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崔杼杀齐庄公的原因,居然和晋国有关?

崔杼杀齐庄公的原因,居然和晋国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顾道惊城 访问量:2469 更新时间:2024/1/19 19:44:4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说过,崔杼之所以会杀死齐庄公,其中另有深意,绝不是因为某个女人,或者说,某个女人只是导火索而已。

而想要说清楚这件事,则需要从晋国的一次内乱开始讲起。

公元前552年,当时的晋国国君是晋平公姬彪,国内有七大家族,分别是栾、范、中行、智、赵、魏、韩。

就在这一年,栾氏发生内乱,范氏趁机落井下石,其他五家立刻跟上,把栾氏的家主栾盈逼得走投无路,被迫投奔楚国。

一年之后,楚国待不下去了,栾盈又逃到了齐国。

栾盈来投,应该怎么处理呢?当时国内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接纳栾盈,因为此时的晋国爆发内讧,实力有所衰减,咱们齐国只要把握住机会,没准还能重现齐桓公时代的辉煌呢。

第二个方案是不接纳栾盈,因为当时的格局是晋国最强,楚国次之,秦国和齐国只能陪跑。栾盈这事情闹得太大,连楚国都接不住,我们要是接纳了栾盈,只能无故招惹祸端。

齐庄公认为应该选择第一种方案,因为他很希望能有所作为,而且在过去,晋国不止一次地击败过齐国,齐庄公本人也曾被迫到晋国当人质,他恨透了晋国人。

而且,栾盈为了能够顺利被齐国接纳,就在齐庄公面前夸大了晋国的内讧程度,并强调栾氏在晋国还有很深的根基,只要齐庄公愿意帮忙,这些根基都能为齐国所用。

齐庄公听完栾盈的话之后,觉得自己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把强大的晋国推倒。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齐庄公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同时被栾盈蛊惑了双耳。

齐庄公糊涂了,但齐国有两位重臣可不糊涂,那就是晏婴和崔杼,他们坚决认为,不该接纳栾盈。

崔杼不用多说,史书盖棺定论的反贼。

晏婴通常被称为晏子,身高不到一米四,其貌不扬。但无论是写《春秋》的孔子还是写《史记》的司马迁,都对此人赞不绝口,司马迁甚至表示,平生心愿就是替晏婴执鞭驾马。

对于齐庄公的做法,晏婴认为“祸将作矣”,而崔杼则认为齐国“必受其咎”。

按说,这样两位有分量的重臣劝阻,齐庄公应该就此作罢,但他太想打倒晋国了,而栾盈的说法也太诱人了,所以齐庄公明知道前路危险重重,但依然决定要赌一把。

这一把赌博的结果好不好呢?显然是不好的。

公元前550年,栾盈秘密回到晋国潜伏起来。随后,齐庄公亲率齐国大军秘密前来,在栾盈的帮助下,直接进入了晋国境内。

可随后应该怎么做呢?齐庄公不知道,栾盈显然也没想好。

说到底,栾氏也只是晋国七大家族之一,而且在内讧之前,已经基本被排挤到边缘了,他们要是真能在晋国内部无所不能,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但栾盈有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魏氏家主魏舒,希望获得他的支持。

