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烽火戏诸侯不是真的,褒姒背锅2000多年

烽火戏诸侯不是真的,褒姒背锅20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4/1/17 4:49:07

我想大家在小时候都听过一个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

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

那么,《史记》作为良史,这个故事想必是可靠的吧?

很可惜,答案是不可靠。

故事很精彩,逻辑很荒唐。

话说周幽王作为西周的第十二任君主,执政期间荒淫无道,把西周都搞灭亡了,他宠爱妃子褒姒。

褒姒——褒国人(今陕西汉中褒城),姓姒,故称褒姒。“初褒人有罪,幽王‘请入女子于王以赎罪,是为褒姒’。”幽王三年,褒女游后宫,见而爱之,生子名伯服。''

可见褒姒是为了赎罪被周幽王宠信的,还给周幽王生了一个儿子,叫伯服。

褒姒这位汉中姑娘长得那叫一个美啊,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一看就是气质美女。但是,她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爱笑。

美人不爱笑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周幽王很是头疼,方法使尽,好话说尽,褒姒就是不笑。看到爱妃一副抑郁症的样子,周幽王也无可奈何。

这时候,周幽王的上卿虢石父出了一个馊主意,他让周幽王点燃烽火台,用这招来博取褒姒的欢笑。

请记住虢石父,后面还要提到他。

烽火台是防御性军事措施,古人为了外御,每隔一段距离修建烽火台。一旦有敌人入侵,白天生烟,夜里放火,用来报警。倘若周天子点燃烽火台,诸侯国都有前来援助的义务。

周幽王的脑袋不知道被哪扇门卡了,他无缘无故地点燃了烽火台。

诸侯国一看周天子有难,纷纷举着大刀赶来救援。到了骊山(西安市临潼区城南)脚下,眼珠子都掉出来了。只见周幽王和褒姒正在歌舞升平,哪里有半点敌人侵入的痕迹呢?

周幽王表示:“大家辛苦了,没有敌人,我只是看看大家有没有忘记我,烽火台好不好使。”

褒姒看见诸侯国狼狈不堪,自相践踏,竟然没憋住,笑了出来。

诸侯国很愤怒,周幽王很高兴。

此后,周幽王连续点燃烽火台数次,诸侯国被玩了数次,浪费粮草兵马无数。

之后,犬戎进攻王都镐京(现西安市),烽火台无人响应,周幽王死。

到此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讲完了。

故事很精彩也很简单,是《狼来了》的高配版。

但这里我认为有三个问题。

第一,烽火戏诸侯真这么好笑?

如果你是褒姒,看到诸侯过来骂人,你笑的出来吗?这逻辑不简单吗?

第二,周幽王作为一代天子,这么玩造成什么后果他不懂?

周幽王就算再荒淫无道但也不是傻子,周天子的面子不要的吗?

第三,西周的烽火台在哪里?

答案是没有,西周根本没有烽火台。

怎么会没有?不是西周就有烽火台了吗?

周幽王的烽火台,就算存在,也不会是汉朝那种千里传讯的烽燧,最多只可能是比较大的狼烟台。这在当时是有条件建造的,但无法接力传讯。

为什么?

因为离周天子最近的晋国离镐京的距离是300公里……

如果等诸侯国来援助,周幽王早投胎了。

综上所述周幽王的死真的是为博褒姒一笑而戏耍诸侯国导致诸侯不来救援的原因吗?

既然烽火台无法传讯,那诸侯怎么来?

自己点着陪褒姒玩吗?

如果故事是假的,那周幽王到底是怎么凉凉的呢?

这就要提到《竹书纪年》里的记载了。

《竹书纪年》是一本逃过焚书抗儒的古代编年体史书,内容主要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竹书纪年》是这么解释周幽王死因的。

说周幽王玩就玩吧(不是玩烽火),接着好好过日子不就行了。

可是,周幽王也是作。宠幸褒姒就宠信,非得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废掉。申后废掉就废掉,又把太子宜臼废掉。

这就是他不对了,不知道女人为母则刚吗?

你动我可以,动我儿子怎么行?反了天了!

