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涓下山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句句应验

庞涓下山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句句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醉扒仙 访问量:4555 更新时间:2024/1/21 23:51:06

提起哲学,可能大家会脱口而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而在中国古代,老子孔子鬼谷子等先哲同样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大师。

其中鬼谷子不仅对战国时期有很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们也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他的学生——庞涓

在庞涓下山时,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句句应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鬼谷子

鬼谷子这个名字乍一听就不像普通人,倒像是一些和鬼神打交道的人会起的名字。的确,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更被称为“千古奇人”。

鬼谷子本名为王诩,他创建了鬼谷门派,也就是后来的纵横家。鬼谷子也成为纵横家当之无愧的鼻祖。他的学生囊括了苏秦张仪孙膑等风云人物,他的学问也不同于道、墨、法、儒等名家,因此可以独树一帜。

鬼谷子原本是一位算命先生,长期的察言观色、经验积累让他善于揣测人心,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他活跃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刚好见证并影响了一个动荡的时代。

告别恩师,施展才华

作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到底是有些才华和雄心壮志的。我们说,乱世出英雄,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时而联合,时而对立,时而硝烟四起,时而歌舞升平。而这样的乱世,恰好给了像庞涓这样的新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当时,魏国正花重金招贤纳士,也许正应了那句“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庞涓即使远在深山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渴望已久的机会来了,可是庞涓却开始犹豫了。他能有今天都得益于师傅鬼谷子的教诲。而此去山高路远,结局未知,他怕师傅不同意。但是庞涓内心十分想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于是他还是打算争取一下。

鬼谷子一向善于揣测人心,怎么会不知道弟子的意图呢?因此,他同意庞涓下山,并且要为他算上一卦。

众所周知,鬼谷子算命准得出奇,庞涓自然愿意接受。最后鬼谷子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鬼谷子支持庞涓下山,并且直言不讳地告诉徒弟,魏国将是他成就抱负的地方,但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要小心自己的野心,如果欺骗别人,下场一定惨不忍睹。

庞涓一听师傅的话,果然是自己展示才华的时机到了,魏国这块宝也押对了。但是后面的嘱咐却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遇羊而荣,建功立业

庞涓的老师是鬼谷子,虽在深山但声名远扬,所以庞涓作为鬼谷子的徒弟自然不会被亏待的。

到了魏国之后,魏惠王将庞涓召到自己的宫殿吃饭。也许是应了鬼谷子的神算,也许是机缘巧合,饭桌上刚好摆了一只蒸羊。庞涓望着那道蒸羊,心里不禁佩服师傅,同时感叹“果然是遇羊而荣”。

有了师傅神算的加持,庞涓更是如鱼得水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赢得了魏惠王的赏识。这位满腹才华的新人即将开始他的建功之路了。

魏国几乎年年征战,有很多将军已久经沙场,论经验、战术、武功自然不会在庞涓之下。

可是魏惠王却用了初出茅庐的庞涓。这些朝臣们虽然不服,但是也无法说出来,表面上支持,心里都等着看庞涓的笑话呢。

结局让所有人出乎意料,庞涓带人打败了赵国,大获全胜不说,还在赵国都城附近示威。后来魏秦两国交战时,庞涓又打败了秦国。

如果说之前打败赵国是侥幸获胜,赵国轻敌了,可大败秦国,并且一直打到秦国国都附近,这样的战果就不能用侥幸来评价了。

四、遇马而瘁,陷害同门

几次胜利足以让庞涓在魏国的朝堂之上树立威信。而庞涓这个时候并没有忘了自己的同门好友孙膑。

他不光向孙膑展示了自己的战果,还希望孙膑能够下山,一起到魏国和自己共谋大业。

说起来孙膑和庞涓能好到什么程度呢?毫不夸张地说,是好到能穿一条裤子的程度。

既然是这么深厚的友谊,那么好友邀约,又怎么能不奔赴呢?何况二人合作,也许真的实现大业也不一定。

可是孙膑却没想到自己下山的后果居然是残破一身,更别提建功立业了。

事情是这样的,孙膑虽然刚到魏国,但是才华却不在庞涓之下。这使得魏惠王更加看重孙膑,而冷落庞涓。

庞涓虽然此人很有才华,但是格局有限,他非常嫉妒孙膑得到了比他还多的重视,以至于准备除掉这位昔日好友。

而庞涓的计划也是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他伪造证据,以“通敌卖国”的罪名陷害孙膑。

魏王虽然更加赏识孙膑,但是在证据和这种罪名面前,却不得不相信庞涓了。战国时期时局动荡,间谍无孔不入,魏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孙膑初来乍到,魏王不了解孙膑的为人。

因此,孙膑便被交由庞涓处理,以通敌罪论处。

昔日同门一朝翻脸,为了报复孙膑,除掉孙膑,庞涓丝毫没有顾及私人情谊,差点逼死孙膑。他不仅断了孙膑的双腿,还在他的脸上刻上了刺青。而这件事情也为庞涓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孙膑本无意伤害庞涓,只是无意展露出才华受到君主赏识,却得到如此惨淡的结局。这种结果可能换做一般人,早就自暴自弃了,可孙膑不是消沉的人,他逃回了故土,还在贵人的帮助下,得到了齐国的重用,甚至可以和庞涓一较高下,可谓淬火重生。

势力日渐强大的孙膑自然不会忘记他在庞涓手上所受的奇耻大辱。因此孙膑内心便下定决心,定要为自己报仇雪恨。

与庞涓有所不同,孙膑的报复光明磊落,并没有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而是利用庞涓生性多疑的性格,在马陵之战制造假象,诱敌就范。不仅杀得魏军片甲不留,甚至庞涓最后也因万箭穿心而死。

