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位于鲁苏交界,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位于鲁苏交界,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山河足迹 访问量:1080 更新时间:2023/12/30 2:04:46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地处鲁西南、鲁苏两省交界处、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滨湖水城”之美誉。

济徐高速贯穿南北,枣菏高速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17条河流纵横交错,通航里程220余公里,年吞吐量过亿吨。

境内人才辈出,是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故乡,“五里三贤”“芦衣顺母”等佳话流传不衰。

此地便是鱼台,说到鱼台,让你印象深刻的可是以下几个?

芦衣顺母

属于二十四孝之一,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丝绒,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

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仨儿子一般看待。

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至今鱼台境内还流传着闵子骞主动辞让家产,侍养高堂和坚持晚婚立志成才等故事。

五里三贤

位于张黄镇南八公里处的武台村和大闵村,“三贤”是指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中人,孔子逝世后,闵子骞守墓三年。

此后,为躲避战乱,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自鲁国都城(今曲阜市)迁移至棠邑(今鱼台县)设坛讲学,从学者数百人,因他们三人居所相距不过五里,故称“五里三贤”。

内有闵子祠、樊迟墓、鲁隐公观鱼台、超化寺、伽蓝殿等景点,其中观鱼台遗址在武台村西,为春秋时期棠邑治所,现存“鲁隐公观鱼处”碑,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鲁隐公在武棠亭观鱼。

鱼台辣椒

千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为鱼台送来肥田沃土,纵横交错的17条河和星罗棋布的千口方池,境内的鱼城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有着多年的辣椒种植传统。

种植以鱼城为中心辐射周边李阁、庙、罗屯等乡镇达7万亩左右,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县市区种植面积达70万亩,形成了以鱼城镇为中心的烘干交易辣椒市场,是鲁西南最大的辣椒烘干交易市场。

金秋时节,走进鱼台县鱼城镇的辣椒地里,辣椒的清香扑面而来,火红的辣椒在枝头上摇曳,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其中供应“老干妈”每年4千吨,占公司全国用量的1/4。

惠河湿地

位于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11000余亩,京杭大运河穿越而过,湿地水清草绿,植物长势茂盛,生物多样性明显,鱼、虾、鳖、蟹种类、数量繁多,多种水鸟汇集于此。

春天可听百鸟争鸣,观百花斗艳;夏天可赏荷采莲,怡然垂钓;秋季可摘菱收芡,观芦花鹭影;冬季可欣赏芦苇摇曳,野鸭翻飞。

乾隆六下江南,曾泊船于此,渔猎、戏水、采莲、寻女等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憧憬和向往,为美丽的惠河湿地增添了温馨与神秘。

你对鱼台的印象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山河足迹~

更多文章

  • 鲁隐公为何会与齐国联盟?帮助鲁国强大自身,巩固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周平王,诸侯国,齐国,分封

    全文共178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自从周武王建立周政权之后,就对一种诸侯进行分封,在这其中即有战功赫赫的异姓王,又有姬氏子弟,不过在分封的过程当中必定会有所偏向。对于周天子来说,他秉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中心思想,将众多好处送到了姬氏子嗣的手中,而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姬氏子嗣的诸侯王们也得到了

  • 先秦:春秋大幕拉开时的鲁国与鲁隐公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鲁隐公,鲁国,多尔衮,秦国,皇太极,宋国

    公园前723前,鲁惠公离世。国君去世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国君的诞生,而这时鲁国则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庶长子公子息姑,一个是年幼还不能理事的太子允,另一个选择就是公族的其他人。当鲁惠公离世的时候,他正与宋国打得热火朝天。国君的突然离世自然会引起国家政策的大变化,所以宋国也就不那么步步紧逼了。宋国需要观

  • 令人惋惜的鲁隐公:庶子作国君众人不服,不死也许鲁国成渔翁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宋国,齐国,周王室,郑国

    一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去世。鲁惠公原配夫人是宋国之女孟子,并没有生育。孟子陪嫁过来的声子作为次妃,生下了姬息姑。后来,鲁惠公强抢儿媳仲子为妻,又生下了嫡子鲁桓公。仲子鲁隐公被鲁惠公安排摄政时,其实十分尴尬。他首先得面对差点成为老婆的仲子,其次又得在众人的风言风语下,抚养、扶持原本可以当自己儿子的鲁