于是,申后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周幽王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申后回娘家后,对着自己老爸一顿哭。申国国君一看女儿被欺负了,这事不能忍,得去干他个周幽王。

问题是,我打不过他啊……

于是申侯直接联合其他诸侯国去评理并且立外孙宜臼为周天子,是为周平王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很生气,一不做二不休就率军去攻打申国。申国联合犬戎等其他诸侯和周幽王短兵相接。

没想到啊没想到,周幽王就这么被杀死了。

正牌天子死了,天下大乱了。

这时候作为周幽王的旧臣的虢公翰,很是不服气。

他认为原太子与他外祖父申侯合谋杀掉周幽王,是为弑父,申侯杀君是为叛逆,大逆不道,因此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要为周幽王报仇。

二来,自己是周幽王的宠臣,本该自己占据拥立新王之功的,现在却被申侯抢去,自己啥也捞不到,心里十分不服气。于是,虢公翰觉得干脆自己单干,拥立周幽王的另外一个小儿子,姬余,在“携''这个地方登基为王,是为周携惠王。

二王并立,谁是正统?

虢公翰这么干,周平王就与他不共戴天了。

但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也会还回去。

申侯帮助外孙登上王位后,周平王的王位得到了郑国、晋国、卫国等较大诸侯国的表态支持和拥护,因此天下都以周平王为正统。

在当时情况下镐京已毁,周边又被犬戎所占据,因此周平王决定迁都于洛阳,等一切稳固下来后,晋文侯也加入到辅佐周平王的行列,周携王一边则变得更加孤立。

公元前760年,晋文侯率先杀死了周携惠王,快速结束了同时存在两个天子的状况。

周天子迁都洛阳,预示着东周的开始。

故事结束。

所以,周幽王死亡的真实原因是周天子的内斗造成的。

那么,《竹书纪年》的记载就一定真实吗?这卷史书在宋代流失了,后人重新编撰过,可信度有所失真。

但是,2008年《清华简》的发现证实了这段历史。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货真价实哦),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

其中有《系年》中,关于周幽王和褒姒的文字如下:“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

原来,周幽王和褒姒生的伯盘派兵包围被驱逐到申国的周平王,但申国人没有交出周平王。这时曾人趁势联合西戎攻打幽王,幽王和伯盘都被灭了,西周也亡了。

全文压根没提烽火戏诸侯的事。

另外,上文最后还提到部分诸侯同时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携惠王,《系年》里后来交代这个周携惠王被晋文侯给杀了,这和《竹书纪年》说法差不多。而这个“周携惠王”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没提到。

可见司马迁没有正确记录是因为他拿到的史料本来就不正。

那么《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到底怎么来的?

答案是周平王得位不正,他是被废太子,怎么可以称王?

虽然你老子带兵来打你,但他是讨伐你的时候被打死的,所以周平王涉嫌弑君弑父。

老子因为自己被打死了,头上的这顶帽子不好戴啊。找人改一下吧。

把自己老子改成荒淫无道,反正他没干过啥好事;把褒姒那贱人改成亡国妖妇,反正她儿子也被我干掉了。还有那个虢公翰,他立别人为王,把他改成出馊主意的虢石父。

好了,完美。

又一个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例子。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古籍被考古及翻译出来,也时刻对已知历史有了修正。

#历史有知识#

更多文章

  • 她同哥哥有私情,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为何却受到后世爱戴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今日军事标签:褒姒,妲己,爱戴,齐国,国君

    春秋时期有位奇女子名叫文姜,与哥哥有不正当私情,私生活甚至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但在文姜死后,她却被奉为了鲁国国母,受到后世代代敬仰。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何在礼法森严的春秋时代,这样一位私德败坏的女子,反倒会受到后世爱戴敬仰?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不仅身份尊贵,而且长得貌美,人还机灵可爱。所以,文

  • 美到让帝王葬送国家的妲己和褒姒,有着相同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人人都是甲方标签:褒姒,妲己,周幽王,纣王,诸侯国,烽火戏诸侯,商朝,周朝,先秦

    纣王无道独宠妲己,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这两个亡国之君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真正美到可以倾国的妃子,“帮助”他们亡国。但说起来,无论是苏妲己还是褒姒,其实他们的出身都很惨。苏妲己是自己的部落被打败后,被部落的人送给纣王的。从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苏妲己:蛊惑纣王、陷害忠臣、残杀百姓......

