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格林动画世界 访问量:1533 更新时间:2023/12/8 9:21:21

自古这姓名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含义的,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姓名可以说是自己一生当中的一个代表,就像成语当中说到的“慕名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一般情况之下的子随父姓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看过《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对于其中的很多人物应该也是有着足够的认知的,但是在其中大家应该也是看到了,那就是在姬昌众多的儿子当中,这老大是叫伯邑考,但是这老二却是叫做姬发,这样的一个现象也是叫人不能够理解。

在周文王反商的过程中,他的儿子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武王姬发。但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姬发只是次子,西伯侯长子为伯邑考。如果伯邑考不早死,那继承王位的人应该就是他。很多朋友说,西伯侯当年收养了很多义子,光儿子就有100多个。姬昌、姬发都姓姬,伯邑考却姓伯,他会不会是姬昌的养子?如果是那样的话,即使他活着,王位也与他无缘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封神榜一个虚构的故事,叫个怪名字有啥奇怪的。说到虚构,老三姬伯安确实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真正的老三叫管叔鲜,当然,他也是姓姬的,叫姬鲜,再往后老四更加有名,周公旦,也就是我们常调侃的姬旦,可是我们回过头来发现,历史上老大还是叫伯邑考,难道他的名字叫姬伯邑考?

那为什么叫伯邑考而不叫姬伯邑考呢?想必作者自然有着自己的考虑。

当时伯邑考父亲姬昌并没有死,爹还活着,儿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所以他便弄了个称呼,叫做伯邑考,因为如果叫做姬伯邑考的话就代表他是家里的老大,只有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才能成为一家之主,因此如果叫做姬伯邑考的话是十分不孝的。

但是伯邑考是自己家里同辈中最大的,而且还有着世子的身份,因此取名字应当更加慎重,不可以出错。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

周文王姓“姬”,周文王的儿子当然也都姓“姬”。长子伯邑考,姓姬,名考,也叫姬考,“伯”是伯(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的排序,“伯”或“孟”为最长,“季”为最幼,伯邑考被封了个官就是“邑”,最后的“考”才是他的“名”,所以他叫伯邑考。

据说古代有“伯仲叔季”的称呼,伯就是老大,仲是老二,除了老幺是季之外,其它全是叔。伯邑考是老大,所以伯邑考的“伯”是指老大的意思。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兄长。伯邑考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后代有莘[xīn]氏部落之女[3],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chéng]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另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或是被封了爵位,称呼一般都是称呼爵位,头衔等,这是代表尊称,就如西伯侯,孔子(姓子,名丘,字仲尼),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等等,称呼伯邑考同样是对他地位,身份的一种尊称。而仔细看《封神演义》,其中记述姬发的地方常常写的是武王,而非直接写姬发,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标签: 姬发伯邑考姬昌周文王周公旦

更多文章

  •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小浑娱乐标签:姬昌,比干,纣王,伯邑考,姜子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姜子牙在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奉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命令,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在这次封神中有三个人疑点重重,第一位就是姜子牙,他自己执有封神榜,可是为什么最后没有给自己封神,这个答案一直被人们讨论至今,结果也是众说纷纭。第二位就是当初西周的大

  • 姬昌有100个儿子,为何却没有一个女儿?你看他成的神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筏话史标签:姬昌,纣王,妲己,女儿,反商,伯邑考,烽火戏诸侯

    众所周知,姬昌是封神榜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生育能力确实令人惊叹。有一百个儿子,这样的纪录在当时无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令人感到更加神秘的是,姬昌竟然没有一个女儿。这个奇怪的巧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猜测。难道这只是纯粹的巧合吗?有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姬昌的命运所致。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注定了

  • 纣王不杀姬昌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周人能灭掉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商朝,姬昌,纣王,商纣王,甲骨文,史记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

  • 周文王叫姬昌,武王叫姬发,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难道非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姬昌,姬发,伯邑考,武王,纣王,文王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许多朝代的兴建与灭亡让中华民族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历练。 对于这些朝代和兴建者,我们更耳熟能详的知道唐宋元明清和诸如赵匡胤、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还有李世民、忽必烈、乾隆这样的千古一帝。 不过老话说得好,吃井不忘挖水人,他们的成功还得感谢先辈打

  • 《易经》的密码:帝喾深悟,姬昌领悟,孔子半悟,余秋雨简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余秋雨,孔子,姬昌,黄帝,周易,神灵,易经,帝喾,周文王,拨弦乐器,弦乐器

    黄帝时期,夏国有个邻国,名叫禹国。禹国是个小国,都城建于蒲坂,即今山西永济。禹国人身材高大壮硕,以双尖长矛与牛皮盾牌作为武器。他们一边耕种庄稼,一边放牧牛羊,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禹国有位祭司,名喾(读如酷)。喾是黄帝曾孙,刚出生就会说自己名字,十五岁辅佐叔叔颛顼,成为禹国大祭司,负责对日神黄帝的祭祀

  • 姬昌为何没有封神?四大伯侯为何只有姬昌没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姬昌,姜子牙,姬发,商纣王,封神

    《封神演义》当中的四大伯侯中,除了姬昌之外的三位伯侯,最终都被封神了,而且姬昌可以说是前期领导众人反抗商纣王的主要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什么最终别人都封神了,只有姬昌没有呢?封神榜上没有姬昌的名字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姬昌没有资格进入封神榜吗?我们今天一起来揭秘,看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虽然

  • 纣王、伯邑考能死后封神,为何姬昌不行?你看姬昌生前做过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姬昌,纣王,伯邑考,妲己,封神榜

    《歪歪侃封神》第890期其实,封神中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就像好人、坏人都能上封神榜一样,它讲究的是因果而非明确的正邪。设定上看,阐教和西岐是正派,截教和朝歌是反派;可具体来看,朝歌本是正统,西岐又是谋逆者。所以有时看封神,总会对错难分。不论对错,只说因和果,这是贯彻《封神演义》的主线,纣王女娲庙上香

  • 新《封神榜》将袭!黄渤演姜子牙,李雪健演姬昌,哪吒人选成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圈十三太保标签:黄渤,姬昌,夏雨,袁泉,哪吒,李雪健,姜子牙,神秘题材电视剧,封神榜(2001年电视剧)

    国产大制作中称得上顶级特效的作品并不多,包揽票房市场《流浪地球》系列算是其中的天花板。但其实除了《流浪地球》之外,国产电影中还有一个系列,还未上线,却已经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点赞认可。《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了乌尔善导演的作品“封神三部曲”。他在探班“封神三部曲”之后,感慨相比

  • 难怪姬昌没有被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旧城不顾谈时尚标签:姬昌,三清,封神,姜子牙,伯邑考,玉皇大帝

    众所周知,《封神榜》通过“周兴商灭”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而姬昌作为重要的一位人物,然而在最后姜子牙封神大典上,竟然没有提及,这引发不少人质疑,就这样的问题,一直被民众讨论至今,结果层出不穷值得一说的是,作为姬昌的大儿子,在封神演义当中,不

  • 封神中姬昌掌握后天八卦,算无遗策,却没算对自己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姬昌,姜子牙,纣王,伏羲,八卦,崇侯

    封神中姬昌掌握后天八卦,算无遗策,却没算对自己的结局上古时期,火云洞三皇之一的天皇伏羲氏观河图洛书,创立先天八卦。千百年后,西伯侯姬昌得伏羲传承,创立后天八卦,能够定“人事之吉凶休咎”。后来姬昌被囚禁于羑里七年,沉下心来研究伏羲八卦,最终将其演化成六十四卦,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易经六十四卦。姬昌自从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