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庄公被大臣扶持上位,却强占其妻子,为侮辱他把帽子赏赐给别人

齐庄公被大臣扶持上位,却强占其妻子,为侮辱他把帽子赏赐给别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斋晗 访问量:3442 更新时间:2024/1/17 5:56:02

春秋时的齐国在齐桓公时期达到顶峰,然而在齐桓公死后,由于五子争位导致国力每况愈下,后来甚至是小国都敢于在齐国面前炸刺儿。

其后的国君上位时不时地就会出现一些波折,齐庄公的上位就比较曲折惊险,是得到了当时大臣的大力扶持也得以实现的。

然而等到他掌握齐国权柄后,却对扶持自己上位的大臣之妻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不但强占其妻子,而且为了侮辱他,还把这位大臣的帽子赏赐给别人。

那时的帽子可不是现在说买一顶就买一顶,而是实实在在的身份的象征。

最后,这名大臣实在是忍无可忍,就设计反杀齐庄公。

这时才感到害怕的齐庄公想起要与大臣和解,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就这样,齐庄公被史书记载因失德而死。

齐庄公那些事儿

齐庄公名叫吕光,也称为公子光,是齐灵公的大儿子,也是最初的太子。

然而后来,齐灵公的宠妃仲姬生了一个儿子牙。

恰好齐灵公最宠爱的妃子戎姬无子,于是仲姬就把牙过继给戎姬当儿子。

这时的吕光已经以太子的身份参加了一次诸侯会盟,本来吕光以为自己肯定是下一届国君了,可是架不住枕头风实在是硬。

在戎姬撒娇卖萌软硬兼施下,齐灵公决定让公子牙当太子,让大臣高厚当太傅辅佐太子牙。

而吕光就被废了太子的名头,并被发配到边疆干活。

这下子吕光别提多郁闷了,心里也恨死了戎姬和公子牙。

而这时候,还有一个人也很郁闷,那就是齐国的大臣崔杼。

因为当时吕光参加诸侯会盟等一些重要活动,崔杼都亲力亲为,可以说,他已经把自己的政治前途绑在了吕光的身上。

可是吕光一下子失去了太子的身份,他的前途也就黯淡无光了。

好在后来出现了转机,齐灵公得了重病,朝政处于失控状态。

崔杼这时做了一次重大的政治投机,他到边境把吕光接了回来。

在崔杼的扶持下,公元前554年,吕光上位当了齐国的国君,这就是齐庄公。

他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戎姬杀死,还把她的尸体放到朝廷上公开侮辱。

齐庄公绝对是一个铁血君主,随后他直接杀掉了太子牙,还一直追杀辅佐太子牙的高厚和夙沙卫等人,以绝后患。

这两人当然不甘心就此丢命,高厚逃到自己家的封地,准备倚靠家族的力量来抗衡齐庄公。

可是这时候的崔杼和庆封都坚定地支持齐庄公,他们带领大军一路推进,最终灭了高氏,高厚也就此一命呜呼了。

对于叛逃到高唐的夙沙卫,齐庄公也没有放弃仇恨。

他亲自带领大军来到高唐,夙沙卫和齐庄公一个在城上,一个在城下,还进行了相对友好的谈话。

齐庄公问他做好准备战斗了吗,而夙沙卫则实打实地说,真的没什么好准备的。

此后两人就各自招招手,一个回营,一个则下了城墙回到家里。

然而当天晚上,受到齐庄公大军威慑的高唐人就合起伙来,把夙沙卫抓起来。

当把异己全部清除后,齐庄公彻底掌握了齐国的权柄,并有了闲暇时间出外打猎。

有一次他外出时,看到一只大螳螂立在车前,举着前肢向马车挥舞。

结果“螳臂挡车”被传得沸沸沸扬扬,齐国内的武士认为齐庄公是个崇尚武力,值得他们尊敬的人,于是他们纷纷投奔齐庄公。

齐庄公也借此整顿全国军力,与处于六卿之乱的晋国开战,并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如果就到这里,齐庄公应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国君。

