分诸侯对幽王之死和平王的即位与东迁心有怀疑,甚至不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幽王罪不当死,平王继位不正,周平王的合法性甚至都受到诸侯的质疑。自此以后,莫怪诸侯对王室不恭,实应是这场内乱所导致的恶果所致。

东迁的后果东迁的最大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周王室国力的进一步衰微,从此以后,王室再也无力西顾,以至于后来王室大臣来到周之故都,见到禾黍离离,不禁有感而发、悲从中来。

周平王东迁雕像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结语在此之后,不仅周王室从此一蹶不振,就连此后的周天子从此都要受制于人,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沦落到还不如一个诸侯国君的地步,一步步的沉沦下去。一句话,平王东迁,实是无可奈何的周平王的一着臭棋,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16年

佚名:《诗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凤凰出版社,2017年

更多文章

  • 《大秦赋》:当年周平王给秦国的空头支票,却成就了秦国的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周平王,秦国,大秦赋,周王室,周王朝,周赧王

    最近《大秦赋》正在热播之中,而大秦赋前面几集可以说分外精彩,其中周赧王可以说是非常凄惨,名义上顶着周天子的名号,实际上战国七雄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到了最后关头还把他拿挡箭牌使。周天子的行为最终惹怒了秦庄襄王,至此八百年周王朝至此覆灭,周赧王面对这情况也只能大呼:“嬴秦,你这个养马的家奴。”然而除了怒

  • 郑国在周平王政权中最早、最强,掌权时间也最长,矛盾积累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郑国,周平王,周平,周王室,诸侯国

    从东西周剧烈变动时期而言,西申国才是第一个公开挑战周天子的诸侯国。西申国联合犬戎灭了西周,这一后果可远远高于郑国挑战周王室的繻葛之战。然而,即便是在春秋,繻葛之战也算不上是春秋时期第一次对周王室的挑战。西周覆灭前后,西申国与鄫国拥立五六岁的姬宜臼为王;而周幽王死后,中原诸侯在虢公翰主导之下,立周幽王

  • 郑庄公想离职,周平王出了一个损招,结果两人都吃了大亏!

    历史解密编辑:小人物故事标签:周平王,郑庄公,周幽王,诸侯国,秦国,郑国

    读一段历史,品一段人生。右边点击关注,带你看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损人害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东周开始的时候,那时周朝刚刚经历过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丢掉了西边的两块疆土,周平王无奈迁移了国都,也就是后世称呼的东周。那时节,周平王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什么呢,因为周朝本来是天下的共主

  • 周平王迁都,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吗?周天子的权威实际上早已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小鸣收藏馆标签:分封,先秦,周平王,周王室,周天子,诸侯国,周宣王,烽火戏诸侯,周朝君主列表

    周平王迁都,不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在周平王迁都前,周王室已经处于衰败局势,原先所在的都城常年受西戎侵扰,因西周时的连战征战,此时周王室已经衰落到无力自保,周平王的迁都是迫不得已。迁都后的周王室从此失去了关中之地的领导权,实力更不如从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召,强大的诸侯更是自居霸主。周天子“天下共

  • 破解《诗经·王风·扬之水》,它是周平王和楚国交战的历史遗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晋公子标签:周平王,楚国,诗经·王风·扬之水,周幽王

    公元前771年,一个沾着血腥味儿的噩耗在以镐京为中心的周朝王畿内弥散开来:周幽王的亲家申侯居然联合犬戎犯上作乱,把幽王杀死在了骊山脚下。曾经和睦的姻亲反目成仇,认真说起来,这事儿还得怨周幽王自己个儿。是他移情别恋,宠溺褒姒,执意要废掉申侯之女的王后名分,并迫害太子宜臼,才招来这场杀身之祸的。幽王死后

  • 任见:秦部落主送周平王逃往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巴黎邮报标签:周平王,洛阳,刘邦,刘秀,秦国,长安

    任见:秦部落主送周平王逃往洛阳第十一章 该不是另有图谋吧“我们家乡的美酒是葡萄酒。”昆塔说,“地中海的风把葡萄吹得又大又甜,酿出的酒非常醇美。最好的酒是头榨酒,二榨酒是休闲级的,然后是渣酒,价格便宜,作为饮料可以放开了喝。下次再来中土,我们要多多地为大人带来最好的罗马美酒。今天只有一瓶请大人品尝。抗

  • 郑庄公和周平王的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的葡萄有点辣标签:周平王,郑庄公,周王室,左传,郑国

    郑庄公和周平王的恩怨情仇!凡萱历史阁2022-06-2611:29广东关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后,因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一路上由郑国郑武公相助。周平王平安到达洛邑。东周建国初期,由于国内尚不稳定

  • 周平王迁都洛阳,为何会引发诸侯混战?清华大学给出颠覆性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周平王,周幽王,周王朝,诸侯国,褒姒

    周王朝是周武王姬发打败纣王之后建立的王朝政权,这个王朝前后存续时间长达八百多年,可以说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王朝了。虽然它时间久远,但是在王朝存续期间一直大小纷争不断。待到周王朝末期的时候,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春秋战国的混乱时期。当时周王朝治下的大小诸侯国之间争权夺利、抢占土地打得不可开交。在此情况下他们

  • 周平王为什么会把西周的“龙兴之地”关中地区封给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平王,龙兴,关中地区,秦国,周幽王,关中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时代正式开始,而把周朝“龙兴之地”关中地区封给了护驾有功的秦国。而秦国凭此获得了占据关中地区的法理依据,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实体基础。不过感到奇怪的是,周平王虽然被迫东迁洛邑,但当时并没有到必须把“龙兴之地”关中地区都分封出去的程度,甚至连名义上都没

  • 为什么周平王只是迁了一下都,周天子就开始被诸侯欺凌?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周平王,周天子,周王朝,周王室,诸侯国,周幽王,周朝君主列表,周朝,先秦

    周朝以“平王东迁”为标志,分割为西周和东周两段历史,西周天子吊打诸侯,东周天子被诸侯吊打。西周的都城镐京,即后来的长安,东周的都城雒邑,即后来的洛阳。北魏迁都,让它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大明迁都,奠定了三百年江山基础,周平王迁都,怎么就把周王朝带进坑了呢?他为何要迁都呢?公元前772年,周朝发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