鬼谷子不愧是神算子,当他算出庞涓命运的时候,一切其实早已注定。千般嘱咐也无法挽回结局了。

庞涓的下场只能归咎于他自己。嫉妒、自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最好的兄弟都可以陷害,最后惨死于马陵之战。果然是遇马而瘁啊。

标签: 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惠王秦国

更多文章

  • 庞涓军事才能不容小觑为人却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庞涓,魏国,孙伯灵,齐国,秦国,魏惠王

    庞涓厉害吗?答案是肯定了,虽然他最后死在了孙膑的手上,但是那是因为他的自大,和个人本事是无关的。庞涓可谓是魏国的名将,魏国能够在短时期内称霸中原大地,和庞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相传,庞涓和孙膑都是名家鬼谷子的徒弟,同时在鬼谷子的门下学习兵法,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先不说鬼谷子这个人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的时候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鬼谷子

    在我国战国时期有着血海深仇的孙膑和庞涓,其实曾一同拜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如果按照辈分来算的话,孙膑算得上是庞涓的师兄,鬼谷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同时也是谋略家的鼻祖,现如今在社会上,鬼谷子所遗留下来的著作和思想仍然适用。由此也可以看出鬼谷子的能力是有多么的出众,有着如此优秀老师的教导,那么孙

  • 孙膑是庞涓同门,却被其砍去双足、脸上刻字,后来孙膑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孙伯灵,庞涓,魏国,田忌,齐国

    提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兵圣”孙武,其创作的《孙子兵法》被后世无数名将奉为兵学圣典。除了孙武之外,白起、王翦、廉颇等大将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将领。不过,要说谁的故事最令人津津乐道,当属孙武的后代孙膑与同门庞涓之间的争斗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为了防止其受重用,暗中谋害他,

  • 庞涓下山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 遇羊而荣 遇马而瘁 结果句句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匆匆的娱乐标签:庞涓,鬼谷子,孙伯灵,魏惠王,秦国

    提起哲学,可能大家会脱口而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而在中国古代,老子、孔子、鬼谷子等先哲同样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大师。其中鬼谷子不仅对战国时期有很深远的影响。他的学生们也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他的学生——庞涓。在庞涓下山时,鬼谷子送他了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结果句

  • 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的结局为何大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西门史纪标签:庞涓,魏国,田忌,魏王,孙膑,孙伯灵,鬼谷子,四大名将

    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和孙膑的结局为何大不一样战国时,庞涓想置孙膑于死地而后快。不料,在一次战斗中,庞涓却中孙膑之计,倒地身亡。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门下,情谊深厚。有一年,庞涓听闻魏王求贤若渴,便按捺不住心底的欲望,决定出山。临行前,庞涓紧握孙膑的双手,洒泪而别。庞涓到魏国见到魏王,慷慨陈词,滔滔不

  • 被庞涓陷害惨遭剜掉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的孙膑,后来的报复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庞涓,魏国,齐国,田忌,孙膑,孙伯灵,魏惠王,四大名将

    一个被剜去膝盖骨,脸上刺字的人,正蓬头垢面的在猪圈里面大把的往嘴里塞猪粪,边吃还边大声傻笑,你可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然而他却是大家熟悉的兵法大家孙膑,那为何如此大家会沦落到猪圈吃猪粪呢?难道他真的疯了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自己陷入如此凄惨的境地呢?本为师兄弟孙膑是战国中期的齐国人,

  • 庞涓挖掉孙膑膝盖骨,还在脸上刺字,那孙膑复仇之时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坤小妹说标签:庞涓,魏国,齐国,孙膑,孙伯灵,魏惠王,鬼谷子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天下诸侯纷争不断。每个人都想成为世界的唯一统治者,都想扩张自己的领土,抢夺更多的资源。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服从任何人。.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不懂武功,三言两语,就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战争的胜利。比如庞涓和孙膑。如果不读春秋战国史,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掉孙膑双足,后来孙膑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庞涓,魏国,田忌,孙膑,孙伯灵,四大名将

    曾经的好友,珍惜的友谊,庞涓如何因为嫉恨而至蓄意陷害、面目可憎?无端受辱,身披残躯,孙膑又如何金蝉脱壳、绝地反击?以德报怨,亦或是以直报怨,孙膑如何快意恩仇、惩罚恶人?这是一个中国古代版“基督山伯爵”的故事,庞涓的背叛、孙膑的成长告诉我们,珍视友谊,首先要识别真朋友,远离小人奸佞;身处逆境之中,更要

  • 庞涓与孙膑:老师不是鬼谷子,同学没有不杀之恩,历史只留下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庞涓,孙伯灵,鬼谷子,田忌,魏国,齐国

    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李东阳《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其一》自春秋之后,战国时期经历一次大变革,这次变革后,战国七雄同分天下。大家都知道,古代时期不像我们今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战争,而是更朝迭代很快,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父子朋友可能为了争一个权位在一夕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当

  • 马陵之战,庞涓临死前怒吼了那六个字,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紫陌阁标签:庞涓,马陵,魏国,孙伯灵,田忌,齐国

    马陵之战是魏国名将庞涓人生中的最后一战,此战也是他第二次败给同门师兄孙膑,便在临死前感叹说:“遂成竖子之名!”,随后拔剑自刎。当时距离桂陵之战过了十三年,魏将庞涓正在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之后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攻打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不得不率军回援大梁。但魏国的魏武卒骁勇善