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列女文姜:与哥哥发生关系,比褒姒妲己更甚,为何还受后世敬仰

列女文姜:与哥哥发生关系,比褒姒妲己更甚,为何还受后世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 访问量:3177 更新时间:2023/12/11 19:53:59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而在诸多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春秋和战国时期总是笼罩着一股神秘的味道,还伴随着各种各样奇葩的故事,女子文姜与齐襄公的事情就曾流传千古。

比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就曾记载:“齐僖公二女,长宣姜,次文姜,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

从这句话可见,在私德混乱方面,文姜比褒姒、妲己更甚。那么,文姜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礼崩乐坏的时代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姜姓女子,据说容貌与西施相比也不遑多让,是当时著名的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古时候,人的姓氏和名字都是很有讲究的,很多时候通过姓氏和名字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地位。

周武王战胜了商纣王建立了大周,在这场战役之中,姜子牙居功至为,功成之后被封为齐王,因此在齐国姜姓是皇族的姓氏,而这名姜氏女子便是齐国的皇族之人。

文姜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作为家中最受宠的公主,文姜自出生之后就在蜜罐之中长大,但凡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齐僖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姜越发出落的亭亭玉立,按照当时的礼制,等到长大成人之后,父亲便会给她寻觅一个国家,送女儿去做该国的皇后。

齐国在当时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大国,有这样的母家撑腰,即使文姜外嫁它国,一生也必定会过得非常顺遂。早在文姜还没有长大成人之时,就已经有许多国家的君主派遣使臣前来提亲。

可是,最后文姜却下嫁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鲁国,这其中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能让这样一个绝色女子做出这种选择呢?原来,文姜虽然美貌无双,但私德方面却出了很大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内乱”与谋逆、不孝一起列为十大十恶不赦之罪中,文姜所犯的就是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内乱”之罪,她的哥哥就是后来的齐国国君——齐襄公。

据记载,一开始齐僖公为自己女儿寻觅的是,嫁给郑庄公的大公子公子忽,因为当时的郑国被称为是春秋小霸王,是齐国最为重要的盟友。

如果女儿能跟郑国结为亲,那么齐国的势力也会进一步壮大。开始商谈这件事之时,郑庄公是非常乐意的,但后来公子忽然得知了文姜与其哥哥内乱之事,便言辞激烈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无可奈何之下,齐僖公才被迫将女儿下嫁给了鲁桓公,而为了保证女儿在出嫁途中不再出什么幺蛾子,齐僖公还亲自护送女儿到了鲁国。

鲁国边境之上,鲁桓公亲自率领着迎亲的队伍,在此等候文姜的到来。就这样,当年那个放荡不羁的齐国公主,变成了鲁国皇后。来到鲁国,文姜的确一改之前的作风,成了一位端庄贤惠的皇后。

在与鲁恒公相处的数年,两人一直是举案齐眉,感情生活美满而且和谐。如果所有的事都按照这样的剧本发展,那么文姜注定会有一个幸福而美好的结局。

文姜与齐襄公旧情复燃

可惜的是,生活总是富有戏剧性的,一次突如其来的邀请,彻底改变了鲁恒公和文姜的人生轨迹。公元694年,受齐襄公的邀请,鲁恒公和皇后文姜一起来到了齐国。

能够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文姜的内心满是欢喜,回齐国的路上,她还不停的跟鲁恒公讲着齐国的风土人情。当讲到现在的齐王,也就是齐襄公时,文姜的眼里烁烁放光,好似急不可待的想要回到他身边一样。

鲁恒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他却认为妻子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激动,只是因为太久没回家的缘故,并没有其它的原因,但现实却与他的想法相悖。

马车很快就来到了齐国,宴会也如期召开,席间齐襄公和鲁恒公一起把酒言欢,一起规划着两国通力合作的美好未来。

欢乐的宴席不久便结束了,但文姜却没有跟鲁恒公一起回到他们的住处,而是跟着她的哥哥齐襄公一起离开了。

起初,鲁恒公还天真地以为妻子太过于思念家乡,难得能见到自己的哥哥,想到齐国皇宫看看以前的人和风景。但一直等了很多天,文姜也没有回来。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鲁恒公也不得不相信,关于妻子的流言蜚语并不是空穴来风,文姜与她的哥哥真的有私情。在此情况下,鲁恒公便要将文姜和齐襄公有私情之事昭告天下。

这个消息传到了齐襄公耳边,为了安抚自己的这位大舅哥,齐襄公再一次设宴款待了鲁恒公。酒席宴间,齐襄公不止一次地痛哭流涕,希望能够取得鲁恒公的谅解。

一个远比自己强大的国君求自己谅解他,这一切让鲁恒公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场宴席下来,他早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宴席结束,齐襄公派手下的第一勇士彭生,保护鲁恒公回自己的住处去。

