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为什么厨师厨师对自己的易牙宠信有加

齐桓公为什么厨师厨师对自己的易牙宠信有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3102 更新时间:2023/12/13 18:41:05

易牙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一个厨师,他是齐桓公的御用厨师,非常擅长调味,做出来的菜很好吃,因此非常得宠,而他也是一个著名的奸佞小人,他杀子献糜的故事读来令人毛骨悚然,不禁感叹世上竟有如此恶心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易牙是当时有名的厨师,也是当时第一个使用调和的手法做菜的人,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齐国是中国鲁菜的发源地之一,而易牙对于鲁菜的发展成形无疑是有着一定贡献的,据说他曾经开发出了鱼腹藏羊肉的新菜,鲜美异常,据说“鲜”字就是这么得来的,而且他也曾经尝试把食物和医疗结合在一起,创作了食疗菜,进献给了当时生病的齐桓公宠妃长卫姬,因此得到了齐桓公的赏识。

易牙一生名气最大的事情就是他杀子献糜的故事,据说当年易牙是齐桓公的厨师,有一次在吃完饭之后齐桓公就感叹道自己这一生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人肉,其实齐桓公自己也不过是随便一说罢了,真让他吃他还真未必下得了手,但是易牙却是一个非常狠毒的人,回家之后竟然把自己才只有3,4岁的儿子给杀了,做成了肉糜献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吃到易牙献上的肉糜就问他:“这是什么肉,好像从没吃过啊。”易牙就说是自己儿子的肉,希望能够祈求齐桓公身体健康,齐桓公一方面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方面又很感动,就更加宠信易牙。

历史上的齐桓公怎么死的

自古以来人皆有一死,无论是伟人还是小人最后都难逃一死。而齐桓公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霸主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一般来说在很多人心中英雄伟人总得有一个比较传奇的死法,比如项羽的乌江自刎,那种凄凉悲壮。宋朝名将高宠枪挑铁车,不慎落马身亡。总得是这奇特的死法,然而齐桓公不是,他是被饿死的,死得很憋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齐桓公是被饿死的,在他死前谁能想到威震天下的齐桓公晚景会是如此的凄凉,竟然落到了被活生生饿死的地步。据说晚年的时候,齐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管仲将死,齐桓公问他谁能替代他,并且问易牙、开方、竖刁等人行不行?易牙、开方、竖刁和等人也?开方本来是魏国的公子,地位尊崇,抛弃了自己的父母前来侍奉齐桓公,就连父母死都没有回去,试想这么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会是真心忠于齐桓公呢?易牙曾经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做成肉饼蒸了给齐桓公吃,这种连自己血肉都不爱惜的人肯定也不会是忠臣。而竖刁因为齐桓公年事已高,就自宫炖汤给齐桓公喝,这么一个人管仲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忠臣,管仲临死前就告诫齐桓公驱逐了这些人。

管仲虽然否定了他们,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依旧重用他们,最后齐桓公年老生病,那些个王子都忙着争权夺利,易牙等人就将齐桓公软禁了起来,每天也不给饭吃,也不让人去看他。最后,英明一世的齐桓公竟然饿死在了小屋里,尸体被放在那儿两个多月,就连发臭腐烂了都没人管。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最早称霸大家都很清楚,齐桓公为何能够称霸很多人也都能够说出几条理由来,那么齐桓公称霸有着什么样的标志呢?什么事件的发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来说,现在认为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的重要事件。当时周惠王希望废掉自己的太子,转而立他的爱妃生的小儿子丰子带为太子,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诸侯需要拜见太子为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会盟,太子郑当时也在那儿和诸侯们会面了。当时周惠王不能抵抗齐桓公,就偷偷的让人劝告郑国不要结盟,郑国听从了周惠王的话,就不来结盟。

齐桓公觉得郑国这样的举动是对于自己威严的一种冒犯,于是就起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也参与到辅助太子的盟约当中来。之后周惠王去世,太子郑被扶上了王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对于齐桓公当年的帮助非常满意,就派人送了很多礼物给他,齐桓公借着这次机会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招待周襄王的使者。趁此机会和诸国签订盟约,史称葵丘之盟。

更多文章

  • 齐桓公喝了易牙献敬的羹汤,顿觉神清气爽,易牙:此乃我儿的肉汤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易牙,管仲,齐国,丞相,先秦,周朝,齐桓公,春秋五霸,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齐桓公喝了易牙献敬的羹汤,顿觉神清气爽全身舒畅,忍不住问道:什么汤如此鲜美?易牙流着泪说:此乃我儿的肉汤。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拜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齐国日益强盛,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成就了霸业后的齐桓公逐渐心智迷茫,疏于朝政,整日沉迷于骄奢淫逸、声色犬马的帝王生活。有一次,齐桓

  • 晋国知氏被灭族,是因错选荀瑶做接班人吗?或许其中还别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荀瑶,晋国,齐国,赵无恤,郑国,赵鞅