在晋国的时候,栾盈是下军将,魏舒是下军佐,两人合作还是很愉快的,关系也不错。在面对栾盈的求助时,魏舒心软了,于是便答应了他。

可回家之后的魏舒立刻受到了盘问,族人表示看到了他和栾盈在一起,询问是怎么回事。

于是魏舒将结盟迎齐之事说了一遍,族人大骂魏舒糊涂,然后立刻跑去见范氏家主范鞅。

范鞅得知此事之后并未惊慌,反而直接面见魏舒,希望他能放弃栾氏。等彻底灭掉栾氏之后,愿意把原属于栾氏的曲沃让给魏氏。

再好的关系也没有利益重要啊,魏舒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范鞅的条件。

很快,范鞅带人与栾盈交战,栾盈人少,又迟迟等不来魏舒的援军,只得仓皇逃亡曲沃,范鞅乘胜追击,很快就攻破了曲沃,灭掉了栾氏,只有一个旁支逃到了宋国。

栾盈与范鞅交战的时候,齐庄公的大军正在晋国腹地捣乱呢,他将大军分为两路,直接打穿了晋国。

精兵强将往往都在边疆地区,内陆以弹压治安为主,打不过齐国大军也很正常,但即便如此,齐庄公也只敢找一些偏远小城欺负,大城碰都不碰。

后来得知栾氏被灭,眼下已无便宜可占,所以齐庄公就带着大军打道回府了。

这事儿完了吗?显然没有。晋国可是天下第一强国,你在人家心腹地带来回划了两刀,等人家缓过劲来,能饶了你齐国吗?

再者,齐庄公此次出师,只能算出了口恶气,却没有任何成果,国内的晏婴和崔杼都十分不满。

当时就有人问崔杼,现在国君灰溜溜地回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崔杼直接放话:“我好好说话他不听,现在惹出祸患了,大家别急,且看他如何收场。”

晋国的国君晋平公也是个狠人,公元前557年他父亲去世,按说应该守孝,可晋平公就在同年,还率军攻打齐国并取胜。

打完齐国之后,晋平公没有休息,接着收拾楚国,又把楚军打得大败而逃。

这一回,齐庄公狠狠得罪了晋平公一把,他能没有表示吗?于是在齐庄公刚退兵没多久,晋国大军就开始朝着齐国进发了。

面对强大的晋军,如果齐庄公还能硬气地率军迎战,那倒也没啥,但这位老兄却直接怂了,闭门不战。

国君不战,那些主战派都没了主心骨,而主和派却围在晏婴和崔杼身边,希望能与晋国和谈。

和谈当然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晋平公非要好好收拾齐庄公一顿,再让齐国出点血,否则他出不了这口气。

和谈发生在公元前549年,而一年之后,齐庄公就被崔杼给杀了。同年,晋军大胜齐军,然后撤退了。

两年之后的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会盟”正式召开,春秋各国重获和平。

看过时间线就会发现,齐庄公死得非常巧,给人的感觉就是,齐庄公是天下第一好战分子,只要杀了他,天下就能迎来和平。

崔杼杀死齐庄公之后,并没有被报复。

大家要知道,当时的齐国也是六大家族并立,分别是崔氏、庆氏、国氏、高氏、田氏和鲍氏。

如果崔杼是为了私人恩怨杀死齐庄公,其他五大家族又怎么会放过吞并崔氏的大好良机呢?

齐庄公之后上位的是齐景公,这位老兄是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和晏婴走得非常近。

看看崔杼弑君后的待遇,看看齐庄公的接班人,其实史官们早就隐晦地将齐庄公之死的真实原因告诉了我们,只是很多人忽略了而已。

标签: 崔杼齐庄公晋国齐国晏婴秦国

更多文章

  • 齐庄公被大臣扶持上位,却强占其妻子,为侮辱他把帽子赏赐给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斋晗标签:齐庄公,崔杼,齐国,庆封,国君

    春秋时的齐国在齐桓公时期达到顶峰,然而在齐桓公死后,由于五子争位导致国力每况愈下,后来甚至是小国都敢于在齐国面前炸刺儿。其后的国君上位时不时地就会出现一些波折,齐庄公的上位就比较曲折惊险,是得到了当时大臣的大力扶持也得以实现的。然而等到他掌握齐国权柄后,却对扶持自己上位的大臣之妻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不

  • 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甘茂良: 打击犯罪冲在前 化解矛盾有高招

    历史解密编辑:小香猪超可爱标签:甘茂良,重庆市,先进工作者

    打击犯罪,他冲锋在前警察的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甘茂良有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在刑侦领域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的“老猎人”。面对违法犯罪,甘茂良急群众之所急,难群众之所难,既有破大案的担当,也有破小案的细致。他带领民警破获过多起公斤级重大涉毒案件,面对凶恶狡诈的毒贩敢于冲锋在前,近

