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烽火戏诸侯”的褒姒真的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 访问量:2761 更新时间:2024/1/28 15:23:42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妖姬”中,周幽王的王后——褒姒,最具有神秘色彩。与其他三位不同,一直以来,有关褒姒的传说都被笼罩着神灵与鬼怪的阴影,自诞生那一刻起,褒姒仿佛就是周王朝不祥的征兆,注定将带来毁灭和灾难。

01

井上靖的短篇小说《褒姒的笑》中,叙说了有关褒姒来历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并非作者的凭空想象,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之中也能找到相对应的记载,在民间也很早就有关于这的一些传闻,整理之后,大略如下:

夏朝末年,两条神龙突然从天而降,坠落在夏帝的宫殿中,龙嘴中不断地有白沫流出。夏帝见到这种情景,不知怎样处理。他找来祭司进行占卜,想通过上天的旨意来决定究竟是将神龙杀掉还是豢养起来。但令他为难的是,祭司的占卜结果竟然是两者都不吉利。于是,夏帝转变想法,“如果将自龙口中流出来的白沫收集起来会如何?”他命令祭司再次占卜,结果卦象显示为吉利。夏帝因此重整衣冠,拿出玉帛,恭敬地向神龙禀告了此事。仪式完毕之后,神龙突然消失不见,原地只剩下白沫。夏帝命人将白沫用箱子装起来,封锁在禁宫中,从此流传下去。

夏朝灭亡后,箱子被殷商王室收藏,殷商之后又被历代周王保存。在此大约上千年间,装有白沫的箱子从未被打开,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异样。直到西周的第十位君主,周厉王晚年的时候,出于好奇打开了箱子,结果箱子里的白沫突然涌了出来,且越来越多,溢满了整座大殿。周厉王对此无计可施,后来听从祭司的话,让一众裸女站在白沫中祈祷,并大声呼喊。折腾一番过后,白沫果然不再涌出,反而逐渐收缩,最终竟然变成了一只黑色的蝾螈。蝾螈向后宫逃去,许多人上前试图捉住它,都没有成功,最终被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用手碰到,一瞬间,蝾螈便消失不见了。

这个触碰到蝾螈的女孩长到十七八岁左右,没有和男人交往过却突然怀孕,而后生下了一个女婴,女子对此感到十分羞耻,害怕恶意的流言会愈演愈烈,于是就将婴儿遗弃到国家的边境上,此后就再也没了消息。

到了女子生下女婴时,打开箱子的周厉王已经死去,如今在位的是素有明君之称的周宣王。然而,周王畿却在此时突然流传起“檿弧箕服,实亡周国”的童谣,大意是说用山桑和箕草制作弓箭箭囊的人将会使周国灭亡。为了遏制流言的扩散和安抚其导致的人心惶惶,周宣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追捕歌谣中所说的人,结果发现了一对以此为生的夫妇。这对夫妇事先听到了风声,于是在军队到来之前就向他国逃去。当他们到达国境,即将逃亡褒国时,却突然在荒郊野外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女婴,由于这对夫妇没有子女,他们便收养了这个孩子,带着她一起逃到褒国去了。

据说,这个被宫女遗弃,被逃亡的夫妇收养的女婴就是褒姒。

由此看来,褒姒既可以称为神龙之女,又可以称为白沫或者蝾螈之女。此前千年间在宫廷中发生的几次异象,也许就暗示了褒姒的命运与王朝的兴衰有着某种神秘而常人无法揣测的联系。

02

褒姒,褒是她的国名,姒,则是她的养父母的姓氏。令人意外的是,夏商周三代时期,普通的下层民众很少有自己的姓氏,古代所谓“百姓”,实际上是指拥有姓氏的贵族们,而非今天所指的普通民众。姒姓,在社会早期,属于八个最大的姓氏之一,这八个姓氏分别是姬、姚、嬴、姒、姜、姞、妫、妘(一说为妊)。褒姒养父母的姓氏居然是八姓中的“姒”,倒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

褒姒在褒国长到十几岁,随着年龄越长,越发出落得美丽动人。除了惊人的美丽外,她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她从来不哭不笑,无论发生了多么美好或者令常人悲哀的事,她那荡人心魄的面容上从来不曾浮现任何表情。

周幽王驾崩之后,他的太子姬宫涅继位了,是为周幽王。在庄严肃穆的先王灵前,这位成长于深宫,心思古怪的君王开始了他昏庸的统治。

03

幽王四年,褒国与周国发生矛盾,周王发兵讨伐,很快就迫使褒国人屈服下来。作为战败的一方,褒国需要向周王献出美女和宝物,有人知道在褒国的山野之间有一位美貌惊人的少女,于是就提议将褒姒献给周幽王,这件事很快办妥下来。于是,在时隔十几年之后,褒姒再次回到了位于骊山的周王宫殿,那个与她有着神秘渊源的所在。