然而可能是饱暖思淫欲,齐庄公有着众多的宠姬,却还不能满足,反而将主意打到了崔杼妻子的身上。

按理说,崔杼对于齐庄公来说是个大恩人。

没有崔杼的迎立,他可能最好的结果是老死在边疆,而最大的可能是被太子牙派人杀掉。

所以他最应该感激的是崔杼,不说对崔杼感恩戴德,起码也得予以足够的尊重。

可是当上君主后,齐庄公没有约束的就飘飘然了。

他认为齐国的一切都是他的,女人也是如此,即使她是崔杼的妻子也不能例外。

实际上,崔杼与齐庄公还有亲属关系。

崔杼祖上源自吕季,他本是齐丁公的太子。

可后来他把君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齐乙公,自己就跑到崔邑生活,并且只当了一个齐国的大夫。

这么说起来,崔杼和齐庄公的关系本应极好,然而齐庄公美色当前,就什么也不顾了。

史称“庄公通焉”,也就是他与崔杼的妻子开始频繁的幽会。

一顶绿帽子引发的弑君大案

这个与齐庄公私通的崔杼之妻,并不是崔杼的原配,而是当时齐国大臣棠公的媳妇。

这个女人名叫棠姜,也称东郭姜,是崔杼的家臣东郭偃的姐姐,最开始嫁给棠公为妻。

可惜棠公短命,最后东郭姜就当上了寡妇。

因为有东郭偃这层关系,崔杼就和他一起去棠公家里吊唁。

在此之前,崔杼可能是没有见过东郭姜,这次一见就惊为天人。

他立刻告诉东郭偃,自己要娶东郭姜。

这对于东郭偃来说肯定是好事,因为这会提升自己在崔家的地位。

然而当时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崔杼的祖上是姜太公,因而崔杼和东郭姜都是姜姓。

于是东郭偃就劝崔杼,这样恐怕会有不良后果。

可是被美色冲昏头脑的崔杼哪里还管这些,于是东郭姜很快就嫁到了崔家,崔杼将她宠上了天。

而这时候的齐庄公,由于与崔杼的亲密关系,也就经常到崔杼家里打猎、喝酒。

而极得崔杼宠爱的东郭姜显然是上得厅堂,齐庄公看到东郭姜如此美丽,也心动不已。

齐庄公与东郭姜在一起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而且齐庄公还有一个怪癖,每次与东郭姜约会后,就会拿走一顶崔杼的帽子,并且把这顶帽子赏给自己的身边人。

结果时间长了,搞得身边人也看不下去了,就婉转地劝诫齐庄公:你就别再拿崔杼的帽子赏给我们了,那不好。

可是齐庄公却满不在乎:这有什么,难道除了崔杼,别人就不能有这样的帽子吗?

要知道,那时的帽子可以说是权力的象征,男子二十岁行弱冠礼后,才算成人的。

而官员的帽子按照级别不等,也是不同的。

齐庄公无视崔杼的存在,而随意拿崔杼的帽子来赏给别人。

那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时将崔杼拿下,甚至是杀死,这对崔杼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而且齐庄公拿崔杼的帽子来赏人,更是对崔杼的讥讽和嘲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齐庄公毫不遮掩,很快,崔杼就知道了齐庄公与东郭姜的事。

这让崔杼极为恼怒,在此之前,两人在朝堂上是相得益彰的。

作为齐庄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崔杼,也是尽心尽力地帮助齐国的发展。

这次事件后,崔杼是绝对不可能再对齐庄公有什么亲近之心了。

而齐庄公能够拿崔杼的帽子来羞辱他,显然也会随时将崔杼拿下。

这就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崔杼的头上,思来想去的崔杼只能下定决心,再冒一次险,除掉齐庄公。

