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同哥哥有私情,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为何却受到后世爱戴敬仰?

她同哥哥有私情,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为何却受到后世爱戴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华夏今日军事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2/14 1:33:22

春秋时期有位奇女子名叫文姜,与哥哥有不正当私情,私生活甚至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但在文姜死后,她却被奉为了鲁国国母,受到后世代代敬仰。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何在礼法森严的春秋时代,这样一位私德败坏的女子,反倒会受到后世爱戴敬仰?

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不仅身份尊贵,而且长得貌美,人还机灵可爱。所以,文姜一出生就受到父亲无限的宠爱。文姜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齐襄公,少年英才,仪表堂堂。两人青梅竹马,暗生情愫,在多年的玩耍陪伴中,情根深种。文姜身为封建时代下,处处受限的女子,本应遵守着三从四德,未来好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但是文姜不顾道德礼法,不顾世俗的眼光,深深爱上了自己的哥哥齐襄公。

二人两情相悦经常私会,周围流言四起也丝毫影响不了,她们日渐加深的感情。文姜到了出嫁的年龄,父亲先是想将其嫁入郑国,但被拒绝。但是齐僖公最终还是决定,将文姜嫁给了鲁国的鲁桓公。文姜和齐襄公的爱情故事也就戛然而止,没有了后文。但是谁也没想到,两人会在十五年之后再续前缘。这年,鲁桓公因国事需要到齐国访问,文姜听说鲁桓公去的是齐国,也请求随同。这时的文姜,已经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可她心里仍然装着自己的旧情人齐襄公。

到了齐国之后,文姜借着兄妹团聚的借口,多次与齐襄公相见,表面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妹,背后是不伦的禁忌之恋。文姜和齐襄公的事迹,没多久败露,鲁桓公知道后是又气又恼,称回鲁国之后,要曝光他们的私情。文姜不希望自己名声扫地,同齐襄公商量之后,齐襄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叫鲁桓公永远也说不出这个秘密。齐襄公安排的宴会上,鲁桓公被灌醉,齐襄公派手下彭生,解决了鲁桓公这个祸害。

鲁桓公一死,鲁国上下人心惶惶,闹着要齐国拿出个服众的解释。齐襄公将彭生推了出去,避免了一场战乱。而中间横着一条人命的文姜与齐襄公,依旧你侬我侬,如胶似漆。按理说,像文姜这样违背女德,偷尝禁果,并同情人杀害自己夫君的女子,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也该比褒姒和妲己的批判声更多,可是历史上的文姜,在死后却受到了后世的爱戴与敬仰。这是为何?

文姜能够成为鲁国国母的原因,是她救家国于水火,护一方百姓几十年顺遂。鲁桓公去世后,文姜的儿子鲁庄公即位,但鲁庄公年龄尚幼,肩上还担不起国家的重任。文姜只好代自己的儿子掌管着鲁国的上下,此时的鲁国实力不强,随时可能被其他诸国吞并。齐国的齐襄公去世后,齐桓公即位,此人手段更加毒辣,野心也更大。

齐桓公上任不久,就开始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想要壮大齐国的势力。文姜为了鲁国的安危,多次涉险前往齐国,只愿齐国不要将刀尖,对准鲁国。在文姜的努力谈判说服下,实力远超鲁国几倍的齐国,没有趁虚而入,反而让两国之间维持了多年的和平。同样的,文姜还前往鲁国周边的一个小国莒国访问,维系邻国之间的友好相处。

对于外来威胁,文姜不辞辛苦,四处谈判,国内的纷争,文姜同样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气一一平息。让整个鲁国的子民,几十年间都免受战乱的侵扰,可以相安无事,自顾自的生活。民间非常感激文姜,为鲁国所最做的贡献,这样的功绩,甚至盖过了文姜此前的私德之事。在文姜死后,民众还自发为她修建起了庙宇,年年祭拜。

现代人的思想观念,虽然比从前开明先进许多,但是对于一些不伦之恋,依然持批判态度。不仅是因为在道德伦理上与传统文化背道相驰,还有就是现代人熟知近亲结婚,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古人没有现代医学思想,并且特别看中宗族血脉的传承,尤其是皇室贵族,奉行着亲上加亲的观点理念。可是像哥哥与妹妹之间的爱恋故事,同样不赞成,认为这有失风俗,有违道义。

在如此时代之下,文姜依旧能打破时代枷锁,受到民众爱戴,跟她对鲁国的贡献分不开。而褒姒和妲己被视为红颜祸水,是因为她们导致了国家灭亡,和文姜不可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对,和褒姒妲己同样放荡的文姜,会有较高的评价。

标签: 褒姒妲己爱戴齐国国君

更多文章

  • 美到让帝王葬送国家的妲己和褒姒,有着相同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人人都是甲方标签:褒姒,妲己,周幽王,纣王,诸侯国,烽火戏诸侯,商朝,周朝,先秦

    纣王无道独宠妲己,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这两个亡国之君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真正美到可以倾国的妃子,“帮助”他们亡国。但说起来,无论是苏妲己还是褒姒,其实他们的出身都很惨。苏妲己是自己的部落被打败后,被部落的人送给纣王的。从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苏妲己:蛊惑纣王、陷害忠臣、残杀百姓......