褒姒回到周王宫之后的故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烽火戏诸侯”的内容了。周王为了取悦褒姒,废掉了原先的王后和太子,转而加封褒姒和她的儿子伯服,引起了申后的父亲——原太子姬宜臼的外祖父,强大的申国诸侯的愤怒。于是他勾结几个早就有心作乱的诸侯,以及北方的异族犬戎,准备里应外合,一举攻入周王畿。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幽王在镐京布下军队,建立起烽火台,以便随时通知诸侯前来救援。

这时,对于幽王来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抵御申候的进犯,二是博得褒姒一笑。而如果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非要决出个轻重的话,后者在幽王的心里则占据更高的地位。他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一笑,甚至不惜作出种种激烈的冒险,但是却并没有什么成效。

04

早在幽王二年,都城镐京就曾发生过大地震,波及泾水、渭河和洛河,致使洪灾爆发,山峦崩陷,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上天发怒的象征,古代君王每遇到这样的灾害,就要下达《罪己诏》,并斋戒祈福,请求上天宽恕自己的罪行。在当时的朝中,有一位善于占卜的大夫,名叫伯阳父,他对此作出了周朝气运枯竭的解读,并预言周朝的崩溃很快就将因为周王对美色的痴迷而到来。果不其然,后来的姬宫涅果然因为褒姒而失去了性命和国家。

根据一般的经验,王朝的灭亡,除了要有昏庸的君主,迷惑人心的妖后,还要有奸臣在一旁煽风点火,霍乱朝纲。一个名叫虢石父的小人就在此时充当了奸臣的身份。作为一个心思敏锐,同时权力欲极强的投机者,虢石父知道幽王的心思全在王后褒姒身上,只要能提供让王后笑出来的方法,周王就会赐予自己想要的一切。经过一番苦思之后,他前去面见周幽王,指着远方的烽火台,自信满满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实施,就是后世所称的“烽火戏诸侯”。

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已经不必再去详细说明,它长期以来都被拿来和西方童话《狼来了》相提并论,作为小孩子诚实教育中的反面案例。但是,显然幽王和褒姒的故事要比《狼来了》复杂的多。

烽火戏诸侯的最终结局,是镐京被申候和犬戎的大军攻破,幽王带着太子出逃,最终在骊山脚下被乱军所杀,褒姒也被犬戎掳去,最终不知去向。

有关褒姒的历史记载只有八年,如果相信有关她的神秘传说,我们可以联系最初的神龙和后来的蝾螈,认为这是某种上天的意愿,或者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结果。当然,这并不能作为真实的历史存在,只能是人们臆想的结果,它兴许是一个好故事,但绝不是好历史,姑且作为一个谈资流传吧。

事实上,在所谓的“四大妖姬”中,相比较妲己和妺喜而言,褒姒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太过批评的地方,她并没有什么害人的意图,即使是王后的废立,也是幽王一厢情愿的结果。包括后来对于诸侯的戏弄,她也只是作为一个主要观众去观看这场表演而已。男人们在争夺和厮杀中遭到失败,责任居然有很大一部分要推给一个女人去承担,可谓是十足的无赖和讽刺了。对于那段历史,相信我们有必要去正视一番,耐心揣摩其兴衰背后的各方面因素,一定可以以史为鉴,得到许多大有裨益的收获。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褒姒不幸命运的深度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车马行空说标签:褒姒,周幽王,幽王,皇后,君王,太子

    褒姒是一个乡下丫头,因为长得貌美,才把她作为贡品送给了周幽王。周幽王是有正室的,也就是皇后。而且已经立下了太子。但是幽王偏偏喜欢褒姒胜过了皇后。现在看来,幽王的喜欢不无道理,第一褒姒是一个貌美且不染尘霜的乡下妹子,如出水芙蓉,这样一个带着泥土芳香,天生丽质的姑娘,谁不喜欢。然而,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历史真相是什么?褒姒只是背了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褒姒,申侯,周朝,先秦,周幽王,周天子,周平王,烽火戏诸侯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一时间国力强盛,社会安定。自从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开始,国势不断衰落。这一期间,西周王室抵抗不了西戎的屡次进攻,被迫迁都到犬丘。到了第十位君主周厉王时期国势更危,竟然被国民驱逐。到第十二位君主周幽王时期,西周终于走向了灭亡。周幽王姬宫湦是西周的亡国君主,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