就在崔杼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对付齐庄公时,一个帮手来到了他的跟前。

齐庄公的跟班贾举因为一点小错,就被齐庄公暴打了一顿。

这使得贾举心里忌恨,于是他就偷着找到崔杼,与他合谋对付齐公,两人商量了各种应对办法。

时间转眼来到公元前548年夏天,莒国国君来齐国拜见齐庄公。

齐庄公当然要举行欢迎宴会,而崔杼就以有病为由没有参加。

齐庄公听说后,不由得心中大喜,正好可以趁着崔杼有病的机会,去与东郭姜会面。

于是他就打着看望崔杼的名义,来到崔杼家里。

一到崔宅,齐庄公就迫不及待去找东郭姜。

可是这一次,东郭姜却与他玩起了捉迷藏,当然,这是崔杼与东郭姜商量好的策略。

在大院里两人围着假山、影壁、柳树等转了一圈,东郭姜就跑进了屋里,并且把屋门关上了。

这时的齐庄公忽然来了兴致,敲着院子里的柱子打着节拍,来了一场酒后放歌。

而这时候贾举出场了,他将齐庄公的一众侍卫都赶出了院外,警告他们不要打搅了他的兴致。

等到院门一关上,埋伏在别的屋里的崔杼的侍卫就拿着刀剑冲向了齐庄公。

正在兴头上的齐庄公吓了一跳,赶紧跑到一座高台上。

看着明晃晃的刀剑,齐庄公心惊胆战。

他希望这些侍卫去向崔杼汇报,知道自己错了,但请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要杀他。

他还表示,会拿出金银财宝来赎罪,并且发誓绝对不会报复,可是崔杼的手下没有答应。

齐庄公一看收买不成,就来了一个苦肉计。

他表示自己作为一个君主,死在外面不好听,自己会回到齐国的太庙自杀,崔杼的手下依然没有答应。

无计可施的齐庄公一咬牙就开始逃亡,人在生死之际都会发挥出超常的水平,他一下子就跳到了院墙上,眼看就能够活命了。

可惜,一支飞来的利箭射在他的大腿上,他的逃亡大计至此破灭。

疼痛使他一松手又掉到了院内,结果可想而知,崔杼的手下一拥而上,齐庄公的一生就此终结。

多行不义必自毙

齐庄公死后,大权在握的崔杼立齐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齐国之君,是谓齐景公

为平衡势力,齐景公让崔杼担任右相,同时让庆封担任左相。

这时候还有一个插曲,那就是有一个专门记载历史的家族姓太史。

他们是专门记录历史事件的,这次这位名叫太史伯的历史学家秉笔直书,写下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字。

崔杼不由大怒,他让太史伯改一下写法,就写齐庄公是病死的。

可是太史伯没有答应,崔杼一怒之下,就把太史伯给杀了。

然后太史伯的三个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接力赛一般赶了过来,每个人都还是那五个字。

崔杼又连杀了两人,最后无可奈何,放过了太史季。

此时的崔杼在齐国可谓是志得意满,所求的一切如今尽在掌握。

可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肆意妄为的崔杼还不知道灭门的危险即将降临。

贪婪成性的崔杼再次为相后,越发地变本加厉。

为了获得五鹿之地,他竟然扣押了卫献公的妻儿,以为人质。

身为大国上卿,为了取得田地财货,居然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而他的这种蛮不讲理是一以贯之的。

