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纣王为何放过了姬昌?

商纣王为何放过了姬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089 更新时间:2023/12/8 5:44:57

公元前1046年,“周”取“商”而代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国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商纣王时期,周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姬昌就曾被商纣王长期囚禁。在那个时候,商纣王完全有机会提前除掉姬昌这个最大的敌人。可惜的是他错过了这个最佳的机会。

在商纣王囚禁姬昌之前,商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也同样囚禁过姬昌的父亲季历

但商王文丁最终杀死了季历,商纣王却放过了姬昌,这到底是为何呢?

文丁杀死季历

纵观中国历史,任何一个统治王朝,在其统治期间,内部都不乏有反动势力。想要天下臣服绝不是易事,相反,多的是人想要取而代之。

商朝统治期间,也是如此。

就像商在不断崛起之后,有了取代夏的想法一样,周在不断强盛起来之后,也有了取商而代之的可能。

因此,当周部落出了一个眼光、谋略和能力都“在线”的君主季历的时候,当时在位的商王文丁就暗暗警惕了起来。

季历是周人首领姬亶的第三个儿子,在他之前,姬亶还生下了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因此,若要论顺位继承,是绝对排不到季历的。

只是,三兄弟中,排行最小的季历却最是贤明,也最得父亲姬亶的看重。而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在出生之时就显现出了圣瑞之兆,姬亶认为,如果自己的后代中真的能出现“成大事”的人,那这个人一定就是姬昌。

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在周部落下一代君主的选择上,姬亶就更倾向于选择季历。毕竟,只有这样,季历的儿子姬昌才有成为周部落领袖的机会,才能带着周部落去“成大事”。

姬亶没有掩饰自己对孙子姬昌的高度看重,他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察觉到父亲的这个想法之后,就主动跑去了当时被称作“荆蛮”的吴越地区,还刺了文身,剪短了头发,表示不可再当国君。

就这样,因为两个哥哥主动相让,季历没有任何阻碍地当上了周部落的君主。

从眼光、谋略和实力来看,三兄弟里,的确是季历要更胜一筹。他当上周部落的君主之后,很快就通过一系列举措,带领周部落获得了快速发展。

在商王武乙统治期间,季历治理下的周和商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季历更是通过和商朝贵族通婚,学习商朝文化来表现出对商朝的亲近,并和商王武乙“合作”,对周边的戎狄部落进行了征讨。也是这段时期,周族发展成了商朝西方的一个强大的部族。

后来,商王文丁即位,商朝和周族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眼见周族在季历的带领下发展成了一个强势的部族,就连西方诸侯也尽数向其臣服,文丁恐惧季历将取代他的位置,决心要先下手解决了季历。

当时,文丁的地位远在季历之上,文丁征召,季历没有充分的借口也不得不应召。文丁就借着封赏的名义,特地把季历从周的都城召到了殷都,让他进入到了自己的“主场”。

为了不引起其他诸侯的恐慌,动摇商朝统治的根基,一开始,文丁并没有立刻杀死季历。相反,他按照之前的说法,把季历封为了“方伯”,承认了周是“方国中的老大”的地位。

但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文丁就找到了一个借口,突然把季历囚禁了起来,最后还把季历活活饿死了。

商纣王放过姬昌

和商王文丁一样,商纣王在位的时候,也因周强盛起来,对当时周的君主姬昌十分忌惮。

那个时候,商纣王已经传出了残暴的名声,而西方的周族,姬昌却因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两位君主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商纣王打算效仿祖父文丁,像他当时解决季历一样解决姬昌。于是,在姬昌的邻居崇侯虎因嫉妒而诬陷姬昌有反心的时候,商纣王就顺势把姬昌囚禁了起来。

只是,商纣王囚禁了姬昌长达七年,却始终是“囚而不杀”,最后还放了姬昌自由。姬昌不但没有死在商纣王的手上,反而还能在休养生息之后,带兵灭了商朝,建立起了周朝。

商纣王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内忧外患、囚而不杀

商纣王没有杀死姬昌反而放过了姬昌,这是他最大的决策失误。但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他却也有一定的“苦衷”。