  • “烽火戏诸侯”真的存在吗?褒姒表示:我很冤枉,但我说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司马迁,神农氏

    我是新 生代的太阳,点一下“关注”吧,每天分享历史背后的故事和我的生活感悟。公元前789年,周幽王在骊山点起了烽火,邻近的诸侯看到后以为有外敌来犯,于是风风火火地领兵前去护驾。谁知周幽王拥着一个漂亮的妃子,站在城墙上大笑。众诸侯不解,于是向当地百姓询问,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理由居然如此荒唐。“烽火戏诸

  • 褒姒替周幽王背黑锅?正宫王后成红颜祸水,只为成全周幽王的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周幽王,褒姒,红颜祸水,妲己,商纣王,先秦,周朝

    自古以来遇到亡国之君,总会伴随着红颜祸水的故事,“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丧”。商纣王因为妲己而祸国,吴王夫差因为西施而”以惑其心,而乱其谋“,汉成帝因为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而不理朝政,唐明皇有了杨玉环后“从此君王不早朝”。所以古人记载这一切的时候都喜欢把问题归结于女子,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是因为她们

  • 玉藻前,传说中的日本狐妖,她曾是妲己,还曾幻化成褒姒?

    历史解密编辑:记忆收藏家标签:妲己,褒姒,狐妖,周朝,先秦,商朝,玉藻前,九尾狐,杀生石,周幽王

    01传说的概要玉藻前,日本传说中的大狐妖。关于玉藻前,其传说故事在日本有多个版本,以下是《绘本三国妖妇传》中记载的版本。这里的三国,指的是中国(唐土)、天竺、东瀛。玉藻前,最初的名字是藻女,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收养长大。18岁时被选入宫中侍奉,成为侍奉鸟羽上皇(1103~1156,退位的天皇称上皇)

  • 春秋战国二十位美女:第一西施、第二褒姒、第五赵姬、第十四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西施,赵姬,芈月,褒姒,先秦,宣太后,春秋战国,烽火戏诸侯

    古往今来,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有这二十位美女:歌在身不复返,弄玉之名空余”。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弄玉与儿子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萧氏。历史上确实有弄鱼。她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之女。第十九、徐穆公的妻子徐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徐国的国君。徐穆公的妻子并没有在史书

  • 《史记》中,“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其父居然是一只黑龟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褒姒,宫女,商朝,后宫,史记,先秦,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英雄当是男儿身,祸国多为红颜水”。封建社会有一种观念,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红颜祸水。中国人对于女性的看法是贬低性的,在政治上,女性很难获得应有的权力,在社会风俗中,女性也不能有许多自由。按理来说,得到的机会越少,承担的责任也是越小的,既然社会上对女人有诸多的限制,那么女性就不应该担负什么家国天下

  •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为何要泼脏水给褒姒?烽火戏诸侯真的确有其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司马迁,褒姒,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刘彻,史记

    (图)烽火戏诸侯,王井(绘)1烽火戏诸侯是妇孺皆知的一个历史典故,指的是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烽火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一般每隔几里地一座。倘若有敌人冒犯,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的烽火台发现后也相继点火

  • 周幽王,暴戾寡恩,宠谄臣,远贤臣,宠褒姒,废太子,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逝世,太子宫涅继位,史称幽王。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喜怒无常,好酒色,不理朝政。贤侯国舅申公屡谏不听,申侯退归申国。周幽王信任虢石父、祭公、尹球,并列三公。贤大夫赵叔带谏劝幽王,勿用佞臣,远小人,近贤臣。周幽王将叔带罢官,逐归田野,大夫褒晌,为叔带说情,被幽王囚于牢狱。褒晌之子洪德,为救父亲,

  • 我国历史上的10大美人,冷美人褒姒排第八,苏妲己只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妲己,褒姒,冯小怜,甄宓,赵飞燕,貂蝉

    人们形容一个女性的美,经常会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词语,将她们比作成我国历史上的那些最顶尖的美女。不过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美女,肯定很难和历史上的那些顶级美女相提并论。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美女都有谁?她们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十、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发生在陈圆圆身上的故事。

  • 白人歧视黑人,士大夫歧视女性,“烽火戏诸侯”映射出褒姒的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褒姒,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宣王,烽火戏诸侯

    褒姒是何许人也,周幽王的第二任王后,一直以来被当作是红颜祸水。在历来的政治家和史官眼中,褒姒因“烽火戏诸侯,一笑而江山失”致使西周就此灭亡。这一说法流传了将近三千年,期间褒姒一直身负祸水的恶名。令人诧异的年龄在褒姒是被送给周幽王这一点上没有太大的争议,一种是褒人有罪,为了赎罪献上褒姒;另一种则是周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