东郭姜与崔杼结婚后,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崔明。

同时,东郭姜还把同前夫生的儿子棠无咎也带到了崔家。

这样,东郭姜、东郭偃、棠无咎和崔明就形成了一个小的利益集团。

而崔杼的第一任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崔成和崔强。

本来崔强被立为家主继承人,可是因为他患病残疾,在东郭姜的枕边风下,崔杼就立崔明为继承人。

可以说,崔杼完全不吸取历史教训,太子光和太子牙的相互绞杀就因立继承人而起,他却依然这样蛮不讲理的干下去。

崔成一看继承人已经没有希望,就向父亲请求去家族祖地崔邑养老。

崔杼看着面有菜色的儿子,就答应了他的这个要求。

可是这时候东郭偃和棠无咎却认为不行,他们表示崔邑是宗主的所在地,必须留给崔明。

这一下子激怒了崔成和崔强,两人一合计,准备干掉东郭偃和棠无咎。

可是因为崔杼宠爱东郭姜和崔明,崔成和崔强感到两人的力量无法撼动对方。

于是他们干了一件自认为是聪明的事,那就是找外援。

这个外援,就是崔杼政治生命的终结者左相庆封。

在庆封的支持下,崔成和崔强争取了崔家大部分人的支持,一举干掉了东郭偃和棠无咎。

崔杼一看这种情况,就气愤地离家出走。

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样,也向庆封求援,只不过他只是希望庆封把崔成崔强压制住,不要让崔家的内乱扩大化。

可惜,这时有一个叫卢蒲嫳的人。

他是庆封的重要助手,同时他对崔杼杀害齐庄公极为不满,一心想为齐庄公报仇。

崔家内乱,

正好给了他机会。

他对庆封进言,表示如果能够削弱崔家,那么庆家就会一家独大。

这句话正中庆封的下怀,他告诉卢蒲嫳放手去干,一切有他来顶着。

得到庆封的支持,卢蒲嫳就率领庆家的武士去攻打崔宅。

这时候崔成和崔强终于看出了庆封的险恶用心,就率领崔家武装进行反抗。

卢蒲嫳久攻不下,就开始散布不利于崔家的流言,将很多被崔家欺压的人组织起来,一场人民战争最后打垮了崔家的防线。

卢蒲嫳极为心黑手狠,攻进崔家后见人就杀,最后只有崔明乘乱跑到外面的坟地里躲了起来,所有崔家人都被杀死了。

而东郭姜可能是怕被人侮辱,自己上吊自杀了。

卢蒲嫳干掉了崔家人后感到心情舒畅,他又回到庆府,对崔杼说已经平复了崔家的内乱,并且亲自驾车将崔杼送回了崔府。

此时的崔杼还不知道除了他自己和崔明外,全家已经死绝,就坐着车回去。

可是等到他回到家里,看到满院的尸体,看到吊在屋梁上的老婆,崔杼的心态彻底崩溃。

他感到了生无可恋,于是拿起一根白绫自挂东南枝。

庆封灭掉崔氏,独掌齐国大权。

可以说,齐庄公和崔杼一家人的死,都与东郭姜脱不了干系。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钱玉趾,对崔杼杀齐庄公与《秉笔直书》的疑问,文史杂志,2012(09);

[2] 尹婧,从《左传》的僭礼现象看礼崩乐坏下的大裂变,今古文创,2021(03).

标签: 齐庄公崔杼齐国庆封国君

更多文章

  • 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甘茂良: 打击犯罪冲在前 化解矛盾有高招

    历史解密编辑:小香猪超可爱标签:甘茂良,重庆市,先进工作者

    打击犯罪,他冲锋在前警察的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甘茂良有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在刑侦领域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的“老猎人”。面对违法犯罪,甘茂良急群众之所急,难群众之所难,既有破大案的担当,也有破小案的细致。他带领民警破获过多起公斤级重大涉毒案件,面对凶恶狡诈的毒贩敢于冲锋在前,近

  • 重庆市先进工作者甘茂良:打击犯罪冲在前 化解矛盾有高招

    历史解密编辑:央广网标签:治安,甘茂良,重庆市,区公安分局,先进工作者

    “说一尺不如干一寸”,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支队长甘茂良凭借多年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座右铭。在长达20年的从警生涯中,甘茂良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嘉奖8次,2021年获评“重庆市先进工作者”、2022年获评重庆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甘茂良工作照(央广网发 沙

  • 【悦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Yan读标签: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秦国,秦武王,张仪,魏国,齐国

    [前言]《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居七十列传第十一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秦国两位出将入相的代表——樗里子和甘茂。[樗里子]樗里子,嬴姓,名疾,秦惠文王(嬴骃)异母弟,因其住宅位于渭南阴乡樗里,故被称为“樗里子”。樗里子滑稽(ɡǔ jī,流酒器,引申为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多智,秦人称其为“智囊”。秦惠文王

