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每当疫情来临,我们的医务人员总会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急诊科的熊丽丽护士就是其中一员。
熊丽丽和同事们一起在烈日下、大风中、阴雨天,在广场旁、在居民楼、在隔离区……都留下过自己忙碌的身影。
9月7日,熊丽丽在工作间隙接受了采访,她说,四川经历了高温、疫情、地震等重重困难,四川人最打动我的是每个人面对困难所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些重重困难面前,我感谢的人是我的父亲。小时候他常给我说,人不能怕吃苦,很多事情都是先苦后甜。”
温柔
对孩子采样,像对自己孩子一样
“小朋友,张大嘴巴,阿姨会轻轻的,不要怕。”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手中抓着玩具,眼泪横流却紧闭嘴巴,负责核酸采样的熊丽丽用温柔的语气安抚着小朋友。
核酸采样时,熊丽丽总会遇到一些小朋友害怕采样,这时她总是温柔又耐心地说:“乖乖,你是不是有点害怕呢?阿姨保证像小蚊子一样轻轻地碰你一下好吗?做完(核酸)后让妈妈陪你一起看你喜欢的动画片好吗?”又或者说:“能让阿姨看看乖乖的小牙吗?它一定长得很可爱吧!”
“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自尊心,需要我们的肯定以及鼓励,这时就会给他们说:你长大了,想自己决定对吗?阿姨我相信你会很不错的。”熊丽丽说,工作中遇到的小朋友,自己一定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坚韧
高强度工作,依然选择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在忙完急诊科工作的一个夜班后,熊丽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她先给年近90岁的父亲和身体障碍的哥哥送去几天的食物,再回到家中给两个幼儿园的孩子做好午餐,回复好友的消息后,她终于可以躺下休息了。
然而,下午三点,微信工作群里频繁的消息声把熊丽丽吵醒,由于疫情的原因,科室人员紧张,她要立即返回岗位继续工作。来不及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陪伴他们,更顾不上告诉朋友她已准备再去支援,身体也已经忘记了前一天晚上“急、忙、杂、乱 ”的高强度工作量。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场。熊丽丽在采集组的统筹下,快速地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口罩、手套,奔赴一线采样。
在这一刻,“小家”被抛之脑后,她穿上“大白服”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绝不退缩,虽然牺牲了自己的亲人时光,但她和每一位医务人员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在人民群众前面筑起了抗击疫情的保护墙。虽然防护服和口罩遮住了她的面庞,但那一刻,她的模样格外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