  • 35年前坐视公族杀宋昭公,身受其害才叹公室卑微,却扶持族人自固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宋昭公,公族,宋国,公室,楚庄王,华元

    大约在公元前611年前后,宋国华元坐上了右师之位。在宋国,华元是出身于宋戴公之族,是华督曾孙。公元前710年,华督看上了孔子六世祖孔父嘉的老婆,便发起内乱,杀死孔父嘉和宋殇公,强抢孔父嘉之妻。至此之后,华督就拖累了他的后裔。公元前612年,华督的另一曾孙华藕访问鲁国,鲁文公想亲自宴请他。可不想华藕

  • 母狗挨宰前下跪流泪,原是腹中有子

    历史解密编辑:网综娱乐标签:坐牢,报应,罗来,大狗,狗肉,狗头

    罗来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以杀狗为副业。在香港,杀狗是犯法的,所以狗肉在黑市上贩卖,政府知道了会严惩。因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爱狗,所以法律也应该保护狗。正因如此,物以稀为贵,越护越杀;因此,香港人到郊外旅游时,多半会吃一些狗肉。罗来生家境贫寒,嗜赌成性,嗜酒如命;当他吃饱的时候,他什么都不在乎。婚后,他

  • 华州区郑桓公陵园迎接3A级景区市级评审验收

    历史解密编辑:华州之家标签:陵墓,古镇,华州区,石牌坊,人文景观,评审验收,郑桓公陵园

    郑桓公陵园迎接3A级景区市级评审验收近日,渭南市文旅局评审专家组对郑桓公陵园创建AAA景区进行现场评审验收。评审组一行先后来到石牌坊、郑桓公陵墓、桓恩殿、陵园广场、文化长廊等地,通过实地查看、观看宣传片、查阅资料等形式,对郑桓公陵园景区创建3A景区工作进行了仔细检查。郑桓公陵园位于华州区西关街,占地

  • 郑桓公借土地建立国家,最后还把债主杀了,古人到底什么逻辑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郑桓公,周平王,齐国,周王朝,秦国,周幽王

    中国古代的帝王,崛起之路,千奇百怪,可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小君王——郑桓公。可以说是无耻到了极致,借别人的土地建国,最后还把人家给灭了。小编就一直寻思,郑桓公能空手套白狼,那么另外两个国家的君主,当时是如何想的,他们的什么逻辑思维。话说郑国公创业期间,曾经游说两个国家——虢国、郐国,各自借来一座城池

  • 从关中小国到中原称霸,绝世高手不是郑桓公祖孙,而是这位扫地僧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郑桓公,周王室,诸侯国,齐国,郑国

    一喜欢下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对局通常来说可分成三个阶段:布局、中盘、收官。棋坛上的高手,有些擅长于布局,有些擅长中盘战斗,还有些擅长于临近终局的收官。所以棋坛上有人号称“前五十步天下无敌”,有人被誉为“中盘十三段”,还有些人却是靠着强大后盘收束、即收官功夫而取胜。历史,有时也像极了围棋对局。就比如郑

  • 古代名人智慧:郑桓公智借敌手除劲敌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大喜,郐国,国君,贤臣,奸细,郑桓公,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西周末年,郑、郐两国相郐。郑桓公为了扩大地盘,打起郐国的主意来。但郐国有不少贤臣良将,却使郑桓公十分头疼,。这时,臣子中有人给郑桓公出主意,说可以借郐君之手杀掉这些人。郑桓公一听大喜,忙照他说的布置起来。郑桓公先派奸细打入郐国内部,千方百计打听到那批贤臣和良将的名单。郑桓公得

  • 春秋左传的智慧-郑桓公的一个决定,让郑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郑桓公,郑国,春秋左传,齐国,晋国,楚国,春秋,春秋(书),周朝,先秦,中国古文献

    《春秋左传》开头第一个故事就是郑庄公克段于鄢,这篇文章极为经典。后来清代吴调侯选《古文观止》,这篇文章也是第一篇。郑国是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家,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个霸主,比齐桓公还要早,虽然实力比后续的齐桓晋文要差一些,但纵横捭阖的霸气那是一点不输啊。古代的地缘智慧——兵家必争之地《史记 郑世家》开头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