商王文丁之所以能够在囚禁季历不久后,就随意找了个借口把季历杀死,是因为当时商朝正处在平稳发展、相对安定的时期。即便周族因为领袖之死开始反扑,那时候的商朝也完全可以凭借更强的军事实力,将周族镇压下来。

这也是商王文丁敢于直接杀死周族君主季历的重要原因。

但到了商纣王时期,商纣王却不再具有商王文丁那样的底气。这与当时商朝长期陷入战乱,商朝国力严重下降有很大的关系。

在囚禁姬昌的时候,商纣王统治下的商朝已经与有反叛之心的东夷展开了多年的战争。而因为多年征战,商朝的国力也有了严重的损耗,内部也渐渐对商纣王执意讨伐东夷产生了不满。

简单来说就是,那个时候,商纣王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实在是不想再因杀死姬昌而迎来周族的强势反扑,让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甚至是“多线作战”的风险。

事实上,商纣王有如此顾虑也有一定的道理。当时,商纣王因为行事残暴,并不是各诸侯心中可以追随的明君,有反心的诸侯不在少数。

除已经反了的东夷外,西边的周族和南方的楚人也都在蠢蠢欲动。一旦周族因姬昌之死加入叛乱的队伍,南方的楚人也很可能打着“浑水摸鱼”的主意举起反旗。

商纣王实在不想也不敢看到这样的场面,因此,7年间,他对姬昌一直是“囚而不杀”,不敢像商王文丁一样那么“干脆”。

对姬昌实行“囚而不杀”的方针,在当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放过姬昌,商纣王的确是下了一步臭棋。

商纣王将姬昌长期囚禁起来,未尝没有打着“平定东夷之后,就来对付姬昌和周族”的想法,而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商纣王心里还是对姬昌和周族有所轻视的。

因为他认为讨伐东夷要比解决姬昌更有意义。所以后来,当姬昌摸清楚商纣王的心理,利用他的“自大”,在他面前做出了忠诚、臣服的姿态的时候,商纣王就渐渐对姬昌消除了戒心。

再加上当时周族极力营救姬昌,想方设法向商朝施压,为了西部的稳定,商纣王就决心要把“忠诚”的姬昌放回家。这样一来,借着东夷牵制、消耗商朝国力的大好时机,姬昌也带着周人强势崛起。最后,姬昌灭了商朝,建立起了周朝。

商纣王没有杀害姬昌反而放了姬昌,固然与当时商朝国力下降,无法在攻打东夷的同时与周族为敌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商纣王轻视了姬昌以及他背后的周族。所以,商纣王把对付姬昌放在了攻打东夷之后,后来还为了稳定西部,更好攻打东夷而放了姬昌。

标签: 姬昌商朝帝辛周朝先秦商纣王周文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历史解密编辑:格林动画世界标签:姬发,伯邑考,姬昌,周文王,周公旦

    自古这姓名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含义的,无论是古代还是如今,姓名可以说是自己一生当中的一个代表,就像成语当中说到的“慕名而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一般情况之下的子随父姓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看过《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对于其中的很多人物应该也是有着足够的认知的,但是在其中大家应该也是看

  •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小浑娱乐标签:姬昌,比干,纣王,伯邑考,姜子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

    难怪姬昌死后没有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姜子牙在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奉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命令,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在这次封神中有三个人疑点重重,第一位就是姜子牙,他自己执有封神榜,可是为什么最后没有给自己封神,这个答案一直被人们讨论至今,结果也是众说纷纭。第二位就是当初西周的大

  • 姬昌有100个儿子,为何却没有一个女儿?你看他成的神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北筏话史标签:姬昌,纣王,妲己,女儿,反商,伯邑考,烽火戏诸侯

    众所周知,姬昌是封神榜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生育能力确实令人惊叹。有一百个儿子,这样的纪录在当时无疑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令人感到更加神秘的是,姬昌竟然没有一个女儿。这个奇怪的巧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猜测。难道这只是纯粹的巧合吗?有些人认为这可能是姬昌的命运所致。命运似乎对他开了一个玩笑,注定了

