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周公文化?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周公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山有路勤为径 访问量:2130 更新时间:2024/1/17 11:18:21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周公文化?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到2025年洛阳文旅规划的文章,洋洋洒洒地描述出洛阳未来构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一个梦想。不论“新三篇”、“四季歌”也好,还是“五张牌”等等,总感觉少点什么!在打造中华超级IP的15个项目中似乎少了一个人-----周公!

这个真正创立洛阳都城城市建设的人,这个让“最早的中国”文字出现在洛阳的人,这个倡导明德崇礼、开创华夏礼乐文明被后世尊为“元圣”的人,这个让曹操都为之赞叹“天下归心”的人,这个让孔子入周问礼的“洛阳之父”,三千多年前周公的创举至今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果在我们洛阳的文旅发展中缺失这一IP,这“中”吗?

一、周公是谁?

司马迁说过:“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间。”夏、商都洛阳,实际方位在现在的偃师;周都洛阳,洛阳城的最早营建者就是周公。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易学家,他立德、立功、立言被后世尊为“元圣”。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期间,"以德配天、明德礼治、敬天保民、制礼作乐",通过礼乐将统治理念和方式模式化、日常化,规范井田、分封、宗法、礼乐,四者结合,为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华大一统版图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二、洛阳为何而建?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因都城镐京偏西,曾规划营建洛邑,宏愿未酬而薨。周公摄政,辅佐成王,东征平叛中进一步发现伊洛盆地“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成王先后派召公、周公来此勘察,求地中、测土深、正日影,并祭祀、占卜,均得到吉兆。成王五年(约在公元前1035年)三月甲子(二十一日),周公发布文告,下令开工修建洛邑。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包括成周城和周王城的洛邑基本竣工,周公堪称“洛阳之父”。

三、为什么我们传承周公文化?

曾在洛阳2014年的“中华·周公城市艺术节”活动中著名专家叶鹏老师认为,周公营造洛邑,他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为后世留下了这座壮丽的城池,而且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更是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礼乐文化,根在河洛,这是文化古城洛阳的骄傲。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周文化,应是河洛文化的灵魂。

周公文化是一种天人和谐、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厚德载物的文化,前两年从岐山、曲阜等地的考察比较而言,洛阳周公文化的弘扬传承是匮乏的,影响范围也是有限的,有一大部分人还不知道周公是谁!还有一部分人只知道周公解梦。这无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是一种遗憾!

周公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当下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企业如何规划“和谐发展”、“基业长青”、“生生不息”?家庭如何做到“朝乾夕惕”“积善留余”“厚德载物”?个人如何定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居安思危”?

今年是洛阳文旅文创发展的新纪元,将周公文化的IP贴近生活、创新传承,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以周公文化、礼乐文化为核心,进行文旅、文创、文娱等形态的全面开发,是持续化发展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华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建设的活水源泉。

标签: 周公姬发周公旦礼乐洛邑制礼

更多文章

  • 周公解梦:梦见在奔跑.牙齿掉落是什么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塔罗师央央标签:梦者,周公解梦,牙齿掉落

    梦见一直在跑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一直在跑好不好?梦见一直在跑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下面来看看详细解说。总的来说,梦见一直在跑,新的开始的暗示。工作、恋爱上都可得到新的开始。一直以来困扰的问题也可能得到解决,是个好梦。准备考试的人梦见一直在跑,意味着成绩不理想,未能录取,甚至不参加考

  • 周公为什么被后世奉为元圣?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武王,文王,都城,洛阳,元圣,先秦,周朝,周公庙,周公旦

    周公为什么被后世奉为元圣?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公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封在周地,故称周公。自东汉以来,人们常以“周”、“礼”并称。唐代韩愈则把周公列入儒家道统的关键人物之一。周公自幼奉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就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后,周公成为武王的助手,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公