  • 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甘茂良:打击犯罪冲在前 化解矛盾有高招

    历史解密编辑:央广网标签:治安,甘茂良,重庆市,区公安分局,先进工作者

    “说一尺不如干一寸”,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甘茂良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座右铭。在长达20年的从警生涯中,甘茂良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嘉奖8次,2021年获评“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022年获评重庆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甘茂良工作照(央广网发 沙

  • 【悦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Yan读标签: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国,秦武王,张仪,魏国,齐国

    [前言]《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一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秦国两位出将入相的代表——樗里子和甘茂。[樗里子]樗里子,嬴姓,名疾,秦惠文王(嬴骃)异母弟,因其住宅位于渭南阴乡樗里,故被称为“樗里子”。樗里子滑稽(ɡǔ jī,流酒器,引申为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多智,秦人称其为“智囊”。秦惠文王

  • 甘茂为什么要逃亡齐国?因为他被孤立了,没人和他站在一排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甘茂,秦国,齐国,秦武王,秦王

    甘茂为什么要逃亡齐国?因为他被孤立了,没人和他站在一排守缺1232022-09-0512:50山西关注甘茂是秦国的名将,虽然他不是秦国人,但是为秦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按说,这样的人,躺着吃老本,也尽可享荣华富贵了。不好意思,这是我这个庸人的想法。其实,不管哪朝哪代,平民百姓且不论,就是功劳卓

  • 甘茂秦王息壤之约:甘家人自古以来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邹记福标签:甘茂,秦王,魏国,丞相,秦国,秦武王,息壤之约

    甘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甘氏族人在战场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大放异彩了!在战国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丞相---甘茂。当时他作为秦武王的左丞相,辅佐秦武王。有一次,秦武王派甘茂出使魏国,商谈两国联手攻打韩国的事。甘茂到达魏国后,派人向秦武王汇报,告知魏国虽然同意了,但是他并不建议攻打

  • 古代名人智慧:甘茂打草惊蛇去政敌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甘茂,王见,公孙衍,相国,襄王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后期,西陲强秦出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士人叫甘茂,他帮助武王东征西杀,曾率兵攻取韩之宜阳(今河南宜阳),因功被封为左相。但到了昭襄王时,他却渐渐不得势起来。遇到国家大事,或不与他商量,或不听其忠告,而一味相信纵横术士公孙衍的话,并拜公孙衍为大将军,准备将兵权授予他。甘茂明白,自

  • 秦武王听说吃公鸡下的蛋可以力大无穷就信以为真,让甘茂给他找个

    历史解密编辑:阅从前标签:甘茂,秦国,甘罗,魏国,公鸡,秦武王,驯养动物,水生动物,四大名将

    秦武王秦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听人说吃公鸡下的蛋能够力大无穷,就信以为真,让大臣甘茂给弄几个过来。没想到,他却让一个7岁的小娃娃闹了个大红脸!甘茂是下蔡人,能言善辩,曾跟下蔡的史举先生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他拜见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接见他后,很佩服他的才干,就让他带兵去帮助魏

  • 智者甘茂的对上管理和风险管理,读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二的十次方标签:甘茂,秦武王,秦国,魏文侯,魏国,秦王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设置了丞相岗位,并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小儿子、是秦惠文王的弟弟,是秦武王的叔叔,是秦国宗室重臣,这其实打破了很多人印象中,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宗室就被排挤出管理层的错觉,其实直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宗室也一直是秦国的柱石,所以不论是吕不韦、嫪毐想造反都是非常难的,但是

  • 甘茂为什么会力劝秦国援韩?给自己铺好后路才行!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甘茂,秦国,魏国,秦宣太后,秦武王,秦王

    上一期谈到,雍氏之役如火如荼,张翠肩负韩襄王的委任出使秦国,轻轻一句话点醒了甘茂。甘茂赶紧去见秦昭襄王,请求抗楚援韩。而在这个时候,秦昭襄王尚未成年,执掌国政的宣太后要么因为自己的楚国血统,不愿意和祖国兵戎相见,要么因为韩国没开出合适的价码,不值得派出援军。张翠算的账和宣太后算的账显然指向了不同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