  • 纣王不杀姬昌的原因,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周人能灭掉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商朝,姬昌,纣王,商纣王,甲骨文,史记

    商王文丁时,周部落的快速崛起,让商朝担忧西部统治,为了遏制周人,文丁以封赏名义,将季历召到殷都,封其为“方伯”,就是方国中的老大,之前封的是“西伯”,然后突然将季历囚禁,一段时间后将他杀死。商纣王时期,西伯姬昌实行仁政,吸引了众多贤达投奔,这引起了邻居崇侯虎的嫉妒,于是就诬陷周文王说“西伯积善累德,

  • 周文王叫姬昌,武王叫姬发,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难道非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姬昌,姬发,伯邑考,武王,纣王,文王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许多朝代的兴建与灭亡让中华民族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历练。 对于这些朝代和兴建者,我们更耳熟能详的知道唐宋元明清和诸如赵匡胤、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还有李世民、忽必烈、乾隆这样的千古一帝。 不过老话说得好,吃井不忘挖水人,他们的成功还得感谢先辈打

  • 《易经》的密码:帝喾深悟,姬昌领悟,孔子半悟,余秋雨简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余秋雨,孔子,姬昌,黄帝,周易,神灵,易经,帝喾,周文王,拨弦乐器,弦乐器

    黄帝时期,夏国有个邻国,名叫禹国。禹国是个小国,都城建于蒲坂,即今山西永济。禹国人身材高大壮硕,以双尖长矛与牛皮盾牌作为武器。他们一边耕种庄稼,一边放牧牛羊,过着田园牧歌的生活。禹国有位祭司,名喾(读如酷)。喾是黄帝曾孙,刚出生就会说自己名字,十五岁辅佐叔叔颛顼,成为禹国大祭司,负责对日神黄帝的祭祀

  • 姬昌为何没有封神?四大伯侯为何只有姬昌没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姬昌,姜子牙,姬发,商纣王,封神

    《封神演义》当中的四大伯侯中,除了姬昌之外的三位伯侯,最终都被封神了,而且姬昌可以说是前期领导众人反抗商纣王的主要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为什么最终别人都封神了,只有姬昌没有呢?封神榜上没有姬昌的名字的原因是什么,难道是姬昌没有资格进入封神榜吗?我们今天一起来揭秘,看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虽然

  • 纣王、伯邑考能死后封神,为何姬昌不行?你看姬昌生前做过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姬昌,纣王,伯邑考,妲己,封神榜

    《歪歪侃封神》第890期其实,封神中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就像好人、坏人都能上封神榜一样,它讲究的是因果而非明确的正邪。设定上看,阐教和西岐是正派,截教和朝歌是反派;可具体来看,朝歌本是正统,西岐又是谋逆者。所以有时看封神,总会对错难分。不论对错,只说因和果,这是贯彻《封神演义》的主线,纣王女娲庙上香

  • 新《封神榜》将袭!黄渤演姜子牙,李雪健演姬昌,哪吒人选成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圈十三太保标签:黄渤,姬昌,夏雨,袁泉,哪吒,李雪健,姜子牙,神秘题材电视剧,封神榜(2001年电视剧)

    国产大制作中称得上顶级特效的作品并不多,包揽票房市场《流浪地球》系列算是其中的天花板。但其实除了《流浪地球》之外,国产电影中还有一个系列,还未上线,却已经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点赞认可。《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了乌尔善导演的作品“封神三部曲”。他在探班“封神三部曲”之后,感慨相比

  • 难怪姬昌没有被封神,你看他真实身份是啥?连老君都惹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旧城不顾谈时尚标签:姬昌,三清,封神,姜子牙,伯邑考,玉皇大帝

    众所周知,《封神榜》通过“周兴商灭”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而姬昌作为重要的一位人物,然而在最后姜子牙封神大典上,竟然没有提及,这引发不少人质疑,就这样的问题,一直被民众讨论至今,结果层出不穷值得一说的是,作为姬昌的大儿子,在封神演义当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