  • “烽火戏诸侯”真的存在吗?褒姒表示:我很冤枉,但我说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司马迁,神农氏

    我是新 生代的太阳,点一下“关注”吧,每天分享历史背后的故事和我的生活感悟。公元前789年,周幽王在骊山点起了烽火,邻近的诸侯看到后以为有外敌来犯,于是风风火火地领兵前去护驾。谁知周幽王拥着一个漂亮的妃子,站在城墙上大笑。众诸侯不解,于是向当地百姓询问,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理由居然如此荒唐。“烽火戏诸

  • 褒姒替周幽王背黑锅?正宫王后成红颜祸水,只为成全周幽王的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周幽王,褒姒,红颜祸水,妲己,商纣王,先秦,周朝

    自古以来遇到亡国之君,总会伴随着红颜祸水的故事,“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丧”。商纣王因为妲己而祸国,吴王夫差因为西施而”以惑其心,而乱其谋“,汉成帝因为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而不理朝政,唐明皇有了杨玉环后“从此君王不早朝”。所以古人记载这一切的时候都喜欢把问题归结于女子,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是因为她们

  • 玉藻前,传说中的日本狐妖,她曾是妲己,还曾幻化成褒姒?

    历史解密编辑:记忆收藏家标签:妲己,褒姒,狐妖,周朝,先秦,商朝,玉藻前,九尾狐,杀生石,周幽王

    01传说的概要玉藻前,日本传说中的大狐妖。关于玉藻前,其传说故事在日本有多个版本,以下是《绘本三国妖妇传》中记载的版本。这里的三国,指的是中国(唐土)、天竺、东瀛。玉藻前,最初的名字是藻女,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收养长大。18岁时被选入宫中侍奉,成为侍奉鸟羽上皇(1103~1156,退位的天皇称上皇)

  • 春秋战国二十位美女:第一西施、第二褒姒、第五赵姬、第十四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西施,赵姬,芈月,褒姒,先秦,宣太后,春秋战国,烽火戏诸侯

    古往今来,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有这二十位美女:歌在身不复返,弄玉之名空余”。这首诗描写了美丽的弄玉与儿子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萧氏。历史上确实有弄鱼。她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之女。第十九、徐穆公的妻子徐穆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徐国的国君。徐穆公的妻子并没有在史书

  • 《史记》中,“烽火戏诸侯”的褒姒,其父居然是一只黑龟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褒姒,宫女,商朝,后宫,史记,先秦,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 英雄当是男儿身,祸国多为红颜水”。封建社会有一种观念,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红颜祸水。中国人对于女性的看法是贬低性的,在政治上,女性很难获得应有的权力,在社会风俗中,女性也不能有许多自由。按理来说,得到的机会越少,承担的责任也是越小的,既然社会上对女人有诸多的限制,那么女性就不应该担负什么家国天下

  •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为何要泼脏水给褒姒?烽火戏诸侯真的确有其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司马迁,褒姒,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刘彻,史记

    (图)烽火戏诸侯,王井(绘)1烽火戏诸侯是妇孺皆知的一个历史典故,指的是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的故事。烽火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一般每隔几里地一座。倘若有敌人冒犯,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的烽火台发现后也相继点火

  • 周幽王,暴戾寡恩,宠谄臣,远贤臣,宠褒姒,废太子,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逝世,太子宫涅继位,史称幽王。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喜怒无常,好酒色,不理朝政。贤侯国舅申公屡谏不听,申侯退归申国。周幽王信任虢石父、祭公、尹球,并列三公。贤大夫赵叔带谏劝幽王,勿用佞臣,远小人,近贤臣。周幽王将叔带罢官,逐归田野,大夫褒晌,为叔带说情,被幽王囚于牢狱。褒晌之子洪德,为救父亲,

  • 我国历史上的10大美人,冷美人褒姒排第八,苏妲己只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妲己,褒姒,冯小怜,甄宓,赵飞燕,貂蝉

    人们形容一个女性的美,经常会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词语,将她们比作成我国历史上的那些最顶尖的美女。不过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美女,肯定很难和历史上的那些顶级美女相提并论。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美女都有谁?她们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十、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发生在陈圆圆身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