然而刚上马车,鲁恒公就被彭生勒死了,消息传到鲁国举国沸腾,无数的将领们叫嚣着要率大军去齐国报仇。不过,事情最后却以“彭生因私自谋害鲁国国君,立刻处死”草草收场。

鲁恒公死后,文姜便长期居住在齐国,直到多年后才回到鲁国。即使如此,文姜也常常会回到齐国,与自己的哥哥约会。故事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对文姜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与疑惑。

这样的一个女子,怎么会被鲁国追封为“文”这个谥号呢?何为文?经天纬地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通过上述的介绍,无论哪个角度来说,文姜好像都担不起这个“文”字。

其实,文姜之所以被追封为“文”,并不是因为她在私德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她在国家政治方面的作为。比如,秦国的惠文太后就传言与义渠君有私情,但因她对秦国的贡献很大,依然有“文”这样的谥号。

文姜的所作所为

鲁恒公死后,鲁国的皇位便由太子同继位,这位太子便是文姜的孩子。得知自己的孩子继任皇位,也就是在此时,文姜便快马加鞭从齐国赶回了鲁国。

自古以来,主少国疑的故事不止一次发,文姜急迫的回到鲁国,就是想要帮自己的孩子稳住朝廷的局面。

回国之后,文姜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各大士族的权力,将整个国家的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她多次出使齐国,借着齐国的力量不断打压鲁国的反对派。大权在握之后,文姜又下令国家新丧,国内百姓的赋税全部减免三年,只此一项措施便将鲁国的民心牢牢地握在手中。

封建时期,国家经济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在农耕领域水利灌溉最为重要。虽然世人都知道她跟齐襄公的事,但文姜不遮遮掩掩了,为人处世都很大方。

文姜曾再三邀请,让齐襄公将国内的水利专家派遣到鲁国,帮助鲁国百姓修筑灌溉农田用的水渠,使得鲁国的农业经济快速提升,成为了春秋时期富裕的国度之一。

与此同时,齐襄公为人跋扈,经常一言不合就发动对周边其它国家的战争。每次齐国出兵之时,鲁国都会派遣军队进行协助,战争胜利后,鲁国周边的城池就被齐襄公作为礼物送给妹妹。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国也从当年的一个弹丸小国,变成了可以与其它诸侯国相提并论的大国,或许手段和策略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结果却让人满意。

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综合国力方面,鲁国都因为文姜的存在而得到了莫大的好处。要知道,仅凭借鲁国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成绩。

当然,这些事情还不算是文姜执掌鲁国期间最大的贡献,公元685年齐襄公被害身亡,他的弟弟公子小白继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虽然齐桓公和齐襄公是兄弟二人,但他们对待文姜的态度却极为不同。齐桓公认为文姜因为行为不检点,是整个齐国的耻辱,想要将她除之而后快。

他继任齐王后不久,齐桓公便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为了能够一举荡平鲁国,齐桓公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将领鲍叔牙,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鲁国边境。

消息传到鲁国后整个国家都慌了,齐鲁两国的国力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即便鲁国各方面已经提高了许多,但是想要跟齐国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战争既然打响了,便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言了,面对着来势汹汹的齐国大军,文姜冷静的任命曹刿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并且命令鲁庄公必须与曹刿一起奔赴前线。

因为只有大王亲临战场,才能鼓舞惊慌失措的将士们,也只有这样鲁国才能有一线生机。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长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交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最终,在鲁庄公和曹刿的统领之下,不可一世的齐军被打败了。鲁国从亡国的危机之中彻底地解脱了出来,前线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之后,无数的百姓自发来到皇城为文姜歌功颂德。

所以说,文姜在私德方面有很大的问题,与大众所追求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但是对于鲁国而言,正是因为有文姜的存在,百姓才得以在乱世之中享受到太平岁月。

公元前673年,文姜因病在鲁国去世,她去世时鲁国百姓自发的在家中为她哀悼。因为文姜为鲁国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其去世后,士大夫们才给了她一个“文”的谥号。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即便文姜有荒唐的私德,也掩盖不住她对整个鲁国和对百姓做出的贡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致使周幽王亡国的褒姒的身世到底是什么?为何怀胎四十年才生下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

    在夏商周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夏朝末年的时候,有两条龙对夏帝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国王。夏帝很想杀了这两条龙,但是占卜之后无论是杀了、赶走还是留下这两条龙都不吉利,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得到两条龙的唾液留下来才吉利,于是用匣子接下两条龙的唾液留了下来,两条龙也离去了。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商朝,又传

  • 申侯为自保,引犬戎杀入镐京,周幽王被诛灭,褒姒自尽,平王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褒姒,犬戎,先秦,周王室,周平王,烽火戏诸侯,申侯(周幽王时期)

