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玉藻前,传说中的日本狐妖,她曾是妲己,还曾幻化成褒姒?

玉藻前,传说中的日本狐妖,她曾是妲己,还曾幻化成褒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记忆收藏家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3/12/7 8:05:52

01

传说的概要

玉藻前,日本传说中的大狐妖。关于玉藻前,其传说故事在日本有多个版本,以下是《绘本三国妖妇传》中记载的版本。这里的三国,指的是中国(唐土)、天竺、东瀛。

玉藻前,最初的名字是藻女,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收养长大。18岁时被选入宫中侍奉,成为侍奉鸟羽上皇(1103~1156,退位的天皇称上皇)的女官。因其美貌和博学,逐渐受到鸟羽上皇的宠爱。某夜,一阵狂风令烛光熄灭,此女全身发光,鸟羽上皇以其为菩萨化身,赐名玉藻前。

玉藻前

不久,鸟羽上皇健康恶化,御医们束手无策,但是阴阳师安倍泰成(亦有作泰亲)看出是玉藻前作祟。安倍泰成作法,玉藻前被迫现出九尾狐的真身(《玉藻草子》中描写为二尾狐),并逃出宫中。

之后,“那须野”(现在的栃木县那须郡周边)出现了有妖怪专门掠夺妇女儿童的传闻,应那须野领主“须藤权守贞信”的请求,朝廷以三浦介义明、千叶介常胤、上总介广常为将军,阴阳师安部泰成为军师,率兵前往那须野。

在那须野,朝廷的军队发现了已经化为九尾狐的玉藻前,双方交战。几经周折,朝廷军队终于把九尾狐逼入绝境。玉藻前出现在须藤权守的梦中,并以女儿的形象出现,请求贞信原谅,但贞信不为所动。最后三浦介义明射出的两支箭贯穿了九尾狐的侧腹和脖颈,上总介广的长刀砍中九尾狐,九尾狐气绝身亡。

玉藻前和三浦介义明

死后的九尾狐又化成巨大的毒石,夺走了接近它的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就连许多前来安魂的高僧,也纷纷被毒气击倒。因此,人们把这块毒石命名为“杀生石”。后来,据说在日本的南北朝时代,会津元现寺的玄翁和尚才破坏了杀生石,玉藻前及其遗留祸害终被歼灭。

此外,在这个版本的传说中,记载玉藻前之前曾幻化成殷纣王的妖妃妲己。她杀死了纣王一位名叫寿羊的妾室,占据了她的身体迷惑王。周武王灭殷时,妲己被杀。

但是她没死,在日本这个版本的传说中,九尾狐却又跑到了天竺,成为摩竭陀国斑足太子的妃子华阳夫人,她唆使王子砍下千人的首级,暴虐至极。有一个叫耆婆的人识破了她的真身,用在金凤山中得到的药王树做的拐杖打了她一下,其九尾狐的原形立刻显现出来,但被她逃走了。

接着,九尾狐又幻化成周幽王褒姒,备受宠爱,后面就是我们熟悉的烽火戏诸侯戏码。但是她还是没死,然后到了唐朝时期,这只九尾狐变身成16岁左右的少女若藻,和吉备真备一同乘坐遣唐使回国的船去了日本。

九尾狐形态的玉藻前

02

传说的演变

关于玉藻前的传说在各个时期,各个版本都有所不一样。《绘本三国妖妇传》成书于19世纪,但是玉藻前传说在14世纪时就已在日本出现,各类文献均有类似记载。

日本室町时代(1338—1573)前期的《玉藻之草纸》(又名《玉藻前》)可能是最早记载玉藻前传说的书籍。该书记载的玉藻前传说,大部分跟《绘本三国妖妇传》相似,不过这个版本里的玉藻前是双尾狐,而非九尾狐,而且以褒姒而非妲己为其在中国的化身。