    知氏是晋国六大卿族之一,祖上荀首、荀罃(yīng)都是名扬天下的战将。然而荀罃去世之后,知氏一度中落,差点就失去了嗣卿资格。直到荀跞凭借熬资历,才得以重新当上了正卿,知氏家族的地位得到了稳固。荀跞担任正卿后,借赵氏与范氏、中行氏发生冲突的时机,驱逐了范氏、中行氏,打压了赵氏,让知氏一举成为剩余四大家

  • 智伯待豫让是国师之礼,智伯去世后豫让只身替他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言雾由终标签:豫让,复仇,晋王,国师,智伯,赵襄子

    战国时豫让拔剑刺穿赵襄子衣服,然后向天长叹“我总算能在九泉之下见到智伯!”说罢拔剑自裁让不少仁人志士潸然泪下一介布衣豫让即使换过两位主公也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他怀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投靠智伯。智伯非常尊重豫让,用国师之礼相待,豫让因此获得了大展宏图、锦衣玉食、功成身退的机会。此后,智伯兵败被赵襄子斩首,并

  • 《资治通鉴》战国——豫让以死尽忠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豫让,智伯,权臣,赵襄子,资治通鉴,三家分晋

    豫让,是春秋时候晋国人。他曾经侍奉过晋国的权臣范氏和中行氏,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他又投靠晋国的另一位权臣智伯,智伯给他很高的礼遇。后来智伯去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晋国的另外两家权臣,打败了智伯,并把他的土地瓜分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逃亡到山中的豫让听到智伯被杀的消息,便道:“士为知己者

  • 资治通鉴故事4:士为知己者死——义士豫让的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学霸修炼宝典标签:赵襄子,豫让,士为知己者,韩魏,资治通鉴,智伯

    韩魏赵三家灭了智氏之后,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骨刷上漆,做成了饮器(关于这个饮器,有的说法是酒壶,有的说法是尿壶)。智伯的家臣豫让想为他报仇,决定刺杀赵襄子。豫让改了名字,跑到赵襄子家里应征当个杂役。有一天,豫让怀藏匕首在厕所里打扫卫生,准备趁赵襄子上厕所时进行刺杀。赵襄子去上厕所的时候,走到了厕所边上时

  •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我是有气节还是只会愚忠?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赵襄子,豫让,智伯,襄子,中行氏,晋国

    豫让(生卒年不详),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瑶的家臣。晋国自献公,文公之后一直是个强国,但文公去世之后,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相继把持着晋国的政权,史称晋国六卿。春秋末年,晋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只剩下智氏、韩氏、赵氏、魏氏最强。春秋末年智瑶继承了智氏家产和地位,史称智襄子。智襄子长得很

  • 智伯对豫让以国士之礼相待,智伯死后,豫让独自一人为其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赵襄子,豫让,国士,智伯,赵国,晋阳城

    战国的豫让拔剑刺破了赵襄子的衣服,随后对天长叹“我终于可以去见九泉之下的智伯了!”说完便拔剑自裁,令许多仁人志士泪目豫让,一介布衣,连换了两个主公都一直不受重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投奔智伯。智伯对豫让十分地敬重,以国士之礼待他,豫让这才有机会大展拳脚,锦衣玉食,功成名就。之后,智伯战败被赵襄子砍了脑

  • 北有荆轲、南有豫让—慷慨燕赵之邢台豫让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牛城夜话标签:荆轲,赵襄子,豫让桥,邢台豫,邢台站

    文:丹枫飞云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燕地代表为荆轲,其有名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赵地代表为豫让,其有名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河北省的豫让文化。在河北邢台市襄都区豫让桥街道翟村西南角,这里原来地势下洼,泉水潺潺,每到秋天,更是蒹葭苍苍,白絮茫茫,

  • 豫让——忠诚成就的义士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豫让,赵襄子,三家分晋,智伯,襄子

    作者:乔永胜《史记刺客列传》一共记述了五位刺客的故事,豫让是其中之一。(一)出身豫让是山西人。山西这个地盘,在春秋战国时多出义士。豫让曾经得宠于智伯,也就是智伯有恩于他。然而,智伯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却是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的,因为正是他的贪婪,直接造成了晋阳古城历史上的第一次被淹,以及赵襄子与智伯间的

  • 豫让为智瑶复仇的行为,究竟是“忠义”还是“权责对等”?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智瑶,豫让,赵无恤,复仇,周平王

    灭掉智氏以后,赵无恤干了一件挺不厚道的事:他将智瑶的头颅加工处理,变成了一个酒壶。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工成了便器。这种行为惹怒了智瑶的家臣豫让,于是决定刺杀赵无恤。但豫让毕竟不是专业刺客,所以第一次行动不但没成功,反而被赵无恤活捉了。抓住豫让之后,赵无恤劝他投降,但豫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表示自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