  • 山泽损损益制衡---周公三合堂

    历史解密编辑:周公三合堂标签:山泽,六爻,归藏,财帛,隐遁

    这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山泽损,损上益下;山泽损,损下益上。雷天大壮卦:雷在天上响大放,强盛壮大之象。风天小畜:风吹草低现牛羊,蓄养积聚之象。火山贲:火炎上升似龙奔,光明而文明有德望之象。地雷复:阳气复生万物长.亨通顺利昌盛至之象.水天需:云行雨施天下动.滋润草木生长旺财帛吉祥如

  • 周武王死后为何周公而不是姜太公摄政?周公旦摄政并不一帆风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姬发,姜子牙,周公旦,周成王,周王室,周公

    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周武王封邦建国,将古国之后、殷商遗民、宗室子弟以及开国功臣都封了土地建立小国,紧紧的围绕在周王室周围,以保周王室国祚绵长。但是周武王自己却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去世了,而太子姬诵尚且年幼,能不能让天下的诸侯国都臣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周武王给姬诵留了四个辅政大臣,这就是著名的“周初四圣

  • 为何古代把新婚之夜,叫 “周公之礼”?洞房花烛与周公何干?

    历史解密编辑:文静谈生活标签:新娘,孔子,周公,新郎官,聘礼,婚礼,周公之礼,洞房花烛,周公旦,周朝,先秦

    在我国,大家会用周公之礼来代指同房之事。在追溯周公之礼的来源时,大家会发现它与一个人有关,此人便是周公。那么,在古代时期,为何大家会将夫妻同房之事称作为周公之礼呢?一、周公之礼的来源据传,周公之礼与周公姬旦有关。姬旦是姬昌的四子,他也是姬发的亲兄弟。商朝走向覆灭后,周成王姬诵登基为帝,可他却过于年幼

  •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叫“周公之礼”,周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小胡的房产标签:周公,周文王,姬发,姬昌,孔子,周武

    众所周知,古人有四件好事,一件是新婚燕尔,一件是金榜题名,一件是久旱逢甘露,一件是他乡遇故知。尤其是新婚之夜,更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没有人不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一起享受甜蜜的生活。新婚之日,两个人都要睡在一起,做一对真正的男女,完成周公的仪式。那么,为何夫妇合欢会被称作“周公仪式”?周公是怎么做

  • 安徽合肥:周公山麓溪涧潺潺,龙骧虎视浩荡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出外龙舒人标签:龙潭,合肥,周公山,龙潭河,紫蓬山

    文 | 隔水樵夫壹巍巍大别山纡青拖紫,仿佛对古老的合肥有着深情的眷顾。于是,在古庐州的西郊播洒出一带山峦,这就是西南诸峰——大紫蓬山。紫蓬山(摄影 | 张为)紫蓬山有广狭之分:狭义的紫蓬山仅指西庐寺所在的那一座“五龙簇珠”的山峰,俗称李陵山;广义的紫蓬山则包括李陵、周公、圆通、大潜诸山。其中,周公山

  • 风雷益损上益下---周公三合堂

    历史解密编辑:周公三合堂标签:周易,风雷,之爻,噬嗑

    这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风雷损上益下(一)"损"和"益",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常用词。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减少,另一个是增加。在古汉语中,"减"字一般表示减少的意思,"加"则多表示增加的意思。《老子》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说:做学问一天天增多;而修道却一天天地减去。

  • 词海拾遗:“两口子”的由来,何谓“梦周公”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周公,孔子,汉哀帝,乾隆,司马光,皇上

    词海拾遗:“两口子”的由来,何谓“梦周公”一. 夫妻为何称“两口子”“两口子”一词,见诸《现代汉语词典》等,其词义解释为:“指夫妻俩”。夫妻称“两口子”,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话说乾隆年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相识,两人一见钟情。而石万仓除了仗势欺人

  • 古代夫妻同房为何叫“周公之礼”,周公做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标签:姬发,分封,诸侯,夫妻,同房,周朝,先秦,周成王,周天子,周公旦,周公之礼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无论是小到一个小组,还是大到一个社会、国家,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几乎就是仁圣之本要。因为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每个人都随心所欲的干自己想要干的事情,不管是否会伤害到他人,是否会紊乱社会,那么这个国家最终都会处于混乱之中。相反,如果有一定的制度约束,那么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