  • 甘茂为什么要逃亡齐国?因为他被孤立了,没人和他站在一排

    历史解密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标签:甘茂,秦国,齐国,秦武王,秦王

    甘茂为什么要逃亡齐国?因为他被孤立了,没人和他站在一排守缺1232022-09-0512:50山西关注甘茂是秦国的名将,虽然他不是秦国人,但是为秦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按说,这样的人,躺着吃老本,也尽可享荣华富贵了。不好意思,这是我这个庸人的想法。其实,不管哪朝哪代,平民百姓且不论,就是功劳卓

  • 甘茂秦王息壤之约:甘家人自古以来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邹记福标签:甘茂,秦王,魏国,丞相,秦国,秦武王,息壤之约

    甘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甘氏族人在战场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大放异彩了!在战国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丞相---甘茂。当时他作为秦武王的左丞相,辅佐秦武王。有一次,秦武王派甘茂出使魏国,商谈两国联手攻打韩国的事。甘茂到达魏国后,派人向秦武王汇报,告知魏国虽然同意了,但是他并不建议攻打

  • 古代名人智慧:甘茂打草惊蛇去政敌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甘茂,王见,公孙衍,相国,襄王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后期,西陲强秦出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士人叫甘茂,他帮助武王东征西杀,曾率兵攻取韩之宜阳(今河南宜阳),因功被封为左相。但到了昭襄王时,他却渐渐不得势起来。遇到国家大事,或不与他商量,或不听其忠告,而一味相信纵横术士公孙衍的话,并拜公孙衍为大将军,准备将兵权授予他。甘茂明白,自

  • 秦武王听说吃公鸡下的蛋可以力大无穷就信以为真,让甘茂给他找个

    历史解密编辑:阅从前标签:甘茂,秦国,甘罗,魏国,公鸡,秦武王,驯养动物,水生动物,四大名将

    秦武王秦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听人说吃公鸡下的蛋能够力大无穷,就信以为真,让大臣甘茂给弄几个过来。没想到,他却让一个7岁的小娃娃闹了个大红脸!甘茂是下蔡人,能言善辩,曾跟下蔡的史举先生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他拜见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接见他后,很佩服他的才干,就让他带兵去帮助魏

  • 智者甘茂的对上管理和风险管理,读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二的十次方标签:甘茂,秦武王,秦国,魏文侯,魏国,秦王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设置了丞相岗位,并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小儿子、是秦惠文王的弟弟,是秦武王的叔叔,是秦国宗室重臣,这其实打破了很多人印象中,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宗室就被排挤出管理层的错觉,其实直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宗室也一直是秦国的柱石,所以不论是吕不韦、嫪毐想造反都是非常难的,但是

  • 甘茂为什么会力劝秦国援韩?给自己铺好后路才行!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甘茂,秦国,魏国,秦宣太后,秦武王,秦王

    上一期谈到,雍氏之役如火如荼,张翠肩负韩襄王的委任出使秦国,轻轻一句话点醒了甘茂。甘茂赶紧去见秦昭襄王,请求抗楚援韩。而在这个时候,秦昭襄王尚未成年,执掌国政的宣太后要么因为自己的楚国血统,不愿意和祖国兵戎相见,要么因为韩国没开出合适的价码,不值得派出援军。张翠算的账和宣太后算的账显然指向了不同的答

  • 甘茂从秦国逃亡,苏秦用妙计让其受到齐国重用,保全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甘茂,苏秦,秦国,齐国,魏国,楚怀王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期谈到,秦国政权更迭,权力中心剑拔弩张,所有人都要重新考虑站队问题。魏冉施展雷霆手段,把亲外甥秦昭襄王推上王座,和姐姐宣太后一起操纵政坛。秦武王时代的左右两位丞相,樗里子和甘茂,被派出去攻打魏国。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安排,因为樗里子和甘茂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