跟《玉藻之草纸》同期或稍迟成书的《神明镜》也记载了玉藻前的故事,其内容与《玉藻之草纸》大同小异。《神明镜》也记载三国(中、日、印)三大祸国红颜均是同一狐妖的化身,在日本是那须野的玉藻前,在印度是天罗国华阳夫人,在中国是周幽王王后褒姒。狐妖最后赴日化身玉藻前,在日本被收服,不再转世害人。

此外,能乐的《杀生石》、《下学集》(1444年)中都已有记载玉藻前的传说。但是,早期的玉藻前传说在内容上,都只是说三国(中、日、印)三大祸国红颜均是同一狐妖的化身,但没有指明妖狐是九尾狐,也没有提到妲己。

而中国没有将褒姒视作九尾狐,亦无九尾狐转生之说。而日本以褒姒取代妲己成妖狐化身,且妖狐在中印日都曾作恶。

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是中国人渡来传说的全盛期,其中以徐福及杨贵妃最为著名,徐福及杨贵妃分别被传说成了日本皇室的祖先及日本守护神。玉藻前传说与中国九尾狐传说的结合便是最好的例子。

在江户幕府时代,玉藻前传说在华阳夫人、褒姒及玉藻前之外又加上了妲己,且均视作九尾狐化身。

此外,在日本一些文艺作品中,玉藻前还有其他化身,比如在纪海音的净琉璃《杀生石》(1716)中,玉藻前以女官及茶店之女两种姿态出现。山东京传(1761~1816)的《糸车九尾狐》中说九尾狐化身妲己及玉藻前后,曾在13世纪以老妇之姿再现日本,作乱九十多年。

03

祭祀玉藻前的神社

在日本,九尾狐还与祭祀狐仙的稻荷信仰结合。江户幕府时代以前,在筱原(今栃木县大田原市)已有玉藻稻荷神社,相传是玉藻前被追杀时曾停留之地。据称镰仓幕府的创立者源赖朝(1147~1199)在1193年曾参拜玉藻稻荷神社。三代将军源实朝(1182~1219)在1219年亦曾到访,称玉藻前为“玉藻稻荷大明神”。

除玉藻稻荷神社外,离那须野汤本温泉杀生石不远的温泉神社亦拜“九尾稻荷大明神”。此外,那须野的解石神社宣称供奉杀生石的碎片。散落各地的杀生石碎片亦称多被供奉于神社内。

玉藻稻荷神社

04

玉藻前的原型

玉藻前的原型,据说是备受鸟羽上皇宠爱的藤原得子。她并非出身名门望族,却一跃成为皇后(按当时的日本传统,对皇后的出身要求较高)。历史上,她生育的儿子成了天皇,但年仅16岁就去世且未留下后代,后来她又策划把养子推上了皇位。她受宠后,逼得鸟羽天皇的原皇后藤原璋子出家让位,并与崇德天皇、藤原忠实、藤原赖长父子对立,引发了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不过,藤原得子实际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皇位继承,学者们众说纷纭并没有定论。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头条创作挑战赛#​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二十位美女:第一西施、第二褒姒、第五赵姬、第十四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西施,赵姬,芈月,褒姒,先秦,宣太后,春秋战国,烽火戏诸侯

    古往今来,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有这二十位美女:歌在身不复返,弄玉之名空余”。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弄玉与儿子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萧氏。历史上确实有弄鱼。她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之女。第十九、徐穆公的妻子徐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徐国的国君。徐穆公的妻子并没有在史书

  • 《史记》中,“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其父居然是一只黑龟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褒姒,宫女,商朝,后宫,史记,先秦,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英雄当是男儿身,祸国多为红颜水”。封建社会有一种观念,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红颜祸水。中国人对于女性的看法是贬低性的,在政治上,女性很难获得应有的权力,在社会风俗中,女性也不能有许多自由。按理来说,得到的机会越少,承担的责任也是越小的,既然社会上对女人有诸多的限制,那么女性就不应该担负什么家国天下

  •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为何要泼脏水给褒姒?烽火戏诸侯真的确有其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司马迁,褒姒,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刘彻,史记