  • 妲己与褒姒,前者是狐狸精,后者的来历更离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妲己,褒姒,纣王,狐狸精,周幽王,宫女

    倾国倾城一词,现在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其本意却是形象地描述了绝世美女所具有的毁伤效果,一个美女可以毁掉一个国家一座城池。妲己故此,历史上多有君王因沉迷于美色而误国丧身,美人计也成了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们屡试不爽的奇谋之一。当然,那些作为当事者的大美女们也多被贴上了“红颜祸水”的标签。话说真正在古

  • 韩婧格手撕褒姒是小三勾引我对象,褒姒怒斥文赫屎盆子别扣我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韩叔清剪标签:褒姒,韩婧格,文赫,小三,勾引我

    褒姒聊天记录里对文赫说:你来我尽地主之谊,我招待你和你的朋友们,我说大家都是朋友,我也客客气气的,我从头到尾我没有跟你有任何暧昧,你说炒剧本,我也明确的拒绝过,我现在我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被人指着鼻子开直播骂我是小三合理吗?韩婧格怒斥叉褒姒是小三勾引我对象文赫和褒姒在深圳玩耍,把韩婧格丢家里不管,刚刚

  • 烽火戏诸侯不是真的,褒姒背锅20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天子,周平王,诸侯国,烽火戏,先秦,周朝

    我想大家在小时候都听过一个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那么,《史记》作为良史,这个故事想必是可靠的吧?很可惜,答案是不可靠。故事很精彩,逻辑很荒唐。话说周幽王作为西周的第十二任君主,执政期间荒淫无道,把西周都搞灭亡了,他宠爱妃子褒姒。褒姒——褒国人

  • 她同哥哥有私情,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为何却受到后世爱戴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今日军事标签:褒姒,妲己,爱戴,齐国,国君

    春秋时期有位奇女子名叫文姜,与哥哥有不正当私情,私生活甚至比褒姒妲己更放荡。但在文姜死后,她却被奉为了鲁国国母,受到后世代代敬仰。这让人不禁疑惑,为何在礼法森严的春秋时代,这样一位私德败坏的女子,反倒会受到后世爱戴敬仰?文姜,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不仅身份尊贵,而且长得貌美,人还机灵可爱。所以,文

  • 美到让帝王葬送国家的妲己和褒姒,有着相同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人人都是甲方标签:褒姒,妲己,周幽王,纣王,诸侯国,烽火戏诸侯,商朝,周朝,先秦

    纣王无道独宠妲己,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这两个亡国之君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真正美到可以倾国的妃子,“帮助”他们亡国。但说起来,无论是苏妲己还是褒姒,其实他们的出身都很惨。苏妲己是自己的部落被打败后,被部落的人送给纣王的。从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苏妲己:蛊惑纣王、陷害忠臣、残杀百姓......

  • “烽火戏诸侯”真的存在吗?褒姒表示:我很冤枉,但我说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褒姒,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司马迁,神农氏

    我是新 生代的太阳,点一下“关注”吧,每天分享历史背后的故事和我的生活感悟。公元前789年,周幽王在骊山点起了烽火,邻近的诸侯看到后以为有外敌来犯,于是风风火火地领兵前去护驾。谁知周幽王拥着一个漂亮的妃子,站在城墙上大笑。众诸侯不解,于是向当地百姓询问,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理由居然如此荒唐。“烽火戏诸

  • 褒姒替周幽王背黑锅?正宫王后成红颜祸水,只为成全周幽王的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周幽王,褒姒,红颜祸水,妲己,商纣王,先秦,周朝

    自古以来遇到亡国之君,总会伴随着红颜祸水的故事,“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丧”。商纣王因为妲己而祸国,吴王夫差因为西施而”以惑其心,而乱其谋“,汉成帝因为赵飞燕赵合德两姐妹而不理朝政,唐明皇有了杨玉环后“从此君王不早朝”。所以古人记载这一切的时候都喜欢把问题归结于女子,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是因为她们

  • 玉藻前,传说中的日本狐妖,她曾是妲己,还曾幻化成褒姒?

    历史解密编辑:记忆收藏家标签:妲己,褒姒,狐妖,周朝,先秦,商朝,玉藻前,九尾狐,杀生石,周幽王

    01传说的概要玉藻前,日本传说中的大狐妖。关于玉藻前,其传说故事在日本有多个版本,以下是《绘本三国妖妇传》中记载的版本。这里的三国,指的是中国(唐土)、天竺、东瀛。玉藻前,最初的名字是藻女,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收养长大。18岁时被选入宫中侍奉,成为侍奉鸟羽上皇(1103~1156,退位的天皇称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