    国舅申侯向幽王谏言,勿宠信褒姒,废长立幼。幽王大怒,欲起兵伐申。申侯向犬戎求助,犬戎起兵一万五千,兵犯镐京。幽王令人点烽火,让诸侯起兵救驾。诸侯不信此次有外敌入侵。戎兵杀入京师,郑伯救驾,寡不敌众殉国,戎兵杀死幽王与伯服,戎主携褒姒为妾。戎主得了财宝美人,不退兵。国舅为何上表让幽王勿行废长立幼?为自

  • 匪议东周(初章)烽火戏诸侯无法被证实,褒姒被司马迁黑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司马迁,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商纣,诸侯

    在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批评君王的时候,夏桀商纣都为作为典型的反面教材,昏君往往会被等同于夏桀和商纣来对待。而在描述这些昏君时,文人们又会将他们身边的女人作为重要的参考物,因而君王对待自己女人的态度往往成为他是否为明君的重要参考。夏桀宠幸妹喜,商纣迷恋妲己都成为了评价昏君的典型标志。后来昏君的标志中又多了

  • 褒姒:小女人无聊引发的灭国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褒姒,周幽王,秦国,幽王,诸侯

    褒姒虽没有中国四大美女的美名,但却因为她让周幽王祸国殃民。所以历史中对她的评价就是红颜祸水第一人。褒姒生于西周幽王时期,褒国人(大概陕西汉中一带)。生卒年不详,哪个生的也不详。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褒国国主便献出美女褒姒乞降。血气方刚的周幽王,可能后宫都是相亲来的吧,得到褒姒后就认

  • 露馅了:文赫韩婧格联合炒作褒姒被耍!雪大将停播备孕想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韩叔清剪标签:褒姒,韩婧格,徐婕,备孕,小三

    前几日文赫和褒姒搞cp,女友韩婧格出来骂褒姒是小三,还和文赫闹掰,昨天直播还说已经拉黑文赫,而今天晚上韩婧格在推广小铃铛时文赫突然发来消息,韩婧格马上挪开了镜头,她根本就没有和文赫闹掰,俩人就是利用褒姒炒作,最后把褒姒名声搞臭。韩婧格晒聊天记录发文解释自己没有和文赫炒作,直播时文赫发信息是还了自己2

  • 褒姒夭化传说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因长得漂亮?恐怕不是,是天命论

    历史解密编辑:手腕绣花吗标签:褒姒,刘邦,天子,褒国,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宣王,烽火戏诸侯

    我是四冶读史。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夏后氏衰败的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宫廷内,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位先君。”夏帝卜问,是将两条神龙杀了,还是赶走,还是绑了?结果,这三种方式都不吉利。又卜问,请求收藏神龙的口水,这才得到吉兆。于是,摆上玉帛等供品,宣读问策进行祷告,神龙这才消失并留下口水。神龙

  • “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褒姒,周王,周国,周朝,先秦,周幽王,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妖姬”中,周幽王的王后——褒姒,最具有神秘色彩。与其他三位不同,一直以来,有关褒姒的传说都被笼罩着神灵与鬼怪的阴影,自诞生那一刻起,褒姒仿佛就是周王朝不祥的征兆,注定将带来毁灭和灾难。01井上靖的短篇小说《褒姒的笑》中,叙说了有关褒姒来历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并非作者的凭空想象,在

  • 褒姒不幸命运的深度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褒姒,周幽王,幽王,皇后,君王,太子

    褒姒是一个乡下丫头,因为长得貌美,才把她作为贡品送给了周幽王。周幽王是有正室的,也就是皇后。而且已经立下了太子。但是幽王偏偏喜欢褒姒胜过了皇后。现在看来,幽王的喜欢不无道理,第一褒姒是一个貌美且不染尘霜的乡下妹子,如出水芙蓉,这样一个带着泥土芳香,天生丽质的姑娘,谁不喜欢。然而,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真相是什么?褒姒只是背了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天子,周平王,烽火戏诸侯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一时间国力强盛,社会安定。自从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开始,国势不断衰落。这一期间,西周王室抵抗不了西戎的屡次进攻,被迫迁都到犬丘。到了第十位君主周厉王时期国势更危,竟然被国民驱逐。到第十二位君主周幽王时期,西周终于走向了灭亡。周幽王姬宫湦是西周的亡国君主,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

  • 妲己与褒姒,前者是狐狸精,后者的来历更离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妲己,褒姒,纣王,狐狸精,周幽王,宫女

    倾国倾城一词,现在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其本意却是形象地描述了绝世美女所具有的毁伤效果,一个美女可以毁掉一个国家一座城池。妲己故此,历史上多有君王因沉迷于美色而误国丧身,美人计也成了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们屡试不爽的奇谋之一。当然,那些作为当事者的大美女们也多被贴上了“红颜祸水”的标签。话说真正在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