    (图)烽火戏诸侯,王井(绘)1烽火戏诸侯是妇孺皆知的一个历史典故,指的是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烽火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一般每隔几里地一座。倘若有敌人冒犯,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的烽火台发现后也相继点火

  • 周幽王,暴戾寡恩,宠谄臣,远贤臣,宠褒姒,废太子,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逝世,太子宫涅继位,史称幽王。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喜怒无常,好酒色,不理朝政。贤侯国舅申公屡谏不听,申侯退归申国。周幽王信任虢石父、祭公、尹球,并列三公。贤大夫赵叔带谏劝幽王,勿用佞臣,远小人,近贤臣。周幽王将叔带罢官,逐归田野,大夫褒晌,为叔带说情,被幽王囚于牢狱。褒晌之子洪德,为救父亲,

  • 我国历史上的10大美人,冷美人褒姒排第八,苏妲己只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妲己,褒姒,冯小怜,甄宓,赵飞燕,貂蝉

    人们形容一个女性的美,经常会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词语,将她们比作成我国历史上的那些最顶尖的美女。不过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美女,肯定很难和历史上的那些顶级美女相提并论。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美女都有谁?她们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十、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发生在陈圆圆身上的故事。

  • 白人歧视黑人,士大夫歧视女性,“烽火戏诸侯”映射出褒姒的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褒姒,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宣王,烽火戏诸侯

    褒姒是何许人也,周幽王的第二任王后,一直以来被当作是红颜祸水。在历来的政治家和史官眼中,褒姒因“烽火戏诸侯,一笑而江山失”致使西周就此灭亡。这一说法流传了将近三千年,期间褒姒一直身负祸水的恶名。令人诧异的年龄在褒姒是被送给周幽王这一点上没有太大的争议,一种是褒人有罪,为了赎罪献上褒姒;另一种则是周幽

  • 褒姒烽火戏诸侯?司马迁为何把褒姒说成妖女?由于一古老传统偏见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司马迁,褒姒,烽火戏诸侯,史记,吕氏春秋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由于对西周灭亡的传统阐述长期以来一直被褒姒这一神秘的角色所掩盖,因此必须首先廓清褒姒之谜。褒姒身世故事中的内在矛盾早在两百年前便由焦循指出。从另一方面看,我认为,证据显示后世史学家所描述的褒姒这一角色

  • 褒姒红颜祸水:烽火戏诸侯只是故事不是历史!褒姒其实比窦娥还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褒姒,窦娥,周朝,先秦,周幽王,红颜祸水,烽火戏诸侯

    我们都知道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所以对褒姒这个女人也并不陌生,因为西周亡于褒姒,所以她也被贴上了红颜祸水、狐狸精等一些贬义的标签。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褒姒是被冤枉的,比窦娥还冤。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褒姒描写的非常玄幻。如此不切实际的描写,无非就是想证明褒姒并非人,而是充满了魅惑,且是一个可以祸国

  • 张绿水:被称为“朝鲜三大妖女”之首,行径堪比中国的妲己、褒姒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妲己,褒姒,张绿水,朝鲜,妖女,燕山君,艺术家,声乐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不乏“红颜祸水”这样的人物出现,例如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剖腹挖心的妲己、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等等。这些女人用美色蛊惑君王,致使君王终日荒淫不理朝政,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国家的灭亡。这样的红颜祸水不仅在我国历史中时有出现,在紧邻我国的朝鲜半岛上,也曾有过这样一位被民间称为“妖女

  • “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千古冤案谁来翻,褒姒苦闷谁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褒姒,周幽王,周王朝,幽王,诸侯

    导言“倾国倾城”用来形容一个人长相俊美,而褒姒“倾国一笑”却使其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褒姒入周,用于止戈,挽褒国于危亡。褒姒天生丽质,周幽王对其宠爱有加,而褒姒对于争宠献媚则毫无兴趣,她对一切都看的很淡,入宫以来一直是不苟言笑。而周幽王却对她宠爱有加,相比她的美貌,幽王更爱她的无欲无求。 自古以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